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历史人物介绍5
吴士余
  吴士余 (1945~)笔名斯余。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上海化工学院。历任《书林》室副主任,《中外书摘》杂志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副总,上海三联书店总兼《书城》杂志总。现任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编审。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野草集》、《古典小说艺术琐谈》、《水浒艺术探微》、《中国
刘以鬯
  刘以鬯 (1918~)浙江镇海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系。历任重庆《国民公报》副刊,重庆《扫荡报》电讯主任兼副刊,上海怀正文化社,香港《星岛周报》执行,《西点》主编,吉隆坡《联邦日报》总,香港《香港时报》、《快报》副刊,《星岛晚报》文艺周刊《大会堂》主编,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香港文学》月刊总。现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及康乐文化事务署文学艺术顾问。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酒徒》、《对倒》、《寺
李兴叶
  李兴叶 (1941~)曾用名李兴业。祖籍浙江镇海,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文化部北京电影剧本研究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1990年调中国作协文艺报社,先后任副总、常务副总,编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影协会员。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参与十多部纪录片的摄制,为《国庆颂》、《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伟大领袖与导师毛泽东同志永垂不朽》等影片撰稿,出版电影史专
李俍民
  李俍民 (1919~1991)笔名李星。浙江镇海人。1946年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英语系。1937年后历任中、小学教师,淮北苏皖边区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学生,上海少儿出版社译文科,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译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市特邀政协委员。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长篇小说《牛虻》、《斯巴达克思》、《孔雀石箱》、《学校》、《柯楚别依》、《游击老英雄》、《白奴》、《伊格纳托夫兄弟游击队》、《鹿童泪》,中短
(19191991)
江坪
  江坪 (1934~)笔名黎健。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48年在宁波当学徒,1952年赴杭州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学习,后调《浙江工人报》任记者,1961年调《浙江日报》任记者、、部主任、副总、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现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在甬江怒潮中》,散文《我们的圣
胡苏
  胡苏 (1915~1986)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早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战时流动宣传队,1937年进青训班,后转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鲁艺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1939年后历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戏剧系教师,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火线剧社副社长,溶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冀中区党委宣传部干事,河北省文联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副厂长。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话剧剧本《堤》、《
(19151986)
草婴
  草婴 (1923~2015.10.24)原名盛峻峰。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44年肄业于南通农学院。历任时代出版社编译,《时代》、《苏联文艺》译稿员,专业文学翻译,《辞海》编委、外国文学科主编,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克鲁采奏鸣曲》、《哈吉·穆拉
(19232015)
包蕾
  包蕾 (1918~1989)笔名叶超。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41年肄业于复旦大学。历任上海救亡演剧队演员,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国泰影片公司,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部主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剧。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包蕾童话剧作选》,美术片脚本《金色的海螺》、《三毛流浪记》、《天书奇谭》、《三个和尚》,电影文学剧本《三人行》、《乱点鸳鸯》、《同是天涯沦落人》,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19181989)
包子衍
  包子衍 (1934~1990)浙江镇海人。历任山东济南第三中学教师,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著《回忆雪锋》、《三十年代上海的“左联”作家》、《鲁迅日记札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十五卷注释及)、《鲁迅史事寻踪》、《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三卷)等。
(19341990)
邵醉翁
  邵醉翁(1896—1975),镇海县庄市朱家桥老邵人。其父邵玉轩,早年在上海经营锦泰昌颜料行。醉翁生于1896年,原名同章,字仁杰,号醉翁,在他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后,以号行。1936年后期,天一公司陆续将制片资材运往香港,建立香港分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天一公司结束在上海的制片业务,将全部资材运往香港分厂,改名南洋影片公司。建国后闲居上海,后在上海病逝。邵醉翁,镇海县庄市朱家桥老邵人。其父邵玉轩,早年在上海经营锦泰昌颜料行。醉翁生于1896
(18961975)
邵邨人
  邵邨人,邵逸夫二哥,制片家。上海“天一”公司创始人之一。以擅长编剧著称。原名邵仁标,浙江宁波人,生于江苏镇江。1925年与兄弟醉翁、仁枚、逸夫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负责财务,兼任编剧。先后制片并编写电影剧本《立地成佛》,《新茶花》等21部。1937年抵港,将接替的天一港厂改名南洋影片公司并扩建制片厂,是香港当时生产影片最多的电影公司之一。此后,他扩展影片公司业务,经营片场出租,影片的海外发行,并收购了四家电影院。1950年与兄醉翁、子
邵玉轩
  邵玉轩,浙江宁波人。于1901年设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主要成就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范立础
  范立础(1933.6.8-2016.5.3)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原籍浙江镇海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现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近五十年来,主要从事桥梁与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唐山地震后,在国内首次编写了桥梁杆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20世纪80年代,率先建立了我国大跨度桥梁及城市复杂立交工程的抗震理论和计算方法;20世纪90年代,提出两水平的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率先开展了桥梁减隔震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32016)
汤德全
  汤德全(1915.12.14-2006.8.19)动力机械工程、矿山机电工程专家。浙江省镇海县人。1942年毕业于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动力机械专业,获学位工程师学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59年亲自领导完成人民大会堂的全部机电工程,保证了开国10年大庆的召开。1958-1966年,任北京市机电工业局技术副局长主管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业产值和产品水平提高了一个新台阶。1965年主持完成煤炭部平顶山四矿“一条龙生产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152006)
郑颖人
  郑颖人(1933.11.05-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浙江镇海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曾任教授和常务理事。现任后勤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军事地下工程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围岩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极限分析方法、区域性土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和围岩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发展了广义塑性理论和数值极限分析方法,推动了岩土力学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周永茂
  周永茂(1931.5.15- )核反应堆工程专家。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1958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进修班毕业。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反应堆工程和科技第一线从事设计、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交给的许多核科研任务:完成了“双流程堆芯”潜艇核动力堆本体的早期设计方案;主持开展了为生产堆、动力堆、游泳池堆的燃料元件与氚靶元件的首次国产工艺定型工作;参与了高通量堆设计建造和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陈敬熊
  陈敬熊(1921.10.1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浙江省镇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59年最先提出Maxwell方程的直接求解法,在地空导弹研制中解决了许多工程问题。其中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倪光南
  倪光南(1939.8.1- )计算机专家。浙江省镇海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的学者之一,提出并实现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汉字处理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在企业亦由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随后又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型机,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乐嘉陵
  乐嘉陵(1936.03.21- )空气动力学专家。浙江省镇海县人。1964年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重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 长期从事超声速气动地面试验设备的研制及战略武器、运载火箭的气动理论和实验研究。主持和领导了“921”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技改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在地面实验设备研制中创造性地为我国建立了水平脉冲地面实验装置,从而为解决卫星、运载火箭等的关键气动问题奠定了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经济奏效地开展了运载火箭气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林忠钦
  林忠钦(1957.12.06- )机械工程专家。浙江镇海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薄板产品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质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车身制造质量的评价,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提升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