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名人录
张清丰
  张清丰 (581年~618年) 隋朝顿丘(今清丰县北部)人。一世清贫,终生操开店房,以打烧饼为业。但他善事双亲,传其每天打的第一炉烧饼都留给父母亲享用,孝行为远近所景仰。隋文帝开皇年间,张清丰被举为孝廉,但为侍奉双亲,最终未出仕,乡人愈加敬慕。 唐朝大历七年(772年),朝廷析顿丘、昌乐(今南乐县)之4乡置县,因慕张清丰孝名天下,遂以清丰为县名。县治始置张清丰的故乡清丰店(旧址无存)。
[] (581618)
京房
   京房(公元前77年~公元前37年) 字君明,本姓李,以律(音律)自定为京氏。西汉东郡顿丘(今清丰县境西南)人。 京房师从梁人焦延寿研习《易学》,长于预卜灾变,以日月风雨寒温为征兆,各以其日以观世事善恶。京房卜卦比焦延寿更为精研,又精通音律。焦延寿曾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对他的才学大加赞誉,也担心他为此而祸及自身。 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京房以孝廉举为郎。元帝永光、建昭年间,西羌反叛,此间出现日蚀,阴雾浓重,日月无光。京房多次上疏,预言天象,所言之事近则数月,远则一年,多有应验。元帝为此而叹服,多次召见问讯卦相之事。京房应对说:古代帝王以成就功业为标准荐拔人才,所以
[] (前77前37)
晁说之
  晁说之 (1059年~1129年) 字以道,一字伯以父。北宋澶州清丰县人。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官至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因仰慕司马光的为人,自号景迂生。 晁说之出生于世宦名门兼书香门第,高祖晁迥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元。其曾祖、祖父、父亲都是进士出身,在朝中身居显位。其曾祖时,御赐门联,称其家是:公侯开极品仆射雄蕃廿三尚书多中眷,解状殿奇才神童道学七十进士半上卿,可见其家世之盛。晁说之从小受到家庭熏陶,接受了良好而正统的儒家教育。晁说之少激昂,刻意经术,尊先儒、谨训沽,未尝德措一言。(《清丰县志》)晁说之尊崇儒家思想,治学严谨,学识受到当时许多
[] (10591129)
南霁云
  南霁云 (?~757年) 唐代魏州顿丘(今清丰县)南寨村人。生年不详。年少家贫,为人操舟,善骑射。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钜野尉张诏起兵讨贼,南霁云被提拔为将。右散骑常侍尚衡攻打汴州(今开封)叛将李挺望,以霁云为先锋。南将军率部前往征战,灭李部叛军。不久,南将军随张巡守睢阳(今河南商丘)。 至德二年(757年),叛将杨朝宗谋攻宁陵(今河南宁陵),妄图断绝睢阳外援,南霁云同雷万春领兵迎战于宁陵北,斩贼将20员,歼敌万余人。是年五月,叛将尹子奇围攻睢阳,张巡要南霁云射杀尹子奇。南霁云施计智辨其面,遂射一发正中尹之左目,敌阵大乱,尹引兵退去。由于守城日久,城中粮饷已尽
[] (?~757)
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其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每战先登乐进容貌短小,有胆烈而跟随曹操,为帐下吏。被遣回所属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归
[三国]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218)
李平
   李平 (?~公元516年) 字昙定,北魏顿丘(今清丰县、濮阳县西部)人。生年不详。少年有大志,涉猎群书,文才过人。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年(公元477年),李平为通直散骑侍郎,任太子中书舍人;后升散骑侍郎,太子中庶子。再后,李平自请出京治郡,任长乐太守。高祖南征,诏李平任河南尹。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世宗诏李平行相州事,授正刺,加封征虏将军。李平治相州,勤课农桑,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教授,绘孔子及72弟子图立于堂。皇帝下诏加封李平为平枣将军。后任尚书,领御史中尉。 永平元年(508年),李平奉旨平王元愉之乱,凯旋还京,领相州大中正。廷昌元年(512年),
[南北朝] (?~516)
乐綝
  乐綝(chēn)(195---257年),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乐进之子,三国时期曹魏武将。官至扬州刺史,封广昌亭侯。后为诸葛诞所杀,谥曰愍侯,追赠卫尉,有一子乐肇。魏扬州刺史。父进,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进薨,子綝嗣。綝果毅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甘露二年(257),司马昭疑诸葛诞,征为司空。诞言不遣使者,健步赍书,使以兵付乐綝,此必綝所为。乃将左右数百人至扬州,扬州人欲闭门,诞叱曰:“卿非我故吏邪!”乐綝闻之,闭州门。径入,綝逃上楼,就斩之。前至东门,东门复闭,乃使兵缘城攻门,州人悉走,因风放火,焚其府库。诏悼惜之,追赠卫尉,谥曰愍侯。子肇嗣。曹魏名将乐进之子,承袭父爵,官至扬
[三国] (195257)
晁迥
  晁迥 (951年~1034年) 字明远,北宋澶州清丰人。其父徙居彭门(今四川彭县)。以进士及第,任大理评事,迁任太常丞。宋真宗即位后,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荐举,晁迥被提升为右正言、直史馆。任职期间,献《咸平新书》50篇、《理枢》1篇。因其文才颇佳、见解颇深,真宗甚是喜爱,晁迥因而被拜授右司谏、知制诰,任刑部尚书。 真宗北征时,晁迥任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参与国史修订,后又升迁为尚书工部侍郎。此间,曾出使契丹,回来后有《北庭记》上奏,国史修成后,提升为刑部侍郎。当时朝廷正修礼文之事,诏令多出自晁迥之手。仁宗即位,晁迥升任礼部尚书。任职6年后,晁迥呈奏请退,以太子少保致仕。8
[] (9511034)
李琚
  李琚:顿邱(今河南清丰)人。字号不详,生于周武后延载元年(694),卒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48)。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甲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颜真卿等,考官:孙逖。本科试题为《梓材赋》和《武库诗》。李琚同年又得博学宏词科第一名。所做之赋为《公孙弘开东阁赋》。李琚曾官石山县令,官至洛阳尉,与颜真卿过从甚密。善书法,尤工八分书。开元二十五年(737)撰《唐真定令杜府君遗爱颂》即以八分书之体书之。
[] (694748)
审配
  审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为人正直, 袁绍领冀州,审配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审配恃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曾率领弓弩手大破曹军于官渡。官渡战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袁绍病死,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人物生平效力袁绍审配少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他早年为太尉陈球(或为陈球任繁阳县令时)的下属 ,后又因正直不得志于冀州牧韩馥。初平二年(191年),渤海太守袁绍反客为主,协迫韩馥让出冀州,遂领冀州牧,委审配以腹心之任,以为
[] 汉末年袁绍麾下将领 (?~204)
晁宗慤
  晁宗慤 (985年~1069年) 字世良,晁迥之子。晁宗慤性情敦厚朴实,孝敬父母。早年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后又被任为馆阁校勘。三次任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兼注释御集检阅官,再任通判。宋仁宗即位,他改任殿中丞、-起居注。天圣年中,晁宗慤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上疏,奏请减少赋税、开垦闲田、选择公正廉明的狱官、让监司荐举县令等治国政要。后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制诰、龙图阁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事。其间,父子曾一度同朝掌诰,一夕改革将相制,褒扬训诫,人得所宜,为史所少见。同时,晁宗慤以善于判断疑难案件闻名京师。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死后追赠工部尚书,谥号文庄。著有文集40卷。
[] (9851069)
张顺干
  张顺干,1917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韩村乡苏二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着父亲和哥哥给地主扛长工,母亲领着弟弟沿街乞讨。7岁时,父亲和哥哥被地主逼债外出逃荒饿死在他乡,母亲忧病交加无钱医治惨死在土炕上。此后,张顺干与叔叔相依为命。1942年秋后,张顺干离开家乡去南乐县找八路军。误入国民党新八军高树勋部。1945年10月下旬,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后接受改编。张顺干实现了当八路军的梦想,成了八路军某部一名战士。不久,他到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学习,实现了他求学梦。一年后,张顺干毕业。被调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四十八团第三营九连一排排长。1947年春,中原野战军第
(19171948)
刘镜西
  刘镜西(1914年~1993年) 清丰县崔吉村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1920年人本村私塾读书。1924年升入巩营完全小学,后因家道衰落辍学务农。 1929年,刘镜西返校复学。在教师、中共党员李茂林、杜华峰启发下,刘镜西于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巩营学校秘密成立中共支部,刘镜西任书记。党支部在学校推动反帝大同盟的革命活动,从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同时利用假期,到农村组织贫农协会,在贫苦农民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巩营附近的不少村庄建立了中共支部。学校党支部改为巩营中心支部,刘镜西仍任书记。 1931年秋,刘镜西考入大名河北省第七师范学校。1932年春,反动当局撤换了校长
(19141993)
晁哲甫
   晁哲甫(1894年~1970年) 原名晁登明,又名晁蛰夫。清丰县六塔集人。幼年读村塾,先后毕业于大名中学、直隶高等师范。早年执教,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青年时代,晁哲甫目睹列强人侵和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产生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23年,晁哲甫应聘出任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俗称大名七师)教务主任,同校长谢台臣、训育主任王振华一起,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和封建主义的伦常教育,主张培养具有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造的魄力的有用之才,聘请共产党人冯品毅、李梦龄以及其他一些进步人士来校任教。晁哲甫亲自担任国文课,给学生选讲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文章
(18941970)
张云亭
  张云亭 字振西,清代直隶清丰县张田楼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元年(1821年)考取武举。 道光二年(1822年)冬十月壬寅初一,试中式武举程三光等55人于太和殿前。甲辰初三,道光帝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十月初四,上御箭亭阅中式武举技勇。道光帝至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道光皇帝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张云亭、李书阿、程三光3人武进士及第,一甲及二、三甲前十名都是在校阅时由皇帝钦定。一般鼎甲进士,都是些能骑马射箭、力开硬弓的高手。此次在道光帝的亲自注视下,新进士张云亭将出号弓拉得如满月一般。道光帝见之大喜,当即钦点张云亭为本科的状元。武举技勇中开硬弓一项,不求射准,只验臂力,
[]
刘聚
  刘聚(?-1474年),京师大名府清丰县(今河南省清丰县)人,明朝军事将领、宁晋伯。刘聚为太监刘永诚从子,后为金吾指挥同知。夺门之变中有功,升任都指挥佥事,复超擢都督同知。后与征讨曹钦,进右都督。成化六年,以右副总兵从朱永赴延绥,追贼黄草梁。中伏击,鏖战伤颏,麾下力捍以免。顷复与都督范瑾等击寇青草沟,后击败寇军出境。-进左都督,以内援特封宁晋伯。成化八年,代替赵辅为将军,总陕西诸镇兵,接连击败数次入寇,给予世券。此后去世,赠侯,谥威勇。刘聚者,太监永诚从子也。 1441年,(正统)六年正月,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都督同知李安、佥事刘聚副之,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太监曹吉祥军务,侍郎徐晞督
[] (?~1474)
李建勋
   李建勋(1884年~1976年) 字湘宸,清丰县城关镇东关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博士。8岁入私塾,14岁考中秀才。随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大名中学,1905年被选送至直隶高等学堂,后又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师范班。 1908年,李建勋被派往日本广岛高师留学。留日期间,不仅刻苦攻读,成绩优异,而且注重锻炼身体,用自己的行动洗刷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头上所谓东亚病夫的耻辱。在一次相扑活动中,李建勋一人曾连胜七八个日本对手。李建勋从学生时代起就忧国忧民,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曾写诗明志:乌云弥漫神州天,东亚睡狮岂永眠。但愿同胞登福地,莫让他人着先鞭。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建勋中断学业,毅然返回祖国,四
(18841976)
高镇五
  高镇五 (1880年~1966年) 又名维岳,清丰县城关镇南关东辛街人。曾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等职。 高镇五幼时在家读《三字经》、《百家姓》,7岁上私塾,24岁考取清末秀才。1908年,开始在本村和县模范小学堂教书。1912年,考入天津单级师范深造,阅读大量中外教育家的著述和启迪民主思想的书籍,从而激发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爱国热忱。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高镇五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开封一师、淮阳二师、山西国民师范等。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他政治上追求光明,倾向革命;教学上反对向学生灌输孔孟之道,主张开设民主、科学新课程。1921年,山
(18801966)
赵洛方
  赵洛方(1914~2000) 河南省清丰县人。南京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原副部长。民国20年(1931)春,就读于清丰县县立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参加抗日学生救国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白区积极开展革命斗争,以学生和教员的身份,组织-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发展了多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当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失掉关系的情况下,仍坚定革命信念,千方百计地寻找党组织,坚持开展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6年10月,在家乡组织抗日自卫队,同年12月参军,在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学习。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剧团团长、中共北方局党校学员,分区地委武安敌工站站长、联络处
(19142000)
全部清丰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