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名人录
姚穆
  姚穆(1930.5.13- )纺织材料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曾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该领域科研和教学,曾提出基于中国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着装舒适性模型和透过织物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接触界面阻抗理论,开拓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新领域,为特种功能服装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开展纯化纤仿真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参与设计、研制新型化纤多异多重复合变形长丝—军港纶及其加工技术,产品用于驻港澳部队、解放军、公安、武警等部门制服及民用服装。主持和指导了中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顾晓松
  顾晓松(1953.12.2- )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1998年获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南通医学院院长,南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长期从事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教科书;发明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发明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林祥棣
  林祥棣(1934.2.8-2018.7.29)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广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分院院长;西南科技大学校长等职。近40年来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广电工程的研制。研究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和建立了其数学模型;提出光电扫描交会测量时不同步误差的实时校正法和交会测量多目标的相关判别法;用空间目标的亮度变化判别其性质法;指导低温光学系统研究,在100K低温环境下保持其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90年代提出和组织开展微光学研究。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还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和三等奖6次,和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9342018)
吴慰祖
  吴慰祖(1932.11.13- )精细化工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谋部第五十五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精细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创并建立了一门与物理、生物、微电子等学科紧密相关的、新的精细化工学科理论体系;紧密跟踪和吸取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大量应用,并获得重大效益;治学严谨、道德高尚,重视科研队伍建设和年轻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50多年来,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40多项重要成果。发表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张洪程
  张洪程(1951.2.2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在作物栽培耕作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以上成果相继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大面积应用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2015年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张云泉
  张云泉,男,汉族,1948年6月生,江苏南通人,1964年5月参加工作,196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69年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服役,现任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党政国家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特级专家。1983年到县级泰州市信访局工作,原地级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原泰州市信访局党组书记、信访局局局长,原江苏省信访局正厅级巡视员。十届、十一届省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信访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CCTV时代先锋,10 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6 0 位新中国成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杨乐
  杨乐, 数学家 1939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复分析研究。对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与波莱尔方向间的联系作了深入研究,与张广厚合作最先发现并建立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具体联系。对亚纯函数奇异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进了新的奇异方向并对奇异方向的分布给出了完备的解答。对全纯与亚纯函数族的正规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正规性与不动点以及正规性与微分多项式取值间的联系。引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曦
  王曦, 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8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通。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0年、1993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电子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的开发。在对离子注入SOI合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研究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将SOI材料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在载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保铮
  保铮,电子学家。1927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长期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60年代初主持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70年代初发明用以测定埋地电力电缆故障的“冲击闪络法”,解决了供电部门的一大难题。70年代中期以来,在数字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和自适应信号处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研制出0.5μs和0.2μs的雷达动目标显示器、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相消器、雷达动目标检测器、可编程动目标检测器等,并推广应用于有关厂、所和部队,配置于多种雷达。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仁
  徐冠仁,(1914.3.7-2004.2.18),核农学家。江苏南通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成功地进行高梁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和辐射与同位素的研究,育出我国第一个高梁杂交种,推动全国杂交优势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利用小麦单缺体整套材料开展遗传育种研究主持“水上无土种植水稻”获得成功,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在美国曾采用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成功地得到抗杆锈病突变种,为当时抗病育种指出新途径,受到国际上的重视。198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授予他杰出成就的奖章与奖状。1980年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42004)
李大潜
  李大潜,数学家 1937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6年该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数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和间断解的系统研究,以及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性及生命跨度的完整结果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电阻率测井建立了统一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并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建华
  陆建华,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63年7月生于江苏南通市,籍贯江苏南通。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9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8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无线传输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提出一种结构化的信息传输方法,建立无线多媒体协同通信模型,发展了无线通信传输容量优化理论。发明了一种结构化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方法,可形成规律性的构造设计,有效解决逼近容量极限的低复杂度编码问题。提出了时、空、频等多域协同的通信方法,通过高效的资源利用与协同处理,为复杂传播环境下提升传输容量提供新途径。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被授予“探月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
蔡金涛
  蔡金涛,(1908.7.1-1996.11.28),电讯工程学家。江苏南通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长期从事电信工程、电磁计量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对我国电信工程、电磁计量方面的科学研究起了推动作用。在国内首先研制成晶体管脉冲多路通话试验样机,为我国微波接力脉冲多路通信系统奠定了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81996)
花陈兵
  花陈兵,乳名水标,1958年7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小海镇老圩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花正其,解放前穷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父亲花茂春在苦水中泡大,从小给地主家放牛、打工。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他们一家开始过上幸福生活。1966年,水标入学,请老师取学名,老师听说水标爱带“兵”“打仗”,给取名花陈兵。在学校里,花陈兵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77年高中毕业后,从师学瓦工。师傅见他人聪明,肯吃苦,一心想把他培养成高徒,但花陈兵执意要实现童年时代萌发的心愿:当侦察兵。1978年1月,花陈兵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月,被分配到炮兵某部侦察班当侦察员。他如愿以偿,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他对战友们说:“
(19581986)
王生洪
  王生洪,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江苏南通人。他曾先后担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并且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上海市第六、第七次-会代表,中共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七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五届上海市青联副主席,第五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会副会长,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教育部国际学术咨询组成员。人物介绍王生洪1965年8月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现上海大学)工程力学系。曾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主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委-部长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
黄卫
  黄卫,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专家,1961年4月生,江苏南通人。198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曾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江苏省建设厅厅长、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建设部副部长、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北京市副市长等职。 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因履职优秀,被教育部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陈实功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明代崇川(今南通市区)人。陈少时体弱多病,始萌发学医的念头,遂勤奋攻读《内经》、《难经》诸书,后正式业医。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悟出“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必根于其内”,主张内治法与外治法并重。尤其对脓肿等痛症,他主张应尽早开刀,以免单用保守疗法而贻误病情,最终形成“内外并重”,“消、托、补相结合”的“正宗派”的学术思想。他治外症,也重辨证论治,“四诊”、“八纲”辩审证候,而后立法,拟定内治方药,外治投蚀药抑或施以刀针。陈实功内治注重脾胃和营养,认为外疾患者的气血盛衰与疮疡愈后善恶有密切关系。他创用“七星剑”、“八仙糕”(后改为八珍糕)等消、托
[] (15551636)
黄耀曾
  黄耀曾,有机化学家 1912年11月11日生于江苏南通。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12月17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研究,在我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从事过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进行过氟塑料、氟表面活性剂等研制工作,并完成了-制造中急需的高爆速塑料粘结0的研制。20世纪60年代,从理论上推断出胂叶立德应比相应的膦叶立德反应活性高,并从实验中得到证实。是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成功地将固液相转移方法应用于胂试剂的维蒂希型反应,使胂盐在弱碱作用下,于室温即能与醛进行烯基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22002)
崔敦诗
  崔敦诗,今江苏南通人,与兄崔敦礼均为绍兴进士。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
[]
全部崇川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