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名人录
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庐州,杨行密应召入伍,后被唐兵俘获。庐州刺使郑棨“奇其状貌”而释放了他,遂被庐州府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升为队长。期满回到庐州,都将要他再次出戍。行前问其还缺什么,杨行密愤然说:“惟少公头尔!”随即将其斩首,举兵为乱,他“自募百余人,皆为虓勇无行者”,统率州兵,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庐州刺史郎幼复逃去,他占据庐州。中和三年(883年),被唐招抚,封为庐州刺使。从此他以庐州为根据地,开始拓土扩张,其势力向
[] 五代时吴国建立者 (852905)
胡允恭
  胡允恭(1900~1991),原名胡亮枝,曾用名胡萍舟、胡克波、胡邦宪,长丰县杨庙镇豸铺村人,1900年11月4日出生,兄弟3人,排行第三。少时勤奋好学,因家穷无钱读书,由其大哥教些《三字经》等。无钱买笔就用猪毛绑在木棒上代笔,用烟囱灰代墨,在白铁皮上练字。14岁进私塾读书一年,因其父病逝便辍学种田。后本家一塾师愿免费教学,便又利用农闲时进本家私塾续读。18岁考入宣城省立蚕桑讲习所。19岁考入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胡允恭参加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学生会提出反军阀、反-污吏等政治口号。因参与-,他被学校勒令停学。1923年,胡允恭考入上海大学,同年夏,在该校加入中国共
(19021991)
聂士成
  聂士成(1842~1900),字功亭,长丰县岗集乡人。家贫寒,父早亡,母子相依,租种田地为生。17 岁,应清军袁甲三部友人之邀,弃农投军。清同治元年(1862 年),转入淮军铭字营任把总,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活动,先后转战江、浙、皖、闽等省。因作战勇敢,晋升为副将。同治五年,随直隶提督刘铭传追剿东捻军任柱部,屡获大捷,赏力勇巴图鲁勇号。同治七年,镇压西捻军张宗禹部有功,以提督记名。清光绪十年(1884 年)八月四日,法国发动侵华战争,袭击基隆,妄图侵占中国台湾。驻守台湾的福建巡抚、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筹措不备,兵单粮匮,形势十分危急,屡电李鸿章请求救援。李鸿章决定遣800 淮军前往支援,然
[] 中国近代十大名将 (18361900)
杨渥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同年十一月,杨行密病死,杨渥继位。杨渥生性喜好游玩作乐,左牙衙指挥使张颢、右牙衙指挥使徐温屡劝不听,其亲信又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907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同年五月,张颢与徐温派人将杨渥杀死,时年二十三岁。其弟杨溥称帝后,追谥杨渥为景皇帝,庙号烈宗,陵号绍陵。
[五代十国] 南吴君主 (886908)
徐百川
  徐百川(1910~1931),原名张开泰,又名张皋。民国18 年(1929 年)冬,因赴六(安)霍(山)地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需要,化名徐百川。吴店乡(今属长丰县)人,贫农家庭。其秉性正直,天资聪颖。父亲在下塘集当铺当雇员,徐百川六七岁时即从父生活。他经常看到老板训斥父亲把贫苦农民破烂货收当入铺,心中非常气愤。父亲送他到罗集叶氏私塾读书,徐百川读书分外用功,教师对其十分器重。他当“大学长”,办事公正,扶弱抑强,因而深得教师和同学的称赞。民国14 年,他在合肥正谊中学就读时,逐步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毅然只身离开家乡前往广州。次年,考入广州农-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革命理论,不久参加北伐战争。民国
(19101931)
杨溥
  杨溥(900年—938年12月23日),南吴太祖杨行密四子,南吴烈祖杨渥、南吴高祖杨隆演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20年(武义二年)杨隆演去世,杨溥为徐温所迎继吴王位,921年,改元顺义。927年(顺义七年),即皇帝位,改元乾贞。南吴于杨隆演及杨溥在位时,军政大权皆操之在徐温、及其养子徐知诰(李昪)父子之中,之所以即位,只是为徐氏父子篡位称帝之准备而已。937年(天祚三年),杨溥禅位徐知诰,南吴灭亡。杨溥被徐知诰上尊号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938年(升元二年)杨溥去世,谥号睿皇帝。
[五代十国] 南吴君主 (900938)
陆遐龄
  陆遐龄(1803-1853)又名侠林,原定远县荒沛桥乡棋杆村(今属长丰县)人,其父陆怀珠,秀才。家有田地十二顷,为当地富豪。清咸丰三年(1853),聚众乡里,揭竿起义,率众两万余人,自称大帅主,公开打着洪天王旗号,扒官仓救百姓,抗官兵。影响震及朝廷。同年被清军诱捕杀害。陆遐龄青年习武,为人义气,乐助好施,当地人都说:“穷人找他想方(指借钱、粮),他连口袋底子都翻给你”。炉桥绅士方浚颐(清道光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看中了荒沛桥前郢村盛姓的一所住宅地,请遐龄出面帮助谋取。遐龄慷慨地用自家的一所庄园换取盛姓住宅,无偿送给方浚颐。瓦屋刁村土豪刁宗葛与陆遐龄两家田地毗邻。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因
[] (18031853)
郑永飞
  郑永飞,地球化学家,1959年10月14日生于安徽长丰。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在造山带变质过程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矿物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成果。首创应用增量方法对固体矿物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进行定量理论计算,首次将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异常与大陆俯冲带变质化学动力学相结合,成功地将稳定同位素示踪拓展到化学地球动力学这一科学前沿领域。2004年获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隆演
  杨隆演(897年—920年6月17日),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南吴太祖杨行密次子 ,南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二十四岁,谥号宣王。其弟杨溥称帝后,追尊庙号高祖,谥号宣皇帝(《旧五代史》作惠皇帝),葬于肃陵(今地不可考)继立吴王908年(天祐五年),徐温、张颢准备弑杀杨渥,相约划分吴地向后梁称臣,等到杨渥被杀后,张颢想违约自立。徐温忧虑此事,询问门客严可求,严可求说:“张颢虽然刚愎自用,但对成就大事愚昧无知,这事容易对付。”次日,张颢在府中
[五代十国] 南吴君主 (897920)
刘云峰
  刘云峰,原名刘传虎,1913年生于长丰县杨庙乡刘老郢的一个雇农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长、区委委员、寿-霍工委-部副部长等职。1948年2月,工委在肥东徐庄圩开会,遭国民党广西军和当地民团的包围。刘云峰为掩护工委机关突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5岁。刘云峰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帮地主家放牛,后因不堪地主打骂,回家以卖瓜子补贴家用。云峰14岁时,帮地主家打长工。1929年,共产党员崔筱斋在造甲、下塘一带组织农-动,他参加了农民协会,受到了革命教育。一次,他去埠里参加会议,几天未回来,引起了东家的怀疑。东家一再逼问,打断了他的右小指,他仍矢口否认,严守了机密。经过组织考
张如屏
  张如屏(1907~1983),名保德,长丰县杨庙乡人。青少年时期,好学上进,曾到陶楼姑母家读私塾,经姑父弟弟陶淮的引导,荫发革命思想。又经陶淮介绍,于民国13 年(1924 年)入共产党人吴云、吴震等创办的“淮上补习班”学习,加入“淮北青年社(即共青团)”。民国15 年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同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四· 一二”政变后,张如屏以共产党嫌疑遭捕。在狱中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忍受酷刑和非人的待遇,与国民党特务展开坚决的斗争。民国18 年底,由乡人李雨村通过陈济棠力保出狱。次年3 月,在红一军三师一 八团任-表。9 月任六、霍地区赤卫师-表,在磨盘山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浴血
(19071983)
郑抱真
  郑抱真(1897~1954),曾用名郑益坚,长丰县吴山庙人。少年时,父母双亡,家境奇贫,随兄郑绍臣度日。18 岁时始受启蒙教育。小学毕业后,为生计所迫,随兄浪迹江湖。民国13 年(1924 年),合肥孙品骖发动“讨曹(锟)驱马(联甲)”运动。-在沪的余亚农返回寿县,与李雨村发动民众起义,成立“淮上国民自卫军第一路军”。郑抱真随兄参加该部,任军需。不久,在奉军进攻下,义军失败,郑抱真随兄投西北军庞炳勋部,任上尉副官,次年春提升少校军需兼兵站主任。民国17 年秋,在蒋介石借口“北伐完成”,编散“杂牌”军时退出军界经商。是年,王亚樵与余立奎合作反蒋,郑抱真随兄郑绍臣于上海法租界参加秘密活动,不久即成
(18971954)
崔筱斋
  崔筱斋(1896~1932),名义忠,合肥长丰人。少时天资聪慧,父亲节衣缩食供他入私塾读书。民国10 年(1921 年)到合肥城补习功课,参加学联组织的反对安徽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的斗争,不久又到共产党员高语罕等主办的芜湖工读学校学习,被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民国13 年秋崔筱斋在芜湖加入共产党。次年1 月,被派回家乡开展农-动。民国15 年1 月,又被派到广州学习。春节临近,有人劝他过年再走,他说:“革命要紧,工作要紧。”5 月到广州,入农-动讲习所第六期。是年冬结业后与曹广化、胡济3 人回到家乡崔小圩,建立肥北党支部,这是合肥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崔筱斋任支部书记。不久,又秘密成立“安徽省农-动
(18961932)
陶甲三
  陶甲三(1874~1929),名存鼎,号铸九,今长丰县陶楼乡人。陶甲三幼时就读私塾,后师从寿县三义集名儒杨传栋、杨庙前清邑庠生张兆生(陶甲三岳父),学习经、史、诗、赋等各3年,以文笔及品德出众而被同辈誉为寿东南名士。1900年在陶楼小南庄建草屋三间,以教书为生。辛亥革命后倡导新学,陶甲三亦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革新。1913年邀集杨墨香、孙庆之、李玉栋、陶云千等乡里知名人士,借陶氏宗祠创办新民高级小学,在当地传播、推行新教育,陶甲三被推选为校长。聘请张余轩、张握之、郑春亭、傅襄泉、胡孟博、吴养先、何植夫、余育之、孙济方等来校任教。按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
(18741929)
程东方
  程东方(1907~1931),字白兰,长丰县三和乡姚皋店人。9 岁上小学,15 岁入合肥中学,后考入凤阳五师,学习刻苦,为人正直憨厚,受到乡邻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五师是当时凤阳-中心,程东方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6 年(1927 年)寒假期间由吴则鸣介绍加入共产党。返校后参加驱逐校长刘士祥、县教育局长唐道甲、县长唐之春的斗争。县府对师生的革命活动,恨得要命,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开除进步学生,五师处于-之中,程东方-离校返乡。民国18 年奉派到姚拜小学当校长,开展革命运动。当时学校一无门窗,二无桌椅,他说服父母,当掉自家20 亩地,把学校修复起来。8 月30 日,中共凤台县第一届代
(19071931)
孟芸生
  孟芸生(1894~1933),名昭镛,今长丰县庄墓乡人。幼年从秀才樊硕甫学古文,精通经史,尤擅长旧体诗词。民国2 年(1913 年)参加淮上民军,在庄墓一带与倪嗣冲军作战,失败后远避黑龙江,在一个小县城任教员。民国13 年方振武到北方做兵运工作,孟芸生与其相见畅谈,方振武大为欣赏,孟芸生遂决计投笔从戎,跟随方振武转战南北。民国15 年孟芸生任方振武国民第五军军需处长。民国17 年方振武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第四军团,孟芸生被任命为第四军团少将军需处长。民国18 年方振武任安徽省主席,孟芸生因病在庐山医院治病。方振武在南京被囚,孟芸生中断治疗到北京隐居。民国20 年方振武获释,决心起兵抗日,
(18941933)
李天馥
   李天馥(1637~1699),字湘北,号容斋,清合肥人。他少年聪颖,7岁能诗,称为神童。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次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学生)。入馆后,遍览经史百家,被授予检讨(国史次编修)。1688年丁父忧,服丧3年后仍任检讨。康熙十一年(1672年)升任国子监司业,掌儒学训导之政,迎生母瞿太夫人于住所赡养。不久,担任经筵讲官,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并敢于将自己的见解直言不讳地向皇帝讲述,很受康熙帝器重,被提升为内阁学士。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大旱,他受命偕大学士明珠等会同三法司详审狱中囚犯,全部减等发落,升任户部左侍郞,后调任吏部左侍郎。他以激浊扬清为己任,严辞拒绝携礼拜
[] 清朝兵部尚书 (16371699)
叶粹武
  叶粹武(1888~1963),名守坤,长丰县罗集乡人。幼时从父叶子英读书,17 岁入安庆讲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考入安庆法政学堂结识吴旸谷、刘天民等革命党人,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 年),倪映典去广州运动新军起事,他应约前往共商义举。叶家与倪家五代厚交,叶父临终嘱咐:“务须追随映典左右,为国尽忠。”叶抵香港时,倪映典已败亡,遂随赵声奔走于粤、闽之间。民国建立,叶被任命为皖军独立师第二团团长。此后凡0、东征、北伐,无役不从。民国14 年(1925 年)任粤军军长许崇智秘书长。民国15 年调任何应钦东路军指挥部少将秘书长。民国18 年转入政界,任安徽省府委员,合肥县长。抗战
(18881963)
杨永良
   杨永良,男,汉族,1944年1月生,安徽长丰人。1961年参加工作,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参加工作后在企业担任过多年基层领导工作。1974至1975年淮南大通煤矿政治处副主任;1975年至1978年淮南大通煤矿党委副书记;1978年至1979年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1979年至1980年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党组书记;1980年至1983年合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83年至1985年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84年至1985年安徽省委常委兼省委政法委书记;1985年至1988年安徽省委常委兼合肥市委书记;1988年至1994年安徽省委副书记;其间,1993年兼任省委政法委第一书
(19442012)
全部长丰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