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历史人物介绍7
吴本
  吴本(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同安县积善里白礁人。(一说龙海县青礁人。)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农家庭里,父母均因贫病交加,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中早逝。他孑然一身,悲愤至极,立志学医以普济众生。他不娶妻室,终生素食,云游名山大寺,遍访名医,虚心求教,博取众家之长,并注意收集民间验方,选择盛产草药的岐山东鸣岭下龙湫坑畔结茅为舍,认真学习和实践揣摩,精通医理医术。有一年,腮腺炎流行,死难村民
[] (9791036)
彭德清
  彭德清(1910~1999年),曾用名彭楷珍、陈国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同安县翔风里彭厝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2岁入学,16岁辍学。少年时在家乡参加抗捐抗税、反对土豪的斗争。民国15年(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同安县委书记、厦门临时特支书记等职。民国22年8月在筹措活动经费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机智勇敢,半个月后越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01999)
林文英
  林文英(1937~1990年),同安县官浔村人。1957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1961年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到陕西省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先后担任地质组长、地质科副科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地质工程师等职务。林文英曾参与编制《仓村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蒲白矿区总体详查地质报告》、《盐场矿区400平方公里编图》等大量找煤资料,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80年代,林文英投身于中外瞩目的神府煤田的勘探、施工和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主编《神府
(19371990)
李嘉禄
  李嘉禄(1918~1982年),马巷同美村人,著名钢琴家。李嘉禄从小随母亲学音乐。民国27年(1938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外文系。民国32年任国立福建音专钢琴讲师。翌年任副教授。民国37年赴美国道安大学深造,经常举办钢琴独奏会。1950年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教授、音乐系主任。曾与歌唱家温可铮、周小燕等联合举办音乐会,为抗美援朝和皖南救灾义演中外名曲。培养出顾圣婴、殷承宗、许斐平等新一代钢琴家。1952年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中国音
(19181982)
杨柳溪
  杨柳溪(1915~1974年),生于归德里西山前村。毕业于厦门艺术专科学校。初任农村小学教员,民国28年任城厢中心小学校长,民国31年(1942年)任龙溪师范学校文史美术教员。50年代起,先后在集美中学、厦门市区任教。杨柳溪自幼喜爱诗文书画,勤学苦练,又经艺专深造,诗书画都有较高造诣。尤其绘画,既精于国画,又精于西画,熔中外于一炉,格调高雅逼真。早期作品有反映日寇暴行的《敌机轰炸图》,反映战乱惨状的《行乞图》,反映十九路军抗日的《饮马图
(19151974)
蔡文沛
  蔡文沛(1912~1974年),马巷人。厦门市著名的漆线雕艺人。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人大代表、厦门工艺联社理事。1961年,获福建省二轻厅、福建省文化厅授予的“漆线雕艺人”称号。蔡文沛家世代以漆线雕“装佛”为业。曾祖蔡玉祥、祖父蔡善养、父亲蔡春福皆以“装佛”闻名。祖传的“装佛”店号“西竺轩”。蔡文沛7岁开始学艺,21岁时与兄弟合创西竺轩美记佛店。他精绝的“装佛”技艺就是在这一段时间苦练出来的。1950年,蔡文沛的西竺轩美记从马巷镇
(19121974)
黄肇昌
  黄肇昌(1911~1981年),笔名爽、少爽。同安县人。著名版画艺术家。黄肇昌自小在上海长大,在上海求学。民国23年(1934年)底参加沈逸千组织的上海国难宣传团,赴全国各地举办美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黄肇昌参加沈逸千组织的战地写生队,奔赴陕、蒙、绥、晋、察、冀、豫、鄂等省战地收集抗战军民的形象材料。在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接见。抗日根据地如火如荼的革命景象,极大地焕发黄肇昌的创作热情,他绘制了大量速写、木刻画,拍摄许多照片,保
(19111981)
陈先查
  陈先查(1911~1935年),字清流,同安县山侯亭村人。历任中共同安县委组织委员、县委代理书记。陈先查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庭生活困难,仅读完一年级就辍学,一边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边向其父学习古文。青年时代的陈先查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盘剥极为不满。当时,在侯亭小学当校长、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的中共同安特支负责人周少梁发现他是有用之才,主动找其谈心,启迪思想,有意安排工作,让他接受锻炼。民国20年(1931年)陈先查被吸收入党。民国21年
(19111935)
高云览
  高云览(1910~1956年),著名记者、作家。本名高怡昌,笔名健尼、耶鲁、法鲁、高友庆,同安县嘉禾里人。高云览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在家自学,并开始习作投稿。民国15(1926年)在中共地下党员陈三民资助下赴沪就读上海漳泉中学,并在其启迪下参加革命活动。翌年由该校校长李鼎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边读边写作,向《申报》等投寄文艺短评。民国17年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其父病逝,再次辍学,先后在厦门、漳洲、石码、马巷等地任、当教员
(19101956)
李良荣
  李良荣(1908~1967年),出生于归德里蔡宅村杨家,3岁时卖给仁德里下蔡村李氏。养父、母早逝,生活无着,外出流浪。15岁人许卓然靖国军随营学校。翌年6月,经许介绍保送人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当年毕业后,在教导团当排长。民国14年(1925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东征,讨伐盘据东江的陈炯明。北伐战争期间,参加中路军攻打江西,任营长。在防守枯岭奉命撤退时,私自回闽。民国16年初在泉州秦望山部宣传养成所负责军事训练教育。后被介
(19081967)
洪丝丝
  洪丝丝(1907~1989年),本名洪永安,笔名丝丝、漱玉,同安翔风里金门岛人。洪丝丝读完两年中学后,在金门公学等校任教。民国14年(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任国民党金门县党部青年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华中学任教。课余时间写时事评论,投寄棉兰《南洋日报》,成为该报特约评论员。民国19年该报改组为《新中华报》,他被聘请为总,宣传抗日救国。同年因所撰评论指责当局,被当地荷属殖民政府拘捕、驱逐出境,回金门教
(19071989)
许锦世
  许锦世(1906~1981年),同安县民安里许厝村人。早年去菲律宾求学,民国27年(1938年)获菲律宾大学理科学院化学学士、圣多玛氏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民国28年,许锦世回国参加抗日救护医疗。民国35年起,先后任岭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讲师、副院长、副教授。1953年起,历任广东省中心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等职。并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是广东省心血管内科学界的老前辈。
(19061981)
李大华
  李大华(1906~1944年),又名李新,福建省同安县人。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厦门中华中学,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先到漳州开展工农运动,民国15年回到家乡,先后在城关后河小学、兑山陇西小学、马巷牖民小学任教,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9年到漳州开展农-动,在白水营组织武装准备攻打国民党海澄县政府。因叛徒告密,国民党-连夜开到白水营,包围秘密联络点,所幸发觉及时,幸免于难。但李大华已经暴露身份,不得不出走新加坡暂避。在新加坡
(19061944)
叶金泰
  叶金泰(1904~1950年),海澄县新垵村人。14岁被人拐骗到同安莲山,卖给大土匪叶定国为子,人称“三少爷”。民国11年(1922年)3月从父率匪军500余人洗劫南安官桥东头社并杀死8人。民国13年在国民党军张贞师当营长。民国14年辞职回乡,在莲山组织武装,盘据地方,到处抢劫、00,并独资开设成泰盐店。民国28年因与匪首叶定国、叶文龙不睦,迁至城郊祥路顶居住。先后开设油坊、碾米厂、旅社、伎院、赌场及汽车公司,主修同安祥桥至莲山新店公路
(19041950)
叶定国
  叶定国(?~1938年),字硕豪,别名打石兜仔,同安莲花山坡柄村人,民国前期同安的大匪首、土皇帝。民国初年,叶定国就在漳州埔南圩开鸦片烟馆,暗结匪徒行劫。民国7年(1918年),孙中山委派泉州许卓然、莆田杨持平组建闽南靖国军护法。叶定国见有机可乘,率徒众回莲花山老家,派款买枪,树旗招兵,投入靖国军,被委任为第五营营长,由匪而官。同年6月29日,靖国军集合安溪、晋江、南安、同安各路民军计10营千余人枪围攻同安,与北洋守军激战月余,俗称“南
许英宗
  许英宗(1904~1930年),翔安区内厝镇西塘村人。毕业于厦门中华中学高中班,民国15年(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月,彭友圃、许英宗和邹鲁在马巷启智学校成立中共同安县支部,随即在窗头、沙美、彭厝、黄厝、许厝、莲河等广大农村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动。民国16年4月29日,同安县的国民党右派召开“护党拥蒋”大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左派人士,中共同安支部书记彭友圃-撤往越南,许英宗则隐蔽下来坚持斗争。后来,上级派周少梁来同安
革命烈士 (19041930)
白施恩
  白施恩(1903~1983年),微生物学家,同安县嘉禾里人。民国10年(1921年)夏毕业于鼓浪屿寻源中学,同年9月考人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民国13年转入本科,民国18年毕业,得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微生物学助教、上海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检疫医师、湖南湘雅医学院微生物学副教授教授兼代教务主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兼主任。民国34年赴美国,在霍布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微生物学研究员。民国35年回国。民国3
(19031983)
柯石头
  柯石头(1902~1974年),同安嘉禾里人。著名彩扎艺人。柯石头出生在“糊纸业”的家庭,专门糊制“灵厝”和元宵节花灯。父柯栋早已负有盛名,是厦门“糊纸业”“三把半剪刀”中之一把。柯石头自幼好动,喜舞枪弄棒。童年时代就对武打古装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12岁随父学艺,掌握了彩扎人物技巧,继承了柯氏的彩扎歌诀,成为其中的半把。柯氏因居住厦门溪岸路,故称为“溪岸派”。解放后,柯石头致力于彩扎人物造型的研究,开辟了京剧武打人物短扎造型的新路,人称
(19021974)
纪经亩
  纪经亩(1900~1985年),原籍同安县同禾里龙窟东村,著名曲艺家。从小喜爱南乐,勤学苦练,几十年如一日。30年代曾受聘往台湾、南洋教授南乐。抗战期间,团结弦友,组织集安堂,坚持练唱,使南乐久盛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成立南乐研究会。1955年,金凤茶室改组为金凤南乐团,纪经亩任团长。他团结老艺人,培养新弦友,搜集、挖掘传统剧目,探索南乐推陈出新的道路。1956年为迎接鹰厦铁路通车,谱写了《迎龙小唱》,获得听众好评。演唱乐曲《梅花操》
(19001985)
余青松
  余青松(1897~1978年),同安县嘉禾里人,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民国7年(1918年)赴美国留学,民国12年在匹兹堡大学阿利根尼天文台完成《天鹅座CG星的光度曲线和轨道》硕士论文,在美国天文学界崭露头角。不久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获得天文学奖学金,成为研究生。在加州大学进修期间完成“关于A型光谱中氢的连续吸收”的课题,并提出测定A型星绝对光度的一种新的光谱方法,获博士学位。民国16年回国,在厦门大学任教。民国19年秋,任厦门大学天文系主
(189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