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名人录
张爱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张端绪。1910年1月9日生于四川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1925年在达县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和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四川、上海从事秘密工作,曾任中共支部书记、县委委员。同年12月赴江苏如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第14军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大队政治委员。1930年冬起任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局秘书长,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曾团中央机关报《青年实话》,主编少先队中央总队部机关刊物《少年先锋》。1934年春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102003)
陈伯钧
  陈伯钧1910--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教育家。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六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0,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排长、连长,赣西第三游击队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二团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三分校学生总队政治委员,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军团参谋长,第十三师师长,红五军团第九军、四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军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旅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第二分校校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员副司令员,一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101974)
任思忠
  任思忠(1918—2004)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由团转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达县第二区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共青团达县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指挥部政治教育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抗战剧社队长,延安烽火剧团政治协理员,延安部队艺术学校政治协理员兼总支-。解放战争时期,任承德卫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热河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一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兼政治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82004)
严政
  严 政(1918-2003),达县江陵乡人。严政是四川省达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以及强渡嘉陵江、绥崇丹懋、天芦名雅邛大等战役战斗,长征中三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营副政治教导员、股长、政治处副主任、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孟良崮、南临战役,胶东保卫战,昌潍、胶济路西线、兖州战斗和济南、淮海、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浙江省绍兴地委副书记,师政治委员兼分区政治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82003)
李崇银
  李崇银, 气象学家 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 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大气季节内振荡动力学研究方面,最早提出对流加热反馈是激发产生热带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完善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CISK波理论。在ENSO循环动力学研究方面,揭示了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NSO发生的重要作用。在卫星红外遥感测湿、台风动力学及热带气象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斌
  徐斌原铁道兵副司令员。徐斌是四川省达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四方面军总保卫局勤务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部青年队队长,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科员,参谋等职,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战斗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测量队队长、参谋训练队队长等职,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反顽、反-斗争,完成了绘制翻印陕甘宁三省部分地区十万分之一地图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支队参谋长兼大队长、纵队参谋主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三支队政治委员、铁道兵团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等职,率部抢修了陶赖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202002)
彭龙伯
  彭龙伯,化名彭真,1904年生于四川省达县映山场。父亲彭毓纶是清末秀才,为人正直,深受乡民崇敬;母亲彭杨氏是一位贤德的农村妇女,善操持家务。彭龙伯5岁与萧雄义成了亲。虽说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但婚后小两口感情很好。为了学医,彭龙伯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考入南泽医科大学。他一面攻读医学,一面从事-,在运动中得到锻炼,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彭龙伯不能在上海立足,便东渡日本,在留学日本的三哥帮助下,考进日本某大学医学旁听。他迷恋着医学科学,成天呆在图书馆啃医学书籍。他的勤奋和记忆力是惊人的,短短几个月,竟能通读日文医学书籍。1928年秋,他乘船回到上海,用“彭
革命烈士 (19041934)
王文模
  王文模(1911—1995)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达县二区游击大队中队长,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五团营管理员,团经理处股长。副处长,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管理主任,一一五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前方供给处处长,冀鲁边军区前方供给处处长,后勤部政治委员,渤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渤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政治部主任,卫生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后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11995)
胡华居
  胡华居(1914-1979)四川达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红三十一军排长。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转入中国0。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大队代政委、冀鲁豫军区第二十团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十七军五十师师长兼政委。建国后,任镇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政委、济南军区装甲兵副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4月在济南病逝。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79)
李中权
  李中权(1915—2014)四川省达县碑牌河乡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东游击军大队中队长,大队政治委员,0绥定道委宣传部部长,0川西道委组织部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0天全县委-,金川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第二分校大队政治委员,第二分校三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政治委员兼衡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政治委员,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52014)
侯正果
  原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顾问(部长级待遇)。侯正果同志1910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1932年参加赤卫队,1933年7月参加红军,19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四军十一师排长、连长、红军大学区队长、红四方面军总部警通营政委、中央警卫团第一任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三五九旅营教导员,“抗大”一大队二队队长、副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特务团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晋冀军政干校校长,北岳军区平西军分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侯正果同志历任唐山军分区司令员、河北练兵指挥部司令员、华北军区军政干校校长、65军和24军第一副军长、石家庄高级步校副校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12002)
刘新权
  刘新权(1916~1994.3),四川达县人。1933年9月参加红军,参加过长征。建国前和建国初期一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64.4~1970.6)。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1994年2月25日在北京去世。1933年,刘新权参加红军,在红33军291团当文书,以后调到88师政治部宣传队当 宣传员,他回忆说写过一条“朱德总司令是仪陇人”的标语,每个字有一个人那么高。刘新权还在宣传队编的川剧里扮演一个长工,据说演技不错。红军过草地后,刘新权患了伤寒,住进医院,因此没有随西路军过黄河。他出院后,给卫生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1994)
唐伯壮
  唐伯壮,字身烈,1899年4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黄都乡唐家吊楼子。中学毕业后,入四川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当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时期,革命之风盛行,《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广为传播,唐伯壮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进步杂志,产生了“革命救国”的志向。1926年12月唐伯壮弃法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在这里,他接触了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和革命理论。在斗争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黄埔军校大肆“清党”。唐伯壮经请示党组织同意,立即动员几个同学一道转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夏斗寅、杨森叛变革命后,他与学校师生一起
革命烈士 (18991929)
郑玲才
  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厅级干部、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云南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站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成员,农工民主党一届、二届省委副主委郑玲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5月11日18时50分在昆逝世,享年89岁。郑玲才同志四川达县人,一生工作在祖国西南边陲,为西南地区卫生防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省卫生防疫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郑玲才同志早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就立志献身农村卫生工作。贵阳医学院毕业后,他主动要求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到贵阳市花溪公共卫生教学区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并兼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助教。在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防疫队任队长时,面对建国初期旧中国遗留下来的
(19162005)
李一才
  李一才,原姓勾,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县。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贫穷潦倒的舅父家中,7岁时便开始给地主放牛放猪。艰难的生活培养了他倔强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24年,达县一带的贫苦农民因不堪地主的沉重剥削和压迫,联合起来举行-,当时李一才只有15岁,却毫不畏惧地参加了这场斗争。不久-失败,他和十余名参加-的农民被地主民团捉住,关押在一座临时修筑的监狱中。敌人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但他们紧咬双唇一声不吭,在一个气色阴沉的夜晚,李一才和十几名农民被绳索捆着押往城外的田野中,刽子手举起屠刀,一颗颗头颅被砍落在早已挖好的土坑里。最后只剩下李一才和另一个年龄较小的农民,他闭起双眼,只等最后时刻的来临
(19091948)
张江霖
  张江霖(1917.2-1999.10.26)四川达县银铁乡人。原名张有职。1934年1月入团。1937年1月转党。193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4方面军战士、副班长、班长、教导队学员。1934年7月任川陕苏区红4方面军11师32团3营9连排长、32团别动队队员、32团特务连文书。参加了长征。1935年6月任红1方面军4师11团2营通信班长、11团团部通信排通信班长。1036年6月任红3军团4师师部通信员。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15师炮兵营3连副连长、警备4团1营3连副连长。1938年3月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大队2队学员、5大队7队区队长、2大队助
(19171999)
唐荣华
  唐荣华同志1919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营教导员、副团长、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政委,昆明军区国防工业办公室第二政治委员,陆军11军副政委等职。曾被评为“模范指导员”,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胜利勋章。1977年8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8月离职休养。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唐荣华同志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5次反“围剿”作战和天生桥、四川丰都、万源县板桥凳坳、陕西宁强、四川建格、甘肃新旧城、蒙城
(19192008)
陈官煊
  陈官煊 (1938~)笔名陈凡、江牧。四川达县人。1955年毕业于成都铁路勘测技术训练班测绘专业。历任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干部,达县草坝公社民办教师,达县文工团编剧,达县地区群众艺术馆文学辅导,达川地区创作室专业作家,达川地区作家协会主席、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勘测短笛》、《在跃进的日子里》、《山野新歌》、《五彩的风》、《陈官煊讽刺诗选》、《陈官煊诗选》,儿歌集《小军号》、《红小兵之歌》、《金翅膀》、《星星和我捉迷藏》,儿童诗集《陈官煊儿童诗精选》等。《大雨点》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儿童读物奖,《我爱巴山红杜鹃》、《琳琅茶喷喷香》
杨超
  杨超,1911年12月生,四川达县人。原名李文彦。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在成都外语专科学校学习。1929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绥属青年团。任北平互济会员,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中国公学文学研究会、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干事。1932年7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8月出狱,赴延安。1937年10月在延安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后任马列学院哲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秘书科长、中央宣传部文委秘书、中央社会部指导科长、重庆办事处情报科长、马列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1945年8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情报部工作,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社会部部长。1946年回延安
(19112007)
全部达川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