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历史人物介绍2
刘美泉
  刘美泉(1936—1966)高唐县王屯村人。革命烈士。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两次荣立三等功,荣获“二级优等射手”称号。1959年2月转业到哈尔滨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 后任车间生产组长兼党支部书记。1966年2月8日,车间氧气站氧压机突然起火,他冲入火海,切断电闸,关闭要害阀门, 避免了一场厂毁人亡的特大灾难。刘美泉因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于同年2月14日光荣殉职。中共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市委追认刘美泉
(19361966)
郭汝河
  郭汝河(1903—1960)高唐县前坡村人。山东老四平调艺人。1922年拜名家赵玉玺(艺名“隔墙酥”)为师,习唱老四平调。在鲁西北一带颇有影响。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演出《独占花魁》,获得演唱二等奖。1958年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
(19031960)
李国钧
  李国钧(1918—1950)原名李文同。高唐县杜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底任冀鲁豫军区一纵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1949年3月任十六军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 同年9月,随部进军大西南。1950年在四川桐子岭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19181950)
董之远
  董之远(1920—1947)高唐县姜店乡大董庄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其家中掩护中共冀南六地委组织部长陈达和中共唐南县委领导开展工作。后任中共冀鲁豫一分区情报站站长。1945年,经大力工作,高唐县殷楼、马寨、营坊和茌平县张连桥、刘马庄等几个据点的伪军先后起义。解放战争初期,曾任高唐县第三区区长, 后又调任情报站站长,继续做瓦解敌人的工作。1947年3月13日,奉命去齐河开展工作时,被敌人杀害。
(19201947)
张春岭
  张春岭(1915—1942)又名刘涛。高唐县梁村镇皮户李庄人。“七七”事变后,在城北组建抗日队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任鲁西北军分区敌工队队长。同年春,任高唐县抗日政府第六区区长。1941年打入敌伪内部,任日伪六区保安自卫团团长。1942年春,筹建“造枪局”,秘密支援运西抗日根据地斗争。他的行动引起日伪注意。同年12月23日,应伪县长李彩题“邀请”赴宴,遭敌伏击,壮烈牺牲。
(19151942)
李恩庆
  李恩庆(1919—1942)高唐县三十里铺乡董集村人。1937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高唐县第五区区委书记。1941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组织部部长。1942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书记,随后赴地委党校学习。同年4月29日,在反击日军对冀南“铁壁合围”战斗中牺牲于武城。
(19191942)
王建屏
  王建屏(1904—1942)字树范。高唐县高唐镇祁寨村人。师范毕业后,执教于祁寨和孙五里庄小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组建了中共孙五里庄支部。1940年5月,受命做争取伪团长陈耀泰的工作。同年秋,任中共高唐二区区委书记。1941年,伪县长李彩题以私通共产党八路军为由,将其逮捕关押。一年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此后在夏津一带开展地下工作,后因患病回高唐,不幸被捕。1942年12月11日夜遇害。
(19041942)
杨厚基
  杨厚基(1907—1939)原名杨坤元,字厚基,以字行。高唐县姜店乡二杨庄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返回高唐,先后执教于东关蚕业小学、 第二完全小学。1928年5月参加谷官屯-,失败后被捕。后经保释出狱,任县立第三小学教师。1934年春任三清观女子小学校长。1935年参与《高唐县志》编纂工作。“七七”事变后,曾说服国民党三区区长李汉卿带10余人加入抗日行列;并做民团朱九文部的工作,使之改编为八路军
(19071939)
金谷兰
  金谷兰(1904—1938)字贮溪。高唐县韩寨乡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唐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27年春,奉中共鲁北县委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 (亦称红枪会) ,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谷官屯支部,并将“红门”改造为党领导下的“红团”,使其成为中共领导下的农民武装。后在高唐、恩县、夏津、武城一带,创建党的基层组织
(19041938)
张修一
  张修一(1880—1937)字献廷。高唐县张庄乡张庄村人。著名教授。1906年留学日本, 攻读法学,获学士学位。1911年回国,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1913年任山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任中外历史、地理、天文、气象等学科教授。后任山东高等审判厅法官、督军署外交官等职。1935年,应聘纂修《高唐县志》,与总纂王静一教授合作,历时13个月,编纂出70多万字的《高唐县志》稿。
(18801937)
姜占甲
  姜占甲(1889—1928)高唐县姜庄人。幼年随母逃荒到夏津、平原一带。民国初年,为除暴安良,救危扶弱,在家乡成立“红门”,被扶为“坛师”,入坛群众达千余人。1927年秋,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将“红门”改为“红团”,由共产党员金谷兰任团长,他任副团长。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高唐城北开展“打虎除霸”运动。1928年5月组织谷官屯-,因消息泄漏,被敌包围,在突围中牺牲。
(18891928)
张守常
  张守常先生1921年12月25日出生于山东高唐,1940年入京求学,先后就读于北京山东中学和北京大学,在北大就读的第二年即从英文系转入历史系。生平简介张守常先生,1940年入京求学,先后就读于北京山东中学和北京大学,在北大就读的第二年即从英文系转入历史系。张先生求学时即兼教职,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1953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张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长达60余年的教学岗位上,先后从事历史教学法、中国近代史
(19212012)
田士懿
   田士懿(1870~1929) 著名金石学家。字德忱。今高-。出身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1905年,考入北京大学堂,爱好史地、金石等学科。1907年肄业后,回山东。历任省优级师范、法政、农业、存古学堂教员。1912年以后,先后任山东省巨野、宁阳及湖南省嘉禾、湘潭等县知事。在湘潭任知事时,曾阻止日本船员登岸掠夺中国资源,颇受当地人民称赞。1920年解职后,定居北京,潜心著述。他的《山左汉魏六朝贞石目》一书,共收录散见于
(18701929)
韩英珊
  韩英珊 (1941~)笔名赤皇吟、菡翁英珊。山东高-。1961年肄业于高唐中学。同年入伍,历任战士、放映员、电影组长,某师电影队长,新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训练部干事,国防科工委政治部文化部专业作家,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文学部部长,《神剑》杂志副总,秦凰创编书院总。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故事》、《潘金莲野史》、《黑马王子七香车》、《梅棠雨》、《狼荒》、《色崮》、《潘金莲情结》,诗集《热瓦甫琴歌》
朱希江
  朱希江 (1935~)笔名高穆。山东高-。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菏泽师专教师,菏泽艺术馆干部,山东《牡丹》文学杂志主编,菏泽地区文联主席,聊城地区文化局局长。山东省作协第二、三届理事,中国《水浒》学会理事,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水浒外传》(上、下集)、《梁山泊诗词选注》、《水浒英雄谱》、《黄河岸边的歌》、《牡丹仙子》、《朱希江诗选》等。歌词《孔繁
余华
  余华 (1960~)山东高-。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硕士。历任浙江海盐县武原卫生院干部,县文化馆职员,嘉兰市文联创作员,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余华作品集》(三卷),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另发表中短篇小说《世事如烟》、《现实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
王富仁
  王富仁 (1941~)山东高-。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198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历任山东聊城第三、德州第四中学教师、教导处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协会理事。汕头大学终身教授。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与论文集《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文
张新时
  张新时,生态学家。原籍山东高唐,1934年6月30日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1)揭示了我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2)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分布作用的重要论点(3)提出了较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与类型(4)发展群落生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瑛
  孙瑛(1919- ),名大石。高唐县三十里铺乡河崖孙庄人, 爱国归侨。著名山水画家。幼年家贫,只读到小学三年级,14岁辍学在家。他自幼爱好绘画,放羊拾草仍不忘苦练,进步快,深受全村老幼赞许。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离开家乡,从事抗日救亡斗争,时年18岁。后在汉口幸遇著名漫画家丰于恺先生,多次请教,受益匪浅。1949年随国民党海军去台湾。不久以思想左倾的罪名被送进员林县-集中营,一年后被放出。他受尽歧视.精神痛苦,便辞去军职、研习绘画。孙
于清水
  于清水是义和拳早期领袖之-,高唐县琉璃寺乡郝庄人。是王立言同时代人,死时年仅30岁。于清水家中较穷,扛活为生,当义和拳联和向教会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时.于清水也加入了义和拳行列。与朱红灯、王立言一道在丁寺设场授徒,树起替天行道。兴清灭洋 的旗帜,活动在高唐琉璃寺一带。1899年 10月。于清水先后组织了攻打庙林、洋楼、张庄教堂及火烧禹城韩庄教堂的几次斗争,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绑三忙,捆石瑞(是金马庄教民)。大火烧了苗家林:烧了苗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