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历史人物介绍
蔡兰阶
  蔡兰阶(1906-1935),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曾就读于攸县第二高等小学。后在胞弟蔡会文影响下,接受了革命思想,参与成立“进取社”,组织本县进步青年,一道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26年秋,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寒假与攸县籍进步学生一同回到家乡,发动农 动,带领贫苦农民到自家开仓分粮,还帮助建立山田等基层农会组织。1927年春,经党组织选派,进入湖南农民自卫军干部训练总队接受军政训练。“马日事变”时,参加抗击 军
(19061935)
陈美连
  陈美连,又名梅连,字培芳,号家龙,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湖口长园里(今湖口镇塘头村)一个雇农家庭。幼时从兄看牛、砍柴、种田。十三四岁时,农忙时下田劳动,农闲季节跟随父亲到广东挑盐贩卖。亲眼目睹黑暗社会的种种丑恶,随着年龄的增长,革命的种子在心底逐渐萌发。1926年夏,茶陵县农民运动兴起,乡、区农民协会相继建立。陈美连在农民运动中表现积极。8月间,他发动贫苦农民组织成立了第七区塘头乡农民协会,并被推为委员长,组织、领导本区农民开展对
革命烈士
何淑娟
  何淑娟,湖南省醴陵县城关镇(今醴陵市)西门人,1909年2月30日生。1919年,何淑娟进小学读书,第二年秋考入县城的师范讲习所。在进步的父亲、舅舅影响下,何淑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接触新事物,追求新思想,懂得了许多新道理,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女性,积极投身爱国革命洪流。1925年五卅运动中,何淑娟热情地投身醴陵党组织领导的反帝爱国斗争。她带头剪短发,穿土布裙子,顶着酷暑,在炎炎烈日下,与同学上街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并到各商店、车站、码
(19091926)
贾纡青
  贾纡青,1898年4月生于湖南省酃县十都乡。13岁入县城梅岗书院读书,17岁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从此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正可谓“投身革命即为家”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成员何孟雄,是贾纡青的同乡兼同学,志同道合。在北大,得遇良师李大钊、陈独秀,又有益友何孟雄帮助,贾纡青参加了工读互助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冬由何孟雄介绍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共产党员。他主动到北京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18981933)
陈韶
  陈韶(1905-1933),湖南茶陵人。1926年在长沙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红8军政治部主任、新编独立1师政委。1927年5月,陈韶回茶陵组织农民暴-动;11月,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1928年5月,陈韶任中共湘赣边特委委员。1930年3月,陈韶再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10月,任湘东南行委常委。1931年2月,陈韶任中共湘东南特委常委;10月,任湘赣红军独立1师政治部主任。1932年秋,陈韶任湘赣红8军政治部主任;12月,任湘赣军
革命烈士 (19051933)
肖道生
  肖道生,1916年8月13日出生,湖南省茶陵县人。曾用名肖头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1930年,肖道生参加革命,曾任秩堂乡儿童团团长、茶陵县儿童局书记、少共区委书记、少共湘赣省委宣传部干事。1934年8月,肖道生任红6军团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参加了长征。(二)抗日战争时期,肖道生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教导营教导员、719团团长。(三)解放战争时期,肖道生历任晋绥军区独
开国大校 (19161983)
谭子嫂
  谭子嫂,原名明秀,1906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火田乡洲陂村(今红色农场)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她8岁时,被父母送到田头村周家作童养媳。然而,婆家也同样贫穷,因此,幼小的谭子嫂除了担负繁重的家务,还得经常去富人家帮工。生活的艰辛、繁重的劳动铸就了她坚毅的性格。1930年5月,工农革命军湘东独立师在陈韶率领下来到三区火田、洲陂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谭子嫂的哥哥带头组织农民成立洲陂乡苏维埃政府,并任主席。在哥哥的影响和
革命烈士 (19061931)
唐士谦
  唐士谦,1902年2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北乡关王庙的一户贫农家庭。7岁就帮家里割草放牛,因上不起学,常站在私塾窗外偷听先生教书文,时间一久,竟能把整段整段的书文背诵下来。这事被好心的塾师喻先生知道后,破例不要学费收下了他这个学生。后来,喻先生担任了醴陵北二区高级小学校长,14岁的唐士谦也考入了这所学校。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每到假日,他就回家下地劳动,将种好的菜卖给学校,抵作伙食费。1918年夏,他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县渌江
革命烈士 (19021928)
萧三妹
  萧三妹,原姓韩,1915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酃县十都乡南流村的一户农家。因她排行第三,故取名三妹。7岁时,因生计所迫,被送给李家做童养媳,终日在困苦劳累中煎熬。五年后,村里发生瘟疫。未婚夫染疫病故,她也病得奄奄一息。被父母接回用土方草药治疗,历时一年,她的病才好起来。随着土地革命运动在酃县全面展开,1930年,酃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一向沉默寡言的萧三妹,为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所鼓舞,她积极参加各项革命活动,听讲革命道理,学唱革命歌谣。第二年
革命烈士 (19151985)
余来
  余来,原名永洁,1905年11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民家庭。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为料理母亲丧事,父亲变卖了仅有的两间住房。此后,父子二人长期在余、刘两姓祠堂寄居。由于家境贫困,余来幼年本无法入学读书,幸得族人资助,才有机会入本族办的小学读了几年书。因他学习勤奋,品学兼优,16岁那年,亲友们又继续资助他考入长沙私立公益职业学校师范部。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而且也开始注重接受新思想,课余常去参加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主讲的湖南自修
革命烈士 (19051927)
曾毅之
  曾毅之,原名绍南,1906年10月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沉潭乡庞田村的贫苦农民家庭。曾毅之从小就养成了同情弱小、不畏-的倔强性格。1922年,他在南乡西塘寺读高小时,同学们曾要求校长撤换阻挠学生参加反帝-的教师杨泽唐。不料校长反诬学生“闹事”,扬言要开除王泰安等同学。曾毅之得知后义愤慎膺,立即带领全班同学涌进校长室,提出严正的质问,终于迫使校长将杨泽唐解聘了事。1923年,有一次县督学卢一更来学校视察,在训话时说什么五四运动是青年“闹事”
革命烈士 (19061934)
彭观荣
  彭观荣同志出生于株洲县龙凤公社山田冲大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彭的祖辈租种了几亩土地,带领妻室儿女帮人作泥工盖房子。一代又一代,于是泥工就成为山田冲彭家的祖传手艺了。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彭观荣出生了,彭家人口增多,房屋居住困难,傍山买了几亩不毛之地,自已动手盖了几间房子。彭家没人识字,在写地契时被人埋下笔头,地契上没写彭家的出路,彭家的人出出进进寸步难行,只好出钱买了一条路,从地彭父下决心再穷也要让彭观荣读书识字。一九二五年,彭观荣七岁了,开
(19181949)
刘劭民
  刘劭民,字逵年,一九0四年八月出生于株洲县龙头铺蝶屏江洲(解放前属长沙县)一个富裕农民的家庭,有田地三十亩。他共有六兄弟,劭民排行第五。八岁时,祖父便送他到外村嵩山小学读书,一九二一年毕业,以良好的成绩考入长沙师范二部师范,一九二三年在该校毕业。同年回本村龟峰山小学任教。当时他看到外患频仍,国势日颓,便决心投笑从戎,于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部队开赴江西时,他因患病吐血,便回到了长沙胞兄刘劭岚处。刘劭岚是中办地
(19041927)
周荫棠
  周荫棠,派名万立,株洲县淘淘淦田公社文星桥人(原属湘潭),一八八九年农历十月十一日亥时生。其祖父周桂庭有田十余担,死时因荫棠之父庆系抚子,旅人以吃绝代包子为由,将财产用空大半,从而家道日趋没落。大革命时,只有水田六、七亩,土改时划为贫民成份。(一)荫棠聪颖好学,八岁在本地周家祠堂读私塾.。老师胡金狂很器重他,荫棠也十分尊敬老师,每年都接胡至其家过春节。旋又去昭潭、龙潭书院读书达十二、三年之久。二十岁左右,荫棠停学设馆教书,先后在本地周家
(18891927)
袁德喜
  袁德喜,别名金标,1900年6月22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二区(今属株洲县)团山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四人中他最小。父亲袁树木,早年务农,以后带着全家到安源路矿做油漆工。因父亲收入微​​薄,难以养活一家六口人,所以袁德喜9岁就去工棚看守材料,12岁学做泥工。生活的艰难,迫使这位正值读书年龄的苦孩子,过早地体尝辛酸,分挑家务重担。1921年冬,毛泽东同李立三来安源考察并开办工人夜校,袁德喜参加了夜校的学习,他认真
(19001931)
汪起凤
  汪起凤,1893年生,我市芦淞区曲尺乡(原湘潭县东一区八叠乡)人。她原名叫董桂贞,17岁那年,因嫁到本乡大地主汪连山家做大媳妇,便更名汪起凤。1917年,她丈夫汪冬益得急病而死,留下她和一双幼小的儿女。汪连山是个刻薄寡恩的人,他见大儿子已故,为保住家产,多次逼她改嫁。起凤为摆脱羁绊,争取独立,不但不肯改嫁,反而闹着要分家。这样持续了好几年,汪起凤终于分得了部分田地和房屋,争取了自主权。稍后,她狠下心来,把一双儿女安顿好后,便只身去长沙读
秋瑾式巾帼英雄 (18931930)
易足三
  易足三同志,于1899年11月15日出生于株洲县漂沙进公社油圳大队进湾生产队(原醴陵北二区傅家老屋)。父亲亲镜心,世代贫寒,田无升合,房无片瓦,傅家老屋的住房还是向家族中祀会租用的。后来在亲友们的资助下,在醴陵东门开设了一间小客店,还替别人做些禀帖,以维持一家生活。他的母亲袁氏是个善良勤朴的妇女,带着几个儿女住在乡间,帮人做点纺织缝补工夫,以补助家中困难。易足三有一姐一妹,爱人陈氏是个农村妇女,生一男一女。易足三开始在易氏堂屋学校读书,
(18991930)
殷顺存
  殷顺存,株洲县群峰公社人,一八九四年生,曾任农村进教师。一九二五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任湘潭东二区农会秘书,与谭惠等领导区协的斗争。马日事变后,劣绅黄容结子破坏农会,他与毛福轩支持群众,把黄押到雷打石附近的白沙洲镇压了。十万农民攻打易空湾时,顺存与谭惠领导当地工农义勇队前往攻打许克祥。斗争失败后,即于十月间到华容县,居在丰财南垸,与易进修组织武装斗争。一九二九年正月十五日,趁当夜灯喧闹这际,一举攻下污沟团防局,夺得枪枝32支,壮大
(18941929)
罗哲
  罗哲,字以恒,株洲县马家河打板塘人。1902年9月16日生,家世以农为业,兄弟四人,罗哲最小,人称他“以恒满爷”。父亲和三个哥哥都是勤劳俭朴,严于管家的人,到罗哲出生后,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但家里没有一个读书的。当罗哲十岁时,他父亲就送他到私塾读书。在他乡教育下,发奋学习,进步较快,十四岁就跑到湘潭县城考取高等小学;但这是违反他父亲心愿的。原来他父亲的想法是:让罗哲在乡下读点书,能写会算,将来管好家就罢了。现见罗哲外出升学,就大发雷霆,骂
(19021928)
刘崐涛
  刘崐涛(1887-1918),名建藩。醴陵人。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先后任广西新军学兵营骑兵队队长、混成协骑兵营管带。武昌起义随赵恒惕出师援鄂,后移军南京,任第八师骑兵团团长。1913年参与“二次革命”,赴蚌埠、徐州前线作战。事败,亡走日本,肆业早稻田大学。1916年返国,任湖南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长,改湘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1917年8月署零陵镇守使。拥护孙中山“护法”主张,联络驻衡阳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于9月18
(1887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