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人物介绍20
李肇岐
   李肇岐(1904—1941) 即墨李家西城人。中共党员。1938年,成立“抗日独立中队”,任队长。12月,所率部队冲破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到达黄县八路军驻地,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六十五团,任团长。从此率部转战于蓬(莱)、黄(县)、掖(县)和招(远)、栖(霞)、莱(阳)等县。1941年病逝。
(19041941)
张咨明
   张咨明(1915—1940) 莱西西张家寨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九大队政委、胶东抗日游击队组织科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秘书长。1939年秋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五旅十四团政委。1940年6月,率部在招远灵山同数倍于己的日军作战时牺牲。
(19151940)
李佐民
  李佐民(1912—1940) 原名天佑,又名拙民。莱西李格庄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济南第一师范。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莱阳县队宣传部副部长,黄县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三支队总务科长,八路军五支队政治部干部教导队、五支队海防指挥部、五支队六十二团政委,胶东抗日联合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五支队招莱边区指挥部政委。1940年在招莱边区阻击顽军赵保原部战斗中牺牲。
(19121940)
庄国瑞
  庄国瑞(1904.2~1940.4) 原名有庆,又名扶吾,莱西县水集镇任家疃村人。 1922年,国瑞于莱阳县第二完全小学毕业后,考入济南第一师范。他在济南上学期间,正值国共合作,组织北伐军北上。他于1925年加入了国民党。1926年1月,受国民党省部派遣,回到莱阳,以“二小”为基地,和赵国栋、葛覃一起发展国民党90余名,其中包括以宋海艇为首的共产党员10余名,建立了国民党莱阳县临时县党部。他在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2
(19041940)
周树东
   周树东 (1917—1937) 平度北滚泉人。9岁随父迁居吉林珲春县。“九一八”事变后,珲春沦陷,周树东投笔从戎,到东沟参加了救国军。后因该部成分复杂,纪律松弛,面对日军“讨伐”,土崩瓦解,周树东遂奔赴烟筒砬子根据地参加抗日游击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少先大队副大队长、共青团汪清县委特派员、共青团东满特委组织部长等职。1935年5月, 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一团政委,兼任共青团东满特委书记。此间,先后组织并
(19171937)
綦书田
  綦书田(1905—1934) 平度沙梁村人。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训育主任。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 1年任国民党四十六师副团长、团长。1932年举行起义,使四十六师全部投诚。后任红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训育主任。1934年12月,在红军长征的一次突围中壮烈牺牲。
(19051934)
刘兰芳
  刘兰芳 (1904—1934) 名曰善,字兰芳。莱西河崖村人。1924年莱阳乡师训练班毕业任本村小学教员。 1925年8月与田绰永、刘坦等人成立了“反封建、反压迫、反迷信”的“少年同志社”。1931年春被国民党县政府委任为洼子镇镇长,以此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8月,中共招莱特支成立,任委员,后任莱阳边区委书记。秋,莱阳边区委成立了武装游击队,兼任指导员。1934年2月22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受
(19041934)
王星五
  王星五(1904—1933) 原名王佐仁,又名王荩臣,化名王曰生、袁敬臣。青岛市北区浮山后村人。自幼习武。1921年,考入胶济铁路机械科当养成工,因带头痛打欺压工人的日本工头,被开除。1922年,考入日商钟渊纱厂做工,同年秋被派往日本神户学习纺纱技术。在日本期间,发起组织“兄弟同盟会”,并被推选为副会长。他传授大家拳术,以武力抵抗日本人的欺凌。1923年春末,回国在钟渊纱厂做工。 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卅”惨案后,青岛各大
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041933)
徐坤田
  徐坤田(1908—1932) 胶南庙东村人。胶南第一名共产党员。15岁时外出做些小本生意,结识了革命党人和有识之士,懂得了革命道理。1928年,-当了国民党诸城四区的区丁。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在四区区丁中发展党员,建立了胶南第一个党的组织——潮河党小组,徐坤田、周信斋任组长。1932年10月被捕,在敌人酷刑下始终不屈,英勇就义。
(19081932)
段景钦
   段景钦(1901—1931) 崂山段家埠村人。1922年秋入青岛日商钟渊纱厂当练习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因积极为党工作被捕,坚贞不屈。1930年获释,担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分管交通,负责市委与上下级的联系。1931年被捕牺牲。
(19011931)
纪子瑞
  纪子瑞(1895—1931) 又名纪济民、纪玉夫。胶州里岔村人。1910年到青岛四方机车厂当木工。1922年青岛归还中国。他与工友建立了地方性行会组织。是年冬,几个工人行会组织合并成立“圣诞会”,纪子瑞是参与者之一。1923年,中共党员王荷波、邓恩铭相继到青岛开展工人运动。“圣诞会”在他们的帮助教育下成为中共领导的工会性组织。纪子瑞等亦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9月, “圣诞会”被胶济路局封闭。在邓恩铭的领导下,纪子瑞等发动和组织工
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18951931)
薛文英
  薛文英(1892—1930)胶州北庄村(今黄岛区薛家岛北庄一村)人。1910年在潍县读中学,后考入济南铁路学校。1914年考入津浦大厂(津浦铁路济南机车厂)做工。1921年在中共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下,薛文英等人成立了津浦大厂的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和第一个工人夜校。 1922年6月又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基层工会——津浦铁路济南机车厂工会, 薛文英任主要领导,并于7月组织了津浦大厂的第一次-斗争,取得胜利。1924年10月加入中国共
(18921930)
荆中允
   荆中允(1849—1927)平度荆家村人。中医。教过书,不久弃教从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对前来诊病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故整日门庭若市,但从不收取诊金,偶遇极贫之病人,还解囊资助。平日临症之余,精研医经,注意积累,著作甚多。其中《本草易读》《先圣遗范》分别由上海大东书局和烟台福裕东书局出版。
(18491927)
郭绪栋
  郭绪栋(1860—1925)字梁丞。胶州辛街(今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人。幼年聪颖,勤学不懈。中秀才后,家境已颇为贫寒,乃开馆授徒,维持生计。光绪年间结识了山东巡抚张曜之子,被引见于张曜。张曜试其才,委以嵩武军中营文案职。后升为武卫右军文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郭绪栋临阵处理军务,经常出入于 林弹雨中,而神志镇定,办文案头头是道。战后,被调任天津巡警总局文案,后担任陆军第二十三师书记官。民国初年,提任济南商埠局局长兼市政公所总办
(18601925)
戴恩溥
  戴恩溥,字瞻原,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世居平度城东关街。 其父戴金鼎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山东乡试解元,在汶上、昌乐等县做过多年学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戴恩溥咸丰十年(1860年)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成进士。初任兵部主事,历升陕甘道监察御史、工科掌给事中,最后从广西右江兵备道任上退休。在他的仕宦经历中,任科道谏官为时最久。他为官清正,上奏的内容多是有关国计民生的要事。 光绪年间,山东各州县官员征收田赋时以银折钱,
[] (18271911)
法伟堂
  法伟堂 (1843—1907)字容叔,号小山、筱山。胶州法家庄(今胶州市南关街办事处) 人。出身书香世家,兴趣广泛,尤喜古文。1879年(光绪五年)举人,1889年(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知县,改武定府教授,皆以疾力辞不就。后任青州海岱书院主讲10余年。1891年(光绪十七年),以“学问优长,训迪有方”,由山东学政裕德奏请赏国子监学正。晚年于济南任优级选科师范学堂总教习、山东全省师范教习所所长、《山东通志》总纂。法伟堂博及群书,精于音韵、
(18431907)
阎昌居
   阎昌居 (1902—1985)全国先进生产者。 青岛市李沧区阎家山村人。1918—1947年在青岛自来水厂李村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当工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青岛自来水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1954年,他创造出水泥石棉搅拌机,不仅解决了水泥石棉管道接口质量的关键问题,而且完全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工效两倍,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他还根据锅炉室工人的先进操作方法,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烧煤方法,使每吨送水耗煤降低0.1069公
(19021985)
康生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又名张叔平,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耕、赵容等。诸城大台村(今属胶南)人。康生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幼年在其家设学馆读书,1914年去青岛礼贤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回家。同年秋,因遭土匪抢劫,举家迁往诸城,入诸城教师讲习所学习,1918年结业后,在诸城高等小学任教。五四运动后接受新思想。1924年夏天到上海,进入实际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学习。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上海日本
(18981975)
柯劭忞
   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著名文人,历史学家。胶州大同村人。柯劭忞16岁入县学为生员,后应召入济南尚志书院读书,中途辍学。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乡试举人。之后,他广交各省学吏,曾先后应聘于晋、粤、辽东等地书院担任主讲。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中进士,遂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不久任编修,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为其岳丈吴汝纶订正了《尚书故》4册。1901年,柯劭忞出任湖南省学正,任期4年。回京后,曾先后担
(18501933)
吴大洲
  吴大洲(1884年-1918年),原名廷桢,字佐周。山东省琅琊镇吴家村人,后迁居泊里封家庄。1908年加入同盟会,在东北、山东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武昌起义后曾任山东军政府都督。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后,1914年7月出任山东革命军司令长官,与袁世凯第五师展开大规模战斗。1916年任山东护-都督,打垮靳云鹏和袁军第五师,俘官兵7000余人。袁死后,段祺瑞借黎元洪之名,乘机诱捕吴大洲于陆军监狱。1918年11月12日,身体极度虚弱的吴
(188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