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历史人物介绍
朱贯
  朱贯(961—1049),字贯道,沛国睢阳人,明道中赐进士第,积官至兵部郎中致仕。为仁宗庆历末睢阳五老会之一。
[] 睢阳五老 (9611049)
侯恪
  侯恪(1592---1634)明河南商邱人,字若木,一字若朴,号木庵,又号遂园。太常寺卿侯执蒲次子,侯恂之弟,明末清初著名古文家侯方域的叔叔。侯恪少有异才,与兄侯恂同读于范文正公书院,受知于郡守郑三俊,兄弟二人迭为冠军。24岁(明万历四十四年)与兄侯恂同年中进士,不肯仕,闭门读书,3年不窥园。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侯恪就公车入对,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历任编修、庶子、谕德(太子署官)、左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南京国子监祭酒等职。崇
[] 应天书院 (15921634)
马忠庆
  马忠庆,1921年10月21日生于山东省宋城县人和乡千军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家中兄弟八人,下有三个妹妹,马忠庆在兄弟中排行老五。由于家境贫寒,马忠庆12岁时就给地主扛活。1943年,家乡战祸天灾不断,生活无法维持,马忠庆领着妻儿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吉林省敦化县黄泥河三道泉子村安家落户。1946年8月,中共敦化县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奸清算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翻身农民有了自己的宝贵土地。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1948年1月
(19211951)
刘纡
  刘纡(?-公元29年),梁郡睢阳县人,东汉初年割据军阀刘永之子。父亲是更始帝刘玄政权的梁王刘永。叔父刘防、刘少公。前汉梁孝王刘武第9世孙。人物生平父刘永在更始政权灭亡后的建武元年(25年)冬自称天子,将中国东部地域收归手中。光武帝刘秀将他打败,建武3年(27年)春,刘永的湖陵城(山阳郡)被攻陷,逃走时,刘永部将庆吾杀刘永,将刘永首级献给光武帝。刘纡被刘永属下苏茂、周建在垂惠聚(沛郡山桑县)拥立他为刘永的后継者,称梁王。当时刘永属下齐王张
[] (?~29)
栾布
  栾布(?-公元前145年),西汉梁国人 ,西汉政治家。因为彭越收尸、据理力争而被汉高祖看重,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栾布以击齐之功,封鄃侯,出任燕相。中元五年逝世。燕、齐的乡民祭拜栾布为土地神,都为他立社,号栾公社。早期经历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 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劫持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
[] (?~前145)
侯执蒲
  侯执蒲,字以康,号碧塘,河南归德府人(今商丘)。明未进士、太常寺卿。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二十一岁时中举人,十年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初任守津(今山东省宁津县)令,后官至太常寺卿。魏忠贤奸党气焰嚣张,侯执蒲被罢官归故里,在侯府东园课读诸孙。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夏卒,享年七十三岁。娶田氏,生五子:恂、恪、忭、恕、虑。
[] 应天书院 (?~1641)
侯恂
  【侯恂】(1590~1659)明户部尚书。字大真,号若谷。明朝太常卿侯执蒲长子。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明万历丙辰年(1616)进士,授山西道御史。东林党人。天启年间因与阉党魏忠贤斗争,父子三人曾遭罢官。崇祯元年(1628)再次启用任河南道御史。次年任太仆少卿。崇祯三年(1630)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崇祯六年(1633)任户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开封后,以按兵不救之罪遭陷害入狱。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谢绝任
[] 应天书院 (15901659)
韩安国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成安人,后适居睢阳。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孝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孝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孝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王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韩安国根据国家现状,提倡与匈奴和亲,使汉王朝北方多年无战事。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韩安国病死。抵抗叛军韩安国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事奉梁孝王刘武,
[] (?~前127)
桓魋
  桓魋(音tuí),又称向魋,东周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掌控宋国兵权。他是宋桓公的后代,深受宋景公宠爱,他的弟弟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贵族出身宋景公头曼在位时,桓魋为宋国司马,主管军事行政。《左传》记载,桓魋兄弟五人:向巢、桓魋、子牛(司马牛)、子颀、子车。因宋桓公有个儿子叫肸,字向父,向父的后人有的称向氏,桓魋的大哥向巢便是其一。桓魋原称向魋,后来改为桓魋。桓魋兄弟五人当时在宋国都是令人仰慕的。老大
司马耕
  司马耕,一名犁,子姓,向氏,字子牛,向罗之子,司马桓魋之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华夏族,春秋时期宋国人。前481年,因桓魋专权,司马牛交出封邑,离开宋国到齐国。桓魋出奔齐国,司马牛又到吴国,赵简子、陈成子召他,司马牛没有去,在鲁国城门外去世。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司马耕为向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司马耕楚丘侯。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司马耕以睢阳侯从祀孔子。
[春秋战国] 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
宋康王
  宋康王(?―公元前286年),亦称宋王偃、宋献王 ,子姓,戴氏名偃,宋剔成君之弟 ,战国时期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在位。史载其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 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康王开始称王。同年,宋康王派兵向东打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打败楚国,夺地三百里;向西打败魏军,
[春秋战国] 宋国最后一任国君 (?~前286)
宋剔成君
  宋剔成君,戴姓,名剔成,又名戴剔成,辟公之子,《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云: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集解】:年表云剔成君也。【索隐】:王劭按:纪年云宋易城盱废其君辟而自立也。是为宋剔成君。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发兵攻击剔成,剔成兵败奔亡齐国,偃自立为君,是为宋康王 。
[春秋战国] 宋国第33任国君
宋后桓公
  宋后桓公,又称宋桓侯、宋辟公,子姓,名辟兵,或名辟,宋休公之子。在位7年(前362年—前356年在位),在位时非常昏庸。司马彪说“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据说奢侈荒唐,大兴土木,建筑苏宫(《太平御览》卷四八八引《庄子》)。《史记·宋世家》说:“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史记》认为子剔立为国君是父子传位。事实上,这段时期发生“戴氏取宋”的事件,《竹书纪年》记“宋剔成肝(司
[春秋战国] 宋国第32任国君
宋休公
  宋休公,子姓,名田,宋悼公之子,在位23年(前385年—前363年在位)。这时宋国首都可能在彭城,有可能曾被俘虏,《史记・韩世家》记载:“文侯二年(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休公,也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宋悼公被俘后宋休公即位,并于当年改元。
[春秋战国] 宋国第31任国君
宋悼公
  宋悼公,子姓,名购由,商丘人,宋国君主,宋后昭公之子,在位18年(公元前403年—公元前?年在位)。 历史学家杨宽认为,宋悼公时,宋国已经衰落,有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悼公有可能曾被俘虏,《史记·韩世家》记载:“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 前任:父宋后昭公 继任:子宋休公。
[春秋战国] 宋国第30任国君
宋后昭公
  宋后昭公,子姓,名德(《史记》作特),商丘人,宋国君主,宋元公曾孙,公子褍秦之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之养子。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之子继之。宋昭公请墨子在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楚在惠王、声王时曾两次包围宋都,未能攻克。晚年任用戴欢为大宰,司城皇-,二人互相残杀。后司城子罕击败戴欢,又将昭公驱逐,出亡于鄙,后潜心改过,三年后复位,在位65年(前468年—前404年在位)。 前任:养父和堂叔宋景公 继任:子宋
[春秋战国] 宋国第29任国君
公孙纠
  公孙纠,公子珰秦之子。
公子褍秦
  公子褍秦,宋元公的幼子,宋景公的弟弟。《左传》记载宋景公在位六十四年,无子,以公子褍秦的孙子子德与子启在宫中抚养为嗣,子德继位为宋昭公。而《史记》记载宋景公杀死了公子褍秦的儿子公孙纠,前469年,宋景公死后,公孙纠的儿子子特杀死景公的太子继位,子特就是宋昭公。
宋景公
  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元公之子。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朱学渊根据《史记·宋世家》记载的宋景公名头曼与匈奴头曼单于的名号相同,而认为他们有相同的语源。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阳背晋,干预宋政,宋景公伐之,执曹伯阳及公孙彊以归
[春秋战国] 宋国第28任国君 (?~前469)
宋元公
  宋元公(?—公元前517年),子姓,名佐(金文铭文作宋公差),宋 平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公元前531年—公元前517年在位。公元前522年,宋元公猜忌华族,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反,双方妥协,互派人质,盟誓讲和。公元前521年,晋、曹相继出兵救宋,联军连败华氏,围困于南里,华登赴楚国求援。公元前520年,楚遣使向宋元公施压,迫其赦免华氏。华氏族-至楚,内乱至此平息。公元前517年,宋元公去世。
[春秋战国] 宋国第27任国君 (?~前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