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历史人物介绍3
曾玉成
  曾玉成,原籍江西瑞金,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三岁随父母迁居长汀古城。仅读二、三年书,便辍学务农,13岁负起家庭重担。十八年(1929)参加“古城-”,不久,经段奋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区、乡苏维埃政府文书。二十一年(1932)调长汀县政治保卫局工作。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红军长征,玉成和彭胜标留下共同领导古城游击队。不久,与瑞金陶阳游击队合编为陶古游击队。后又与兆征县独立营及会瑞游击队合并,改称“汀瑞游击队”,并成立中共
(19141941)
钟天法
  钟天法,1912年8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九堡乡下采村一户世代为农的人家。由于家境还算殷实,钟天法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他6岁进入本村小学读书后,勤奋好学,每次考试都名列榜首,深得老师的喜爱。读过四书五经的钟老汉也欣慰地认为“孺子可教”,于1925年送钟天法进入赣州中学学习。这时候的中国,已实现国共合作,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民族民主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钟天法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加进步的-,犹如进入新
(19121947)
吴大胜
  吴大胜(1900.8—2000.8) 江西瑞金人。民国18年(1929年)参加革命,民国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平型关、娘子关、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江南造船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1医院、东海舰队后勤管理处任职,曾任区第三、第四、第六届政协委员,1959年2月离休。
(19002000)
胡运洲
  胡运洲(公元1909——1939),江西瑞金县城西南效虎岭村(俗名胡岭背)人。幼年聪颖,随习则通。且生性落拓,不拘小节,因被同村群众小呼为“癫子”。十七岁,毕业于宁都江西省立九中。以父卒家贫,无力升学,遂矢志投身革命。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后因体弱退学。1930年改入上海吴淞商船学校学驾驶。1934年毕业,分至海船实习,历任招商局、三北、济平等轮船公司所属海船之三、二副,行驶于南北洋一带。人以海上生活很艰苦,劝他转业驾驶江轮。运
(19091939)
钟义山
  钟义山 (1972~)笔名三子。江西瑞金人。中共党员。1993年后历任江西瑞金市委宣传部干部,赣州市章贡区委宣传部区委报道组组长、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区委政研室主任,赣州科技局副处长,江西省委政研室经济社会处副处长。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组诗《春天和十首短歌》、《低语和静听》、《低语》、《秋风走在路上》、《诗歌十一首》、《小镇诗简》、《另一个村庄》、《村庄笔记》、《松山下诗抄》、《流年》、《小镇诗解》及《诗歌三首》,长诗《美人》
艾平
  艾平,学名赖伦锦,参军时改名赖智山,红军长征中叫艾平。1915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西郊乡(今象湖镇)绵塘村的一个农民家里。由于家境贫穷,艾平少年时曾帮助父亲砍柴卖钱换米,摆小水果摊维持生计。10岁那年,他开始入维新学堂读书,后转到东关小学就读。他聪敏好学,成绩优良。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开始向赣南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每到一处,他们都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新政权。有一
(19151947)
龚文瑞
  龚文瑞 (1962~)笔名文瑞、谷风。祖籍江西南昌,出生地江西瑞金。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1981年后,先后从事中学教学、企业管理、报纸工作,历任赣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处副处长,赣州市商业银行支行副行长、企业宣传部总经理,赣南日报社主任、《散文视界》杂志主编。江西省第五届作协理事,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94年开始在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落英缤纷》、《赣州风雅》、《岁月如
张少舫
  张少舫(1905—1943),中国国民党员,少将军衔,别号植桴,江西瑞金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参加中央训练团军官研究班第三期、中央军校校尉班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团副。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兵补充旅副旅长,苏鲁战区第一一三师少将参谋长。1943年2月苏鲁战区反扫荡战役中被日军围困于现安丘市柘山镇城顶山一带,率敢死队员突围中壮烈殉国。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19051943)
陈炽
  陈炽(?-1900)清末维新派。原名家瑶,字次亮,晚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光绪举人。历任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军机处章京,曾遍游沿海各商埠,并考察香港、澳门,“留心天下利病”,深研经济学,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1893年(光绪十九年)为郑观应《盛世危言》作序,并自撰《庸书》内外百篇,疾旧制之弊,言改革之宜。倡言“核名实,明政刑,兴教养”,设报馆、办学校、兴工商;提出中国应自订税则,认为税司乃“利权所在”,不能“永畀诸异国之人者”;主张仿
[]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