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历史人物介绍4
孔华轩
  孔华轩(1921~1989),原名繁楹,曾用名陈润玉,山东省长清县前燕村(今属齐河县)人。曾任小学教师。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长清县河西工委秘书。1940年7月后,历任中共河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冀鲁豫区党委党校组织干事、中共范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河西县工商局监委和泰运专署兴隆商店人事部主任、运东专署工商分局干部科科长、博平县工商局长。1948年,任运东专署工商分局长、聊城城关区区长。1951年3月,任博平县
(19211989)
姚汝林
  姚汝林(1921~1989),今冠城镇北关人。1935年毕业于冠县第一高等小学。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第一区青救会主任、青委副书记、鲁西北地区青救会武装部长、冀鲁豫第七分区青年抗日先锋队区队长兼教导主任。其间,在各区、村建立救亡组织和抗日武装,开展对日游击战争,参与领导反对顽固分子、减租减息的-。1943年5月后,任冀鲁豫第七分区武委会军事部长、冀南第一分区武委会青年部长等职,积极发动群众,组建民兵联防队,在配合正规军攻
(19211989)
孙乐然
  孙乐然(1923~1989),曾用名孙殿芳,今孙疃乡唐寺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38年9月,入馆陶县抗日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任小学教员。1940年3月,到县武委会工作,先后任教导员、副部长、部长。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冀南军区炸弹厂厂长、冀南区武委会秘书、军分区武装参谋等职。1949年2月,随军南下到湖南,任湖南省商业厅食品公司经理。1960年3月,任省商业厅副厅长。1961年,任湖南省供销社副主任。1969年
(19231989)
张其隆
  张其隆(1928~1989),今清水镇锡华村人。幼时读书务农。1945年2月参军入伍,先任八路军、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警卫员。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被评为团模范。1949年12月,任郑州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侦察员。后在军分区文化速成学校学习半年。1952年,任河南省军区军政干校指导员。1955年3月,入郑州第四炮校学习1年,毕业后先后任40军120师400炮团榴弹营教导员、营口市站前区武装部第二政委。1976年
(19281989)
张桂兰
  张桂兰(1936~1989),女,今白塔集乡白塔集北街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白塔集北街村副大队长、革委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妇代会主任、白塔集三街联合大队副大队长等职。196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361989)
王玉道
  王玉道(1940~1989),今杨召乡田坡村人。1989年10月16日下午,一歹徒从四川省泸州市流窜到田坡村,光天化日之下在3户村民院内放火。在人民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他奋不顾身地扑过去与歹徒搏斗,被击伤头部,扔入火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光荣献身。1989年11月14日,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向王玉道同志学习的决定》。
(19401989)
魏春荣
  魏春荣(1908~1990),今东古城镇尹固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红军野战总部任内卫班长,担负中央-的警卫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在八路军115师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参加了山西侯马埋伏战、芦上攻坚战等多次战斗,为开辟和巩固山西、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一定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滨海军区、山东军区任招待所所长、独立营营长、县大队长。在困难的条件下,他认真做好伤员调转接待工作
(19081990)
于龙
  于龙(1915~1990),原名于树森,今烟庄乡王村人。幼年丧母。读过2年私塾后于1932年考入冠县第一高小,在校参加了“读书会”,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因在反对反动校长的-斗争中为骨干,被校方开除学籍,转入莘县续读。1934年,高小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建了冠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王村支部,任组织委员。1936年6月,任中共冠县特别支部委员。1937年10月,参与建立冠县抗日游击队,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是
(19151990)
周增禄
  周增禄(1926~1990),今莘县位庄乡焦庄人。194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临清专署公义货栈、河北省邯郸农工轧花厂工作。1951年8月起,历任冠县城关棉厂加工股股长、保全工、县棉麻公司加工科科长。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城关棉厂工作期间,由于工作积极,成绩突出,1960年出席了山东省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大众日报》两次报道其先进事迹。
(19261990)
李柏华
  李柏华(1916~1991),今辛集乡贾国庄人,1937年7月毕业于临清省立中学,1940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堂邑县抗日民主政府行政科科员、莘县和南峰县抗日民主政府司法科科长、清平县司法科科长、县政府秘书。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后,历任聊城专署民政科副科长、专署行政秘书、冠县副县长。1954年4月,任中共冠县县委常委、县长。1958年,在所谓“拔白旗”中受到批判,在县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被不公正的罢免县长职务,调
(19161991)
孙健民
  孙健民(1920~1991),原名孙书箴,今桑阿镇凤庄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八路军129师、太行第六分区、解放军华北被服局,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总后勤部生产部、第二物资计划部,国防科委后勤部工作。历任政治指导员、学员、区队长、会计、股长、供应处长、财务部长等职。1983年离职休养。他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建国前后从事军队军需、财务工作多年,作风正派,联系群众,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地位
(19201991)
李箴言
  李箴言(1910~1992),今梁堂乡于林头村人。出身贫寒,从14岁起当长工,受尽欺凌。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村农会,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冠县第二区村长、乡长,第三区和第五区区长。1942年9月,任冀鲁豫、冀南行署公安处武工队长。1944年3月后,任莘县第七区区长、县大队参谋长、第二区区长、新兵团第四营营长。1948年9月随部队南下,任2野28师83团3营教导员。1949年后,任四
(19101992)
张绍虞
  张绍虞(1911~1992),曾用名张传舜,山东省梁山县程海村人。自幼读书,1935年于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毕业后,被聘到东平县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后,历任中共东平县第八区区委委员、中共寿张县委组织部长、东平县委委员、区委书记等职。1940年因受人诬陷被关押,1941年逃往东北。1944年,回乡任小学教师。1948年澄清问题恢复党籍后,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任阳谷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1954年,
(19111992)
司洛路
  司洛路(1913~1992),原名司泽霖,今贾镇许辛村人。曾就读于聊城省立二中,1937年济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员,同年11月参加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政训队员、第一支队战士、正副班长和连队司务长、第十支队机枪营工作员。1938年6月入中共冀鲁豫区委党校学习,10月结业后任广宗县战委会组织部长、县“民先”总大队队长。1939年7月调回冠县,历任中共冠县县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
(19131992)
翟良图
  翟良图(1914~1992),河南省济源县邵源镇西街人。1934年泌阳县农畜职业学校结业后,任西街小学教员。1938年9月参加八路军冀豫支队第一大队,任宣传队宣传员、队长。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党组织派往国民党内黄县保安队做-工作。1940年5月后,历任冀鲁豫第五分区部队连指导员、营党支部书记、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在与日伪军作战中两次负伤,胳膊致残。1944年下半年后,任冀鲁豫第十分区医院政委、供应队政委、商店监委、冀鲁
(19141992)
许世平
  许世平(1922~1992),原名许建祥,今冠城镇西街人(祖籍聊城东关),出身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6岁入学,13岁毕业于冠县第一高级小学。193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任冠县动委会会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中共鲁西区党委青委训练班培训结业后,任冠县青救会宣传部长,组建青年抗日武装,深入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0年6月,任莘县青委副书记、青救会主任、抗联副主任。1943年6月,为开辟冠北新解放区,调任冠堂边抗联组织部长、第六区抗联主任,领
(19221992)
杜明
  杜明(1923~1992),原名孙树栋,今东古镇张查村人。出生农家,自幼读书,冠县师范讲习所肄业。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宣传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中共馆陶县第七区区委巡视员等职。1940年2月,调鲁西军区工作,根据保密要求改名杜明,一直沿用。后历任鲁西军区无线电班学员、八路军343旅和344旅团电台队长。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南北,参加了不少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1纵2旅电台队长、晋冀鲁豫军
(19231992)
吴希古
  吴希古(1925~1992),今东古城镇陈井村人。1958年5月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苗圃果园队队长、工会副主任。他带领果园队在建队初期仅有400亩沙荒地的基础上,又开垦荒地200亩,用于发展林果业。苗圃与山东农业大学罗新书教授合作,在他领导的林区进行了“变化型早期密植丰产梨试验”,得到他的支持,4年生丰产梨亩产达6550公斤。所进行的苹果矮化密植、杂交培育丰产栽培试验,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忠诚老
(19251992)
戴修亭
  戴修亭(1942~1992),今北馆陶镇阎庄人。1961年毕业于柳林师范学校,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62年起在村小学任民办教师,1992年10月转为公办教师。他所任教的阎庄生活条件较差,不少孩子因缴不起学费面临失学。他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仍将微薄的收入多次资助学生继续求学,为此直到去世时仍留下7000余元的欠账。他视教育事业为生命,当民办教师待遇虽低,但他却几次放弃改行的机会,一心扑在教学上,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在全镇名列前茅,多
(19421992)
管渡生
  管渡生(1900~1993),曾用名管世楫,今桑阿镇潘庄人。童年即以才华出众闻名乡里,后肄业于山东省矿业专科学校。1928年开始,历任冠县第一高小教员、桑阿镇小学校长、冠县女子小学校长、临清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武训师范教员、冠县三中教员等职。1962年退休(后转离休)。执教30余年,培养成才的学生甚多,后成为国家高级干部的赵健民、丹彤等均曾受业其门下。他学识渊博,国学功底深厚,书法造诣甚深。其书法以柳体为主,兼研诸家碑帖,尤精于石鼓文。笔
(190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