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名人录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xiè jìn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 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胃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
[] 明朝三大才子,明朝首辅 (13691415)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代表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缉,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区,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矶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生平简介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
[] 南宋诗坛四大家,宋朝词人 (11271206)
胡广
  胡广,字光大,江西吉安人,(1369-1418),明朝书法家、大学士,建文二年状元,永乐五年至十六年(1407年-1418年)任内阁首辅,其父胡子祺,曾历任洪武年间广西按察佥事,彭州知府,延平知府,政绩斐然。 靖难之后,胡广与同乡好友解缙一同降成祖朱棣,永乐五年,内阁首辅解缙被革职,胡广即不顾家人与幕僚反对与其解除一切关系,得以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接替解缙为内阁首辅。 胡广行事谨慎,心思细密,任内阁首辅十一年间,两次随成祖朱棣北征,随其左右,深得朱棣信任,阻止了成祖封禅的意图,并进言停止在民间追查建文帝旧臣及家眷,平息诸多冤狱,关注百姓疾苦,成为永乐盛世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胡广于永乐十
[] 明朝首辅,明朝状元 (13691418)
胡梦昱
  胡梦昱(1185~1226),南宋官员。字季昭,又字季汲,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进士,历南安县、都昌县主簿。中0科,授峡州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宝庆元年,因上疏讼济王冤,谪象州羁管。宝庆二年,移钦州,未行而卒。赠朝奉郎,谥刚简,桂林九贤祠列为九贤之一。著有《象台集》六卷、《竹林愚隐集》一卷。人物生平居安思危胡梦昱生于南宋淳熙乙己十二年(1185)三月初五,江西吉水县功德源人(今为吉水县黄桥镇新村南侧,旧址废),是吉州胡民胡广之的第十世孙。胡梦昱两岁丧父,寡母忍饥寒以教育,他刻苦好学,嘉定九年乡举,次年科举进士,授南安军南安县主簿,南康军都昌县主簿,中0科,峡州司法,除大理评事
[] (11851226)
彭教
  彭教(1438—1480),字敷五,号东泷。江西吉水人。生于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状元。授翰林修撰,预修《英宗实录》,进侍讲学士。成化十三年(1477)为顺天府乡试副主考,选拔了不少有用之才,人称拔擢公平。侍讲经筵,锐意辅导。他曾-,阐述“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根本。”后死于任上。年仅43岁。著有《泷江集》、《东泷遗稿》四卷。彭教自幼颖悟出群,还不会说话时,父兄戏指斋堂匾额告诉他,明日试问,彭教即能手指回答。四五岁时,父亲教他写字,笔画丝毫不爽,口占韵语辄成章。稍长,博览群书,好臧否人物。天顺六年(1462)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会试第二,廷试第一
[] 明朝状元 (14381480)
刘同升
  刘同升的父亲刘应秋,是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官至国子监祭酒。曾上疏-首辅申时行:“不能抒诚谋国,专事蒙蔽。”为一代名臣。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与刘应秋是同科进士。二人同朝为官,意气相投。汤显祖见刘同升聪明好学,便把小女许配给他。后小女早夭,但刘同升始终承认他们之间的翁婿关系,对汤显祖十分敬重。汤显祖的“玉茗堂”落成时,刘同升还以女婿身份登门拜贺,并题一对联曰:“门满三千徒四海,斗山玉茗;家传六七作万年,堂构金汤。”刘同升自幼深受其父影响,发愤读书,师从邹元标,热衷研究王守仁“心学”。中状元后,崇祯帝问其年几何,刘同升答道:五十有一。崇祯勉励他说:“脸容尚如少年”。授翰林院修撰。当
[]
周述
  永乐二年(1404)是成祖登极后首次开科。周述与其从弟周孟简同科赴试,又同登鼎甲。成祖手书二人策,在周述的对策上批道:“环伟之才,充实之学。朕用尔嘉,擢居第二,勿自满假,惟时懋哉。”不久,又下令,让学士解缙选拔28人入文渊阁读书,周述兄弟又被选中。当时在文渊阁读书是十分荣耀的事,享受的待遇也十分优厚。纸笔由司礼监供给,早晚膳食由光禄寺供给,礼部还给每人每月膏烛费银子三锭,工部还为其选就近的地方以供居住。成祖对他们也格外看重,经常看望这些学子,还亲自考察他们的学业情况,这一切都令世人十分羡慕。周述和周孟简实为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周子旭,轩昂豁达,孝友性成。8岁时,父母有病,周子旭便日夜侍奉,不离左
[]
周孟简
  周孟简(1377~1430)号竹?,江西吉水县人。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曾蓕榜进士第三人。周孟简于建文元年(1399)乡试中举,永乐二年(1404)与兄周述同登进士,同列鼎甲,兄弟二人的殿试策对,同获成祖御批。周孟简的御批是:“辞足以达意,学足以明理,兄弟齐名,古今罕比,擢尔第三,勉其未至。罔俾二苏,专美于世,钦哉。”一时名动天下,天下之士赞誉有加。周孟简亦拜翰林院编修,又与同科二十八人一同进文渊阁读书,当时有二十八星宿之称。周孟简神清气和,心淳而志正,其学务求圣人之意,为文必本诸经,又博览诸子百家之书,受到朋辈推重。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成祖巡幸北京,太子(后为仁宗)监国,素闻
[] (13771430)
徐穆
  徐穆自幼聪敏,日记千余言。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二。弘治六年(1470)殿试又第二,授翰林院编修。编修任满升侍读,与修《历代通鉴纂要》,其中宋、元部分多出其手。弘治十二年(1499)任会试同考官,慧眼又识得伦文叙,董玘及其他名士。正德元年(1506),武宗命徐穆为正使,出使朝鲜颁布大明历法,并赐他麒麟一品服。徐穆一踏上朝鲜国土,便得知朝鲜国国王迎诏不准备行郊迎道跪之礼。徐穆便援古证今,反复分析利弊,终于说服了朝鲜国王,以最高的礼节恭迎大明天子的圣诏。在朝期间,国王屡次派遣陪臣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但都没有难倒徐穆。完成使命归国时,朝方所馈赠的珍贵礼品,徐穆全部拒受,受到朝鲜国人的交口称赞
[]
刘应秋
   刘应秋(1547~1620),字士和,一字兑阳。江西吉水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朱国祚榜进士第三人。刘应秋万历十年(1582)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次年进士及第,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十八年(1590),他疏论首辅申时行:“不能抒诚谋国,专事蒙蔽。”“辅臣者,天子所与托腹心者也。辅臣先蒙蔽,何责庶僚。故近日敌情有按臣疏而督抚不以闻者,有督抚闻而枢臣不以奏者。彼习见执政大臣喜闻捷而恶言败,故内外相蒙,恬不为怪。欺蔽之端,自辅臣始。夫士风高下,关乎气运,说者谓嘉靖至今,士风三变。一变于严嵩之黩贿,而士化为贪;再变于张居正之专擅,而士竞于险;至于今,外
[] (15471620)
王艮
  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江西吉水人。明建文二年(1400)胡广榜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修撰。殿试策对王艮本是最优,但建文帝嫌其貌丑,便将仪表堂堂的胡广选为状元,而王艮只能位居第二。王艮初闻“靖难”兵起,便每日忧郁,寝食不安。建文四年(1402),燕王的军队已逼近京城。王艮闭门哭泣不已,与妻子诀别,饮鸩而亡。王艮确是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可惜不传。
[] (13681402)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83)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罢归。著书以终。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明史》卷二八三有传。罗洪先(1504——1583)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罢归。著书以终。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明史》卷二八三有传。 罗洪先是-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嘉靖五年(1526),罗洪先参加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已丑科会试 ,殿试时第一,授修撰。当时明世宗
[] 明朝状元 (15041583)
刘伯文
  刘伯文(?~1277),字政平,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南宋时代某科武举第一人。刘伯文生活的年代,正是元兵铁骑横扫大江南北,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时代。他自幼苦读诗书,更兼练就弓马骑射之术,身怀绝技,他抱着解国仇家难的雄心壮志,一心要为大宋光复社稷。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以朝廷名义,发出抗元檄文,号召宋朝忠烈之士以铁血精神捍卫国家。对此,刘伯文积极响应,与抗元义士结约投奔文天祥,为了尽快到达文天祥的督府兴国,共谋大义,刘伯文等人决定乔装打扮穿过元兵的-线。然而,当他们一行行至袁州仰山庙时,被巡逻的元兵所拦阻盘查,元兵检查他们的行李,抄出了很多与文天祥有联系的文书。为了不使同行之
[] (?~1277)
毛太华
  毛太华,毛泽东先祖。祖籍在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元末明初因避乱迁至云南澜沧卫(今丽江市永胜县),在澜沧卫生活了多年并留下后裔,立下军功偕二子内迁,毛太华是澜沧卫毛氏和韶山毛氏的共同始祖,丽江是韶山毛氏与吉水毛氏的中转站等。不堪忍受盘剥欺诈,便背井离乡,向人烟稀少、蛮荒之地的西南方向寻求生路。正如郑艮安在《毛泽东祖籍溯源》中所说:“家居吉水仙茶乡的毛让后裔毛太华,苦于战乱,难以为生。至正中,为避乱,他与蔡姓同乡大举西迁,在云南丽江澜沧卫落脚。”毛太华从江西吉水西迁大约在元末明初,即1366年(丙午年)之后。因是逃难中,兵荒马乱,前途未卜,没有确定的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有活干能维持生计
[]
罗大经
  罗大经(1196—1252后)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露》一书。此书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秦桧乞和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记载,可与史乘参证,补缺订误。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作过中肯而又有益的评论。罗大经的
[] (11961252)
宋景华
  宋景华(1919—)江西省吉水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国际师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二十七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处警备第一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四团政治委员兼鄜甘警备区政治部主任,三八五旅七七0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吉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兼长春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0师政治委员、炮兵第六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二海军学校政治委员,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92014)
杨邦乂
  杨邦乂(1085-1129)字希稷,吉水县杨家庄(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先后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阳县知县。建炎三年(1129)九月,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取建康,邦乂不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完颜宗弼命人剖腹取心。杨邦乂在金陵(南京)慷慨就义,年仅四十四年。后被追赠为朝奉大夫,谥忠襄。
[] 庐陵五忠一节 (10851129)
李水清
  李水清,1918年11月生,江西吉水人。原名李水卿。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重新入团),1932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系毕业,少将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起任红军十八纵队司令部勤务员、司号员,11月起任红五师二团号长兼青年干事,红五师政治部宣传员。1931年10月起在红军医院休养。1932年1月起任红军第一后方医院司号员,青年干事。1932年8月起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抚恤干事,破坏干事,宣传员。1934年6月起任红一军团一师政治部宣传队长。参加了长征。1935年9月起任红一军团十三团三连指导员。1937年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82007)
姚国民
  姚国民,江西省吉水县人,1913年出生,1929年参加农民-后加入了区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红军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警卫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八路军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多次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分区司令部副政治委员、中共绥化县委书记,师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土改、剿匪和创建北满根据地的斗争,率部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作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干部部部长,速成中学校长兼政治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32004)
全部吉水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