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历史人物介绍5
杨愚振
  杨愚振(1909~1993),曾用名杨春阁,今斜店乡十里铺村人。1932年毕业于冠县师范讲习所,后任乡村小学教师,曾带头参加反对国民党冠县教育当局的斗争。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先后任冠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宣传委员,鲁西北专署朝北实验区、朝北第十区、聊堂县第三区和第二区、冠县第八区区长和区委书记,冠县武装委员会政治工作部部长,中共冠县县委秘书兼办公室主任等职。曾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深入斗争环境残酷的
(19091993)
陈光汉
  陈光汉(1915~1993),曾用名陈彦均,河北省枣强县陈吕木村人。高小毕业后务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在枣强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战委会主任、-队长、抗日区长、县-长。1942年,在反日军“扫荡”时被捕,经起了严峻的考验,保持了革命气节。出狱后即恢复了工作和党的关系。1943年后,任冀南六专署公安科书记、清河县抗日民主政府司法科长、政府秘书。1948年8月,任中共高唐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49年2月,任中共高唐县委常委、
(19151993)
王东明
  王东明(1915~1993),今贾镇李辛村人,小学文化程度。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村农会会长、村党支部书记兼敌工站锄奸组长。建国后,历任村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张庄区组织干事、宣传干事,贾镇公社革委会委员,村党支部副书记等职。由于带头成立互助组,积极带领农民发展生产,组织群众共同致富,走社会主义道路,成绩突出,1953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9151993)
刘斌蕃
  刘斌蕃(1930~1993),山东省文登市七里汤人,初中文化程度,经济师。1947年参军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历任营会计、管理员、师后勤直供科会计、营财务主任、团后勤处军需股长等职,曾转战南北,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1954年5月被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3级英模勋章。1964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冠县供销社计划科长、城关供销社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任城关供销社主任期间,领导有方,带出了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职工队伍
(19301993)
张秀德
  张秀德(1930~1993),阳谷县四合村人,中专文化程度。1947年6月参加工作,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小学教师、寿张县粮食公司业务员、寿张县侯庙粮库副主任、寿张县粮食局副股长、冠县粮食局科长。1992年12月离休。在冠县粮食局负责粮食仓储保管工作期间,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带领全县粮食仓储保管人员连续20年创建和巩固了“四无”粮仓,使冠县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仓储工作先进单位。他积极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主持进行了“缺氧储
(19301993)
王志浩
  王志浩(1916~1994),原名鹏程,曾用名王心奎,今清水镇柳行头村人。1935年在临清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校党支部负责人。1937年中学毕业后,在冠县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1月,任八路军129师筑先纵队营教导员。当年调回冠县工作,任中共冠县县委宣传副部长、组织部长,1940年3月,任中共冠县县委书记。1945年8月,任中共冀南(鲁西北)地委委员、组织部长。1947年秋,奉命随军南下,途中
(19161994)
韩春河
   韩春河(1900~1951),绰号“东北风”,今烟庄乡王村人。16岁到军阀部队当兵,后回家乡为匪。1931年被民国县政府逮捕,判刑10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冠县党部企图利用土匪拉武装,即将其从狱中放出。他在冠堂路以南纠集土匪、旧军人、地痞、游民等,四处收枪,拉起一支千余人的武装,名为“华北抗日义勇军”,实为危害百姓的土匪,率部四处抢、掠、烧、杀。1938年2月,韩部被范筑先收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韩
(19001951)
栾省三
  栾省三(1909~1950),又名赵延印,绰号栾小秃,今定远寨乡定远寨人。17岁即从一生为匪的父亲开始匪盗生涯,后在国民党石友三部当兵。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乡拉起一支七八百人的土匪武装,杀人放火,仅1937年即杀害群众400余人,人称“活阎王”。1938年被范筑先收编,任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独立团团长。曾参加东阿黄庄战斗、濮县战役,因战功升任第二十六支队司令。聊城失守后,投靠齐子修任团长。1940年投降日军,任
(19091950)
赵国璧
   赵国璧(1922~1998),今斜店乡孙庄村人。1939年8月参加革命,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第二区动委会组织委员、冠县农救会武装科长、中共冀鲁豫区委党校学员、冠县第五区推进生产合作社筹委会主任、第四区农救会主任及抗联主任、中共鲁西北地委党校学员。1945年,随中共鲁西北地委工作团进入聊堂地区,任聊堂第二区抗联主任。1946年2月调临清市,历任第一区抗联主任、代理区委书记、第三区区委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委员、宣传部长
(19221998)
沙朴
  沙朴(1912~1998),回族,今冠城镇高庄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连指导员、中共冠县第三区区委书记、冠县抗日民主政府武装科科长及鲁西北抗日救国会副会长、中共冠县第一、七区区委书记、冠县人民政府卫生科长等职。1952年,任中共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1956年9月,任中共冠县县委副书记。1961年7月,任中共聊城地委-部副部长(未到职)。1963年4月,
(19121998)
王西原
  王西原(1920~1997),今兰沃乡石家寨人,出身农家,自幼读书,1935年毕业于冠县第一高级小学。1936年考入山东第六专署小学教员训练班,次年结业后在冠县张庄小学任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底参加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曾到濮县与日军作战。后回冠县参加教员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建抗日组织。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相继任中共冠县第六区区委书记、第十一区区长,组建了区游击队,多次带队参加战斗,对敌伪顽势
(19201997)
田坡
  田坡(1916~1997),原名田庆忠,今桑阿镇人。幼年读私塾,少年读小学,高小毕业后务农、教小学,后考入冠县师范讲习所。1936年毕业后再任小学教师。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抗日救国会工作员、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学员,抗日游击队卫河支队-干事、-科长,中共冠县桑阿镇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中共冠县县委组织部长、中共冠县白塔集区委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动员群众抗战,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抗
(19161997)
于书莲
  于书莲(1943~1996),女,今贾镇榆林头村人,中专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1962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贾镇公社杨马庄小学教师、孙疃公社铺尚小学和唐固小学教师,1981年8月起任冠县实验小学教师。她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有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即使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坚持上课。她教学同绩突出,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全县统考中,所教数学成绩多次居同年级之首。1994~19
(19431996)
朱惠然
  朱惠然(1923~1996),今桑阿镇东吕庄人。1936年考入聊城二中,在校期间受进步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及进步书刊的熏陶走上了革命道路。1938年7月入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学习,曾参加战地服务团活动,10月任村青年救国会主任。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11月后,任冠县动委会组织干事和宣传科长、冠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长。1941年后,任朝北抗日办事处民政司法科长、代秘书、第十四区区长、冠县抗日政府民教科长、秘书、中共冠县县委
朱惠然 (19231996)
高松
  高松(1922~1996),又名高喜春,今烟庄乡后十里铺村人。1938年春参加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12月随部队编入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历任战士、班长、宣传员、干事,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后做机要工作,先后任新八旅、冀南军区、冀南区党委译电员。1944年经中共平原分局党校学习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二分区机要股副股长、第七分区机要室主任、豫皖苏军分区机要室科长、2野18军直属政治处保卫股长等职,转战豫、皖、苏,参加
(19221996)
康政
  康政(1920~1996),原名康建聚,今梁堂乡康寺地村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高小毕业后当店员、务农。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准尉司书、冠县第二区动委会副主任,从事过小学教育工作,组织过百余人的抗日游击武装。1941年后,历任冠县第六区财经、民教、司法助理员,第二区副区长、区长,第二、六区区委书记等职。经受了抗日的洗礼,为冠县的抗日战争、土地改革、生产支前做出了积极贡
(19201996)
鲍廷干
  鲍廷干(1915~1996),今史庄乡鲍庄人。1935年在济南省立高级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辍学,回乡任小学教师并开展中共工作。1937年初任中共堂邑县特别支部书记,同年春末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宣传委员、鲍庄支部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组织领导了鲍庄农民-。1938年初,根据上级指示赴国民革命军第26军做兵运工作。曾一度到河南竹沟新四军某部任排长,1939年夏返回鲁西,后任中共鲁西北地委候补委员、-部副部
(19151996)
孙洪
  孙洪(1914~1996),又名锡恩,今烟庄乡赵村人。1932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转入济南惠商职业学校会计班学习,在校发展共产党员5人,建立了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36年夏,任中共山东省委交通员、油印员。1937年10月被中共山东省委派往鲁西北,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开展抗日。1938年1月后,历任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政训处主任、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2团政治处主任、
(19141996)
王明顺
  王明顺(1922~1995),今万善乡万善屯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初中文化程度。1943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任冠县抗日政府财政科科员、国营冠县永利商店经理、冠县供销社科长等职。1952年8月任聊城专署供销社供应科科员,1954年6月任博平县供销社科长。1955年后,任聊城专署供销社科长、商业局副局长。1965年3月,任临清县副县长、中共临清县委委员。“文革”期间受到错误批判。1972年7月恢复工作后,任冠县
(19221995)
于树昌
  于树昌(1913~1995),今烟庄乡王村人。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冠县第一个中-支部,以小学教员身份从事党的宣传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与组织抗日武装,任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副官。1939年起,相继任冠县第五区、九区、六区、二区、三区、五区助理、副区长、区长。1948年,南下到湖北省老河口工作,先后任区长和中共县、市委秘书。1952年,调任中共襄樊市第一中学支部书记。1972年离休。为全国人
(1913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