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人物介绍4
张天
  张天,原名天权,字穹苍,号穹苍山人,1936年12月17日出生,今宗汉街道高王尚家市村人。1951年毕业于长河草帽业小学,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师从原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程门雪、黄文东教授及全国名医师张羹梅主任医师。历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内科副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中医系主任兼推拿系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医内妇儿科专业副主任,上海华陀中医进修学院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
房玉清
  房玉清,1934年4月5日出生于浒山。在浒山小学读完小学,到余姚县立中学读书。1949年考取宁波军分区青年干部学校,曾在二十一军炮训大队等单位任俱乐部主任、文化教员等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因病从朝鲜复员。1956年8月,房玉清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系统地学习了文艺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参加了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工作。1960年9月毕业,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任汉语教师。1964年,北京的几家留学生教学单位合并,成立了北京
辛郁
  辛郁,原名宓世森,1933年6月13日出生,今观海卫镇宓家埭人,曾任台湾“创世纪诗社”社长、总。在诗坛,几乎人人都知道台湾有个大诗人叫辛郁,但对“宓世森”这个名字却很陌生;在诗人的故乡,特别是在宓家埭,大家都知道他们有个叫宓世森的老乡在台湾很有名气,写了很多书,至于“辛郁”是谁,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辛郁写诗较早,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并加入了纪弦发起的“现代派”诗社,后又成为“蓝星诗社”成员,70年代以后成为“创世纪诗社”的主将
蔡丹宇
  蔡丹宇,1931年8月出生于周巷镇一知识分子家庭。1946年7月毕业于周巷镇中心小学,考入宁波中学。1950年2月考入慈溪锦堂师范学校。他学习十分勤奋,成绩出类拔萃。从小学到高中,每次考试或竞赛,多科成绩均列第一名,即使在1949年下半年在宁波中学读高一时,由于国民党飞机轰炸等原因,学习很不正常,但考试成绩始终名列榜首。1952年9月,蔡丹宇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57年毕业,在华中工学院任教,先后主讲无线电技术、通信原理、半导体
童钟杭
  童钟杭,今掌起镇东埠头人,1931年5月16日出生于杭州。1937年在杭州上小学一年级时,因抗战爆发,全家逃难到故乡慈溪东埠头,由母亲辅导功课。后随父亲所在浙江省邮政管理局迁移到丽水、龙泉、江西南丰。抗战胜利后就读于江西南昌赣省中学,在此期间,因他的父亲工作调动而经常辍学,未能获得初中及高中毕业文凭。1949年5月,杭州、上海相继解放。童钟杭以同等学力考取国立交通大学及国立浙江大学,遵母亲之命,就读浙江大学医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陈志新
  陈志新,掌起镇陈家人,1931年2月8日出生于绍兴县城。1937年迁居上海,1949年秋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52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参加建厂工作。先后任临时工具车间和工具处技术员。1955年5月,为了支援国防现代化建设,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工程系任教员,1956年参军,授予上尉军衔。1961年1月转至西安装甲兵工程学院任教员,次年晋升为大尉军衔,1963年4月升为副教授。1970年8月转调至装甲兵直属北京装甲
虞和锡
  虞和锡,曾用名虞锦绅,1931年1月出生于龙山镇山下村。1949年,虞和锡毕业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53年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毕业后至1956年,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苏联专家研究生班深造。1956年至1958年曾赴北京大学化学系及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进修稀有元素化学及稀有金属冶金专业。1958年至1979年先后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任讲师、副教授。1981年初,虞和锡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访问学者,下半年经我国教育部批准,兼任哥伦比亚大学工程
马裕祥
  马裕祥,1930年11月出生于今宗汉街道马家路村。195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即留校任教。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进修班,1957年回杭州大学地理系,任该系副主任。1965年9月调到国家对外文委,1971年8月调回杭州大学。1986年晋升为教授。历任杭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为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教授,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马裕祥长期从事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创办了城市规划
陈永校
  陈永校,1930年6月出生于今宗汉街道。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进修。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微特电机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该学会小功率电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噪声振动学组组长。陈永校长期从事电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研制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获国家发明一等
陈善坤
  陈善坤,1930年3月出生于掌起镇。1949年9月考入南昌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后,该校更名为江西农学院。195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先后在江西农学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江西农业大学任教并兼任植物生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7月晋升为教授。陈善坤是第一、二、三届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第三、四届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国植物生长物质协会常务理事,第一届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蒋维清
  蒋维清,观海卫镇卫前蒋家人,1929年11月出生于上海。3岁丧父。1947年在上海市立缉规中学初中毕业,考入国立武昌海事职业学校造船科。1952年大专毕业分配到东北航海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蒋维清从事高校教学工作44年。1955年被评为辽宁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0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3年至1986年连续被评为大连海运学院优秀党员;1989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
陈子光
  陈子光,1929年出生于观海卫镇井头四角楼。1942年毕业于家乡裘市中心小学,1943年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附属初中。194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是年返回慈溪县观城镇,曾在观城镇私立天水小学任代课教师,并举办农民夜校。1950年考入山东大学土木工程系,1953年毕业分配到吉林,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陈子光957年曾获吉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78年获得长春市先进教师荣誉。1985年至1986年,去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
陈时若
  丝绸工程专家陈时若1929年11月,陈时若出生于今宗汉街道马家路村。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在沈阳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机械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56年晋升为讲师,曾兼任热工实验室主任和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1961年调入杭州浙江纺织专科学校(浙江工程学院前身)任教。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基础技术课教研室主任、茧丝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丝绸工程系主任,全国丝绸工程专业
沈星棣
  沈星棣,今观海卫镇师桥塘角钳自然村人,1929年10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江西省筹建江西大学(1993年更名南昌大学)时,奉命支援赴赣。历任江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南昌大学校务委员、江西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史地学科评议组副组长、江西省文博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史学会理事等职。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退休后被聘为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沈星棣长期从事中
叶望云
  叶望云,1929年8月出生于观海卫镇,不久随父母离乡定居上海,在上海度过了整个童年及学生时期。1954年随工作单位内迁而定居于武汉市。1948年,叶望云在上海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4年毕业后留在母校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教研室任职,3年后,为主治医师及讲师。1958年,他被选送到湖北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药学。经过多名老中医的3年指导,较好地掌握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结业时因学习成绩优良
马承源
  马承源,今三北镇方马村人,1928年10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1949年至1954年任上海市教育局科员视导,上海新华仪表厂公方厂长。1954年起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组长、青铜研究部主任。1987年获文博专业研究馆员职称。1985年至1999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现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文物博物馆学
考古学家
张芷芬
  张芷芬,女,1927年1月出生于龙山镇海屋。在家乡读完小学,入宁波中学(因抗战迁到嵊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54年至1957年,由国家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在这3年中,她坚持每天学习10余个小时,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她在自传中写道:“这3年确实是拼搏过来的。当时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国家花这么多钱送我出国留学,我必须完成任务。这一段经历对我以后的科学研究等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使我切身
沈之良
  沈之良,1925年12月26日出生于今观海卫镇师桥新塘南斗村。1950年7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土木系。历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农田水利专修科助教,水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职,直至1988年6月底退休。退休后,仍接受水利系的回聘,继续为国家的水利建设事业发挥余热。数十年来,沈之良一直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和工程设计工作。1978年改革开放后,继续在国内和发展中国家,包括尼泊尔、索马里和巴基斯坦等国,从事国际承包工程和许多水利工程的设计咨询工
戎文佐
  戎文佐,1925年7月出生于观海卫镇。先后在家乡及宁波读小学、中学。1939年8月16日因日军飞机轰炸失去一条左胳膊。1943年2月开始在上海均泰钱庄当学徒。他身残志坚,虽仅有初中一年学历,却在两年学徒期间发愤读书,轮番学遍亚伟速记、立信会计、剑桥英专与中华职教等业余夜校,还在新闻函授学院学习了新闻知识。他自学马寅初《中国的经济改造》一书,从此爱上经济学。1944年在上海《新闻日报》发表《论银行远期本票问题》的处女作。1946年在《宁波
徐济民
  徐济民,今观海卫镇鸣鹤场人,1925年3月出生。自幼家境清寒,在上海肇光中学初中二年级时考取由顾乾麟创办的“叔苹奖学金”,获得了足足10年的奖学金,直至1950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历任苏州博习医院内科助理住院医师,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宏仁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兼科负责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及上海第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