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历史人物介绍2
黎良仕
   (1910~1935)黎良仕,原名黎廷汉。德保县城关人。1930年8月同龙光乡多龙村陇香屯周桂才等7人一起,到向都县苏维埃政府要求参加红七军,临行时,同行选他为班长。他把几个人带到奉议县(今田阳县)田州后,编入红七军第一纵队一营三连三排七班,任班长。同年11月初,随部队到河池整编, 编入红七军第十九师五十八团三连三排七班, 仍任班长。在北上途中,于1931年4月调到教导大队为队员, 到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后,编入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第
(19101935)
何其瑞
   (1902~1937)何其瑞,高小文化,壮族,龙光乡妙怀村记屯人。1927年11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 1928年7月参加农民自卫军,11月任天保、向都两县农民自卫军第二营营长。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7月2日,国民党桂系镇压农民革命运动,“围剿”农军,何其瑞奉命率一个连农军打先锋战, 与敌激战两小时,打垮两股敌军。自此,何其瑞声威大震,1930年1月,何其瑞率赤卫军两个连追歼扫荡钦甲乡图妥屯的桂军岑帮军一个
(19021937)
张振笔
   张振笔 (1897~1931)张振笔,龙光乡平圭村那圭屯人。自幼聪明伶俐,刻苦奋读,16岁读完私塾。1927年春到天保县立初级教员养成所就读。1928年春,经天向农运领导人介绍,到向都县把荷乡塘都村小学任教。期间,怜惜家境贫寒学生,免收学费。在教学中,他一方面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暗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农民与当地土豪斗争。1928年8月,参加共产党所组织的农民自卫军,担任天(保)向(都)农民自卫军的小队长。他深入天保县南区龙求、
(18971931)
潘大斌
  潘大斌(1897~1931)潘大斌, 壮族,龙光乡新龙屯人,8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成人,未进过学堂,家庭贫寒,1924年为谋生路而投军,1927年退役。1928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天(保)向(都)农民自卫军,任班长,带领农军英勇作战。1929年12月农民赤卫军在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下,改编为赤卫军,潘大斌升任天向农民赤卫军第三营副营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时因第三营兵员不足,枪弹短缺,他奉派到龙光乡招募兵员,筹集枪弹,与乡苏维埃干部,发
(18971931)
弦子
  弦子(Stringer),1986年4月22日,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中国流行女歌手、演员。2004年因演唱歌曲《醉清风》,在网络上获得网友支持。2005年被台湾制作人陈子鸿相中,签约成为歌手,其后与潘玮柏合唱《不得不爱》而获得更多关注。2006年发行首张专辑《箭在弦上》,2007年弦子获得第14届东方风云榜东方新人银奖、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2011年11月,发行第四张专辑《逆风的蔷薇》。20
许宗崇
  许宗崇 (1951~1979),1951年出生于广西德保县。壮族。基干民兵。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参加民兵担架营支前。1979年2月29日清晨,大炮轰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一条两山相距200米的狭长地带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枪林弹雨中,许宗崇背着一个伤员猫着腰稳健疾跑,敏捷跃进。子弹贴着他脚下的地皮“啾啾”尖叫,炮弹0腾起的碎石沙土在他周围纷纷倾泻下来,硝烟缠绕着清晨的浓雾,一团团翻滚升腾,一忽儿把他吞没进去,一忽儿又
(19511979)
黄子能
  黄子能 (1968~)笔名秦时、骆雪。壮族。广西德保人。中共党员。1986—1989年在广西右江民族师专人事处任科员,1989年至今在建设银行广西百色分行工作,先后任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纪检员、监察员、宣传部部长兼团委书记等。经济师。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独倚斜杨》、《黄河之旅》、《穿过城市的丛林与沼泽》,参与编写《右江红浪》、《澄碧湖诗联选》、《桂西诗联选》等诗集及内刊《百色诗联》(均任编委)。
黄承基
  黄承基 (1955~)壮族。广西德保人。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1981年参加工作,历任德保县中学教师,广西作协专业作家,《北海日报》,广东省社科院文学研究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顾问,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副会长。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断续风雨》、《远航》等,文学评论集《诗歌创作杂谈》、《文学价值论》,组诗《远行》、《太阳史诗》、《十万大山》等18部。诗集《南方血源》、《亚热带》分获广西第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