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名人录
士燮
  士燮(136一226),字威彦。东汉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人,祖先为鲁国汶阳(今泰山南)人,全家为躲避王莽之乱而移居交州。《三国志·士燮传》说:“六世至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士家族已经发展成为交州一带的地方豪族,颇有政治实力。士燮四兄弟稳定交州士燮少游京师,饱学经书,察孝廉,补尚书郎,后因公事免官。其父死后,士燮举茂才,除巫令,并迁回交州,当上了交趾太守。士燮有3个弟弟,大弟弟士壹,当初做过督邮,恭敬勤恳,为刺史丁宫所欣赏。丁宫后来调回京城,担任司徒,想重用提拔士壹。可等士壹到达京都,丁宫已被免官。当时继任的司徒黄琬,对士壹礼遇有加。由于董卓作乱,士壹后来便逃回了交州。当时交州刺史朱符被
[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 (136226)
陈元
  陈元,字长孙,东汉苍梧郡广信县(今广东封开)人。其父陈钦研《左氏春秋》,是与刘歆同时的著名经学家,曾做过王莽的老师,撰有《陈氏春秋》。陈元承父业、续研《左氏春秋》,且以考证文字、事实为主,成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在东汉建武间,与桓谭、杜林、郑兴同时名著一时。曾设馆洛阳,传授《春秋左氏学》。东汉初,钻研古文《左氏春秋》的学者,为争经学地位,与今文经学派的学者斗争激烈。陈元是古文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曾就设“左氏传博士”事,上疏光武帝刘秀,并与今文经学派代表人物范升展开论战。光武帝接受了陈元的建议,明令设立“左氏传博士”,而陈在被推举的候选名单中排列第一。但因刘秀另有人选,陈并未被委任。东汉建武七
[]
陈钦
  陈钦,字子伕,西汉苍梧郡广信县(今广东封开)人,经学家。汉成帝时,举为贤良方正。王莽从陈钦为师,学习《左传》。王莽称帝后,要在匈奴人面前显威力,便下诏书派遣军队分路夹击匈奴。陈钦被封为厌难将军,驻守在塞北的云中地方。始建国三年(11),匈奴单于的弟弟咸,派遣儿子助和登到汉朝作为人质,表示友好,王莽封咸为孝单于,封助为顺单于,皆给予丰厚的赏赐。过后助病死,王莽封登为顺单于代替助。可是匈奴侵犯边境,虏掠边民和财物的事仍经常发生。始建国四年(12)陈钦如实上报军情说:侵犯边境的都是孝单于咸的儿子角干的。于是王莽在长安怒斩了咸的儿子登。天凤元年(14)边疆地区发生大饥荒,人相食,谏议大夫建议撤兵,陈钦
[] (?~15)
莫宣卿
  莫宣卿(834-?),字仲节,号片玉。广东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 ,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 刺史的副职 )。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
[] (834~?)
李炳辉
  李炳辉,又名祖奎,别号路得士。汉族,,广东肇庆人。早年至南洋大霹雳埠(在今马来西亚),入教会所设学校学习英文,旋又由该校送麻六甲某校肄业,入耶稣会,分发新加坡英国长老会教堂从事传教。后加入同盟会,热心宣传革命。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至高第街战死。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上,李炳辉名列第一排第二位。碑上说其籍贯广东肇庆,不等于今日的肇庆市(当年肇庆府辖今肇庆和云浮两市所属十三区、县、市)。李炳辉是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肇庆府籍人士,具体出生地在肇庆府辖下的封川县修泰乡平岗村,即今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他牺牲时虽然年仅20岁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莫休符
  莫休符 封州开建(今广东封开县)人,曾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融州(治今广西融安县) 刺史、御史大夫。晚年辞官退居桂林,于唐光化二年(899)写成《桂林风土记》,将所见所闻有关桂林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以及风景建设和诗词吟咏录入其中。原书3卷,宋藏书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已佚2卷,清人编《四库全书》时,收得1卷,为桂林最早的风物志。
[]
全部封开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