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历史人物介绍20
邹永成
   邹永成(1882-1955),字器之,湖南新化人。1882年农历10月初10日,邹永成出生于新化县(今属隆回县)永固乡罗洪村一个封建家庭。曾祖父邹汉勋是一个汉学大家,随曾国藩去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庐州与江忠源一同被太平军杀了。清帝念其功劳,赐“云骑都尉”世职。祖父邹书田,父亲邹代铸,就凭这一点余荫,一生无所,虽无大善,亦无大恶。而邹永成的伯父邹代钧,叔父邹代藩,却都是参加戊戌政变的维新分子,在清末民初很有点名声。邹永成少承家教,从小就
(18821955)
李化之
  李化之,原名李绥之,浑号“骆驼”,邵阳东乡杉树坪(今属邵东县黄坡桥)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曾肄业于湖南大学预科。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省农民协会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化名叶家富,考入国民政府警官学校,毕业后任某县-长,旋为叛徒告密而被捕,判刑8年,关入南京陆军监狱。民国26年,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时获释。后去延安,旋返湖南。次年4月,在邵阳任《真报》副刊编辑。同时,由杨卓然介绍重新入党,并任中共邵阳特别支部
邹兴巨
  邹兴巨,号伯庚,县永固团罗洪村(今属隆回县)人。清末,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理专业,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地理。民国初年,其父邹永萱召其回武昌主持亚新地学社。邹兴巨对出版发行的地图十分认真,据调查测绘结果随时校正,图以精审著称,每一图出,即风行海内外。编有《华英对照列国图》、《中华分省图说》、《春秋战国图说》、《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同时,又在武汉大学任教,成为著名的史地学者和制图专家。民国27年,武昌沦陷,亚新地学社迁新化县城,
袁月斋
  袁月斋,名诗仲,号日辉,县永固团石脚村(今属隆回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9年(1920)考入长沙妙高峰中学。民国12年,就读于省立第一师范。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与彭慕陶在衡阳宣传国民革命,办农民讲习所,组织农民协会。6月回家养病。同年冬,任省总工会工运特派员,与张国在新化筹建工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12月31日,正式成立新化县总工会,被选为总工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翌年3月,张国栋去长沙,所遗委员长职务
邹汉勋
  邹汉勋,字叔绩,清嘉庆十年(1805)生,文苏第三子。汉勋出生书香世家,从小即聆父母面教,10岁即知衣冠轮舆古制及九州形势。16岁,助兄汉纪编著《春秋左氏地图说》、《博物随抄》等。18岁,自编《六国春秋》。道光十一年(1831)父死后,蛰居高平山中,专心读书,开始撰写《读书偶识》。道光十七年补府学弟子员。后肆业长沙城南书院,师事贺熙龄、丁取忠等,从习算学和历法。道光十九年,应邓显鹤之约,参与校刊《船山遗书》。道光二十五年,与邓显鹤编纂湖
[] (18051854)
邹文苏
  邹文苏,字望之,号景山,县罗洪村(今属隆回县)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七岁丧父,性敏嗜学。十二岁应童子试,屡试举人不第,嘉庆十六年为岁贡生,乃绝意仕进,辟室为古经堂,教授生徒,研究经学,尤深于“三礼”。尝以竹木为浑天仪等教具以示学生,开直观教学之先河。道光十一年(1831)卒。著有《九献考》1卷,《礼器小识》6卷,《景山诗文遗集》1卷。
[] (17691831)
谭爱莲
  谭爱莲,别号净方子,又署九叶山人,县龙原村潭家湾(今属新邵县)人。清雍正十三年(1755)生。乾隆五十六年(1791)岁贡。久困场屋,应乡试18次,终不得中。莲精通易学,著有《周易精蕴汇解》18卷,《翼传质疑》5卷,《易学南征》14卷,《翼传图说》6卷。爱莲平生以授徒为业,家境贫穷,日食不给,而处之泰然。喜藏书,常向人借抄。得来束修,用于买纸,肩挑回家,即疾书不休,寝室皆忘。嘉庆十六年(1811)病逝,终年76岁。谭爱莲学《易》,得之于
[] (1755~?)
邓可策
  邓可策,字远功,县中原村田心(今属新邵县)人。明崇祯六年二月(1633年3月)生。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卒。县学生员。田心邓氏,康熙时在文学方面享有盛名,学政潘宗洛曾署邓可策之门曰“多材第”。可策精于舆地之学。著有《式谷堂舆地图》,自云五易其稿,而后成书,潘宗洛深为赏识,悬图署门,宜兴储大文坐卧其下赏摩三日,赞为“精核”之作。此书曾雕版印行于世,可策自题《编舆地图诗》一首云:“未能穷亥竖,犹胜注虫鱼;刻画渐桑郦,编劖类史胥。难征郡国
[] (16331698)
曾云
  曾云,原名曾宗宏、曾宗荣,1918年12月生,邵东县灵官殿镇人。1935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加入中国0。先后担任过通信班、骑兵班、警卫班班长。抗战时期,任保卫党中央的警务一旅及三团、二团和关中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机要组长、股长、副科长。1945年春调中央机要局工作,不久被编入南下支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湘赣南诸战役和井冈山、粤北地区的剿匪。新中国成立后,他先
(19182008)
蒋砚田
  蒋砚田(1898—1931),1898年生,邵阳县五丰铺镇人。1991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受到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毛泽东组织的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3年加入中国0。毕业后,受0湘区执委派遣回宝庆以教师身份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25年冬,0宝庆党小组成立,蒋砚田是6名成员之一。党小组扩建为宝庆特别支部、宝庆地方执委后,负责组织工作。1926年5月,他组建邵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五丰铺支部,成立南乡第
(18981931)
黄俊杰
  黄俊杰,1943年生,洞口县高沙镇人。1961年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副院长、院长。1998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5部,主持过多项军事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获军队院校级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特别是他组织实施的“砺剑”综合训练,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非常演练》专题节目,分别在一、二、七频道连续播出9次。
黄明开
  黄明开,1951年4月出生,新邵县坪上镇人。1969年2月入伍,1970年10月加入中国0,历任42军125师347团战士、师测绘员、作训参谋,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参谋,广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副处长、处长、副主任、主任。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1997年、1998年先后参与驻香港部队组建、进驻香港和两湖地区部队抗洪抢险的组织协调,十余次受到党中央领导的接见。1999年9月任湖南省军区参谋长,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徐君虎
  徐君虎(1906-1995)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 湖南省新宁县人,1906年8月25日出生于新宁县白沙镇三渡江。8岁入私塾。15岁赴长沙读中学,后转入武昌旅鄂湖南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6月考入广东国民党第二军官学校。同年冬被选送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任该校中国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部长,与蒋经国交往甚密。1927年春回国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19061995)
徐兴
  徐兴,1942年生,新宁县高桥镇人。1959年从武冈县一中毕业后考入邵阳市二中读高中,1961年应征入伍。1966年8月分至47军政治部干部处,先后任干事、副处长、延长。在长达16年的干部工作中,先后13次受嘉奖,2次立三等功。1982年8月被选送北京政治学院中青班学习。1984年7月毕业后,被任命为罗盛教生前所在部队、步兵第141师政治部主任,1986年11月任该师政治委员。1993年2月任第4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同年7月任副政委。1
胡彪
  胡彪,1947年7月生,邵阳市双清区石桥乡白马村人。童年启蒙白马田小学,高小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邵阳市四中。初中毕业后,待业农村。1964年参加“社教”工作队,1965年8月被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历任0邵阳市委干部、公社团委-、市革委农村办主任、邵阳市郊区党委副-、邵阳市委办主任、西藏自治区党委政研室主任、邵阳市人民0秘书长、0邵阳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副市长、怀化行署专员、0怀化地委-、0湖南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副-等职,现任政协
李寿轩
  李寿轩(1906-1984)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铁道兵司令员。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1906年3月29日出生于邵阳县流泽乡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投奔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所在部队独立五师一团秘密士兵会。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和红三军团班长、司务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警卫营营长、红八十一师参谋长、红二十七军参谋长,参加了开辟和保卫井冈山、湘鄂赣革0据地的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61984)
李薰
  李薰(1913年11月20日—1983年3月20日),出生于湖南邵阳。物理冶金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李薰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是前清的举人。其父在前清时是贡生,民国初年,做过江西省南昌县知事。李薰未及6岁时启蒙于江西南昌省立第三小学,1925年小学毕业。初中是在长沙市长郡中学度过的。1927年初中毕业,考入岳云中学。193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31983)
廖耀湘
  廖耀湘(1906-1968)廖耀湘,名建楚,土桥乡回龙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生。黄埔军校第六期骑科毕业后,赴法国入圣西尔军校机械化骑兵专科深造。民国25年(1936)毕业返国,任南京桂永清部的教导总队少校骑兵连长。抗日战争期间,任中校营长、参谋主任,参加保卫南京战役。南京失守,未克撤离,躲在下关郊外一姓和的农民家中将近一月,后化装逃离沦陷区脱险。-蒋介石详陈建军改进方案,蒋破格提升他任机械化第二十师少将参谋长。先后参加桂南
(19061968)
袁国平
  袁国平(1906——1941),名裕,号醉涵,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县)范家山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其父务农,兼弹棉花为生。袁6岁读私塾。聪颖好学,10岁考入宝庆循程学校,学业优异,擅吟咏,曾随师登佘湖山吟诗而抒怀:“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云遮。”感触时世,抱负不凡。民国11年(1922),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积极参加-,被选为一师的学生代表、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民国14年考入黄
(19061941)
匡互生
   匡互生(1891—1933),名济,字人杰,别名日休、务逊。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邵阳东乡天台山(今邵东县廉桥镇丰足村)。家贫,7岁随伯父就读于族祠,1 6岁开始,兼习武艺,对社会-势力,好打不平。宣统二年(1910)入邵阳中学读书。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湖南首先响应,匡随石基攻打巡抚衙门,城破后,承担小西门防卫。民国2年,袁世凯任汤芗铭为湖南都督,任意戮杀无辜,人称“汤屠夫”。匡撰《救国大政策》、《时事感言》等文
(1891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