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历史人物介绍6
汤霖
  汤霖(1850-1912),字雨三,晚号颐园老人。湖北省黄梅县孔垅镇汤大墩村人。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恩科进士。1892年赴任甘肃平蕃、渭源知县。1898年去职,在渭源、兰州、北京等地设馆授徒。素喜汉易、《桃花扇》,善国学,有文传世。汤霖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以优廪生于光绪三年(1877)考中丁丑科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己丑科进士,于当年任甘肃省凉州府平番县(今永登县)知县。清光绪十九年(1893)至光绪二十三
(18501912)
汤一介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男,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还是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 (19272014)
吴隆煮
  抗战英烈吴隆煮(1914―194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曹门湾。八路军第129师386旅17团副团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吴隆煮,1914年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曹门湾的一个贫苦农家。他1930年参加红军,随红四方面-战鄂豫皖和川陕根据地,参加了长征,先后担任过班长、排长、指导员、营政委等职。1940年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吴隆煮烈士平生经历吴隆煮,1914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曹门
抗战英烈 (19141940)
熊受暄
  熊受暄(1903年-1931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参加周恩来组织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部宣传科长。1927年被派回英山,他宣传群众、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和农民组织。1929年奉调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4月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一军政治部主任、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委员。10月任红一军前敌委员会秘书处处长。1931年5月任红四军十二师政治部主任。10月在河南光山白雀园肃反中被张国焘错杀
(19031931)
郭天明
  郭天明(1905-1970.5.2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红军第四师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教导大队大队长、支队长,红八师参谋长,独立第六师师长,第六十二师师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红九军团参谋长,红军大学教育科科长,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局长,晋察冀军区第二支队支队长、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
(19051970)
陈定侯
  陈定侯(1901-1931),又名陈飞、陈剑、陈善,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01年生。1925年在北京警官学校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1926年9月,由于反动派的搜捕,陈定侯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和郑位三等开展农民运动。他们创办夜校,组织农民抗租抗捐。1927年2月,正式成立了紫云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大革命失败后,黄安县笼罩在-之中,陈定侯等受组织的委派,到武汉找到中共长江局负责人罗亦农,听到传达
革命烈士 (19011931)
李隆兴
  川陕省军事指挥部副指挥长 李隆兴(1904-1934)李隆兴,1904年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李家湾。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少共国际团,后任团长。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时,参加七里坪战役,率部控制古峰岭,阻击国民党军。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12月,任红4军10师29团团长。1933年4月,参加反击“三路围攻”,率部驻于通江东南麻石场、东北洪口场、竹峪关一线,警戒国民党军刘存厚部,保护方面军
(19041934)
万年茂
  万年茂(1718-1808),字少怀,号南泉,湖北黄冈人。进士。乾隆三十八年(1773)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五十七年重赴鹿鸣宴。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除任职岳麓之外,还先后在麟山、涑水、鹭州等书院任职。学徒甚众,被学者尊信为书院“山斗”。著有《周易图说》六卷。
[] 岳麓书院 (17181808)
陈际鼎
  陈际鼎,字武子,号立崖,湖北黄冈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善化训导兼山长。成绩卓著,在学者中有较高威望,离任时,时人立《去思碑》以记其事。碑文说:“盖不朽之业,半在名山,如公者拓落一毡,其道化所洽,能令人慕而从,从而服,服而思。”
[]
龚学锋
  龚学锋,1959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84—1989年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工系,获得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博士学位。1989年10月至1995年7月任职于美国的英国石油(BP)公司,先后担任资深化学师、资深研究员、产品开发小组主管等职务。他1995年7月回国后与茶滘街茶滘村合作创办广州蒙特利实业有限公司,龚学锋任公司总经理。公司生产的复合高分子实心板材,质量达到美国杜邦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而成本与市场价格
吴琳
  吴琳(?—?)字朝阳,黄岗人,明代官员。中和上乡(今仓埠地带)人。明太祖朱元璋征用荆楚名儒,詹同推荐吴琳博学能文,召为国子博士。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任浙江按察司佥事。洪武六年,晋升为兵部尚书,后改为吏部尚书,以老致仕。回乡之后,皇帝派使臣前来察访,使臣秘密至其舍旁,见一农夫坐在小凳上拔秧,相貌十分端庄,使臣前问:“此地可有位吴尚书?”农夫答曰:“近在眼前”。使臣还京告知皇上,太祖赞叹不已。逝世后,葬中和上乡。朱元璋攻克武昌,因詹同
[]
蒋奎楼
  蒋奎楼(生卒年不详),原名蒋效江,字海臣,湖北黄州府黄梅县人。祖父蒋志培;父蒋楚兰;叔父嘉庆七年进士、台防同知蒋镛。奎楼道光二十年庚子与兄蒋梦楼同科举人,咸丰二年壬子科恩科(1852)第三甲第12名进士,户部山西司主事,五十七岁卒于京师。堂兄道光五年举人蒋恩濊;子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归州学正蒋宪仪。
[]
蒋镛
  蒋镛(生卒年不详),字怀弇,一字声永,时称“蒋黄梅”。湖北黄梅人。曾祖父蒋中璧;祖父蒋方焯;父慈利知县蒋志坦。镛嘉庆三年戊午科举人,嘉庆七年壬戌科(1802)进士,旋补福建连江知县,以获盗功保升知州。道光元年澎湖通判。慈惠爱民,与武弁和衷相济;尤喜栽培士类。地故有文石书院,年久圯废,镛自为山长,士民皆爱而亲之。道光九年任泉州府台防同知,道光十六年卸任。在台湾颇有政声,崇文兴教。道光十二年,澎湖大风台,闹饥荒,奉旨勘察、赈灾,士民同声称颂
[]
蓝侨
  蓝侨(1911-1998)湖北省广济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第5纵队勤务员,红4军第10师29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1军第93师279团营政委,副团长、师政治部秘书长,31军卫生部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六支队独立大队大队长,第3团营长兼政委,第4支队水东独立团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训练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松江
(19111998)
甘思和
  甘思和(1915-198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子云王家磅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军需处勤务员、团委书记,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干事,第12师35团组织科科长,红31军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机要秘书、总务处处长,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第九军分区副政委,华北军区第14纵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51988)
金光悌
  金光悌,字兰畦,湖北省英山县人(今属黄冈市)。由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五年,成进士,转宗人府主事。迁刑部员外郎,历郎中。截取京察,并当外任,仍留部。五十五年,部臣奏请以四品京堂用,允之。江西举人彭良馵为子贿买吏员执照,光悌与为姻亲,御史初彭龄劾光悌瞻徇,坐降调,仍补刑部员外郎,留部覈办秋审。御史张鹏展复劾之,诏:“光悌在部久,平日毁多誉少,停其兼部。”寻兼内阁侍读学士。人物生平嘉庆七年,授山东按察使,晋布政使。十年,召授刑部侍郎,数奉
[]
张国恩
  张国恩(1880-1940),亦名眉宣、梅先、梅轩。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杨二乡张家湾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创建武汉中共早期组织者之一,亦是第一个-组织的人。清光绪六年(1889)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秀才,以乡塾糊口。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结识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加入日知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两湖书院,加入共进会,与另5位同学率先剪辫,以示革命决心。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首义后
(18801940)
张彬希
  张彬希(1884-1977),亦名文焕。湖北省黄梅下新镇人。中华民国外交官。清光绪十年(1884)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方言学堂毕业。民国三年(1914),在海参崴东方大学毕业后,任驻哈尔滨吉林铁路交涉总局俄文翻译、中俄会审公堂会审员。1917年,任驻库伦办事大员公署秘书。1919年,任驻俄国庙街领事。1920年春,苏联红军进攻庙街,日本领事馆被炸毁。日方寻衅滋事,在华侨中寻找所谓“中方军舰支援苏军大炮”证人。张彬希获悉,深
(18841977)
卢綋
  卢綋(1604—?)字元度,号澹岩,湖北蕲州(今湖北黄州市)人。己丑(1649年)会试魁元,学问渊博,素有文名。清顺治七年(1650年)任新泰县令。新泰已经久废科第,綋亲自招集诸生授课,教以经、史、子、集。又相学校形势,改浚水口、修两庑、并内外两门。辛卯(1651年)、甲午(1654年)两科荣膺乡试举荐者二人。当时田荒赋重,力请巡按重新丈量土地,更改赋役,人民得以复苏休息,其-在外而被招回安抚者数以千计。沂水一带赴省取饷,道经新泰,百姓
[] (1604~?)
张楷
  张楷,字仲模,湖北蕲水人。同治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至侍讲。光绪初,疏论伊犁事,又请撤销总兵周全有恤典,为时所称。八年,出为浙江金华知府。永康山中七堡、八堡,地险僻,盗薮也。楷设方略,捕诛匪首蒋元地,移县丞驻山麓,犷俗一变。父忧去,服阕,补山西汾州。汾阳、平遥两县濒河,乡民冬令拦河筑堰,引水灌田,水不得畅流。夏秋涨溢,各筑护堤。以邻为壑,辄械斗蔓讼。楷禁筑拦河堰,濬引渠以泄水,患纾而讼息。以南方戽水法导民,使开稻田,植桑课蚕。
[] 清光绪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