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历史人物介绍9
王承
  王承(约273-318)字安期,生活于两晋时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孙,西晋汝南太守王湛之子,东晋尚书令王述之父。东晋官员,东晋初年的第一名士。人物生平弱冠知名,年轻时被王衍比为名士南阳乐广。永宁初年,任骠骑参军。后迁司空从事中郎,爵蓝田侯。迁尚书郎,不就。东海王司马越镇于许地,王承为东海王记室参军,深得司马越的推重,称赞他“王参军人伦之表”,让儿子司马毗效法于他。很久以后任东海太守,在太守任上为政清简、宽容。不久辞
[] 东晋初年的第一名士 (273318)
王湛
  王湛(249~295年),字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昶之子,王浑之弟,儿子是王承。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额大鼻,少言语。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颇有些才华,但是不显不露,因而大家都不知道,他的亲戚朋友都认为他是个痴呆儿,他的父亲王昶却不这么认为。但不幸的是他遭受了丧父之苦,于是住到父亲墓的附近。穿丧服,关门闭户,不和外界交往。王湛为父亲守孝三年。王湛守孝期满,脱下孝服后,便留在墓地结庐居住。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
[] (249295)
王浚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官至司空、领乌丸校尉。王浚出身太原王氏。其父王沈死后因无嫡子而承袭博陵公爵位,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等职,后迁宁北将军、青州刺史并因长驻北方疆土而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击败司马颖后其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先后升任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等职,晋怀帝即位后升-领乌丸校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赵攻陷洛
[] 西晋时期将领 (252314)
王父
  失讳。儿子:王柔,叔优,护匈奴中郎将;儿子:王泽,季道,代郡太守。
[]
王柔
  王柔,字叔优,晋阳县人。东汉时期官员。受到同郡人郭林宗赏识,后任护匈奴中郎将。王柔,字叔优,弟弟王泽,字季道,与郭林宗同郡的晋阳县人。兄弟两小时候就一起来拜访郭林宗,询问在才能和品行方面应该怎样去做。郭林宗说:“舒优会以做官而闻名,季道会以经术出名,然而违背正途改变本业就不能达到目标。”后来果然如他所说,王柔任护匈奴中郎将,王泽为代郡太守。 又在马夫当中发现了张孝仲,在送信人中结交了范特祖,召公子和许伟康都出身于酒家,司马子威出身于士卒
[]
王机
  王机,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曹魏东郡太守。父王柔,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雁门太守。王机早死,他的两个儿子王默,王沈由叔叔王昶抚养长大。
[三国]
王沈
  王沈(?—266年),字处道,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史学家。司空王昶之侄,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太原晋阳人。其父早死,由叔叔王昶抚养。能写文章,大将军曹爽聘为秘书(掾),累迁中书门下侍郎。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杀害,王沈被免职,不久又起用为侍中。与荀顗、阮籍同撰《魏书》44卷。高贵乡公曹髦好学,称王沈为文籍先生。260年,曹髦打算消灭司马家族,召王沈、王经、王业共商此事,王沈与王业竟密告司马昭。结果曹髦被杀,王沈因功封安平侯,食邑二千户。
[] 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史学家 (?~266)
王忱
  王忱(?-392年),字元达,小字佛大,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大臣,中书令王坦之第四子,尚书右仆射王国宝之弟。弱冠知名,与王恭、王珣俱流誉一时。自恃才气,历位骠骑长史。太元中,出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晚年尤嗜酒,一饮连月不醒,或裸体而游。每叹三日不饮,便觉形神不相亲。妇翁家有丧事,忱乘醉往吊。妇翁恸哭,忱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发裸身而入,绕之三匝而出。卒于官,谥曰穆。忱著有文集五卷,(《隋书经籍志》注)传于世。
[] (?~392)
宋剑峰
  宋剑峰 ,别名宋锷,号石佛,1940年生于太原。     1957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予科,师从吴冠中、阿老、高冠华、白雪石、俞致贞、罗尔纯、张秋海诸先生。     1960年升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雕塑专业,师从于张松鹤诸先生。     1962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人物画专业,师从于蒋兆和、叶浅予、张安治、李斛诸先生。  
宋剑锋
  宋剑锋(1940.4—) 别名宋锷, 山西太原人。擅长中国画。曾在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任贵州艺术专科学校教师。现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兼海南省画院院长。作品有《鼓舞》、《 椰岛撷英》、《宋氏三姐妹》、《椰风和畅》、《边陲盛典》、《回声》等曾入选全国性美 展。 
田宏宝
  田宏宝(1945.4—) 别名乃齐, 回族。 山西太原人。 擅长油画 、中国画。1982至1991年分别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班和鲁迅美院油画材料技法研究班。 太原画院创作室主任兼院长助理,一级美术师。作品《争攀》获首届全国科普美展二等奖,《边塞星月》获全国书装展优秀封面奖,《星期天》获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三等奖,《十字街头》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故乡的雪》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抢种》入选第三届 全国水彩、粉画展等,中国画《风竹》、《
王迎春
  王迎春(1942.3—) 女,山西太原人。 擅长中国画。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 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曾在山西省美术创作组从事创作 。197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班。中国画研究院创作研究部主任,一级美术师。作品有《育花翁》、《回娘家》等,《太行铁壁》(合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出版有《王迎春画集》、《王迎春、杨力舟画传》、《王迎春速写集》、《王迎春画选》,连环画《小二黑结婚》等。
王耀忠
  王耀忠(1944.10—)山西太原人。 擅长书籍装帧。 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85年在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进修。 历任《冶金报》报社美术 ,冶金工业出版社美术副编审,书籍装帧设计、美术科副科长。封面设计《稀土》获19 79年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一等奖。封面设计《采矿工程手册》及《工业球罐的设计与制作》, 分别在1980年及1981年全国书籍装帧展览获奖。
王步超
  王步超  (1936.6—)别名樊昱,笔名步超, 山西太原人。 擅长中国画、漫画。 1955年毕业于太原第一师范高师部。历任美术教师,《太原日报》、《太原文艺》美术,太原市美术协会主席,太原画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漫画《窃贼》、《空中检阅》、《病态》、《小-》等;国画《济公》、《乘凉图》、《晨之歌 》等。出版有《王步超中国画选》等。
张泽民
  张泽民(1943.6—)山西阳曲人。擅长版画,舞台美术设计。1960年入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65年毕业后任教于山西戏曲学校至今。1982年入中央美术学院 版画系进修。历任山西戏曲学校美术科主任、高级讲师、工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牛市》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钉马掌》获全国藏书票小版画大奖赛三等奖。晋剧《红娘子》、《座窑》设计获全国戏曲调演创作奖一等奖。《出山》获国际微型版画展 奖。作品二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
张保亮
  张保亮(1942.7—)字光轩,山西太原人。擅长油画、中国画 。198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研班。现任太原画院副院长,高级美术师。 主要作品《勉励》、《村西》、《徐向前》、《韵寂》、《美容图》等。    
景军山
   景军山,男,汉族,1963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就职于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并有获奖和收藏。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解放军报》《中国军工报》《国画家》等报刊杂志。收录于多种大型专业画册。国画《问客》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信天游》入选全军第九届美展、《峥嵘岁月》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作品《厚土》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乔以钢
  乔以钢 (1953~)女。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9年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1969年赴辽宁开原插队。1982年以后历任天津轻工业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为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教育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副会长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开始发表学术论文。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教授二级。著有专著《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
马琰
  马琰 (1917~1996)笔名璐之、松碧。女。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1935年起在山西农村妇联、牺盟会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在晋西北抗联从事群众工作。1946年后历任晋绥边区文联文学部、兴县政府文教科长,西北艺术学院秘书,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吉林省文联副主任,《长春》杂志主编,中国作协吉林分会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长篇小说《于改秀》、《第一次分红》等。
(19171996)
高捷
  高捷 (1927~2009)笔名示贞、常直。山西太原人。1948年肄业于北平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华北新大众报》,《山西日报》记者、、工业组副组长,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教授。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传记小说《赵树理传》,编著《马烽、西戎研究资料汇编》、《山药蛋作品选》,评论《一篇现实主义的杰作——论〈狂人日记〉》等。《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美》获首届山西省赵树理文学评论奖
(192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