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历史人物介绍
尹宙
  尹宙,字周南,河南鄢陵人。博通经传,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亳县)从事。尹宙是东平相的玄孙,会稽太守的曾孙,富波侯相的孙子,守长社令的长子。尹宙历任郡主簿、督邮、五官椽、功曹、守昆阳令、州辟从事等官职。官场生涯中,尹宙始终不以官职的显赫卑微为荣辱,以一颗平常之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汉灵帝熹平六年(177年)四月他因病逝世,终年62岁。
[] (115177)
王焰
  王焰同志生平(1917-2000)为党的事业奋斗了63个春秋,受人崇敬、享有声望的解放军报社原顾问、正军职离休干部王焰同志,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2000年8月5日18时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4岁。王焰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新闻工作者。1917年2月,王焰同志出生于河南省鄢陵县城内区碾韩村。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年方21岁、正在北平师范大学求学的
(19172000)
刘永治
  刘永治,男,汉族,1944年11月27日(农历)生,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彭店乡洼刘村人。196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上将军衔。1960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8月至1963年12月任陆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三三师三九七团战士、副班长。1963年12月至1964年6月任陆军第四十六军通信连无线电报务员。1964年6月至1967年10月任陆军第四十六军通信连
来廷绍
  来廷绍:字继先,号平山,原籍河南鄢陵县,为萧山长河来氏之祖。绍兴二十年(1150年)六月”生于江西袁州。”那时,南宋王朝苟安于江南,当权者终日沉湎于声色,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廷绍“幼负奇才,忠愤激烈”,常念祖宗之耻未雪,时时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号思洛子,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来廷绍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多次促陈诣阙上 书,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均未被采纳,而
[] (11501202)
陈德馨
  陈德馨(1904—1938),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字惟吾。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西老庄村。自幼随任教私塾的父亲读书。勤奋好学,志向远大。1922年中学业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开封,考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开始了军旅生涯。在学兵团里,他学习认真刻苦,有时在晚间,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自己拿着蜡烛躲到厕所里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24年,他以优良成绩毕业,并留在学兵团任排长,后到
革命烈士 (19041938)
刘佑
  刘佑,字伯启,河南鄢陵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南安知县。刘佑一上任,就着手修葺城池,县署及学宫等,面貌一新。南安离泉州郡城不远,清初战乱,甲第右族多侨居郡城,田赋难清,多方请托,企图避税。刘佑催缴不留情面,曾将欠缺税赋的贵人的姓名写在纸条上,末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差,刘某。”公开贴出,大家见了害怕,税赋争先缴纳,没有人敢私自说情减免。刘佑为巩固新兴的清王朝而竭尽全力,然而目击时艰,也能为民请命
[]
罗炳均
  罗炳均(1913.4.12~1978.11.10),河南省鄢陵县人。修板名师。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到开封明新小学读书。1928年高小毕业后到开封丰美照像馆当学徒,从师郑子元,5年期满,技术日精,尤其修板,堪称一绝,被同业尊为省会摄坛技术四大金刚之一。三四十年代先后在丰美、欧亚、美光照像馆工作,收徒传艺。1948年10月,开封解放后一直在国际照像馆工作,曾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罗炳均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针对当时照像
(19131978)
姚黄
  姚黄(1875~1913.9),字耀中,又名中黄,河南省鄢陵县人。15岁中秀才。1907年考入开封中州公学,在此加入同盟会。次年南下追随黄兴进行反清活动。1911年4月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受命返回河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他与河南革命领导人张钟端分头在城市和农村组织力量,互相支援。他家原有300亩农田,回鄢陵后卖出大部田产以资助革命。姚黄获知邻村查天化、麻天祥等人利用黄道会聚集力量反抗压迫,立即前往洽谈,被黄道会聘为主谋先生(军师)。黄道
(18751913)
梁廷栋
  梁廷栋是崇祯三年到四年间的兵部尚书,根据《明史》记载,其人才干还算可以“居中枢岁余,所陈兵事多中机宜”,但品行操守上有些问题受到许多弹劾。所以他当了一年多,就被撤换,“得闲住去”。到了崇祯八年又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此外“代杨嗣昌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祯九年的时候,清兵又绕道长城喜峰口侵入关内,直逼京师。清兵经过的是梁廷栋的辖地,对此有直接责任,被命令戴罪入援,梁廷栋与罗维宁三边总督萎靡不敢战,“三人相掎角,皆退怯不敢战。于
[] 明朝兵部尚书
马存
  马存,十国时楚天策府右相,开平四年(910)任职。武穆王马殷弟。从马殷征讨,积功至永州刺史。开平初,知桂州事。已而开天策府,以为右相。未几,领永顺军节度使。后数年,攻吴上高,俘获有功。无何,卒。
马筠
  马筠是马正的父亲,马元丰的祖父,马殷的曾祖父。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文肃王 。
[]
马正
  马正,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元丰的父亲,马殷的祖父。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庄穆王。
[]
马元丰
  马元丰,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殷的父亲。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景庄王 。
[]
马希崇
  马希崇,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马希萼、马希广之弟。马希广在位时于天策上将府任天策左司马之职。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因而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并且经常将马希广的一举一动告诉马希萼,以为内应。后汉隐帝乾祐(950年),叛变的马希萼攻占南楚都城潭州(今湖南长沙),自立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六代楚王
马希瞻
  马希瞻(?-949年),马楚武穆王马殷庶子。天成三年(928年)当袁诠的监军,在刘郎洑击败荆南军队。后来为静江军节度副使。他的两个哥哥马希广、马希萼争位,他多次劝谏,继而痛哭,二王不从。马希瞻知道楚国必亡,不胜其忧愁,949年,后背发疽而亡。
[五代十国] (?~949)
马希广
  马希广,字德丕,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个性谨慎温顺,马希范对他疼爱有加。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后汉封马希广天策上将军、楚王,因而马希广、马希萼之弟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后汉乾祐二年(949年),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的马希萼叛,率军南下进攻南楚都城潭州(今湖南长沙),马希萼战败,马希广以不愿伤其兄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四任楚王
马希振
  马希振(?-930年代),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嫡长子,母亲马殷夫人(姓名不详),马希声同母弟。马希振官至武顺节度使,加侍中。马希振还喜欢写诗,和僧人虚中一起唱和“嘉鱼在深处,幽鸟多立时”。马殷宠爱袁德妃,以袁德妃的儿子马希声为世子。马希振辞官为道士,清泰年间去世,葬在长沙陶浦,有石碣“乱石之壤,绝世之冈。谷变庚戌,马氏无王”。生下儿子马光惠。
[五代十国] (?~930)
马希杲
  马希杲(?-945年),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排行不详。马希杲在马希范在位时为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在桂州深得民心,监军裴仁煦多次诬陷马希杲。马希范在南汉入侵蒙州、桂州时,亲自到桂州。马希杲和母亲华夫人亲自到全益岭迎接马希范。马希范后来把马希杲改到朗州,还是领静江节度使,加侍中。马希杲在朗州深得民心,马希范猜忌,马希杲想回到长沙,马希范不许。派医生探视,趁机毒杀马希杲。
[五代十国] (?~945)
马希萼
  马希萼(900——953)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之兄。马希范在位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镇守朗州(今湖南常德)。起兵夺位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因而马希广、希萼之弟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马希萼叛变,率军南下进攻南楚都城潭州(今湖南长沙),马希萼战败,马希广以不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五代楚王 (900953)
马希旺
  马希旺,五代十国时南楚人,系南楚武穆王马殷第三子,母袁德妃,曾任亲从都指挥使,后为其兄马希声幽禁,郁郁而殁。马殷(公元852~930年),字霸图,上蔡人,公元907-930年在位,后唐天成五年(930)病卒。终年79岁,葬于衡州(今衡阳市区附近),史称武穆王。汉族。原籍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五代十国时楚国第一代君主。唐乾宁元年(894),随刘建锋率部入湖南,据潭州,被授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三年,建锋为部曲所杀,殷被推为主帅。随即略取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