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历史人物介绍4
王敕
  王敕(1446~1511),字云芝,一字懋纶,另字嘉谕。山东历城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李竁榜进士第三人。王敕曾获乡试第二名,会试第十七名。殿试夺得探花后授翰林编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因尹龙一案受牵连,贬为降州判官。弘治三年(1490),升为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任上他“考遗书,遵国典,定祭祀乐舞之式”。九年考绩,升河南提学副使。正德二年(1507),再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四年(1509),考察京官,敕令自陈,
[] (14461511)
周永年
  周永年(1730—1791),字书昌,济南历城人,曾读书于佛峪林汲泉畔,故自号林汲山人。清代学者,藏书家,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议人。周永年青年时代即嗜读书与藏书,1771年举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协助纪昀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后,由纪昀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简明目录》,周永年分担释家、道家典籍提要的编写。曾任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后充文渊阁校理。四十四年充贵州乡试副考官。卒时,年六十三。 周永年出身寒微
[] (17301791)
韩耀庭
  韩耀庭(1923~1949.5) 历城县董家镇大庄乡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军七十六师二二七团一营营长,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5月,在上海战役中牺牲。被授予二级人民英雄称号。为纪念韩耀庭,原大庄乡曾改名为“耀庭乡”。
(19231949)
终军
  终军(?—公元前112年),字子云,济南人。西汉少年外交家、爱国英雄。终军“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汉书》本传,下引同)。18岁选为博士弟子。到长安后,他上 书武帝,谈自己对治理国家的建议,武帝非常赏识他的文章,拜他为谒者给事中。有一次跟随武帝到雍去祭祀五峙,随从人员捕获一只白麟,一角而五蹄;同时又见到一棵奇怪的树,树枝旁出,又回合复盖于树上。武帝问群臣出现这两种异物,是什么征兆。终军回答说,这是国家统一、人民安泰的吉兆,“若
[] 西汉少年外交家、爱国英雄 (前133前112)
王朝俊
   王朝俊(1875~1930.7.26) 字黉一,别号鸿一。山东濮县(今鄄城县)人。幼年入私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秀才,旋即被选送到济南山东高等学堂攻读。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丁惟汾等接受公费赴日本留学,肄业于宏文学院师范科。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国后,一面进行革命宣传,一面潜心办学,在曹州成立了自新学堂。后又创办一处私立普通中学(即后来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今菏泽第一中学)和桑园女校,并聘请省
(18751930)
李大玉
   李大玉(1902~1929) 女,著名梨花大鼓艺人。历城县王舍人庄人。7岁从师李泰祥(平阴人)习唱大鼓。1912年即在济南趵突泉等处登台演出。1916年赴河南开封演出,引起轰动。从此,开始在北方城市大连、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受到欢迎,被誉为“书史”。与谢大玉、李大玉、孙大玉、赵大玉并称山东大鼓“四大玉”。擅唱取材于《红楼梦》、《西厢记》之抒情唱段。曾在百代公司灌制《王二姐摔镜架》、《火烧成都》等唱片,为梨花大鼓女演员中之佼佼者。191
(19021929)
宋伯行
   宋伯行(1892.10~1928.4.27) 名宋孟宣,字伯行。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模范染织讲习所,毕业后到济南民生工厂当技师。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因组织发动济南铁路工人支援京汉铁路大罢工而被工厂开除。后回济南染织讲习所任教。1924年7月任国民党济南临时党部委员。1925年青岛惨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受中共组织委派与鲁伯峻等到济南鲁丰纱厂
(18921928)
郑金声
  郑金声(1879~1927.11.6) 原名郑嘉涟,字振堂。历城县北辛店村人。家境贫寒,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经乡亲介绍来济南城里,先后在中药房、鞋铺等学艺。后因与老板发生争执被解雇还乡。失业后,曾一人跑关外谋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投入袁世凯新建陆军武卫军当兵,三十年(1904年)升为哨长。次年,武卫军改为第六镇,他在该镇任排长。三十三年(1907年),随军开赴奉天新民府,部队改为第一混成协(旅),被提升为二营右队队官(
[] (18791927)
周庆恩
  周庆恩(1876~?) 字次瑾。历城县人。同盟会会员,早年入日本法政大学读书。毕业归国后,入司法部试署初级检察官。后任天津北洋高等警察厅法律教员及北洋译学馆教员。嗣后回山东,任法政专门学堂教习。辛亥起义时,与同志设机关分部于济南,谋泄被捕。1912年出狱,被推至烟台组织临时省议会,任议员。191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在北京、济南营律师业,旋被聘为北京政府大理院特约律师。1916年第一次恢复国会时,仍任众议院议员。1917年任
[] (1876~?)
秦琼
  秦琼(?-638年),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封爵翼国公(死后追改胡国公),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曾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帐下任职,最后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夺得皇位。因常年征战,秦琼也时常病痛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追赠徐州都督。人物生平早期经历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随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秦琼母亲去世后,来护儿派人前往吊唁,其他军士对此感到奇怪,问道:“将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638)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李攀龙先世无所称名,其父李宝死后因李攀龙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攀龙9岁而孤,家无余赀,赖母张氏纺织度日。18岁入县学为诸生,廪于郡庠。与尚在髫年的殷士儋(后为大学士,有文名)、许邦才(后为王府长史,济南诗人)约为知交。攀龙自幼性情疏放,不耐当
[] 后七子 (15141570)
鲍叔牙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举荐管仲代替自己的职位,并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从此日渐强盛。 济南东30里鲍山下,旧有鲍城,为鲍叔牙封地所在。其墓相传在今日济南王舍人镇,所在高地称为鲍山。宋曾巩有《登华不注望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
边贡
  边贡(1476—1532年),字庭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齐名,时称“四杰”。边贡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及第,年仅20岁。少年登科,名动朝野。初授太常博士,迁兵科给事中。明六科给事中掌钞发章疏,稽察违误,职权颇重。边贡任职期间,不避权贵,不计利害,上 书弹劾贪冒军功、卑怯无能的监军太监和统兵将帅
[] 前七子 (14761632)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物生平
[] 南宋爱国将领、杰出词人 (11401207)
房玄龄
  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房玄龄是唐代初年名相,是唐朝开国功
[]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唐朝宰相 (57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