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名人录
吕蒙正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状元夺魁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十万。待调回到京师,遇上宋太宗亲征太原,召他到行宫晋见,任为著作郎、直史馆,加任左拾遗。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太宗亲自
[] 宋朝宰相 (9441011)
元稹
  元稹(779-831年),唐代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小说家。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阳(今属河南)人。8岁丧父,少经贫贱。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
[] 唐诗四大家,唐朝诗人 (779831)
张说
  张说(yuè)(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被免去中书令,后-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人物生平早期事迹张说的祖先原是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世代居于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至河南
[] 唐朝宰相,唐朝诗人 (667730)
张垍
  张垍 ,河南洛阳人。唐朝人,事见新一二五本传,张说次子,妻宁亲公主拜驸马都尉,《全唐诗》存其诗一首。以主婿,玄宗特深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尝赐珍玩,不可胜数。时兄张均亦供奉翰林院,常以所赐示均,均戏谓垍曰:“此妇翁与女婿,非天子赐学士也。”天宝中,玄宗尝幸垍内宅,谓垍曰:“希烈累辞机务,朕择其代者,孰可?”垍错愕未对,帝即曰:“无逾吾爱婿矣。”垍降阶陈谢。杨国忠闻而恶之,及希烈罢相,举韦见素代,垍深觖望。查稽诸-集,发现李白与张垍的交游并非始于天宝年间,而是在开元年间白初入长安时,两人已有交往。考张九龄《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说)墓志铭并序》得知张垍在开元十八
[]
于海
  于海,1987年6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左前卫,左边锋,前腰,后腰等多个位置。1997年,10岁的于海离开家乡洛阳远赴上海开始足球学习和训练。2004年,年仅17岁的于海以租借方式进入上海国际一线队参加中超联赛,并在在联赛第7轮客场与山东鲁能队的比赛中第一次出场,取得第一次助攻和首个联赛进球。2006年,在联赛的出色表现使他吸引了海外俱乐部的注意。2007年2月1日,在欧洲转会窗口关闭前,于海以租借的方式暂加盟荷兰足球甲级联赛球队维特斯队。7月,正式转会维特斯队并顺利进入一线队。9月27日,在荷兰杯赛维特斯队2:4FC埃因霍温队的比赛中,帮助维特斯队在第85分钟打入一球
刘宠
  刘宠(?-122年),一名伏胡,汉章帝长子千乘贞王刘伉的儿子。永元五年(93年)正月廿四,刘伉去世,刘宠袭封千乘王位。永元七年(95年),改国名乐安国,刘宠为乐安王。在位二十八年,122年于京师薨逝,谥号为夷,葬于洛阳。 子刘鸿嗣位,刘鸿的儿子就是汉质帝。另一子刘得嗣平原王,永宁元年(120年)卒,无子。少子刘延平为清河王,刘延平的儿子就是刘蒜。
[] (?~122)
白眉珊
  白眉珊(1879~1925年),河南省洛阳人,清末秀才。曾任陇海铁路洛阳劳动补习学校主任,是洛阳陇海铁路大-的宣传者和组织者之一。民国11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方区早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民国10年(1921年),他在洛阳铁路补习学校任教时,就满腔热情地支持革命,积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提出反对洋员-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并主张扩大校舍,购买义地,修建义房等。同年冬,文虎(罗章龙)为陇海铁路-事至洛阳时,白自动到罢委会工作,参加决策,多出计谋,并亲任向导,随同奔赴工地从事宣传、组织工作,使得-斗争不断取得胜利。这次陇海铁路工人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意义之深远都是
(18791925)
林东郊
  林东郊(1868~1937年),字荠原,又字霁园,河南省洛阳人,清末民初河南著名学者和书画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吉士。林东郊早年致力国学,历充国史馆协修、纂修,编书处协修、详样差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受命赴日本考察政治和工业。宣统三年(1911年),为京察一等,记名以道员用,并加二品衔。民国2年(1913年),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后因憎恶当时社会黑暗,愤然离职归里。林东郊晚年以读书、著述、咏诗、写字、绘画、篆刻为乐事,他涉猎经史,精通金石篆刻。画以山水见长,多用水墨,意境深远,逸然有真趣。书宗褚遂良,得力《砖塔铭帖》,并兼习颜、柳、欧各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18681937)
刘建超
  刘建超 (1960~)笔名流芳、柳絮。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金融系。1977年上山下乡,1978年应征入伍,退伍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工作至今,历任支行信贷科长,支行行长,分行本部总经理。洛阳市作协副主席,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洛阳《牡丹》文学杂志特约。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永远的朋友》、《遭遇男子汉》,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0余篇。小小说《将军》、《中锋》分获1997—1998年度、1999—2000年度全国优秀小小说奖,2002年中国作协创研部授予小小说星座奖,2004年获第二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王法岐
  王法岐(1883~卒年不详),字风岑,河南省洛阳人。清末秀才。因父在禹州做药材生意赚了些钱。为了避世乱,在洛阳城内寿春寺街购得住宅一所,遂之全家迁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洛阳高等小学堂在周南书院(今敬事街小学处)成立后,王法岐曾在该校任教员。遂后,又在该校参加了同盟会。宣统4年(1911年)10月14日(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洛阳后,洛阳河南府中学堂和小学堂的师生,为了避开洛阳满清政府官兵的耳目,特意在八里堂王法岐的老宅院召开了会议,这就是洛阳近代史上有名的“八里堂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于农历十月二十五日(1911年12月15日),约嵩县杨山王天纵所领导的绿林军
(18831944)
解新富
  解新富(1887~1949年),河南省洛阳县人。是高跷曲的革新家,“洛阳小调曲子”创始人之一。解新富出身贫寒,担着货郎挑子卖货为生。他生来聪明,记性又好,听人家唱曲儿,他多数都能记下来。他借着走村串乡的有利条件,经常同玩友们进行讨论,磋商各种唱曲的优劣,吸取其优者,扬弃劣者。经过一个时期的艺术实践,他感到原来的高跷唱曲儿,有些是粗声粗气,声韵过低;有些是长腔慢哼,松松散散,不仅人们不愿听,而且不能突出表现人物的个性。于是在多次唱腔实践中,经过吸取玩友们的意见,他挑选一些人们愿意听的曲牌,如满舟、银扭丝、阳调、汉江、剪剪花等小调,都是唱着顺口,听着悦耳,旋律明快容易表现人物个性的杂调。又吸取了卢
(18871949)
李肯堂
  李肯堂(1874~1927年),字可亭,河南省洛阳县人。清末秀才。戊戌变法时,曾致书康有为支持变法;武昌起义爆发后,响应辛亥革命参加了张钫领导的东征军。袁世凯0辛亥革命果实后,李肯堂认为:“欲社会治非施以切合世界潮流之新型教育,别无其他良策。”于是,自筹经费,创建新型高级小学,自任校长,教育质量闻名遐迩。民国7年(1918年),河南省教育厅委任李肯堂为洛阳县办学所(今称教育局)所长,兼洛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和中山公园主任。民国12年(1923年),康有为来洛,闻李肯堂在教育上业绩,手书“果兴育德”条幅赠给肯堂,成为洛阳佳话。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军队进驻洛阳后,为举办公益事业,命令各乡
(18741927)
刘吟舫
  刘吟舫(1884~1935年),原名庆咏(以字行),清庠生,河南省洛阳老城人。喜诗词,善书法,青年时已闻名乡里。“五四”运动期间,豫西学生联合会、豫西-委员会,查扣、没收了大量的日货。民国9年(1920年),学联会负责人张雪波、张修斋等人,决定把没收的日货一部分价款,创办小型新闻刊物《河洛周刊》,宣传抗日爱国思想。他们邀请刘吟舫先生申请登记,正式发刊,并由刘但任主编。这是古都洛阳有史以来第一份期刊。其内容有国内和地方新闻、诗歌、小品文等。刘吟舫先生为宣传抗日写了几十篇诗文,产生较好影响,也为洛阳以后报纸的创建,起了推动作用。刘吟舫担任《河洛周刊》主编后,声誉日高。该刊发行近年,即行停刊,刘吟舫
(18841935)
葛青
  葛青(1855~1930年),河南省洛阳县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山东爆发义和团运动。时45岁的葛青由洛河经黄河放筏贩运货物到山东,参加了义和团下属组织“金钟罩”,同山东人民一起反对帝国主义。回乡后,联系一部分农民群众设坛祭道,舞拳弄刀,运气练功,传教收徒,自称“枪打不进、刀砍不入”,人称“铁老汉葛青”。民国14年(1925年),胡憨战争结束后,国民二军胡景翼部队进驻洛阳,军纪失禁,狂荡肆虐,引起民愤,老葛青率领的金钟罩与洛阳周围的红枪会合二为一,与国民二军相对抗。民国15年(1926年)春,吴佩孚于武汉东山再起,当上了14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出兵北上,打败了国民军。红枪会见时机已到,倾
(18551930)
刘翼
  蠡吾侯刘翼即是汉桓帝的父亲,河间孝王刘开的儿子
[]
肖杰
  肖杰 (1933~)笔名余扬。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洛阳文工团团员,河南省文工团、解放军63军文工团创作员,河北省《俱乐部》杂志室主任,《河北文艺》、《长城》杂志副主编,《小荷》杂志主编,《民间故事选刊》主编,编审。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剧剧本《婆媳俩》、《园林好》(合作),歌词《李双双小唱》等。《大队人马哪里来》获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我赶着大车跑得欢》获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优秀奖,《李双双小唱》获群众优秀歌曲奖。
全部西工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