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历史人物介绍2
刘绍禹
  刘绍禹(1900—1981),名怀锐,四川新津人。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幼年时受其父影响,热爱教育。1914年从成都成属联中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被派送美国康奈尔大学学教育学,次年转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192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旋进入该校研究院,致力于比较心理学研究,后赴欧考察半年,1927年写成论文《年龄与学习的关系》而获博士学位。经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的推荐,加入全美自然科学家协会。因成绩优异,卡尔教授执意留其在美继续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19001981)
孙煦
  孙煦,笔名雪芦,新津县永兴场人,生于1904年,幼时聪明,文思敏捷。他先从师于成都刘咸荣先生。后肄业于成都青年教会学校及工科学校。1929年他出川求学,同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陈独秀“无产者社”成员,在印刷厂负责《无产者》编印工作。次年他又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从事翻译和创作,又为陈独秀组织的“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成员,在上海沪西区从事秘密工人运动。孙煦932年被捕,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处5年-,囚于南京。孙煦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狱,后
(19041965)
侯宝斋
  侯宝斋出生于1851年,新津花源人。他为人仗义,济困扶危,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受到群众的普遍尊敬。侯宝斋早年参加了新津“哥老会”,被推为“新西公”的龙头大爷。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新津九个哥老会联合组成总社,名叫“九成团体”,他又被推为总舵把子。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老百姓仇恨洋人,也恨清政府腐败无能。1905年,四川义和团掀起打教堂、杀教士、仇洋货的风潮。新津当时也是群情
[] (18511911)
王龙基
  王龙基,祖籍龙口市徐福街道大王家村。1940年6月13日生于四川郫县,高级工程师。1947年初,史东山先生导演的《新闺怨》中,王龙基初上银幕。此后,王龙基在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关不住的春光》、《乌鸦与麻雀》、《希望在人间》等十余部电影中扮演角色。其中,在石挥导演的电影《母亲》中扮演儿子牛牛;在阳翰笙、陈白尘、李天济编剧的电影《三毛流浪记》中扮演三毛;在赵丹导演的电影《为孩子祝福》中扮演主人公张化国;在瞿白音导演的电影《
高稼
  高稼(1171-1235),南宋蒲江人,魏了翁之二哥,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历任成都县尉、绵谷(广元)知县、洋州(陕西洋县)、荣州(四川荣县)知州,利州路提点刑狱兼沔州(陕西略阳)知州。蒙古窩阔台大汗大举南侵,高稼“以身捍蜀”,抗击蒙古皇子阔端大军的进攻。城陷后,与敌军巷战,壮烈殉国,年64岁。遗著《缩斋类稿》30卷。宋朝政府追赠为正议大夫,谥忠襄。《宋史》立传。
[] (11711235)
陈绍周
  陈绍周(1880—1951),字远昌,原籍广东,自幼家贫,为生计奔波来蒲,开设小纸店谋生。他痛切当时弊政,有志于唤起民众,遂将节衣省食之资,在县北高桥乡创办育才学校,延聘师资,培育人才。1927年春,陈绍周在当时广东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影响下,同进步教师王尧钦等成立高桥农民协会。4月,中共成都特别支部派党员石兆祥到蒲江指导农运工作,并建立了蒲江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高桥农运蓬勃发展。陈绍周亲率育才学校师生,分赴县内各乡镇--,宣传、鼓动群众“
(18801951)
廖怀信
  廖怀信(?-1855),清代蒲江县仙居乡廖营(今鹤山镇公议村人),天地会领袖,咸丰四年十二月(1855年)起义于双流县黄水河,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转战新津双和场、彭山青龙场,回驻蒲江寿安镇插旗山真武观,在八角庙击败清军,杀知县韩一松,攻打县城,自称统领兵马大元帅。继后进攻邛州高埂、杨场、冉场、大邑唐场、安仁镇,崇庆州中和场,全川震动。四川总督调成都、嘉定(乐山)、雅州(雅安)驻军及乡团围攻,廖怀信战败被俘,遭凌迟、挖心、斩首酷刑。案卷归《
[] (?~1855)
杜长明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与教育家——杜长明(1902—1947)杜长明,字镜如,四川蒲江县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他通过研究球形颗粒碳在气流中的燃烧,首先提出外扩散影响燃烧反应的理论,对化学反应学科的早期发展有益。他毕生从事化工教育,参与创办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并长期任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长,为培养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1902年1月28日生。1918年考人北平清华学校,1926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两年后人研究生院,师从
(19021947)
王万
  王万,字万里,号淡斋,南宋邛州蒲江人。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赴川陕类省试获第一,名列类元。王万是蒲江历史上第一个全省“状元”。宋代实行解试、省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解试,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建炎元年(1127),经“靖康之变”时局动荡,为维系士心,宋高宗下诏诸路,开科取士。于是,南宋时期的类省试的出现。他在诏
[]
蒲元
  蒲元,一作蒲元性,据今《成都通史》、罗开玉与谢辉《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任桂园《天府古镇羊皮书》、伍松乔《天下古成都》,称其籍贯为三国蜀国临邛人(现今四川的邛崃与蒲江县一带)。蒲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太详。据《全三国文·蜀六》记载,蒲元为蜀相诸葛亮相府之西曹掾。蒲元之才为刘备、诸葛亮、姜维所赏识,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木牛流马制造等重大工程,堪称蜀汉王朝的“大国工匠”。陶宏景《古今刀剑录》记载,蜀汉章武元年(2
[三国]
彭仕复
  彭仕复(1901-1944),蒲江县西南镇金花坪(今光明乡金花村)人。早年,投身军旅戎马。1933年,任四川陆军李家钰四川边防军第五混成旅李注东部第十二团团长,驻防新津。1935年,任第四绥靖区第一零四师第三旅陈绍堂部第九团团长。1936年被国民政府委任为陆军步兵中校。1937年抗日军兴,彭仕复晋升为上校,奉命率部出川北上抗日。12月,抵达长治、黎城一线驻防。1938年1月,率部由长治北上,越过正太铁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进至榆次东
(19011944)
孙介卿
  孙介卿(-1938),蒲江县城东门外孙坝人,生年不详。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邓锡侯第三十师军事教育团,投身军旅,任排长、连长、营长。1931年,任四川陆军李家钰四川边防军第六混成旅第十八团团长,驻防安岳。1935年,任第四绥靖区第一零四师第二旅第四团团长。1936年,率部进入越西,驻防礼州,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第一七八师第一零六三团团长,辖三个营,一个迫击炮连,一个担架队,一个消毒排。是年,被国民政府委任为陆军步兵中校。抗战全面爆发,四
张黎群
  张黎群(1918-2003)蒲江县中兴场黎坝(鹤山镇九莲村)人,原名黎富敏、黎储力、张佛翔,1936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革命活动。1937年春(19岁),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马列学院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8月奉命回四川,组织四川青年救国联合会,动员一批青年志士去延安。1938年3月,他在陕北公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再次奉命回四川,历任中共成都西北区委书记、中共夹江县委书记、夹洪特委书记、中共乐山中心县委
(19182003)
周民英
  周民英(1920-1998),原名詹德安,四川蒲江县人。1920年8月出生于寿安镇,早年于成都就读中学。时值抗日战争,周民英深受中共抗日救亡主张影响。经县人张黎群介绍,由四川地下党组织安排,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1938年1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创办的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青训班”)青训班搬迁到泾阳县云阳镇北约8里路的安吴堡,周民英被送至第四期训练班学习。冯文彬、-任青训班正副主任,刘瑞龙任教务处处长,张琴秋任生活指导处处长,任郭世光秘
(19201998)
董仲平
  董仲平(1916-2005),四川蒲江县人。1916年12月21日,出生于寿安镇。成都就读中学期间,深受中共领导的爱国-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1936年8月,参加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成都市学生救国联合会”。1937年6月,董仲平与张黎群、肖泽宽、付承均、廖仁五位青年至交,经一个多月徒步千里到达延安。他们是第一批到达延安的青年学生,并被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随即,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年12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1
(19162005)
高定子
  高定子(1177-1247),字瞻叔,南宋蒲江人,高稼弟、魏了翁兄。从小聪颖好学,博通六经,于嘉泰二年(1202年)考中进士。历任郪县(今四川三台县境)主簿,中江县丞,丹棱、夹江县令,绵州知州,刑部郎中,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礼部侍郎等职。知夹江县时,遇发大水而缺粮,贫穷的百姓纷纷来县衙说没有地方可以买粮。高定子说大家不要忧愁,你们带钱到以前买米的地方等待就可以了。百姓走后,他打开县里的粮仓,将存粮运送到那些卖米大户
[] (11771247)
杨子元
  杨子元(1871一1919),字连珊,蒲江县城西街人。十四岁考取秀才,补廪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聘为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国文教员。清末.入四川法政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十九日,蒲江知县孙廷彩命杨子元编纂《蒲江县乡土志》。三十四年(1908年),经三年的努力编成《蒲江县乡土志》上、下册,共12卷。杨子元认为蒲江“地宜农业”,每年有二万石大米外销新津、彭山一带。应“合乡社团结力,实兴农学.以浚利源。”“广搜稻种”,选用良
(18711919)
杨达
  杨达,原名杨先达,字闻非,1902年出生于四川彭县(今彭州市蒙阳镇)一个农商兼顾的家庭。1919年就读于彭县中学14班,并与13班、17班进步学生何秉彝、杨石琴交往甚密。1921年,杨达、何秉彝、杨石琴等先后毕业,去成都求学。1923年,杨达考入成都华西大学医科班。1924年4月,杨达冲破家庭重重障碍,与杨石琴同赴上海求学。到上海后,杨石琴考入上海法政大学,杨达考入同济大学医科班。在上海读书后,杨达便对上海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时还专门
革命烈士 (19021928)
邓绍先
  邓绍先(1898~1971),名续成,男,四川省华阳县(今双流县境内)人。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仰慕新学,崇尚科学,遂立志以科学救国。1916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专攻化学。1919年毕业,任四川实业制革厂技师。1926~1929年,先后辗转于四川南溪、温江,崇庆等地的实业所和技术学校工作。1929年任峨眉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理化教员。因自幼体弱,早在工业学校学习之时,便开始自学中医。后来,又受到长亲
(18981971)
李华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李华敏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4月2日21时40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5岁。李华敏教授1927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并留校任教,1951年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1954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哈工大任教。1979年评为教授,1997年退休。曾任机械原理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等职。李华敏教授1961
机械原理专家 (1927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