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历史人物介绍6
陈衍
  陈衍(1856~1937年)字叔伊,号石遗,侯官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出生在城内龙山巷。自幼随父读书,23岁,治文字学,著《说文举例》7卷。清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翌年,上京会试落第,同年著《说文辨证》14卷。光绪十二年(1886年),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不久辞职回福州。光绪十四年(1888年),往上海沈瑜庆家中教读。又应湖南学政张亨嘉之聘,代其批阅士子文,颇受器重。后结交维新派人物梁启超等,由林旭介绍往上海,任陈季同等
海内三陈 (18561937)
郭曾炘
  郭曾炘(1856~1928年)字春榆,号匏庵,晚号遯雯,福庐山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弟曾程、曾准均进士出身),改庶吉士,散馆以主事用,分礼部仪制司,参加修《会典》。光绪十七年(1891年),任本司主事,充军机章京,升员外郎、郎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升内阁侍读学士,历太常少卿、光禄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事起,曾炘密言于当权派荣禄,筹划互保之约。八国联军入北京,曾亦回福州省亲,后闻慈禧在陕西,乃往西安
(18561928)
蓝建枢
  蓝建枢(约1855~?年)字季北,闽县人,家住吉庇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第三届驾驶班,奉派赴美留学。回国后,历任“肇永”舰、“镇南”炮舰、“威云”、“通济”练习舰,“海镇”巡洋舰管带。清末,入海军部任参谋、管理部部长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任北京政府海军参谋部高级副官。4月,任海军总司令部左司令,12月,改称第一舰队司令。翌年7月,任海军部参谋。民国3年4月,为海军参谋处处长。民国9年3月28日,出任海军
何刚德
  何刚德(1855~约1936年)字肖雅,号平斋,闽县人,家住朱紫坊。清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历任吏部主事,江西吉安、建昌、南昌知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江苏苏州知府期间,组建警察队伍,维护社会治安,成为中国警察创始人。辛亥革命后,以前清遗老退隐。民国3年(1914年)3月应北洋政府之请,出署江西内务司司长。同年6月,任江西省豫章道尹。民国11年后,因受排挤,称病挂冠侨居上海埋头著述。撰有《春明梦录》、《郡斋影事》、《江西
(18551936)
杨用霖
  杨用霖(1854~1895年)字雨臣,闽县(今鼓楼区)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参加海军,在“艺新”炮舰当“船生”,不久补“振威”炮舰管炮官,升“艺新”舰二副。光绪五年(1879年),调往北洋水师,历充“飞霆”、“镇西”各舰二副。次年,赴英国接带“超勇”、“扬威”快船,任“超勇”二副。回国后,升大副。光绪十一年(1885年),调升“镇远”铁甲舰大副,又升帮办大副,赏戴花翎,以守备用。光绪十四年(1888年),署右翼中营游击。光绪十七年
[] (18541895)
林振光
  林振光(1853~1919年)别名鼎鼎,原籍侯官县(今闽侯)上街人。家境清贫,到福州学习厨工。后设家厨于光禄坊,为官府承办筵席。厨事之余,研究熟化肉绒工艺,试制出一种经久不失其美味的香酥绒,被视为佐餐上品。民国初举人刘步溪为其书“鼎日有肉绒栈在此”匾额。从此,生意更加兴隆,鼎日有名声越来越大。振光去世后,商铺由其妻丘氏继续经营。振光生有四子,都能继承父业。
(18531919)
郑春发
  郑春发(1853~1935年)原籍长乐,清光绪二年(1876年)到福州城内东街源春馆厨店当学徒,学艺5年,出师后留馆。不久,到按察司厨房当助手,能烹调各种菜肴,司道衙门的官厨多由他操办。春发在烹饪中,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被誉为“闽厨一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福建布政使为郑春发捐得六品衔。春发戴着红缨笠帽出入各种场合,把菜馆改名为“聚春园”。郑春发不但烹饪技术高超,而且善于经营管理,研究制作新品牌,如“佛跳墙”、“四大酥”
(18531935)
吴曾祺
  吴曾祺(1852~1929年)字翼亭,亦作翊庭,侯官县人,家住北门华林坊。清光绪二年(1876年),与其父同时考取举人,历任平和、泰宁等县学教谕,漳州中学堂监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全闽师范学堂教务长。后受聘上海商务印书馆主持古今秘籍珍本。其间住该馆涵芬楼,利用楼中数十万卷藏书,摘取精华,于宣统二年(1910年)编成《涵芬楼古今文钞》。全书搜罗宏富,凡2000余家,文达万篇,分13类、213目,严复在序言中誉之为“艺苑巨观”。
(18521929)
林永谟
  林永谟(?~1936年)字籁亚,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历任大副、管带等职。辛亥武昌举义,率舰在九江易帜,归附革命军。后率舰南下广东护法,任军政府海军部次长及海军总司令;不久去职,出任福建漳龙司令。后历任国民政府海军部参事等职。
翁守瑜
  翁守瑜(1864~1894年)字玉如,闽县人,家住城内北门三官堂(今华林直巷)。清光绪三年(1877年),考进福建船政后学堂。光绪七年(1881年)毕业后派到“扬威”号练船实习。翌年,调北洋海军“超勇”快船实习。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镇远”舰三副,后晋升为二副。光绪十三年(1887年),调升“超勇”号大副。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守备补用,后荐保都司。翌年,补授北洋海军左翼右营守备,充任“超勇”快船帮带大副。光绪二十年(18
[] (18641894)
林泰曾
  林泰曾(1852~1894年)字凯仕,侯官县(今鼓楼区)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学习航海驾驶。同治十年(1871年),上“建威”号练船实习;同治十三年(1874年),赴台湾后山测量港口航道。同年冬,调任“建威”练船大副。光绪元年(1875年),赏都司衔,派赴欧洲学习。翌年归国,调赴台湾会办翻译事务。光绪三年(1877年)冬,又赴英国深造。光绪五年(1879年),学成回国。翌年,升游击,戴花翎,调任“镇西”炮舰管带
[] (18521894)
陈季同
  陈季同(1852~1905年)字敬如,侯官县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进入福建船政前学堂学造船,习法语,成绩优异,提前毕业,任船政办公所翻译。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都司衔随日意格到英、法、德、奥四国访问,次年回国,将出国见闻写成《西行日记》4卷,被擢升为参将,加副将衔。光绪元年(1875年),再次出洋考察。不久升为副将,领总兵衔,任驻德、法使馆的翻译官。后又升为驻德、法参赞,代理驻法公使兼驻比、奥、丹、荷等国参赞。光绪十七年(
[] (18521905)
叶祖
  叶祖(1852~1905年)字桐侯,侯官县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专习驾驶。光绪二年(1876年),成为船政第一届出洋学生,次年进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成绩优良。光绪六年(1880年),学成归国。次年,以都司衔任“镇边”炮舰管带。所属官兵军纪严明,战术娴熟,被誉为全军之冠。光绪八年(1882年),赴朝鲜驻防4年,晋升都司。光绪十三年(1887年),前往英国接收新舰。光绪十五年(1889年),升署北洋水
[] (18521905)
许寿山
  许寿山(1852~1884年)字玉珊,闽县人,家住北门九彩园。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取福建船政后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4年后,随“建威”练船出航实习,归任陆营练习。不久升千总,管带“艺新”号兵船。常在狂飚骇浪中救护沿海民船,晋升守备。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寿山督带的“振威”号泊罗星塔下游,闻警奋起,上望台传呼砍碇开炮。法军担心中方军舰起碇后难以战胜,以连珠炮专攻“振威”号,“振威”四叶轮被击坏。他中弹阵亡,
[] (18521884)
魏瀚
  魏瀚(1850~1928年)字季渚,侯官人,家住东门塔头街。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船政前学堂学习造船,毕业后留船政任职。光绪元年(1875年),随日意格到英、法国参观学习。光绪三年(1877年),奉派到法国,进削浦官学学习造船,成绩“屡列上等”,曾受聘于法国皇家律师公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光绪五年(1879年)回国,任船政工程处总司制船。次年,试制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同年十二月,奉派赴德国伏尔铿厂监制“定远”、“镇远”铁甲舰。
(18501928)
林绍年
  林绍年(1849~1916年)字赞如,号健斋,闽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任光绪六年(1880年)会试与光绪八年(1882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御史,上疏力谏移海军经费修葺颐和园,遭慈禧严饬。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为云南昭通知府,不久调摄云南府,擢贵州按察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迁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擢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当时,广西游民起事
(18491916)
林启
  林启(1839~1900年)字迪臣,侯官人,家住城内。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慈禧太后拟修建颐和园,林启上疏谏阻,触怒慈禧,外放浙江衢州知府。在任不及两年,尽力充实仓谷,种桑养蚕,平反冤狱,惩办劣绅,整顿书院,创立义塾,受到人民的欢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调任杭州知府。任内革除陋规,努力改变社会风气,禁收红包和水门私税。鼓励人民检举不法吏役,不许文人包揽词讼,拒绝洋人无理要求。创办求是书院、蚕学馆和养正书塾等
[] (18391900)
龚易图
  龚易图(1835~1894年)字蔼仁,号含晶,闽县人,家住南街通贤境。清咸丰八年(1858年)进士,由庶吉士改任云南知县。时捻军兴起,留在山东,跟随僧格林沁作战,攻克金楼等地有功,以知府任用。同治四年(1865年),捻军张总愚与太平军赖文光会师,攻入山东,易图随巡抚扼守东平,因筑土禹防御有功,实授东昌府。李鸿章率淮军来援,划张秋以西至濮阳归易图负责。同治七年(1868年),知济南府。次年正月,捕杀在逃枭匪萧羊、马金贵和十余名“响马贼”,
[] (18351894)
梁鸣谦
  梁鸣谦(1826~1877年)字礼堂,闽县人,家住城内闽山巷。清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任吏部考功司主事,派军机处稽勋司行走。同治五年(1866年),入福建抚署任文案。翌年,被沈葆桢聘入船政幕府,以船政功,加三品衔。同治十三年(1874年)五月,随沈葆桢巡视台湾,兼办各国通商事务,一切奏章皆出其手。主张对日不能屈服;日兵退出台湾后,建议将台湾道所辖一府三县二厅,改为两府十县,福建巡抚移驻台湾;开发台北煤矿,减轻煤税,筑碉堡,增炮台等
[] (18261877)
李桂玉
  李桂玉(约1821~1850年)女,字女亘仙。约生活于清道光年间。原籍陇西(今甘肃省),随夫入闽。夫早逝,桂玉在李厝馆寓庐,设馆课女童。业余著述,撰成《榴花梦传奇》前357卷(全书360卷)近500万字,叙述唐代女子桂恒魁建功边防、痛斥昏君庸臣的故事。为古今所有弹词中最长的一部传世佳作。《榴花梦传奇》最后三卷(续编)的作者为翁起前(1894~?年)及杨美君(1882~1957年),署名“浣梅女史”。最早版本为光绪十年(1884年)抄本。
[] (1821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