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名人录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郭祥正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郭维,曾任淮南提刑、度支郎中等职。郭祥正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对于轮回的描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的记载。根据《宋史》十帖三册四百四十四卷记载,唐朝的著名诗人李白,转世到了宋朝,名字叫做郭祥正。还有南北朝时代的梁元帝,他的前生是一位出家人,他的名字叫
[] 宋朝词人 (10351113)
夏燮
  夏燮(1803~1875),字谦甫,别号谢山居士,晚年又号江上蹇叟,当涂人,夏銮的少子。清道光三年(1823)举人。道光中叶,夏燮-陈述实行洋务的好处,被荐署安仁知县,不久又到鄱阳任职,在战乱初定的年代恪尽职守,很快使民众恢复生机。浙江巡抚黄宗汉,湘军魁首曾国藩经常邀请他商议军机大事,讨论战乱平定后将要实行的政策,并首倡各省设忠义局,曾国藩视他为左右手。不久,曾国藩奉旨回江西执行长江通商法令,在九江设置租界,夏燮主动请缨,每天同英国领事谈判,刚柔相济,赢得了外国人的敬佩。夏燮因功又题补永宁。到任后,他极力革除陋习,端正士风,倡议修建学馆,兴办教育。同时亲自调解民事,平定-。辞官后当地士民为他树
[] (18031875)
甘卓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将领,秦国丞相甘茂之后,东吴大将甘宁曾孙。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掌朝政后选择退回驻地襄阳。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杀害。平定州乱东吴灭亡后,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后来先后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获察孝廉,举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十二月,因张昌部将石冰在扬州境内作乱,议郎周玘等举兵讨伐,甘卓亦有起兵支持,都亭侯。及后东海王司马越任命甘卓为其参军,任离狐县令。但甘卓见当时天下大乱,于是弃官回到江东避乱;途中在历阳遇到陈敏,而陈敏有意割据江东,甘卓则
[] (?~322)
章嘉祯
  章嘉祯,字元礼,生卒年代不详,约明万历年间在世,浙江德清人。初在蒲圻当县令,政绩卓著,在江南很有名气,离任时,蒲城人民站满道路两旁,流泪相送,还为他立了生祠。万历十四年(1586)补当涂县令,时年岁不好,瘟疫流行,嘉祯亲自参加赈济,施发药品,为民称颂。不久当涂又发大水,圩堤危在旦夕。嘉祯亲自督促民工护堤抢险,接连在花津驻防10多天,然而水势仍在暴涨,圩堤眼看不保,嘉祯流着泪对天起誓:宁愿用自己一躯自祭,以换取全城人的平安!经众人阻拦,嘉祯未死,继续与民协力抢险,大水逐渐退落下去,圩堤安然无恙。从此嘉祯带领百姓全力修圩筑堤,安全渡过了每年汛期。万历十七年洪水泛滥,终于圩破。嘉祯因地制宜,调理家园
[]
陶谦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汉末群雄之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陶谦的父亲,曾经担任过馀姚县长。陶谦幼年时父亲去世,少年时以性格放浪闻名县里,十四岁时以布作为战旗,骑着竹马与乡里小孩子一起嬉戏。他的同乡、曾任苍梧太守的甘公出门时遇见陶谦,见到陶谦的外貌不凡,于是叫上车来与他交谈,感到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谦,甘公的妻子对此非常愤怒,但是甘公对其妻说:“这个孩子外貌奇特,长大后必成大器。”陶谦后来喜欢学习
[] 东汉末年群雄 (132194)
夏炯
  夏炯(1795~1846),字仲子,号卯生,夏銮次子。少年时秉承父亲学业,兄弟互相师友。长大后专治诸经注疏之学,以及六书音韵学等,涉猎广泛。著《礼志属草》,尚未定稿,其父去世,转而研究宋元明以来各儒学大师的著述,阐发其主旨思想,辨证地看待一些问题,纠正其中讹误的地方,见解独到,评述精当,自成一家之言。尤其对程朱理学,阐述精辟,对当时的学术界影响很大。《选法河务》、《鹾政私议》等著作中提出的见解,都令读者叹服。学使沈鼎甫、都转姚硕甫、大令李申耆等大师都折节同他交往,切磋研究。学使罗椒生看罢他的文集后,称赞它“博洽精核,世罕伦匹”。夏炯曾参加过一次举试未中。道光二年(1822)制科考职得二等,被授
[] (17951846)
徐大懋
  徐大懋(1935~)当涂塘南乡人。1955 年考入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61 年分配至哈尔滨汽轮机厂工作。1977 年参加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并作重点发言,被评为全省十名科技标兵之一。1978 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80 年任总设计师,1982 年任副总工程师,1983 年任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评为高级工程师。他领导设计的出口巴基斯坦的21 万千瓦汽轮机完全达到国际水平,获国家机械委技术进步一等奖。1986 年获清华大学建国后第一位论文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论文博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陶夔
  陶夔,丹阳(今安徽当涂)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东晋咸康至元熙年间(335~420年),是三国吴交州刺史陶璜后代。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陶夔任晋安郡太守(治所在今福州)。任内勤政爱民,尤其重视文章典籍。因见闽地日见开发,却久无图志,于是广征文献,博采旧闻,撰成《闽中记》。该书记述晋安郡所辖8县,即原丰(闽县)、新罗(长汀)、宛平(福清)、同安、候官、罗江(罗源)、晋安(南安)、温麻(连江)的舆地沿革、人文旧事等,是福建历史上第一部全省性地方志。可惜该书不久散佚,未见流传,亦少为其他著作所引用。
[] (335420)
徐仁
  徐仁(1910年8月22日—1992年11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植物形态学家、植物解剖学家、古植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徐仁的父亲早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在中国银行工作。他专门为徐仁请了家庭教师指导学习,使徐仁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1923年,徐仁到安徽芜湖一所教会中学读书,后转到南京继续读完中学,并于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他于1933年获学士学位并于1937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他前往印度勒克瑙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于1946年被该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及金质奖章。二次赴印后,徐仁于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1992)
夏燠
  夏燠(1798~1850),字和甫,夏銮之三子,增贡生。燠随父至新安生活了一段时间,父亲去世后,即与几个兄弟相互为师,同作学友,从事学术研究。他在音韵学方面十分精通,对各种口型发出的语音分辨率极高。学者江慎修订《四声切韵表》一书,新安汪叔辰、青阳李南涧为之校对付印,但其中讹错仍然很多。夏燠潜心校勘多年,对讹错之处多予订正,写成《四声切韵表详校》行世,在音韵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17981850)
周震炎
  周震炎相貌英俊,应试时正值理宗为公主物色驸马。考官丁大全为谄媚理宗,欲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一人,遂看中周震炎,并私下告诉试题,使周震炎得中第一。唱名后,丁大全还逢迎理宗说:“这是太平状元呵!”因周震炎为太平州人,理宗自然十分高兴。但公主见周震炎年近三十,心中不悦,事遂被废。丁大全后因作恶多端被罢官,周震炎亦受牵连,状元头衔被褫夺,降为最末一名,死于贬官途中。
[]
李凤英
  李凤英(1904~1973),女,原籍无为县,出生当涂县城,父亲为民间艺人,以唱庐剧为生。李凤英自幼随父学艺,因那时唱庐剧属下九流,被人瞧不起。演员只有男子,没有女性。父亲虽然从事并热爱庐剧艺术,但又怕女儿学会唱小戏受到社会唾弃。故只教她唱门歌、打连枪。不愿教她唱戏。可是李凤英天生聪明伶俐。尽管父亲不愿教她,她却偷偷学会了不少出戏。有时雨天不能出演,在室内清唱,她上去唱唱,很受观众喜欢。加上她天真活泼,学会一些水袖、身段、步法、表演,未曾开口先微笑,嘴巴两旁现出一对深深的酒窝,在少女的身上似乎看到一种潜在的艺术天赋,偶而缺少演员,让她临时凑上亮相,赢得赞扬好评,认为是块艺术料子,可她一直没有机
(19041973)
陈钺
  陈钺(?~?),字宜之,安徽当涂人。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张镇孙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502人。陈钺进士及第后,因为不依附奸臣贾似道,被逐出朝。历官镇巢军判官、建康幕僚。元朝建立后隐居乡间,54岁卒。有文集流传于世。
[]
徐静仁
  徐静仁(1871~1948),名国安,字静仁,后以字行。当涂县佳山乡(今属马鞍山市)东湖村人。少时家境贫寒,遂弃学离家前往镇江投奔外出做木工的父亲。时值清末,朝廷腐败,外患严重,徐静仁怀有经商兴国之志,在镇江与扬州结识了不少盐业界魁首。成年后即在苏北从事制盐和销盐,由于经营得力,逐渐在实业界崭露头角。辛亥革命后,江苏独立,张謇为两淮盐政总理,聘请徐静仁任淮盐科长。徐静仁经常对盐政弊端提出改革建议,深得张謇赏识。民国元年(1912)冬,两淮盐政局裁撤,徐静仁去上海创办溥益纺织公司,首创万绽纱厂一条龙生产法。同时在当涂县兴办福民、利民铁矿公司,后合并为福利民公司,自任总理。民国3年,投资创办大有晋
(18711948)
陶安
  陶安(1312~1368),字主敬,元末明初当涂人。6岁丧父,矢志读书,日记千言,敏悟异常。稍长,投师李习兄弟,博览群书,尤深于《易》。元至正四年(1344),中浙江乡试,八年,授明道书院山长。十四年冬归省,避乱居家。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至当涂,陶安偕李习及乡里父老迎谒,即被召见,陶安向朱元璋献议:“海内鼎沸,豪杰并争,明公(指朱元璋)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朱元璋问他:“吾欲取金陵如何”?陶安说:“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朱元璋从其言,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不久朱元璋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授陶安为兴国翼元帅府史令
[] (13121368)
邵时安
  邵时安(1912~ 1988),又名麻奇文,当涂县亭头乡沛西村人。民国27 年(1938年)入伍,同年秋由-、张开荆介绍入党,是当涂县最早的党员之一。30 年代初,邵时安就读于上海立达学园,领导进步青年学生成立“左联学生小组”,参加校内的《时潮社刊》的工作。民国24 年夏毕业后,回到当涂大官圩,后去太平、和县等地担任中、小学教员。“七·七事变”后,他放弃教师工作,回到大官圩组织“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 年5 月,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部队到达宣城县时,邵时安等青年立即向粟裕司令员汇报当芜青年开展抗日救亡情况,并恳切要求参加新四军。粟裕对他们的抗日
(19121988)
黄叶村
  黄叶村(1911—1987),书画家,原名厚甫,学名成昆,祖籍安徽当涂。因读东坡诗,“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到出霜根,扁舟上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慕其意,遂改名黄叶村。其父黄思进是裱画师,字画均佳,叶村幼读私塾,1920年入公立小学,因家中贫寒常为小店书写招牌。1926年去繁昌杂货店学徒,不原为商,归家专攻书画。1934年,在霍丘县松滋小学任图画教员。1937年—1962年,在太平、屯溪、歙县、泾县、南陵、青阳、贵池、桐城、安庆、怀宁等地中学和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其绘画得益于新安派大画家汪采白及其父汪福熙指点。叶村作书作画,以形写神,最喜画竹,曾作诗云:“平生爱画竹,画竹常青青,月上清
(19111987)
杨纫章
  杨纫章(1919~1971),女,当涂县城关镇人。中国地理学界优秀的女教授,女科学家。青少年时代在南京女子中学读书,受“一二·九”-的影响,积极参加-等爱国宣传活动。抗日战争开始时,她高中毕业,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只身赴重庆入学。她在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中苏问题研究会”、“救亡工作团”、“救亡歌咏队”、“嘉陵合唱团”等学生团体,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民国30 年(1941年)大学毕业后,任新疆女子学院地理系讲师。民国33 年冬回到故乡,在当涂中学任教。民国36 年应母校之聘,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工作。先后任中央大学地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兼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1
(19191971)
徐德建
  徐德建(1912~1968),曾用名徐德鉴,当涂县石桥乡起垅村人。8 岁开始读私塾,17岁初中毕业时因家境困难而辍学。21 岁在油坊做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德建怀着满腔民族仇恨,投身抗日。他先参加国民党川军余宗诚部,后来发现该部队所作所为与抗日背道而驰,便很快退出了该部队。民国26 年(1937 年)冬,他与进步青年邵时安、朱昌鲁、唐思庆一道,组织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他担任救亡团情报委员。次年7 月,新四军二支队来当涂大官圩,领导成立了“当涂县第四区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徐德建任总务股长。同年8 月,徐德建参加了新四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 年3 月~29 年8 月,他先后任新四军二
(19121968)
全部当涂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