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历史人物介绍3
张开荆
  张开荆(1905~1991) 曾用名张承汉、张谟高。江西吉水人。黄埔军官学校第6期毕业。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被捕。1930年8月出狱后,到闽西苏区参加红军,后任红12军第34师第100团连政治委员,红4军第11师第31团政治委员,红12军第34师第101团政治委员,第34师政治部政务处处长、秘书处处长,福建军区独立第1团政治委员,独立第8师政治部主任,(龙)岩永(定)(上)杭游击纵队司令员,第2军分区参谋长,福建军区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051991)
何运洪
  何运洪,江西省吉水县人,1911年出生。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师政治部保卫部科长、八路军总部巡视团团长、师政治部保卫部代理部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娘子关战斗,后随部队东进鲁南
(19112001)
郭猛
  郭猛(1913~1941),原名光昭。江西省吉水县富滩乡人。烈士。民国18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工农红军十七师红五团三连指导员。民国22年,在永新县石灰桥战斗中左臂负伤致残,转青原山红色总医院休养,后任医院政委兼党总支书记。苏区被敌占领后,他带领100多名伤员转入九龙山,任湘赣游击支队第三大队政委。抗战爆发后,郭猛率游击队下山,任新四军吉安通讯处主任;后随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历任丹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支队(团
(19131941)
曾清生
  曾清生 (1971~)笔名江子。江西吉水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江西吉安师范学校。同年分配在江西吉水县任教。1999年在江西吉安市文联工作,2002年在江西省文联工作,任《创作评谭》杂志社副主编,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2004年在江西吉水县委宣传部工作。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在谶语中练习击球》、《入世者手记》。组诗《我在乡下教书》获第二届江西省谷雨文学奖,系列散文《我的赣江》获第五届
曾秀苍
  曾秀苍 (1919~1987)江西吉水人。历任中小学教师,武汉《大刚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太阳从东方升起》等。
(19191987)
徐柏容
  徐柏容 (1922~2014.5.3)笔名叶金、令狐令疑等。江西吉水人。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经济系。20世纪30年代末任《诗歌与木刻》、《诗时代》吉安版等刊物主编。历任南京《新华日报》采通部财经新闻组组长,天津知识书店,天津通俗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部副主任,百花文艺出版社部负责人、副社长,编审。国家新闻出版署大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
(19222014)
赖大仁
  赖大仁 (1954~)江西吉水人。中共党员。1972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983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及其他课题
王艮
  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江西吉水人。明建文二年(1400)胡广榜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修撰。殿试策对王艮本是最优,但建文帝嫌其貌丑,便将仪表堂堂的胡广选为状元,而王艮只能位居第二。王艮初闻“靖难”兵起,便每日忧郁,寝食不安。建文四年(1402),燕王的军队已逼近京城。王艮闭门哭泣不已,与妻子诀别,饮鸩而亡。王艮确是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可惜不传。
[] (13681402)
胡延平
  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以字行。历官至延平知府,有善政,人敬之,不名字之,故称延平云。延平,吉安吉水人。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平常用胡子祺的字。历任官职,直到延平知府,在任期间实施了很多好的政务,老百姓很崇敬他,不用名字来称呼他,因此称他为延平。他是吉安吉水人。(洪武)三年,升任延平知府,他对老百姓的恩惠、爱抚和在彭州时一样。他审查州里原有的制度,凡是给老百姓带来困苦的,全都废除。办公场所旁边有一个狐狸庙,多次兴妖作怪,前任知府搬家躲
[]
邹元标
  邹元标(1551—1624) 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万历进士,初出为官,以得罪张居正,谪戌都匀卫六年,悉心研治理学,旋任谏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家居讲学近三十年,名满天下,与“-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天启元年(1621)还朝,任吏部左侍郎,改左都御史,为魏忠贤所忌利用他建道善书院讲学京师事,嗾使言官攻击,次年被迫辞官而归。他为官刚正不阿,忠言进谏,不畏刑杖。有“割不尽的韭菜蔸,打不死的邹元标”之谚语在民间流传至今,邹元标拜王守仁(字阳
[]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三君 (15511624)
毛伯温
  毛伯温,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曾任工部、兵部尚书。嘉靖十七年,凶横刁蛮的安南王莫登庸多次侵犯明朝疆域,占领了广西钦州等地。毛伯温奉命讨伐安南,既用军事攻略,又用政治攻势。他调集两广、福建、湖北等官兵12万余人,分三路包围莫登庸,又向安南官兵宣传“揖让”政策,昭明只要“归顺明朝,既往不咎,官复原职。”起初,莫登庸自持勇悍,企图负隅顽抗,后来他看到毛伯温治理的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斗志昂扬,加之下属将士、州府官吏受“揖让”政策的感召,已分化
[]
彭碱
  江西吉水人。当了辰州刺史,其势力到了四水流域。蜜头吴著冲延彭氏为助理,彭氏以私恩结人心,日渐强盛,与漫水土官之弟向伯林种勾结,把吴著冲逐死于洛塔山洞,接着平定了惹巴冲、椿巴冲,并其地,彭氏进入了溪州地区。到了梁开平年间(910年前后),彭碱的儿子彭士愁当了溪州刺史,统治了今天湘西这块地方,做了包括今天永顺、龙山、保靖、花江等二十州的都誓主,设都城于下溪州,渭之下州。《宋史·西南溪诸蛮》称。《北江蛮酋最大者日彭氏,世有溪州。\彭士愁当了二
[]
罗大经
  罗大经(1196—1252后)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露》一书。此书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
[] (11961252)
杨芾
  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吉州吉水人。性至孝,归必市酒肉以奉二亲,未尝及妻子。绍兴五年大饥,为亲负米百里外,遇盗夺之不与,盗欲兵之,芾恸哭曰:“吾为亲负米,不食三日矣。幸哀我。”盗义而释之。他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
[] (10961164)
周延
  周延(1499~1566),字南乔,号崦山,明,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湖广通志》将其列入名宦;《江西通志》将其载入名人卷的“人物”篇;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二·知县宦迹传。以下简称《县志》)有其传记。研读这些史志,了解他是一位体恤民情,爱民如子,敢于担当,为民-不畏丢官难得的贤令。(一)周延在明嘉靖元年(1522)中举,次年春闱即荣登进士榜,嘉靖三年(1524)授潜江知县,时年二十五岁。嘉靖八年(1529)的状元罗洪先(字达夫,吉水
[] (14991566)
周述
  永乐二年(1404)是成祖登极后首次开科。周述与其从弟周孟简同科赴试,又同登鼎甲。成祖手书二人策,在周述的对策上批道:“环伟之才,充实之学。朕用尔嘉,擢居第二,勿自满假,惟时懋哉。”不久,又下令,让学士解缙选拔28人入文渊阁读书,周述兄弟又被选中。当时在文渊阁读书是十分荣耀的事,享受的待遇也十分优厚。纸笔由司礼监供给,早晚膳食由光禄寺供给,礼部还给每人每月膏烛费银子三锭,工部还为其选就近的地方以供居住。成祖对他们也格外看重,经常看望这些
[]
周孟简
  周孟简(1377~1430)号竹?,江西吉水县人。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曾蓕榜进士第三人。周孟简于建文元年(1399)乡试中举,永乐二年(1404)与兄周述同登进士,同列鼎甲,兄弟二人的殿试策对,同获成祖御批。周孟简的御批是:“辞足以达意,学足以明理,兄弟齐名,古今罕比,擢尔第三,勉其未至。罔俾二苏,专美于世,钦哉。”一时名动天下,天下之士赞誉有加。周孟简亦拜翰林院编修,又与同科二十八人一同进文渊阁读书,当时有二十八星宿之称
[] (13771430)
徐穆
  徐穆自幼聪敏,日记千余言。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二。弘治六年(1470)殿试又第二,授翰林院编修。编修任满升侍读,与修《历代通鉴纂要》,其中宋、元部分多出其手。弘治十二年(1499)任会试同考官,慧眼又识得伦文叙,董玘及其他名士。正德元年(1506),武宗命徐穆为正使,出使朝鲜颁布大明历法,并赐他麒麟一品服。徐穆一踏上朝鲜国土,便得知朝鲜国国王迎诏不准备行郊迎道跪之礼。徐穆便援古证今,反复分析利弊,终于说服了朝鲜国王,以最高的礼
[]
刘应秋
   刘应秋(1547~1620),字士和,一字兑阳。江西吉水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朱国祚榜进士第三人。刘应秋万历十年(1582)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次年进士及第,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十八年(1590),他疏论首辅申时行:“不能抒诚谋国,专事蒙蔽。”“辅臣者,天子所与托腹心者也。辅臣先蒙蔽,何责庶僚。故近日敌情有按臣疏而督抚不以闻者,有督抚闻而枢臣不以奏者。彼习见执政大臣喜闻捷而恶言败,故
[] (15471620)
刘同升
  刘同升的父亲刘应秋,是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官至国子监祭酒。曾上疏-首辅申时行:“不能抒诚谋国,专事蒙蔽。”为一代名臣。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与刘应秋是同科进士。二人同朝为官,意气相投。汤显祖见刘同升聪明好学,便把小女许配给他。后小女早夭,但刘同升始终承认他们之间的翁婿关系,对汤显祖十分敬重。汤显祖的“玉茗堂”落成时,刘同升还以女婿身份登门拜贺,并题一对联曰:“门满三千徒四海,斗山玉茗;家传六七作万年,堂构金汤。”刘同升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