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历史人物介绍
孙司林
  孙司林同志生平(1921-1989)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杭州干休所离职休养干部、原舟嵊要塞区副军职顾问孙司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三师五十九分在南京逝世,终年六十八岁。孙司林同志系山东省宁阳县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九年四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战士、班长;鲁南三团排长、副连长、连长。参加了鲁南松村战斗,带领全排参加西湖战斗、泗水城战斗,指挥全连参加了讨
(19211989)
王济生
  王济生,1921年4月出生,字景同,山东宁阳人。1938年7月入伍,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胶东军区5旅13团、9纵25师73团、27军79师235团、80师238团工作,历任战士、文化教员、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寨里、两目山、小郎家、蛇窝泊、反投降、河源西沟、濯村、平度城等多次重要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胶济路反击战、攻克胶(胶县)高(高密)即(即墨)、芝兰庄、兰村战斗、灵山、道头反击战、莱芜战
(19212011)
马毓真
  马毓真,1934年9月生,山东省宁阳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大学文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市外交人员服务局翻译,1954年至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科员;1963年至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大使馆随员、三等秘书;1969年至198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处长;1980年至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纳共和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参赞;1984年至1988年,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88年至
王玲
  王玲,女,汉族,1959年12月生,山东宁阳人,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在职党校研究生学历,行政管理专业。1976.06——1979.03,崇阳县桂花林场知青1979.03——1984.02,崇阳县天城镇派出所户籍警1984.02——1991.05,崇阳县公安局秘书股副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1.05——1992.03,崇阳县白霓镇党委副书记1992.03——1994.03,崇阳县民政局副局长199
疏受
  疏受,西汉东海郡兰陵人,信奉黄老之学。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称为贤大夫。自幼好学,好黄老,博通经史。汉宣帝时,与叔父疏广任太子太傅、太子少傅,被称为贤大夫。后称病还乡,将皇帝和皇太子赐给的黄金散赠乡里贫寒之家。事迹辅佐太子疏受,疏广的侄子。年幼时被郡吏举荐为贤良,征兆入朝任太子的家令,主管太子家事。疏受为人恭谨,恪守封建礼法,机敏而且善于应对。有一次,宣帝在太子宫,疏受参与迎接拜谒。在酒宴上,他举杯祝寿,举止娴雅,言语、礼貌都很得体,皇
[] 西汉名臣
疏广
  疏广(?-前45),西汉道家。字仲翁,号黄老。东海兰陵人。其曾祖迁于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西部)。西汉名臣。自幼好学。早年家居教授,从游弟子甚众。后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太子太傅。与其侄疏受(太子少傅)俱受宣帝器重,数获赏赐,朝廷上下成以为荣。在哲学上·坚持老子知止求退的观点,在身为子太傅、获有令名的情况下,主动提出辞官回家。他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
[] 西汉名臣 (?~前45)
戴封
  戴封(生卒不详),东汉济北郡刚(今宁阳县)人。东汉和帝时官至太常,居九卿之首。他少时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一天,在汶水之滨读《诗经》,读完一页就撕掉一页,随汶水西流。回家后,其父问及毁书之事,他恭敬地说:书太重,携之不便,内容全装脑中,随用随取,方便得很。父甚感离奇,让他从头背起,戴封侃侃背诵,结果一字未漏,且十分通畅。又过几天,再让默写全书,果然一字不差。戴封善解人意,处事谦和。对上孝、对友敬、对下帮,深得众人敬爱。15岁到太学院学
[]
张登云
  张登云(1553-1639),字攀龙,别字宇浩。明代宁阳县(今宁阳县)葛石庄人。明中期著名将领。他是元朝亳州都统张用的第八代嫡外。元世祖忽必烈因其父有功,封于宁阳葛石社马家庄,后迁至古葛盘石。万历九年(1581),张登云中进士,,并先后任凤阳知府、辽海道台及辽东巡抚副使、汉中观察史、陕西参政使等。1581年,张登云首任凤阳知府。当时凤阳皇族亲王众多,因苛捐杂税、徭役繁重,社会危机四伏,民不聊生。面对这复杂的局势,他选择了以民生为已任,坚
[] 明中期著名将领 (15531639)
刘虎
  刘虎(?-1704),字辅臣,清初宁阳县(今宁阳县)泗店人。曾任拱极城游击将军、蔚州参将、石匣副将。他引领土尔扈特人回归华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万古流芳的一名虎将。刘虎生长在武术世家,祖上因武功高强闻名于宁阳、汶上、曲阜一带,他三岁时跟父学马步、站裆等基本功。18岁时已长成姿貌雄桀的魁伟壮男,武功高强,闻名四方。康熙十八年(1679),两任山东提督的昭武将军杨捷在福建平叛,刘虎徒步到福建投军,在杨捷帐下效力。杨捷知他有奇才大勇,把他安排在
[] 万古流芳的一名虎将 (?~1704)
马良
  马良(?-1642),绰号红胡子。明宁阳县古树口村(今宁阳县石集乡古树口村)人。明末起义军首领。崇祯末,宁阳大饥,马良在村内风云口筑寨率众起义,称公道大王,聚众四、五百人。后与秦景率领的农民军联合,发展到数千人。以彩山为根据地,打富济贫,官绅闭门自保。崇祯十五年(1642)冬夜,马良率众去彩山东活动,乡绅朱克配率乡勇趁机偷袭彩山寨杀秦景,又使韩芝芳截击马良,马良在返回途中被韩芝芳斩杀,葬于古树口村伏山南。
[] 明末起义军首领 (?~1642)
刘萌
  刘萌,西汉第三任式侯西汉汉高祖刘邦—〉齐王刘肥—〉城阳景王刘章—〉城阳共王刘喜—〉城阳顷王刘延—〉城阳敬王刘义—〉城阳惠王刘武—〉城阳荒王刘顺—〉第一任式侯刘宪—〉第二任式侯刘霸—〉第三任式侯刘萌(刘宪之子、刘霸之弟,因刘霸无子而袭位)刘萌第三子刘盆子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更始三年(25)六月,赤眉樊崇立西汉刘氏王朝远族后裔15岁放牛娃刘盆子为帝,号建世(25--27年)。
[]
刘恭
  刘恭,(?-28年),青州太山郡式县人,汉朝宗室,刘盆子的长兄。刘恭通习《尚书》,赤眉兵起,刘恭兄弟三人皆为赤眉军掠以随军,其弟盆子年十五,牧牛军中。更始元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光复汉朝,赤眉军首领樊崇带刘恭等人入洛阳表示归顺。于是刘恭仕于更始帝,以明经拜侍中,恢复式侯爵位。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刘恭在长安听说之后,自系于狱。九月,赤眉军攻占长安,刘玄出逃,刘恭追随至高陵。十一月,刘恭奉刘玄命请降赤眉,初赤眉军
[] 汉朝宗室 (?~28)
刘盆子
  刘盆子,泰山郡式县(今宁阳县华丰)人,为西汉远支皇族,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刘盆子祖父刘宪元帝时被封为式侯,父刘萌嗣在王莽篡位后被杀。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建武三年(27年),赤眉军兵败,刘盆子投降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厚赐刘盆子,任命刘盆子为刘秀叔父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又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
[] (10~?)
蒋连明
  蒋连明(1910-1986),宁阳县葛石镇涧西村人。著名民间石雕艺人。蒋连明出身贫苦家庭,自幼随父做石工,他心灵手巧,善钻研,能吃苦耐劳。18岁学得一手石雕技术,并外出承揽石工活,常雕刻石碑、石坊、园林配套石刻等。擅刻龙、狮、梅、莲、菊等图案,刀法讲究,独具一格。1958年,蒋连明调到北京参加兴建人民大会堂。在人民大会堂前面的白玉巨柱上,精雕出许多花纹图案,清析明快,富有民族气息。他参加雕刻的西荷莲花图,刀法娴熟,雕琢入微,构图考究,确
著名民间石雕艺人 (19101986)
戴玉兰
  戴玉兰(1913-1996),女,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931年,戴玉兰嫁到东疏镇范庄村,在婆家非常勤快,什么活她都抢着干。收获庄稼时,她甩起鞭子赶牛车,种麦时,她放下架子拉耧。她乐于帮助他人,谁家闹了口角,她一到场,三说两劝,准把他们劝和说乐。1947年10月,宁阳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戴玉兰成为本村土地改革的积极分子,打土豪、分田地,没黑没白地向群众宣传土地改革的意义,把党的政策编成快板形式,站在自家
全国“三八红旗手“ (19131996)
陶传存
  陶传存(1920-1996),宁阳县伏山镇陶邵村人。全国劳动模范。陶传存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勤快、好学。家里没有钱供他上学,他随同龄学生旁听。时间长了,他掌握的知识比正式学生还多,塾师以他的学习精神鼓励其他学生。他少时就帮父母料理家务,农活样样会,他常帮助孤老干些活,得到乡亲们的好评。陶传存饱受旧社会之苦,解放后深深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他带头组织互助组,成立了红星初级农业社。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初级农业社
全国劳动模范 (19201996)
杜长武
  杜长武(1943-1995),宁阳县伏山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1969年,杜长武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英语系。先后在宁阳六中、宁阳四中和宁阳一中任教。杜长武工作不久,患上了血栓闭塞性静脉炎。他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作斗争,战胜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二十多年如一日,斗病魔,洒汗水,辛勤执教,默默奉献,做出优异成绩。病魔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肉体,但不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这是杜长武在日记中写下的座右铭。教师讲课,由于长时间站立,他的两
(19431995)
羊鸭仁
  羊鸭仁,字孝穆,泰山钜平人(与羊深、羊侃同籍、同姓)。年少时骁勇果断,胆子很大,曾在郡府做过主簿。梁武帝普通年中,率领兄弟从魏国归顺梁国,被封为广信县侯,在征伐青奇时多次立有战功,不久被升为外散骑常侍、历阳太守。中大通四年(532),做谯州刺史。大通七年(541),官拜太子左卫率,做北司州刺史。后来,侯景命令羊鸭仁督促士州刺史桓和之等率领三万精兵到悬瓠(古城名,在今河南汝南)接应侯景,羊鸭仁仍然掌管豫、司、淮、冀、殷、应、西豫等七州的军
王章
  王章,字仲卿,西汉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磁窑镇北部)人。官至京兆尹。“牛衣对泣”典故的起源者。西汉宣帝时,王章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自幼深受家学的熏陶,对儒学五经研究很深,12岁时已闻名乡里。他的父亲为他选聘了名门夏侯建的玄孙女夏侯凤为妻。夏侯凤温良贤淑,志存高远。她日夜督励王章刻苦读书,相学相爱。王章14岁时,就成为学识渊博的名士。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京城科考,王章欲赴京求仕,夏侯氏也请求同行。在当时社会环境里,不允许妇女到处抛
[]
夏侯建
  夏侯建:(生卒年待考),字长卿,夏侯胜之从父子;宁阳侯国人(今山东宁阳)。著名西汉朝今文尚书学“小夏侯学”的开创者。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成为一代佼佼者。官至太子少傅。从夏侯胜和欧阳高学习今文《尚书》。称“小夏侯”。汉宣帝时,立为博士。官至太子少傅。著作已佚。清陈乔枞辑有《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收入《皇清经解续编》。记载出处《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夏侯)胜从父子建字长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