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历史人物介绍
蔡漱芳
  蔡漱芳(1882—1972),又叫蔡艺圃,江西湖口人,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清末生员,科举废除后入九江中学堂并考取公费留日,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师范学院,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九江与林森、王恒、吴铁城秘密结社反清。辛亥革命策动九江举义成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抚州简易师范改为江西省第三师范即省立三师,为第一任校长,“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与饶思诚、彭贡玮、胡鄂勋等老师带领学生宣传新文化思潮。蔡漱芳对江西民国期间的教育作出巨大贡献。
(18821972)
高巨瑗
  高巨瑗(1877一1952)字蘧夫,湖口县人。幼承庭训,工古文诗词。光绪二十九年(1903)贡生,由京师大学堂遣送日本留学,人中央大学经济科。宣统二年(1910)毕业归国,中法政举人。次年授度支部补用主事,于度支部会计司任职。不久由江西巡抚冯汝骥奏调回江西筹办各级审判厅。武昌起义后,以江西响应光复有功,被公举为江西司法局局长,不久改任主计局局长。1912年4月,江西省议会成立于南昌,复公举为江西审计厅厅长。未几奉授二等嘉禾章,调江苏任职
(18771952)
杨赓笙
  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省湖口县三里乡上杨村人。十二岁时读完《十三经》,十八岁考中秀才,又入白鹿洞书院就读,被选送入京师国子监深造。他目睹清朝政治腐败,放弃功名,从事民主革命。经徐秀钧介绍,进入江西大学堂,学习新学,在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李烈钧担任江西都督,成立省议会,杨赓笙担任都督府高级顾问、省参议员。1912年“二次革命”前夕,李烈钧前往上海,参加孙中山召开的国民党要员会议,商量讨袁事宜。叮嘱杨赓笙到湖口作讨
(18691955)
殷巧女
  殷巧女,又名殷巧荣,女,汉族,1961年3月出生,江西省湖口县人。1983年4月,殷巧女到湖口三里林场殷山分场做临时工,1989年5月被调到分场场部从事营林生产工作。多次被总场及县林业局评为“先进生产者”。2004年3月10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殷巧女和其他同志一起奔赴扇柱岭扑火;下午2时20分左右,山火突然因风向急转而扑来,殷巧女来不及冲出火圈,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86%,深度二~三级。2004年3月11日,殷巧女因伤势严重,抢救
革命烈士 (19612004)
王一民
  王一民 (1938~)江西湖口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九江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文艺刊物、专业剧团编剧,九江市文化局副局长,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级编剧。著有诗集《鄱湖渔歌》,发表并上演歌剧《捞草迎亲》、话剧《红花草》、戏曲《光辉的道路》等。出版电影剧本《家庭琐事录》、《家庭圆舞曲》、《杜鹃花开》等,写作电视剧本多部,其中《生活不是谜语》、《书痴》、《
李志川
  李志川 (1952~)江西湖口人。民盟成员。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农村插队,1977年进厂,1984年调湖口县文化馆,后任县文联副主席,1997年调无锡市锡山区任文联副主席,2001年任锡山区文体局副局长,无锡市作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二级编剧。著有长篇小说《兄弟姐妹》、《俊相状元》,小说集《漂流的村庄》、《黑的帆白的帆》、《红狐》,电影剧本《悲烈排帮》,电视连续剧剧本
陈然
  陈然 (1968~)原名陈论水。江西湖口人。1986年毕业于都昌师范,1991年又毕业于九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曾任教于江西湖口马影中学。1998年起任杂志,现供职于江西省文联。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幸福的轮子》,长篇小说《2003年的日常生活》等,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万字。作品选入多种选本。
杨叔子
  杨叔子, 机械工程专家。1933年9月5日生于江西湖口。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立足于机械工程,致力于机械工程与有关新兴学科的交叉,着重在机械工程中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拓宽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在精密机械加工与机械加工自动化方面,发展了切削振动理论与误差补偿技术,研制出切削监控系统,解决了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在机械设备诊断理论与实践方面,建立了一套概念体系,发展了诊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适
  马适少年时,聪明好学,孝敬父母。中状元后,为翰林官。他笃于孝道,当官近十年,即辞职回乡,一心侍奉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又守孝三年。太平兴国年间,朝廷曾下诏起用,但他未赴任,后卒于乡。据传:马适祖父马良俊死后葬于幞头山,当时此地曾有谶语,称:“沙州圆,出状元”。建隆三年,沙州果然圆了,而马适也恰巧得中状元。后人将其墓地马家湾称为“状元湾。”
[]
叶敬儒
  1940年国民革命军21军147师441旅882团卫生队驻扎付垅大程安村,有军医叶敬儒,他1937年参军抗日,四川华(叶)阳中兴场人,自幼读书,为人忠厚,医技精湛,1939年8月27日在仙槎前线为抢救伤员光荣牺牲,年仅二十四岁。牺牲后叶敬儒同事将遗体埋葬在程安村后山坡上,并立碑纪念。据程安村八十多岁老人回忆,叶敬儒年轻有为,平易近人,被他抢救的不仅是抗日官兵,还有当地受枪伤炮伤的百姓。程安村百姓每年清明都为他扫墓祭奠。当年埋葬在程安山坡
施作霖
  施作霖,字济人,号雨林。1898年生于大垅乡花尖山施六房村,家道小富,父教私塾。六岁随父启蒙读书,九岁失怙,转入邻村私塾就读,至十八岁乃入县高等小学插班,甫一年半毕业,赴南昌报考江西第一中学,以第10名成绩录取。23岁在省一中毕业。 在江西省立一中读书的几年,是决定施作霖走什么的道路的关键性时间。当时国内政治风云变幻,许多有志知识青年忧国忧民,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但施作霖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寄宿于校外,摆脱学校的管束,眠花
杨作材
   杨作材(1912~1989),派名杨克穆。城山(原东庄)镇杨草湾人。著名建筑家杨达聪幼子。幼年在当地读私塾,后入小学,1928年于九江光华中学读完高一后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后考入武0律系,并于193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乃入上海吴淞扶轮小学教书,并参加国难教育社。抗战爆发,杨作材返九江家中,并与父亲安排的妻子胡凌结婚。婚后,随全家逃难到桂林,短时任湘桂铁路测量队描图员。1938年入延安,在抗大学习后任总政治部敌工科任科员,自然科学院院
(19121989)
曹文超
  曹文超(1911~2001),字步如,号重生,湖口县文桥乡曹大屋村人。祖父名达盛,务农;父亲名驾鳌,塾师。他先读师范,后学法政。1949年前,历任小学校长、区长、县督学(以上委任)、教育长、-长、科长(以上为荐任)。1949年后,先在台湾教育部任科长(荐任),因参加高等文官考试获社会类第6名,即升任“教育部” 专员(简任),1956年任“国大代表”,未几即去淡江大学襄助“转制”(由专科转为大学)工作,担任过总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教授。
(19112001)
杨达聪
   杨达聪,字作谋,号伯臣,小名杨李福。城山镇(原东庄乡)杨草湾里人。生于1884年。其父杨荣猷在九江开设“杨荣猷营造厂”,(即建筑公司),家道殷富。达聪幼时娇生惯养,但入私塾读书却颇感兴趣,成绩优异,是晚清的最后一批秀才之一。因父亲英年早逝(杨荣猷51岁去世),便弃学撑起家业,担当起领导“杨荣猷营造厂”的重任。他刻苦学习建筑行业的知识,从设计、绘图到施工都很快成了内行,白天在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劳作,一起就餐,晚上还教妻子算账。他聘请的技术
梅曰强
  梅曰强(1929年—2004年),字南移,祖籍江西省湖口县,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系“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南京乐社委员兼古琴组长,广陵琴社、梦溪琴社名誉理事、铜山县古琴研究会顾问。 “广陵派”始于清初顺治年间,一直是最具影响力的大琴派。三百多年来,传承有序,名师大家辈出,名谱广布海内。 梅曰强1939年受杭州照胆寺主持大休禅师弟子—古琴家汪建候先生
(19292004)
胡铁生
  胡铁生(1886—1937),号鄂勋。凰村乡下秦家人。4岁丧父,赖母教养成人,曾考取秀才。废科举后,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理科学习。修业期满,回江西任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继而受武汉《大江报》之聘,担任主笔。此后,担任过万载、临川、南昌师范学校的老师,九江五邑中学校长,江西陆军讲武堂、江西吏治训练班教员,还任过湖口县教育局长之职。1928年在南昌发起成立湖口旅省“钟山学社”,当选为社长,并主持出版了《钟声月刊》。 胡鄂勋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嫉恶
(18861937)
余祖胜
  余祖胜,1927年12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他父亲余桂喜早年离开江西湖北老家在汉阳兵工厂做工,曾参加过二七大-。余祖胜出生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工人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35年长江中上游闹水灾,汉阳兵工厂停工,工人没有工资,余祖胜两个弟弟在饥病中夭折,父亲只好带着他回到故乡湖口。1936年,进入私立道生小学读书。一年后抗战爆发,学校被国民党军队作了伤兵医院,他只好进“贫民夜校”学习。这所夜校是由进步知识分子周老师夫妇办的,每天晚上
(19271949)
李新汉
   李新汉(1903-1931)化名胡烈,江西波阳县人。1922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六师范,1926年6月入党并回家乡参加建立党组织活动。北伐军攻克鄱阳后,担任鄱阳县警卫团团长。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赣东北最早的农民-——珠湖-。1928年6月受赣东北特委派遣到湖口恢复党组织,任0湖口区委-。同年底前往信江根据地,先后任0余干县委-、红十军第二团政委。1931年2月任第三团政委的李新汉随红十军进军闽北,在攻打崇安县城战斗中牺牲。
(19031931)
林士友
  林士友(1877年3月-1930年7月)湖口县武山镇上林村人。自小放牛,后学会了油漆手艺,以半工半农维持艰辛生活。1925年湖口大旱,而地主、豪绅则囤积居奇,林士友与刘孔松、邹文藻等人组织武山、文桥一带3000余农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北伐军光复湖口后,参加了县农民协会筹备工作。1930年7月湖口革命遭受挫折,林士友被敌杀害。
(18771930)
崔求贵
   崔求贵(1908年9月-1930年4月)湖口县文桥乡下水崔家人。1926年在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北伐军进入江西前,回到家乡做迎接北伐军的准备工作。1927年与邹觉民等人一起创建智区农民协会,1928年8月加入中国0。1929年秋湖口县建立了革命武装,崔求贵任赤卫队中队长。1930年4月28日,崔求贵率赤卫中队参加湖口-,因撤出不及时,光荣牺牲。
(190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