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历史人物介绍6
陈一诚
  陈一诚(1907-198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07年2月20日出生于湘乡县谷水白鸳湾大塘冲一个徊农家庭。1923年考入县立乙等师范,1925年转入长沙师范,加入共青团组织。1926年春,被党组织选调参加湘江中学农运干部训练班。结业后,以农运特派员身份回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领导农民自卫军阻击许克祥部,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率领部分农民
(19071983)
李卓然
  李卓然(1899-1989) 中共中央顾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宣部副部长。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9年11月10日生于湘乡县潭市镇九区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入湘乡县立中学。参加了五四时期学生进步活动。1920年,同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等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冶炼厂及巴黎附近的学校学习、做工。目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唯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1922年夏加入旅欧中国
(18991989)
龙国健
  龙国健(1945—)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湘乡人,1945年2月出生,大学文化,民建会员,1967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贵州省贵阳电工总厂永恒精密电表厂技术员,贵阳电工总厂永新机修模具厂技术员,工程师,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工程师、二室副主任(1983年9月至1984年9月在北京外语学院德语班培训),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中联建设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副院长兼
罗健夫
  罗健夫(1935—1982) 航天工业科学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入湘乡一中读书。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航天工
中国式保尔 (19351982)
成思危
  成思危(1935—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35年6月生。12岁生日那天,其父成舍我写了“自强不息”四个字,以为勉励。1951年7月,他独自从香港回到大陆,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先入大学学习,后分配到广东省总工会工作,不久又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学习。1956年毕业后,先后在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天津化工研究院工作。50年代,广泛应用于核能、火箭、冶金、
(19352015)
陈子博
  陈子博(1892-1924) 湖南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2年6月生于湘乡县碧溪乡一个封建家庭。6岁就学私塾。民国初年,考入长郡中学。五四运动前夕,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1919年底加入新民学会,积极为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撰稿。当时,湖南军阀张敬尧憎恨革命,极力诬蔑十月革命,称马克思主义为“过激主义”,称布尔什维克党为“过激党”。为了回击这些攻击,他满怀热情写了
(18921924)
杨幼麟
  杨幼麟(1899-1935)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代主席,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9年生于新疆哈密。其父杨祥麟清末在新疆任镇守使,1912年病逝。1913年随母回到原籍湘乡县湘西乡。1920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毕业回乡从教,宣传革命。1925年参加韶山雪耻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韶山支部策动改组湘西乡城前区学务委员会后,任学务主任,借以掩护发展党组织。11月3
(18991935)
陈介
  陈介,陈 介(1885-1950) 国民政府外交部常务次长,外交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85年8月19日生于湘乡县同风乡。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1908年转入德国柏林大学法律经济系。通晓日、德、英等多国文字。1912年回国,历任工商部商务司司长、农商部工商司司长、财政部参事、农商部主任秘书、山东实业厅厅长、参议院议员。1920年后历任江汉关监督兼外交部
(18851950)
张默君
  张默君(1883-1965 )中国同盟会会员,上海神州女校校长,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女,1883年出生。其父是老同盟会会员,受其影响,她从小滋长了民主民族革命思想,敢于冲破女子读书的障碍。早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及圣约瑟女书院,并加入中国同盟会,与秋瑾等反清志士密谋进行浙江革命。1911年在苏州可园创办《大汉报》,宣传民族革命,辛亥革命时随父参加光复苏州之役,一同率水陆-攻入江苏抚署,参与策划江
(18831965)
李少君
  李少君 (1967~)笔名南君。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历任《海南日报》周末版副主编兼读书版主编。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九十年代的收获与缺憾》,散文集《岛》,随笔集《南部观察》,小说《人生太美好》,散文《中国的秋》、《中国的月》、《中国的爱情》、《海口之恋》、《蓝吧》等。
陈星旦
  陈星旦,应用光学专家。1927年5月6日生于湖南湘乡。195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五、六十年代,在物理测量方面做过多项国内急需的开创性工作。在我国第一次核爆光辐射威力测试中,创造性地提出测量方案及辐射传感、模拟、标定系统。研制的几种光冲量计,在第一次及以后历次大气层核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八、九十年代,研究真空紫外椚鞽射线光学技术。主持研制了光谱光源、标准探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庆云
  陈庆云,有机化学家 1929年1月25日生于湖南沅江,籍贯湖南湘乡。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有机氟化学研究。首次合成六氟双酚A,获苏联专利。参加并领导了我国首创抑铬雾剂F-53、含氟单体以及氟利昂代用品的研制和生产。合成多种全氟磺酸及其衍生物,阐明了全氟型磺酸酯的硫-氧键断裂特性。通过RFSO3C6H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伯秋
  王伯秋(1883年—1944年),字纯焘,湖南湘乡人,孙中山女婿,民国时期长乐县县长。父亲王谨巨曾任台湾基隆镇总兵、淮北水军统领,诰封“建威将军”。王伯秋依“父母之命”,15岁时就同李澄湘结婚,婚后就读杭州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又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宋教仁、黄兴等一起,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为己任,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1914年,孙中山托王伯秋照看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文学系读书的二女儿孙婉,不久
(18831944)
蒋显
  蒋显(? — 264),荆州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是蜀汉丞相蒋琬的次子,官拜太子仆。邓艾0阴平后,后主刘禅投降,派蒋显到剑阁传旨给尚在与钟会对峙的大将军姜维。钟会爱其才,留自己用。不久,钟会之变,为众魏将所攻灭,蒋显也死在乱军之中。
[三国] (?~264)
蒋斌
  蒋斌(?-264年),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蒋琬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延熙九年(246年),蒋斌的父亲蒋琬病逝,蒋斌继位父亲安阳亭侯的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 魏国大将军钟会至汉城,给蒋斌的信说:“巴蜀之地贤智文武之人才太多了,至于您与诸葛思远,譬如草木,与我为同类之人。敬重桑梓先贤,古今称道。今日来蜀,打算瞻仰尊父大人的墓地,理当祭扫了蒋琬墓莹,进行祭祀以表敬意。希望您告诉我先君大人的坟地所在。”蒋斌回答说:“得知您以我为
[三国] (?~264)
李中
  李中(1897~1951年)原名声澥,字印霞,湖南湘乡人。民国7年(1918年)来沪。次年,慕名访-,在陈启发鼓励下,改名李中,入江南造船所当打铁工。一面务工,一面结交工人,传播新思想。并应邀入居陈寓(今南昌路100弄2号),结识李达、李汉俊、俞秀松等。民国9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为第一批团员,并在《劳动界》第7期刊出《一个工人的宣言》,宣传“要产生工人的中国,首先要工人联络成一个大团体”。旋筹组机器工会,与-共同起草《上海机
(18971951)
蒋琬
  蒋琬(168—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
[三国] 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 (168246)
黄公略
  黄公略(1898-1931) 军事家,革命烈士。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湘乡县兴让乡一个塾师家庭。幼年熟读经书,尤其偏爱兵书,对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及其老师黄石公最为崇拜,因而将原名“汉魂”改为“公略”。1915年入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六团当兵,在此结识了彭德怀、李灿,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结业后回到原部队。1926年7月随所在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攻打武昌战斗中立功,提升为少校团
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 (18981931)
谭政
  谭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 ,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1906年06月14日,出生于今湖南省湘乡市楠竹山村。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县立东山学堂。 1923年,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并积极参加反帝-。 1927年春,由小学教师投笔从戎,到汉口参加国民革命军,在第4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第2连任上士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61988)
陈赓
  陈 赓(1903-1961)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 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户殷实人家。自幼受军人出身的祖父熏陶,立下“富国强兵”志向。1916年入湘军当兵4年。1921年起,在长沙铁路局工作、自学,后入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后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第二、三、四期毕业生连长。参加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3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