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历史人物介绍3
黎邦荣
  黎邦荣(1854—1926)郓城县黎同庄人。古筝演奏艺人。少年随其舅王乐涌学筝。除学得一手好筝法外,还精通扬琴、琵琶、胡琴等。对琴书唱腔也较为精通,并根据山东琴书的一些牌子曲、板头曲,改编成筝曲演奏,还创造性地把筝应用到“山东琴书”的伴奏中。他一生中培养了众多的民间古筝艺人,著名四大古筝高手黎连俊、张念胜、张为诏、张为台皆出其门下。
(18541926)
张宪周
  张宪周(1862-1914),字道东,山东省郓城县张鲁集乡张楼村人。清末武状元。清同治元年(1862)生。出身豪门,为明代“世袭五代正千户”武德将军张贞第19代孙。幼年天资聪颖。同治七年(1868)7岁入塾就读,15岁拜武解元李凤山为师习武练功。初练箭术、刀术和举重志石(为古代举重器械),也练骑马射箭,因朝夕苦练,吃苦耐劳,练就一身武艺,练刀术时习坐卧击刺之法,上下翻飞。所练大刀由原90斤更换120斤重的铁大刀,所练举重志石由原240斤
清末武状元 (18621914)
夏辛酉
  夏辛酉(1843—1908)字绍襄、庚堂。郓城县夏庄人。同治初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1868年 (同治七年) 在左宗棠部下当兵,随军进驻陕西,以战功升任守备。1874年(同治十三年),沙俄为0中国,挑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0分子造反,夏辛酉奉命征剿,先后攻克乌鲁木齐等城。因平定新疆之乱有功,官至总兵补用,赏赐头品顶戴,三代正一品封典,穿黄马褂。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办理登州防务, 统领东字、福字、嵩武各营。甲午之战中,击沉日
(18431908)
王乐涌
  王乐涌(1830—1905)郓城县北王楼村人。民间古筝艺人。是当地较有名气的中医先生,家开药铺,行医好善。不仅医术高明,还善弹筝拉琴。自幼曾随其舅学筝,精通多首传统古曲。行医之余常和其弟乐盼一起合乐。还将所会乐曲记谱收藏,并授徒。
(18301905)
孟中文
  孟中文 (1972~)笔名钟文。女。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企业会计、《牡丹》杂志记者、,现为部主任。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味道》、《水过留痕》,散文集《天使的声音》,共出版文学作品三部。短篇小说《日出日落》2002年获省作协主办的“繁星杯”二等奖,短篇小说《燃烧的火焰》、《同事之间》分获2003年、2004年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二等奖,
黄海澄
  黄海澄 (1933~)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武汉分院教师,柳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局干部,广西师大中文系主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学会会长等。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编《艺术学》丛书,另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原理》获1987年
樊庆荣
  樊庆荣 (1932~1994)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大学文学系及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电台少儿部、记者,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教师,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文学集《小树苗》、《两个红五分》等。
(19321994)
郑体武
  郑体武 (1963~)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1986至1989年在莫斯科大学进修。1989年以后,历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教授,俄语系副主任、主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学术专著《俄罗斯文学简史》、《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白银时代俄国学论稿》,小说译著《夏伯阳与虚空》,小说诗歌译著《彼得堡当代作家作品选》,随笔译著《落叶集》、《隐居落叶及其他》,散文译著《往事如昨》,诗歌译著《勃洛克·叶赛宁诗选》、《俄国现代派诗
张玉林
  张玉林 (1950~)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1982至1985年在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求学、硕士研究生。1968年后历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工、副指导员、指导员,北兴农场宣传部干事、团委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党办主任,纪委副书记、书记、党委副书记、书记,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大荒文学杂志社主编等。高级政工师。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情满山河》、《麦子上的村庄》、《北方之原》、《知青手记》,发表诗歌500余首。《情满山河》获丁玲
张存金
  张存金 (1955~)笔名金锦。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1982年从政,历任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现任菏泽市副市长。市作协名誉主席。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苦语》,诗集《田园诗画》等。作品多次获奖。
岳野
  岳野 (1920~)笔名开平、鲁声涛。山东郓城人。1941年高中毕业。1946年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任中艺剧社理事、编剧及导演,后任国家电影剧本创作所部主任及编剧,1958年后历任北影文学部主任、编剧,厂艺委会委员。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同甘共苦》,电影文学剧本《水上春秋》、《詹天佑》,散文《社会主义的早晨》、《生也昆仑,去也昆仑》等,小说《书记看戏》,另有文集五卷等。
杨彩云
  杨彩云 (1950~)笔名木易。女。山东郓城人。大专毕业。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郓城县潘渡中学教师,郓城县文化馆创作员,馆员。山东省政协委员,郓城县政协副主席,全国工会第十二大代表。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雁魂》,中短篇小说集《雨蒙蒙、雾蒙蒙》,长篇纪实文学《郓州之歌》,随笔集《流年随笔》等。短篇小说《掀石板》获山东省文学奖,散文《方氏家族》获《牡丹》小说创作一等奖,《月下宋江河》获1987年全国报纸副刊优秀文艺作品
张长丹
  张长丹1961年7月出生,山东郓城人,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主任。1984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至汉江医院外科工作,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很快成为普外科的业务骨干。1997年起,开始担任医院外科主任兼外科党支部书记,在其带领下,心胸外科发展成专业齐全、能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的重点科室。因贡献较大,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卫生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李小巴
  李小巴 (1937~)笔名李知。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石油部工业计划经济学校计划系。历任西北地质局、陕西省地质局地质勘探队干部,省作协专业作家,省作协-书记。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集《戈壁红柳》,中篇小说《峰巅》、《正是早晨》,另外发表《他永远活着》、《论小说创作中的一种背弃趋向》、《论小说的潜内容及其匮乏》等诗歌、小说、评论文章数十篇。中篇小说《啊,故土》获1983年
陈进轩
  陈进轩 (1951~)山东郓城人。民盟成员。1990年南京大学中文系肄业。历任民办教师,菏泽学院中文系写作课教师,山东省郓城县文化馆创作员、创作室主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纪实小说《野蛮的婚配》,长篇历史小说《双奇记》,长篇报告文学《农民的儿子王乐义》(译有维吾尔文),中篇小说集《苇子园的女人》、《预言》、《还乡》,散文集《长歌如诉》,出版文学作品七部。中篇小说《苇子园的女人》获山东
黄海冰
  黄海冰,1973年7月23日生于中国上海,山东菏泽市郓城县人,中国影视男演员。199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93年主演金庸武侠剧《新书剑恩仇录》饰演陈家洛出道,2001年主演古龙武侠剧《武林外史》。2002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演员”。2003年主演梁羽生武侠剧《萍踪侠影》。2013年参演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礼影片《毛泽东在上海1924》,出演毛泽东。2014年在电视剧《隋唐英雄3》0演薛仁贵。2016年参演
于天仁
  于天仁(1920.2.4-2004.5.22),土壤化学家。山东郓城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根据电分析化学的原理并结合土壤的特点,发展了土壤电分析化学。系统地阐明了水稻土中以氧化还原为中心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对氧化还原条件的鉴别从定性的阶段发展到定量的阶段,并阐明了其数量因素与强度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性质,丰富或修正了主要来源于对恒电荷土壤的研究的一些土壤化学理论,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02004)
宋江
  宋江(?—约1122年),郓城(今属山东)人。北宋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曾率为数不多的起义军“转略十郡”、“横行齐魏”、而“官军数万无敢与抗”,震撼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据此写成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水浒传》,流传甚广。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写成行侠仗义的“及时雨”和替天行道的“呼保义”,在民间很有影响。宋代自赵匡胤开国以来,一直举行对外屈辱、专力防内的政策,政权、财权和兵权高度集于中央,封建压迫非常厉害。特别
[] (?~1122)
毕諴
  郓州须昌人也。伯祖构,高宗时吏部尚书。构弟栩,酆王府司马,生凌。凌为汾州长史,生匀,为协律郎。匀生諴,少孤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端悫好古,交游不杂。太和中,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尚书杜悰镇许昌,辟为从事。悰领度支,諴为巡官。悰镇扬州,又从之。悰入相,諴为监察,转侍御史。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出悰为东蜀节度。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德裕怒,出諴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谴者皆
[南北朝] 唐朝宰相
穆修
  穆修(979—1032年),字伯长,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人。北宋初文学家,以散文著称。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穆修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幼时就好学不倦,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推崇董仲舒、韩愈的道统,不专注于章句之学。10岁时即随父仕宦南北,过迁徙不定的生活。宋真宗景德末年,穆修旅居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应试不第。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赐进士出身。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调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司理参军。由于穆修才华卓异,不敷
[] (979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