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历史人物介绍
程棣华
  程棣华,原名励华,乳名湘之,参加革命后改名棣华。1907年9月18日出生在湖北省汉川县一个小商家庭。程棣华7岁入私塾读书,13岁考进汉川县高等小学堂,住在县城堂兄程佑曾家里,并由程佑曾的祖父程鸿藻亲自授课。程棣华勤奋好学,各门功课都很好,于1923年由程佑曾的叔祖父,时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的程鸿书保送到省立第一师范深造。在校学习期间,程棣华受董必武等人的教育和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春,程棣华与本县在汉读书学生王
革命烈士
何羽道
  何羽道,本名金榜,字远耀,1882年7月22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南河渡兰家岭。祖父及父亲都是以农为本的贫苦农民。何羽道的少年时代,正值清政府摇摇欲坠之时,国家内忧外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些,使年幼的何羽道产生了对世道黑暗愤然不满的心情。18岁那年,何羽道通过应童生试。不久,与同乡尹氏完婚。后为求学入武昌湖北省立文普中学学堂。在校期间,他接受不少新知识,开阔了眼界,并结识宁教仁等一批先进青年,忧国忧民之心与日俱增。他曾在学堂师生座谈会上
革命烈士 (18821928)
范陀
  范陀(1901-1931),湖北省孝感县人。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生。革命烈士。曾任红1军参谋主任、红4军参谋主任。范陀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庭。7岁时读私塾,后就读于汉阳晴川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后,范陀返回家乡,在孝感火车站铁工子弟学校任教,向学生灌输反帝爱国新思想。1923年,范陀考入建国豫军后援会临颍军官学校。大革命时期,范陀进入黄埔分校——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范陀返回孝感从事革命工作,创建了以
革命烈士 (19011931)
李世奎
  李世奎,1915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县刘集乡(河口镇)长冲村人。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世奎历任红四方面军11师31团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红军总政治部保卫部1科干事、援西军保卫部1科干事、援西军随营学校政治处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随红4军长
开国大校 (19152009)
张祥
  张祥,1919年1月出生,湖北省大悟县人。曾用名张焕模。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祥历任鄂豫皖苏维埃特务大队勤务员、红28军后方医院看护、看护长、司药。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二)抗日战争时期,张祥历任新四军第4支队14团卫生队医生、队长、新四军军部直属休养所所长、新四军第2师后方医院副院长。(三)解放战争时期,张祥历任新四军卫生部医政处
开国大校
姜仕安
  姜仕安,1916年2月出生,湖北省大悟县黄坡乡姜家板人。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姜仕安历任鄂豫皖警卫营战士、红25军75师班长、连指导员、红28军手枪团战士、文书。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二至四次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二)抗日战争时期,姜仕安历任新四军第4支队7团连长、营长。(三)解放战争时期,姜仕安历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4师11团参谋长
开国大校 (19161982)
黄祖华
  黄祖华,1911年出生,湖北省大悟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祖华任红31军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黄祖华历任八路军129师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太岳军区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闻夏、临汾等战役战斗。(三)1952年,黄祖华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公安部队师长兼广东军区XX军分区司令员、装甲
开国大校 (19111996)
潘幼卿
  潘幼卿,1912年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一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四方面军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屡立战功。1932年10月,他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入川,任红二十五师营长。1933年部队扩编,他任红九军二十五师副师长兼第七十四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等战役。1935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乘敌“川陕会剿”尚未
革命烈士 (19121935)
卫祖胜
  卫祖胜,又名李祖生,1889年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刘家营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以教书为业。卫祖胜兄弟4人,他是老大,大弟祖荣,二弟祖兴,三弟祖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卫祖胜的一家同千百万贫苦农民一样,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卫祖胜7岁起,就同母亲下地劳动,而不能到父亲的学堂里去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懂得了,在那-,穷人家的孩子哪有受教育的权利!他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平等的人而生活于世。父亲的薪水入不敷出,母亲的身体日渐衰弱,家庭
革命烈士 (18891934)
叶开寅
  叶开寅,1907年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原籍湖北孝感东小河聂家场,本姓聂。清朝末年,其祖父举家迁居广水,在纳水河定居下来。纳水河一带,姓叶的是大姓,因怕孤门独姓受人欺侮,故将“聂”姓改为“叶”姓。叶开寅岁丧父,7岁时母亲把他送到纳水河一所私塾读书。纳水河位于京汉铁路广水车站的入口处,交通便利,消息灵通,私塾先生常向学生讲些时事。15岁那年,叶开寅辍学,到广水铁路机修厂当工人。时值二七大罢工爆发,广水车站成立了工人俱乐部。2月4日上午8
革命烈士 (19071929)
张德恺
  张德恺,原名张金山,1907年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小河镇联溪乡松林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张德恺少年时,家中节衣缩食,先让他到村塾读过几年书,后又送他到外地一个乡间医生处学医,希望他学成行医,以改变家境。由于家境每况愈下,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父母再也无力继续负担他的学医费用,而不得不让他弃医归农。张德恺的舅父李良顺,是联溪乡大塘角湾的大地主,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有一天,家里揭不开锅了,张德恺只好提着篮子到舅父家借点粮食。舅父家里的人偷偷给了张德
(19071933)
史长捷
  史长捷,无线电遥测专家。湖北安陆人。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建国后,历任解放军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助理研究员,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测控公司总经理,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期从事航天遥测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火箭和人造卫星遥测系统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生平史长捷,1925年10月10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北省安陆县。父亲史青,字丹池
杨道和
  杨道和(1914—1948)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14年生,湖北省大悟县丰店镇人。曾用名杨道如。1930年7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滨海地区工作。1940年12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旅第一团政治委员。1942年秋至12月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第四团政治委员。1943年后到延安,进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滨海区组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工作,任东北民主联
革命烈士 (19141948)
吴恒夫
  吴恒夫,原名均平,号恒富,湖北大悟人,1914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22年,靠父亲打短工入学读书。1927年,在大革命的影响下,参加少先队活动。不久,到乡政府担任秘书,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斗争。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4月,又瞒着家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在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任排长,战斗在鄂豫皖游击区。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转战到川东。1933年,升任连指导员,后又
(19141946)
王联清
  王联清(1918~1999年)王联清,男,1918年生于湖北省礼山县河西朴树畈村,1933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8军战士、勤务员、通讯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四支队班长、连长、指导员、新四军四旅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副营长、营长、师司令部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新兵团团长、浙江军区警备三团团长、浙江军区衢州分区警三团团长、浙江工程第六师十八团团长
(19181999)
何迁
  何迁(1501-1574)明代官员、学者。字益之,号吉阳。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嘉靖二十年辛丑沈坤榜三甲200名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九江知府。曾以太常卿巡抚江西,学识渊博,喜谈性名之学。受业于甘泉(江苏扬州)湛若水,但不墨守师说,他的学说介于王守仁与湛若水两家之间,而另立新义。后升任南京刑部侍郎。辞官后,致力于讲学。诗有中唐风格,而力趋古奥。辟书院于吉阳山下,时人称他为“吉阳先生”。
[] (15011574)
张君房
  张君房(公元1001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北宋藏书家、道藏目录学家。字允方。若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景德二年(1005)进士,官尚书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大中祥符中从御使台谪官至浙江宁海、钱塘县令。当时宋真宗崇尚道教,尽以秘阁所藏道教经书交付杭州,令戚纶等人校正。戚纶推荐他主其事。于是朝中所降道书及苏州、越州、台州旧道藏,有道士10余人从事修校之事,编次为《大宋天宫宝藏》,共4565卷。又择其精要,纂成《云经七籖》122卷,为北宋道经目录
[] 北宋藏书家、道藏目录学家
邹观光
  邹观光[明](公元一五九五年前后在世)字孚如,德安府云梦(今湖北云梦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八年(公元一五八o年)进士。为吏部郎,公平廉正,门无私谒。性孝友,父卒,庐墓三年。藏书数千卷于学舍,使士子就读;建尚行书院讲学,学者多从之。与吉安邹元标齐名,时称“二邹先生”,官至南京兵部郎中。擢太仆寺少卿,未上而卒。观光著有《孚如集》,《四库总目》传于世。
[]
黄良辉
  黄良辉(1840-1904),字耀庭,祖籍湖北省汉川分水镇三屋台(同心村)。高祖宏毅三世迁居汉阳城,髦年为汉阳邑候张小莲赏试,引置署中,躬亲督课,继而受知于汉阳郡守刘冰如和学使冯展云先生。三十一岁时,考中了同治庚午科举人(1870),榜上名列一等第一名。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七,湖北第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其题词曰:“五百年必有名士,十三省只此秀才”。黄良辉二十岁时,结识大书法家何绍基。何过鄂惠赐草书八幅,黄则报之以七古长诗一首。湖广总督张
[] (18401904)
匡子桢
  匡子桢(1875~1960),汉川田二河镇人。匡子桢,谱名裕祥,号伏枥生,1875年11月11日生,匡厚生的三弟。湖北省汉川县田二河人。清末秀才。1906年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曾在吉林边务巡警学堂、天津交涉学校、陕西省立职业学校任国文教员,烟台鲁军司令部执法官、北平《边事日报》撰述等职。曾翻译出版《日本宪法》、《日本行政法》、《日本警察法》。其著作已发表的有《中国历代开疆人物传》、《边笳集》、《延安厅锁记》、《烟台
革命烈士 (1875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