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历史人物介绍4
朱中孚
  朱中孚(1849-1924) 字信鱼,浙江镇海人。幼年家贫,先后在铁业、药业学徒。后来得到同乡巨商叶澄衷的赏识,在上海华顺、协记等栈号管账,并代叶氏办理海塘工程。36岁时,被叶氏调来镇江,主持顺记煤铁号,从此定居镇江。其后自己开设义昌润药行,并一度担任镇江美孚洋行经理,成为镇江工商界实力人物。朱中孚热心公益,辛亥革命时,他赶制面包、牛肉及刍草、料豆等,供民军人马食用。讨袁战争失败,镇江驻军失去领导,欠饷数月,张勋部队又要渡江,全城危惧,
(18491924)
李松石
  李松石 (1923.2—) 原名李松时,别名宋石,浙江镇海人。 擅长油画、水彩画。1946年毕业于国立艺专。任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绘画课教授。老教授协会会员。作品《朝霞》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古箭楼旁》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作品奖,《太行烈士潭 》、《绿汀》等六幅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李松石风景画选》。
李全华
  李全华 (1951.11—) 浙江镇海人。擅长儿童读物插图。大专。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作品《糖房子》获 1987年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邀请赛优秀作品奖,《小老鼠菲勒的故事》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郑春华童话》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绘画一等奖,《蘑菇传》获第三届国 家图书奖和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沈尧定
  沈尧定(1941.2—)浙江镇海人。 擅长舞台美术、油画。 1965 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美术设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舞剧《园明沧桑》、《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革命之歌》;话剧《理查德》、《花园街5 号》、电视台晚会等五十部。其中《我也是太阳》、《乞丐与王子》获第七、八届布拉格国 际舞美展荣誉奖,油画《普通劳动者》被革命博物馆收藏;《雪魂》等七幅作品参加’98油 画展;《心醉》参加1984年建国45周年油
沈尧伊
  沈尧伊(1943-)浙江镇海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惮工作室。先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任教,现为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版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文化部(1992年)优秀专家和国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作品有版画《跟随毛
邵黎阳
  邵黎阳(1942.5—) 浙江镇海人。 擅长版画、油画。1961年入伍,曾任某军政治部专职美术干事、《解放军报》美术,1983年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任部主任。作品有版画《山高攀》、《胜利的旗帜》、《航标灯》(合作),油画 《房东》、《马石山十勇士》、《天福山起义》等。著有《藏书票入门》。  
王正均
  王正均(1943—)浙江宁波人。 擅长版画、中国画。 1963年毕业于中国美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版画系。 现任职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兼任宁波市美协副主席、宁波画院副院长。  《柔石》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殷夫》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志的葬礼》获全国第十届版展银奖,由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王道乐土》 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王莉莎
  王莉莎(1934.10—) 女,  浙江镇海人。 擅长版画、美术教育。  1948年读于上海育才学校绘画组。 1950年参加解放军华东军大预科学习,后在南京军事学院文工团美术组。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后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历任书籍装帧教研组长、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获“新兴版画鲁迅奖”。作品有《 爱因斯坦》、《窗前》、《小城春雨》、《夏日的风雨花》。水印木刻《故乡》为中国美术 馆收藏
朱根华
  朱根华 (1932.2—) 浙江镇海人。擅长漫画。1949的参军,在空军任职。自学漫画。1958年在《世界知识》部任美编,历任《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高级,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品有《一门二徒》、《返乡梦》、《摇篮嫌小》、《保驾》、《有眼无珠》等,曾获中国新闻一、二等奖,全国漫画大赛一等奖。出版有《朱根华漫画》集。
郑力
  郑力(1964.10—)字大宇,浙江镇海人,擅长中国画。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后留校任教, 1993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助教进修班。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漱玉》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国色》 、《霓裳》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出版有《郑力作品集(一)自在山水》、《郑力作品集(二)满庭芳》等。    
石磅
  石磅 (1950~)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中学毕业。1966年赴吉林省前郭旗十二马架子农场插队务农。1970年后历任吉林省军区宣传队、沈阳军区话剧团创作组创作员,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混血》、《新世纪儿的忏悔》、《第七种毒草》,译著长篇小说《日本箱尸案》(合译)等。
庄大伟
  庄大伟 (1951~)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历任上海铝制品三厂工人、干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音乐部主任,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干部。高级。上海作协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庄大伟童话精选》、《庄大伟幽默系列》、《校园林荫道》等80多本,编有儿童电视剧、-片剧本《蚁王火柴头》、《猩猩探长》等数十集,主编《少年自修自策》、《少男少女美文随笔》等多套丛书。作品曾获
樊骏
  樊骏 (1930~2011.1.15)浙江镇海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关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的几点看法》,《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均合作)等。
(19302011)
周嘉俊
  周嘉俊 (1934~)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历任上海《劳动报》记者,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文汇报》记者。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山风》,小说散文集《上海——伦敦》、《包身工的后代》,诗集《我爱美丽的黄浦江》,短篇小说集《初航》,中篇小说集《下马厂长》等。《独特的旋律》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南通虎》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周洁夫
  周洁夫 (1917~1966)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38年赴延安。曾就读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历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部《自卫报》记者、、副社长,中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专业作家,《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走向胜利》、《祖国的屏障》,散文集《访苏散记》,短篇小说集《追击》、《老战士》、《海上》、《坚强的人》,报告文学集《人民的炮兵》、《
(19171966)
张成珊
  张成珊 (1947~)浙江镇海人。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班,1990年曾赴加拿大留学深造。高中毕业后赴黄山茶林场插队务农。后历任《解放日报》记者,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上海大学文学院电影理论教研室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及艺术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电影与电影艺术鉴赏》、《汤晓丹评传》等。专著《中国电影文化-—兼论“五四”导演的艺术观念和创作》获1989年上海大学
余通化
  余通化 (1942~)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大学。历任镇海县、宁波北仑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文学集《聪明的人》、《两个特殊身份的学生》、《新同学和他的爸爸》、《我看这朵云》、《北仑的第一代功臣》、《漫漫海天路》、《澄江静静流》等。短篇小说《勇气》获首届儿童文学园丁奖,《同学》和《失群的雁》获少年文艺好作品
徐志啸
  徐志啸 (1948~)浙江镇海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1988年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研究专著及论文集《楚辞综论》、《先秦诗》、《玄妙绮丽的楚文化》、《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简史》、《学问魅力》、《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古典与比较》、《日本楚辞研究论纲》等十余部,发表学
董欣年
  董欣年,女, 195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1978年—1982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并考取教育部出国代培项目赴美深造,1988年获得西北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88年—1991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起在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任教至今。现为杜克大学生物学讲席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GMBF项目研究员,2011年被推举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对于病原
吴福辉
  吴福辉 (1939~)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辽宁鞍山师范学校,1981年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鞍山十中语文教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室主任、副馆长,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作),传记《沙汀传》,评论集《带着枷锁的笑》、《且换一种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