韶关市历史人物介绍15
叶发青
  叶发青,别名叶石妹,1891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曲江县东厢翻溪桥石安村(现属韶关市浈江区东联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叶棋兴,母亲骆氏。有兄弟三人,二弟叶明青、三弟叶年青。为减轻家庭负担,他从小帮助父母干活,上山放牛,打柴割草。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参加田间劳动,叶发青学会了田园农活的一切劳动技能。他经受年长日久的风吹雨打,磨练成一副结实的躯体和养成了坚强勇敢的性格。因家中人多劳少,生活清贫,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
(18911945)
陈异峰
  陈异峰(1901~1928),原名陈万峰,1901年生于韶关市东厢火管(今韶关市浈江区新韶乡)大陈屋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陈异峰自小聪明伶俐,到学龄后随父就读,学业良好。青年时期,陈异峰在县中学读书,成为追求社会进步的热血青年。中学毕业回乡后,陈异峰在府管小学教书。其善于演讲与写的一手毛笔字,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行,令人钦佩。民国13年(1924年)9月,翻溪桥、腊石坝成立村农民协会(犁头会)后,陈异峰受农-动的影响,积极投身农运当中,动员
(19011928)
刘福
  刘福(1890~1932),韶关东河坝人。少年时曾读三年私塾。12岁时就上山打柴、割草卖,帮补家庭。青年时期,艰难的处境使刘福养成一种爱憎分明,乐意助人的天性。1925年春东河坝农会在刘福等人的发动下成立,会员有700多人,选举刘福为执行委员。1926年5月,省农会派彭湃、周其鉴、蔡如平到曲江改组各级农会。刘福任一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一区农民中队长。一区的农军中队长有刘福接任。1926年冬,党组织调刘福任司务长。1927年“四一二”-
(18901932)
叶凤章
  叶凤章(1887~1928)是曲江县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曲江县东厢翻溪桥村(现浈江区东联村)人。少年时代叶凤章仅读过几年私塾,青年时代在家务农。民国13年(1924年)9月,叶凤章等在曲江成立第一个村农民协会翻溪桥农会被选为农会的执行委员。同年9月29日,叶凤章等人率领翻溪桥、腊石坝农会会员参加孙中山先生在韶关南教场召开的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在上海、广州《国民日报》报道此事后,翻溪桥、腊石坝农会成为北江地区的一面旗帜。此后,叶凤章组织
(18871928)
王发林
  王发林(1882~1914),曲江县犁市下园乡王屋村人。少有壮志,常感清政府政治腐败,祸国殃民,深怀报国拯民之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考入广东省陆军学堂,训练期间深受革命理论的影响。在陆军学堂炮科受训3年毕业后,立志革命,写下遗嘱交给妻子:“吾志尚革命,务求成功,不怕牺牲,卿坚贞自爱,怀抱同仁,以国为重,耐心培育儿辈,继我遗志”随即踏上征程与蔡锷、黄兴、梁鸿楷、方军等革命长辈为革命奔走呼号,并立下绝命书:“不愿长睹国将
(18821914)
侯文俊
  侯文俊(1897~1951)曲江犁市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生。曾任广东国民大学军训主任。民国24年(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粤军系统160师955团上校团长。民国26年(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多次负伤。民国28年(1939年)任广东潮州警备区少将参谋长,率部抗击日军。民国31年(1942年)转任湖南长沙警备区少将参谋长。民国34年(1945年)春任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高参。民国37年(1948年)任韶关保安副司令。民国38年(1
(18971951)
邓志才
  邓志才(1894~1986),字卓民,韶关市浈江区乐园镇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初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民国15年(1926年)任第四军第10师副官长,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民国16年(1927年)8月,随蔡廷锴师参加南昌起义。不久,蔡师脱离起义大队伍,进入福建。民国17年(1928年)在蔡师任29团团长。后蔡师扩编为十九路军,任十九路军第60师120旅旅长,参加第三次对江西中央红军的“围剿”,在兴国县高兴墟受重创。“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
(18941986)
龙银娣
  龙银娣,女,1967年10月出生,广东新丰人,中专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从化东明镇东联村村委委员、村妇代会主任等职。1987年,她一家在东明镇东联村前光队承包荒田3000亩,在山上建屋安家,长期耕山造林,至1989年5月,种杉树1600多亩,种果树30亩,开挖鱼塘30亩。1990年1月,被广东省妇联评为广东省农业十项女能手。同年2月,被广州市妇联评为广州市农村种养女能手。1991年3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9
吴新民
  吴新民(1910~1978),广东始兴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民国15 年(1926)加入蔡廷锴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10师,在师部任军需上士,随部队转战南昌、福建、广州。民国20年,先后在始兴县德华小学、新仁小学、县立小学和清化风度小学任教,同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新民与陈培兴等组织了“始兴青年抗敌同盟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9年1月,由中共广东省委温盛湘、廖琼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35年间
(19101978)
涂斌强
  涂斌强(1972~1996年),1972年12月出生于广州,原籍为广东韶关市翁源县。1994年7月,涂从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到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三中队工作,中专文化程度,共青团员,办事员,二级警员。涂斌强同志曾多次受到市-和区公安分局的嘉奖,1996年9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6年11月22日晚7时正,涂和黄晓宇根据中队领导的安排,全副武装,驾驶五羊牌巡逻警车到第十警区(广日电梯厂警区)执勤巡逻。晚18时50分左右,巡逻至旧广从
(19721996)
陈公博
  陈公博(1892~1946),原籍广东乳源县,寄籍广东南海。早年参加同盟会,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9年(1920)10月与谭平山、谭植棠回广州创办《广东群报》,宣传“五四”革命精神,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3月,协助-成立了广州共产党小组(后统称广州共产主义小组)。7月,以广州共产党小组代表资格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月,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陈担8任组织工作。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
民国十大汉奸 (18921946)
胡子明
  胡子明 (1944~)广东南雄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当过知青、工人、干部。1984年到广东省作协工作,1988年调广东省文联。历任老作家欧阳山秘书、广东省文联《粤海风》杂志部主任、广东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科员、《鲁迅世界》杂志执行副主编、广东省文联《天南》杂志社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广东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秘书长。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传记文学《欧阳山传
陈子典
  陈子典 (1937~)笔名陈晨、陈蔚。广东新丰人。农工党成员。196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华南师大附中、广州市第九十中学、广州市师范学校教师,广州师范学院教师、副院长、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常委,广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秘书学会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文学作品集《动物歌》、《点虫虫》、《小学生文明礼貌歌》
张颂文
  张颂文,1976年5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表演指导、导演、演员、心理辅导师。2004年出演南方电视台长篇粤语情景喜剧《乘龙怪婿》,为观众所熟知。2007年在警匪片《第二面》中饰演男一号马明心。2008年,张颂文离开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了“张颂文国际表演工作室”,致力于影视表演技巧及方法派表演的研究。张颂文是目前国内最负盛名的表演老师,也是国内最擅长讲解和传授“方法演技”的表演指导,其清新独特的教学课
官惠民
  官惠民(1901—1937),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九十师第二七○旅少将旅长。字剑豪, 出生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圩石宝洞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自幼勤奋好学,喜读史书。青年时代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痛恨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决心加入民主革命洪流,遂赴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到第四军第十二师(张发奎部队)第三十四团,任特务连排长。1926 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官惠民随北伐之主力国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19011937)
涂志伟
   涂志伟,1951 年出生于韶关翁源县,美籍油画家.曾在翁源文化馆工作两年,韶师执教三年, 1987 年赴美留学,现任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大师级会员,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会员。他擅 长创作历史文化题材的油画,闻名中外。其中有《七步诗》、《敦煌乐舞》、《昭群叙汉》、 《唐代乐舞》、《醉酒长河》等百多幅场面壮观的作品。这批画在国际上备受称赞。前任美国 油画协会主席露丝· 夏拉可姆认为:“涂志伟的习作艺术,更体现了画家大师的手笔,笔触流畅 而
油画
张九皋
  张九皋,唐朝开元时期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元代著名作曲家、滨国公张养浩的二十三世祖。曲江人。于中宗景龙三年明经及第。曾做过南康郡赣县令、南康郡别驾、殿中大监、襄阳郡太守兼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南海太守兼五府节度经略采访处置使、摄御史中丞。赐爵南康县开国男、益封开国伯。
叶露茜
  叶露茜(1917~1992年) 叶露茜,女,广东南雄人。民国23年(1934年),在南洋高级商业学校读书时,就酷爱艺术,积极参加上海左翼业余演剧活动。翌年,她成为上海“左翼剧联”领导下业余实验剧团和业余剧人协会的主要演员,先后参加演出《钦差大臣》、《大雷雨》、《武则天》和阳翰笙的《塞上风云》、于伶的《夜光杯》、田汉的《最后胜利》等剧目,进行抗日战争宣传活动。 民国33年春,她参加新中国剧社戏剧活动。翌年秋,抵达
(19171992)
郭福平
   郭福平,1947年生于翁源县六里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成份偏高,属“可教子女”,有人推荐他到公社文化站工作,亦被有关领导否决。时代局限,命途多舛。 是金子总会闪光。郭福平许多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得到社会认同。县电影院请他去编写幻灯宣传稿。高校恢复招生那年,以优异成绩被韶关师专中文系录取。在校期间,他创作了《柑熟时节》、《转正》、《闪光的钥匙》、《新书记》等作品,其中《柑熟时节》获广东省业余文艺创作一等奖,《转正》获二等奖。毕业
杨德盛
  杨德盛(1854-1931),自幼习武学医。一天,利龙街福源店老板带其到坳头杨屋找工做,行至半山腰,见一大群妇女在排队挑水,泉水很细,一块约四五百斤重的大石板封住了大半个泉眼,杨蹲下马步,运足力气搬开石板,众人惊叹不已。老板认定杨是武林高手,遂领其到官渡坪田乡杨屋村教习武艺。 民国初年,翁源县立中学聘请杨为国术教员。一天,驻校的县联团团总陈子巽对他开玩笑说:“你力大无比,能移动纪念堂旁边那对千斤石柱否?”杨坦然说:“能。”说罢,运
(185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