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名人录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1918年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发动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8931976)
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8年4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严重时刻,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革0据地。同年12月,率领红五军主力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胜利
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8981974)
陈赓
  陈 赓(1903-1961)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 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户殷实人家。自幼受军人出身的祖父熏陶,立下“富国强兵”志向。1916年入湘军当兵4年。1921年起,在长沙铁路局工作、自学,后入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后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第二、三、四期毕业生连长。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两次东征战役,以其特有的机智勇敢出色完成了任务。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曾救过蒋介石的命。1926年7月,中共中央派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31961)
谭政
  谭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 ,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1906年06月14日,出生于今湖南省湘乡市楠竹山村。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县立东山学堂。 1923年,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并积极参加反帝-。 1927年春,由小学教师投笔从戎,到汉口参加国民革命军,在第4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第2连任上士文书,后任营指导员办公所准尉书记, 1927年07月底,编入“武昌警卫团”任第9连文书、第2营营部书记和江西省防军暂编第1师师书记。 1927年09月,参加了“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61988)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18641957)
刘锦棠
  刘锦棠(1844-1894)字毅斋,山枣城江村人。儿时仅入私塾数月,咸丰九年赴江西投督父刘松山老湘营,先后在江西、安徽镇压太平军,累授知县、直隶知州衔。同治五年(1866)镇压河南等地捻军及回族起义军,累升知府及巡守道。九年正月,其叔被回军马化龙部击毙,他以三品章京接统军务。十一年五月,回湘乡募兵。七月返营,先后镇压肃州马文禄、循化马桂源、马本源、焦伟、河州闵殿臣等三起回民起义。十三年任西宁兵备道。光绪元年(1875)奉左宗棠命,总理行营营务。二年,率军讨伐阿古柏侵略军及白彦虎-集团,根据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部署,灵活运用“缓进速占”作战方针,于次年底收复新疆,名震中外,誉为“飞将军”。平定叛
[] 收复新疆的功臣 (18441894)
黄公略
  黄公略(1898-1931) 军事家,革命烈士。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湘乡县兴让乡一个塾师家庭。幼年熟读经书,尤其偏爱兵书,对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及其老师黄石公最为崇拜,因而将原名“汉魂”改为“公略”。1915年入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六团当兵,在此结识了彭德怀、李灿,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结业后回到原部队。1926年7月随所在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攻打武昌战斗中立功,提升为少校团副。1926年底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军事科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接受马列主义,并在参加广州起义之后,当革命处于低潮之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从军校
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 (18981931)
蒋琬
  蒋琬(168—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谥号“恭” 。早期经历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青年时与表
[三国] 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 (168246)
蒋斌
  蒋斌(?-264年),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蒋琬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延熙九年(246年),蒋斌的父亲蒋琬病逝,蒋斌继位父亲安阳亭侯的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 魏国大将军钟会至汉城,给蒋斌的信说:“巴蜀之地贤智文武之人才太多了,至于您与诸葛思远,譬如草木,与我为同类之人。敬重桑梓先贤,古今称道。今日来蜀,打算瞻仰尊父大人的墓地,理当祭扫了蒋琬墓莹,进行祭祀以表敬意。希望您告诉我先君大人的坟地所在。”蒋斌回答说:“得知您以我为知己,愿与您为气味相投之人,雅书惠及,不便拒绝您的要求。亡父当年患病,逝于涪县,占卜者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在其处安葬。知道您西来蜀地,竟要屈驾瞻视墓地以表敬
[三国] (?~264)
易本羲
  易本羲,(1887-1911),字曦谷,别号竹心,笔名羲皇正胤,湖南湘乡县十都大坪(今湘乡市潭市镇大坪村)人。东皋书院肄业,1903年入长沙武备学堂,黄兴在长沙创办的明德学堂、经正学堂,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革命思想,筹组革命团体,策动反清起义。年仅16岁的他到长沙不久后即追随黄兴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深得黄兴器重。次年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在长沙秘密成立反清革命团体时,17岁的易本羲毅然加入,成为华兴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在他们的影响下,明德、经正等学堂涌现了一大批同情革命的进步师生。易本羲与桃源籍学生胡瑛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经正学堂组织义勇队。但不慎为清政府侦知,危急之时避走武昌,入清军工程营当兵以
[] (18871911)
葛谦
  葛谦(1885—1908),原名藩宣,后改潘宣,字叔安,号诞麟。湖南湘乡人。1885年10月2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湘乡县城关镇三门滩。其父葛立生是清朝贡生,候选直隶州同知,诰封奉直大夫。葛谦兄弟八人,他居第七。葛谦七岁丧父,家境每况愈下。他虽生于富家,实长于贫寒,从小就为人忠厚朴讷而聪慧过人。他在私塾发蒙,后考入长沙农业学校和长沙兵目学堂。这时湖南尚较闭塞,风气不开,葛谦郁郁不得志,就于1903年东渡日本留学,起初半工半读于百科学校,后又投入大森体育会兼习军事。这时中国国事蜩螗,政权腐败,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葛谦因家道中落,深受其害,产生了对清朝政府的反抗情绪。当时,留日学生多富有爱
[] (18851908)
黎锦晖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个人简介黎锦晖(Lijinhui 1891年9月5日一1967年2月15日)儿童歌舞音乐作家,中国近代歌舞之父。1910年前在家乡读小学、中学,曾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民族乐器。使他从小受到民族
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18911967)
虚云
  虚云(1840—1959),俗姓肖,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号虚云、别署幻游。湖南省湘乡人。清道光二十年旧历七月三十日生于福建省泉州。父为泉州幕府。虚云自幼恋佛。清咸丰八年(1858年)19岁至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20岁依妙莲长老受戒。隐居后山岩洞,修头陀苦行,拜佛诵经三年。后回鼓山寺任职四年,水头、园头等诸苦行事,无不为之。光绪八年(1882年),为报父母养育之恩,由浙江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时三年,直拜至五台山。光绪十四年,经川入藏,行及一年。后越喜马拉雅山至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朝圣礼佛。回国后遍访滇、黔、湘、鄂、赣、皖名山古刹。最后在九华山修翠峰茅篷与诸师同住,研习《华严
(18401959)
彭绍辉
  彭绍辉(1906-1978)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副总参谋长。湖南省湘潭县(今韶山市)人,1906年7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西乡西二区上七都一个雇农家庭。因家境清贫,仅读了两年半私塾。辍学后给地主放牛,打过短工。1926年参加农-动。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后,他去长沙、武汉寻找毛泽东,未果,即投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一师一团(后改为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1928年7月,随团长彭德怀参加了平江起义,任红五军第十三师七团班长,由黄公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南征北战,曾6次负伤,失去左臂,仍以惊人毅力率部奋勇杀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1929年春,红五军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061978)
曾士迈
  曾士迈(1926.4.8-2014.12.31)植物病理学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湖南湘潭。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系主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和亚洲植物病理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植病流行研究,在国内率先研究植病流行的电算模拟,研制出多种病害的预测、决策、防治效果系列模型,编著了国内第一本《植物病害流行学》,促进了病害预测技术的新发展。倡导抗性持久化研究,探索寄主-病原物群体间相互作用,为抗病性遗传管理服务,著有《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创议植保系统工程研究,以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62014)
欧阳平凯
  欧阳平凯(1945.8.16-) 生物化工专家。生于广西平乐市,湖南省湘潭人。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兼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教学与工程研究。组建和领导了国家生物化工技术研究中心;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组合合成的方法构建与优化生物化工过程,在复杂的酶系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合、反应与生物膜组合、反应与分离组合,使我国FDP、L-丙氨酸、L-苯丙氨酸、L-苹果酸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了利用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在高固含量拟低共熔体系所实现的单槽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反应速度与产物浓度,缩短了流程,降低了成本;研发了包括气升式等系列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彭先觉
  彭先觉,彭先觉(1941.9.16- )原子核物理学专家。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设计,参加了第一代-多种型号和第二代-氢弹次级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提出了多个改进-设计的新设想,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大幅度提高-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参与了“八五”核试验规划和各次核试验方案的制定,为我国核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使我国-设计水平在主要指标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后主要从事-研究的规划制定和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并十分关心核0的和平利用。曾获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谭天伟
  谭天伟(1964.2.7- )生物化工专家,生于甘肃天水市,湖南湘潭人。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93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副校长。 主要从事生物化工研究,在脂肪酶、酶固定化及酶催化合成化学品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实现了有机合成用脂肪酶和酶工业催化的工业化;建立了基于标志代谢物控制的发酵放大新方法,并用于酵母发酵产品的工业生产;开发了发酵废菌丝体综合利用工业化应用新工艺。先后获国内外发明专利17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EI收录200多篇。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杨度
  杨度(1874-1931)社会活动家。湖南省湘潭县人,1875年1月10日出生于湘潭县石塘乡姜畲村。1892年捐监生,1894年中举人,是著名学者王闓运的得意门生。从青年时代起就以爱国救世的姿态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在阶级斗争风云变幻中,有奋进,也有倒退,有失败,也有胜利。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他成为了一位颇为复杂的历史人物。18岁至28岁期间,他致力于仕途,也关心国事。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他痛感丧权辱国,随同湖南在京举人上 书清廷,主张拒签《马关条约》,要求参加抗倭战争,呼吁驱逐大奸臣,以挽国家颓势。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他的忧时救国思想、日益滋长,开始思考对
社会活动家 (18741931)
全部湘潭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