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历史人物介绍2
吴永降
  吴永降(1935-1967),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新店乡莲河村人。时为同安县大嶝乡政府会计,武装民兵。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作战行动,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犯活动。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1979年。吴永降于1967年8月18日在同安大嶝岛支援部队修建防炮洞时牺牲。
烈士 (19351967)
陈福华
  陈福华(1940-1967),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人。1963年12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3师63团战士。1965年9月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一支队5大队副班长。1967年4月21日在太原地区抗击美军轰炸的作战中遭敌空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
烈士 (19401967)
谢赓源
  谢赓源(1943-1967),福建省厦门市人。1963年12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3师63团战士。1965年9月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一支队5大队班长。1967年4月21日在太原地区抗击美军轰炸的作战中遭敌空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
烈士 (19431967)
洪水志
  洪水志(1943-1966),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人。1963年12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3师63团战士。1965年9月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一支队5大队副班长。1966年9月19日在太原地区抗击美军轰炸的作战中,因伤在卫生队治疗期间遭敌空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
烈士 (19431966)
孙安定
  孙安定(1909-1935)福建厦门市人。他是三十年代享誉厦门的“华记钱庄”大少爷,早年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他毅然抛弃舒适的家庭生活,走上革命道路,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帮助解决当时厦门党组织活动经费的困难,他瞒着父亲经常从钱庄取出一笔笔款子。1932年5月,孙安定被派到漳州时在芗城加入红军一军团罗瑞卿部队,担任宣传工作,随后参加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金沙江畔因身染重疾不幸去世。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091935)
林清火
  林清火(1926-1949)1926年生于厦门市开元区东门路,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原29军86师256团炮兵连当战士,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成为一名优秀的炮兵战士。1949年9月中旬我29军开始攻歼厦门的外围之敌,9月19日256团奉命向驻守沃头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晚10时许我军趁着暗夜突入敌前沿阵地,并向里猛打穿插,次日拂晓在我军强大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沃头守敌缴械投降,而林清火却英勇牺牲在这次战斗
(19261949)
陈三民
  陈三民(1898-1935)又名陈森绵,厦门市禾山乡岭兜村人,曾在上海泉漳中学任教。1926年,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陈三民赴欧留学,取得博士学位。1934年,陈三民从苏联回国,在厦门从事革命活动。为了配合红军入闽和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以创办汽车驾驶速成班、中学补习班为名,组织青年开展革命宣传。1935年,陈三民在江头被捕,后被十九路军所释,之后转移到海澄小学任教。农历12月29日晚,烈士在伏案写作时被特务开枪暗杀。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
(18981935)
江河流
  江河流(1921―1941),又名江启渊,福建省龙海县海沧(今厦门市海沧区)人。一九二一年一月出身于农民家庭。一九三六年在厦门集美学校求学期间接受革命斗争思想并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十二月潜往闽南游击区参加工农红军,一九三八年在皖南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战士,工农红军闽南独立三团某部战士,参加了闽西南游击区的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初随部编入新四军北上苏皖前线参加抗日战争,相继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政治处民运干部,新四军
(19181940)
杨和衷
  杨和衷(1907-1928)1907年生于厦门。1923年考入厦门大学,在校期间参加-。1924年就读上海大夏大学,后转学广州中山大学。1926年5月间,杨和衷与杨世宁等在广州中山大学发起成立和领导“福建革命青年团”与国民党右派的“孙文主义学会”展开斗争,他们自筹经费,出版刊物,在学生中广为传阅。杨和衷召集厦门人王良怀、林角世等人开展革命活动,投身于大革命运动,后不幸被捕,1928年1月在广州黄花岗英勇就义。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
(19071928)
钟世镛
  钟世镛(1907-1927)1907年生于厦门,早年就读于厦门中华学校,1924年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学生中掀起从军热潮,钟世镛离校参加学生军训练,考入黄埔军校,编入北伐军炮兵团,1926年10月参加北伐军攻打南昌城的战斗。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钟世镛参加周恩来、叶挺、朱德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在战斗中不幸头部中炮,壮烈牺牲。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071927)
郑聪明
   郑聪明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思明供电分局装表二班班长,1952年12月出生,2000年6月入党,初中文化。郑聪明同志31年来,坚守在装表接电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服务。每天他总是提早上班,推迟下班,风雨无阻。每逢节假日,为了让班里其他同志多休息,他总是抢着值班,并在节日值班表尾部写上:“有事找郑聪明”。每年的除夕夜,他都坚守在抢修值班岗位上,没有和家人一起吃过一顿团圆饭。他乐于助人,不计得失,带领班组员工自发成立“郑聪明共
黄威
  黄威清代福建小刀会(又称匕首会)首领。福建同安(《位厦门市北(人又名黄位。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5 月,在福建海澄县(位厦门市西南现属镇起义,攻克漳州(今漳州市)、厦门(今厦门市),以天德为年号,发布文告,并自称“汉大明统兵大元帅”,后遭清军围攻,撤退至海上坚持战斗。曾设法与太平天国联系,愿接受其领导,未遂。在外国侵略者干涉和清军-之下,11月由厦门转移至海上,坚持斗争直至1858年 (文宗咸丰八年)。
[]
陈泽深
  陈泽深(1920~1974年),又名漂水,同安县人,民国9年(1920年)2月生。父亲陈尚彬种田兼做小贩。陈泽深在厦门读中学,民国23年进香港拔萃男书院求学。毕业后,到福州三十一中学任教。民国29年得基督教会资助,进福建协和大学预科学习,后转四川省成都市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深造,民国35年毕业,留校任病理助教。后在重庆宽仁医院当医师。不久回福建,先后任莆田县圣路加医院内科医师、主任,圣路加高级助产学校校长等职。1951年,陈泽深任泉州市惠
(19201974)
林志强
  林志强(1942~1980年),厦门人。童年家境清贫,父亲出外谋生,病死异乡,靠母亲做帮工维持生计。中学就读于厦门二中。1965年他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当教师,1972年调厦门一中工作,担任数学课教师、班主任、年段长职务。他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平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特点,认真备课,精心教学。他虽然患有肝硬化、心肌炎和关节风湿病,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忍住病痛,坚持
(19421980)
林赐福
  林赐福(1925~1990年),同安县马巷人。13岁开始学艺,年青时曾拜陈宗塾为师,擅长丑角。40年代在《管甫送》中饰管甫,被誉为“手杖丑”;又在《周古岱》中饰周玉姐,以女丑闻名。以后受陈宗塾傀儡丑的启发,独创“布袋戏丑”,把布袋戏的表演运用于角色创造。《审陈三》中的班头爷是他的绝招,刻画一个卑鄙贪婪的衙门公差形象,入木三分。在历史剧《屈原》中饰屈原,串演老生,以宏亮的唱腔和气质,表现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以后又饰演《满江红》中的民
(19251990)
杨德元
  杨德元(1922~1989年),海澄县霞阳村人(今厦门市杏林区)。中学时代在香港参加学生抗日救亡工作。民国26年(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担任香港学赈会儿童团团长;民国28年1月,任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博罗队队长;民国29~34年,调到东江抗日游击区工作,先后任中共广东宝安县龙华、布吉游击区区委书记,增城县委书记兼东纵四支队政委,增(城)龙(门)县委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调任中共广东省鹤山县委书记,新高鹤游击总队政
(19221989)
杨民望
  杨民望(1922~1986年),又名杨尔瞻,同安县人,出生于厦门。民国36年(1947年)毕业于福建音专师范科,先后在省立福州中学、厦门双十中学任教。1949年10月任厦门文联筹委会委员。1950年5月到上海市文化局艺术处音乐室担任编审工作。他曾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贝多芬九大交响曲解说》、《练耳和视唱》、《键盘和声学》等书,翻译出版俄文版的《音乐欣赏教程》(第二辑)、《什么是奏鸣曲》、《阿萨菲也夫的舞剧“巴赫契萨拉伊的喷泉”》、《管弦
(19221986)
黄登保
  黄登保(1918~1988年),厦门禾山祥店人,出生于华侨家庭。少时就读于鼓浪屿英华中学,民国24年(1935年),因迫于生计南渡到菲律宾龙马倪地市,在舅父经营的汽车零件商行当伙计。抗日战争爆发后,同7位华侨青年结伴回国参加抗战,经南洋中学校长王雨亭先生介绍,在香港找到廖承志。持廖承志的举荐信,经武汉,过西安,历尽艰辛,终于在民国27年6月抵达延安,参加八路军。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上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八
(19181988)
纪芋如
  纪芋如(1917~1984年),同安县人。从小爱好民间文艺,6岁起参加演唱,11岁被台湾艺人在厦门创办的歌仔戏霓声社吸收为演员,得到名师温红涂、赛月金、子都美的指点,学习歌仔戏的许多唱腔。在戏里除了演丑角外,对芗曲说唱、月琴弹唱和大广弦说唱都有较深的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参加省市业余文艺会演,并获奖。1956年3月,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文艺会演,所演的《陈丽华检举特务》节目获创作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在北京演出期间,受到周恩来总理
(19171984)
钟泗滨
  钟泗滨(1917~1983年),厦门禾山钟宅村人。民国25年(1936年)在厦门美术专科学校肄业,后赴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深造,对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西欧的现代美术有过系统研究。厦门沦陷期间,迫于生计,出任厦门第一中学美术教师。民国36年,移居新加坡,任教于南洋美专。到新加坡后,他广泛接触世界文化艺术的新思潮,新作品不断问世,在不同时期画风格调不断改变。先后创作的《树下》、《母爱》、《羇厘女郎》、《梳头》、《卖蛋妇》、《沙茶小贩》、《鸟与马
(1917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