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历史人物介绍5
张织云
  张织云(1904年-1975年),演员,原名张阿善(阿喜),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幼年移居上海,中国第一代女明星之一,第一位中国电影影后。1923年考入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主演无声片《人心》、《战功》。1925年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可怜的闺女》、《新人的家庭》、《空谷兰》等,曾被上海新世界游艺场选为“电影星后”。1926年后主演《未婚妻》、《爱情与黄金》、《玉洁冰清》。1927年随唐季珊去美国结婚,后被抛弃,明星影片公司以其遭遇拍摄
(19041975)
吕坚
  吕坚(1742-1813)字介卿,号石帆,广东番禺人。乾隆年间岁贡生。生性兀岸自异,家贫甚,然胸次落落,无所介,虽箪瓢屡空,笑傲自若。李文藻见其诗,奇之。朱珪莅粤,与黎简尤见称许。但蹭蹬名场,老而不遇。坚诗文幽艳陆离,奇情郁勃,不肯作一常语,与黎简、张锦芳、黄丹书合称“岭南四家”。
[] 岭南四家 (17421813)
麦杰初
  麦杰初,1954年8月出生,西塱村人。少年时便在家务农,青年时已掌握娴熟的蔬菜种植技术。1984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麦杰初便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里种植1.8亩蔬菜,由于种植技术好,获得可喜收成。1985年,他将菜田面积从1.8亩扩展到3.6亩。1988年,蔬菜种植面积更达7.8亩(2000年已减至4.5亩)。麦杰初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菜农和镇科技办的技术人员。通过试验,麦杰初发现,蔬菜的合理间种和套种,不但能促进蔬菜的生长,充分利用地
霍应波
  霍应波,芳村人,1958年11月出生,农艺师,中国花卉协会理事。1996年被评为全国青年星火计划带头人。1998年被推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芳村地区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霍应波在东漖镇海南村创办广州市波园观赏植物园(后改名为广州市波园花卉有限公司)。至2000年,波园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6.7公顷(含镇内和异地种植面积),职工20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28人)。波园年产花卉盆景600多万盆,年产值5000万元,
叶志德
  叶志德,1938年出生于芳村,少年时代就非常喜爱栽花,常常学着大人的样子扎作菊花。青年时代,叶志德到花场拜师学艺,他勤于钻研,把房前屋后的空地作为提高自己技艺的实验场,研究菊花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叶志德已掌握不同季节、天气的栽种、扎作、花期调控等技艺。他不断扎作艺术感较强的艺菊,终于成为东漖镇扎菊造型的能工巧匠。他也制作一些植物盆景,盆景作品千姿百态,别有风格。1981年,叶志德与梁炳辉合伙开办占地面积0.15公顷的花
陆学明
  陆学明,1922年12月出生,祖籍广东省南海县(区)南庄,其祖父辈迁居花地后开设翠香园,成为有名的盆景世家。翠香园以栽培中高档艺术盆景出名,陆学明的父亲是一位擅长栽培盆景的园艺老艺人,陆学明自幼随父学习盆景栽培技艺,耳濡目染,也爱上盆景栽培这一行。陆学明从事盆景栽培50多年,他栽培盆景讲究技艺,讲究精细,敢于创新,先后创造了“丁字”与“头根”嫁接法、盆景打皮法、水影形丽及大飘枝等技艺,使岭南盆景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形成了雄峻、飘逸、
黎向慈
  黎向慈,1968年11月出生于广州市,1991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任芳村区国土和房屋管理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黎向慈主要负责房屋安全管理与危房改造工作,坚持把确保住户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2003年,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危房改造责任状,要在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区内135栋、1.19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这是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黎向慈接受任务后,立即带领全科人员与规划等部门和相关单位沟通,与危房业主逐一面对面对
姚万欢
  姚万欢,女,1953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花县。1972年分配到鹤洞公社派出所。1987年调往冲口街派出所从事户籍工作。姚万欢坚持依法办事,文明服务,群众到来有迎声,离开有送声,视群众为亲人。据不完全统计,姚万欢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共为群众办好事400多件。群众都自然而热情地称她为“欢姐”。1993年,户籍管理逐步电脑化。年已40岁的姚万欢刻苦学习电脑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户籍管理方面的电脑操作,使户籍管理更加规范、准确、快捷。冲口
郭兴荣
  郭兴荣,1951年10月出生,东漖村人。他于1989年辞去海南省三亚市某总公司总经理职务,回到家乡东漖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长,1991年被选为党支部书记。他富有进取精神,对发展经济有着独特的思路。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土地为根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率先在广州市的村一级实行股份合作制,创立东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创举被《瞭望》周刊称之为“中国农村的又一大动作”。由于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东漖村村民从温饱走向小康、走向富裕。郭兴荣为东
杨润
  杨润(1928—1998),出生于东漖镇茶滘村三丫涌。年轻时当过搬运工人,常在大冲口码头、仓库搬运货物,练就健壮的体魄。他性格平易近人,许多搬运工人愿与其共事。后来,他回到农村,先后在沙冲、坑口做长工。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芳村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和收缴黑枪等运动,苦大仇深的杨润,积极投身于运动之中。1950年,坑口村成立农民协会,杨润当选为会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杨润不怕苦、不怕死,对村内的情况比较了解,又善于团结广大
(19281998)
叶树
  叶树(1924—1990),东漖镇葵蓬村凤溪人。1940年,凤溪村成立中国共产党凤溪党支部,并成为珠江纵队的活动据点之一。叶树于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支部最年轻的共产党员,也是珠江纵队的交通员。由于他个子小,不易引起敌人注意,支部有情况要向上级紧急报告时,都由他送到交通站。他经常到南海县的平洲、古海交通站领取文件和传单。他为人机智勇敢,每次都胜利完成任务。抗日战争时期,叶树是东纵番禺县大队第二中队队长谢聪带领下的游击队员,在芳村
(19241990)
吴耀南
  吴耀南(1915—1996),1915年出生于白鹤洞。1939年起在白鹤洞、梯云路、芳村等地从业中医。1958年6月在广州市郊区联合诊所任中医师。1966年6月起在芳村卫生院任中医师。1979年4月,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授予他“名老中医”称号。1980年4月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1988年1月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1980年当选广州市郊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5年当选芳村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理事。吴耀南从事中医50多年
(19151996)
黄纪真
  黄纪真(1941~1988),广州番禺人。1962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教育学院数学专科班,随即派到海珠区基立道小学任教师,后又调到万松园小学任教师、副校长。黄纪真热爱教育事业,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注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掌握各地教育改革的信息,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试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从1977年开始,他先后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了14篇数学教学论著,其中《在几何知识
(19411988)
范鹤年
  范鹤年(1900~1986),广州番禺人。鹤年16岁起跟父行医,在父亲悉心传授下,熟读了岐黄内经、伤寒温病群书,广览名家医案、经著等书籍。民国20年(1931),范鹤年参加广州市卫生局举行的中医考试,取得开业资格,在广州河南挂牌行医,并兼任仁爱堂熟药店医席。建国后,他从1956年起,先后在广州市立医院、南区儿童医院、海珠区第一门诊部任中医师。专长儿科,善治小儿麻、痘、惊、疳等症。他在施治时重视脾胃,用药以“甘淡”为常,惯用“轻剂”。他认
(19001986)
杨新伦
  杨新伦(1898~1990),字定克,号振玉琴斋主人,广州番禺鸦湖乡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12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曾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广州精武体育会名誉会长,是著名的古琴艺术家和武术家。杨新伦早年在上海读书,从小酷爱民族音乐,民国17年(1928)开始学习古琴,崇拜著名古琴家吴纯白的演奏。最初师从王绍贞、卢家炳等人学琴,后又师承岭南琴派奠基人郑健候学琴20多年,得岭南琴学真传,演奏造诣精湛,是《古冈遗
(18981990)
郭耀卿
  郭耀卿(1889~1969),广州番禺人。少年时在乡私塾读书,私塾姚老师兼通医术,郭耀卿聪明好学深得姚老师青睐,收为门徒。两年后,姚老师不幸逝世,郭只好专心致志,刻苦自学,钻研历代医家著作,深究方书,随着学术领悟加深,学业有所成,于民国期间参加广州市卫生局举行的中医考试,取得中医开业执照,在广州河南挂牌行医。建国后他曾任区联合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名誉主任,在区二龙卫生院任中医师及院长,后任区中医院院长。他曾任广州市卫生局西医学习中医班讲师
(18891969)
冯金明
  冯金明(1966~1989),广东番禺人。1987年5月加人共青团。1988年7月从广州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到越秀区公安局,任人民街派出所民警。1989年8月3日因追捕持枪抢劫歹徒身负重伤,经10天的全力抢救无效,于8月13日凌晨光荣牺牲。1989年8月3日凌晨12时45分,正在仁济路与沿江路交界的人民街派出所治安岗亭内值勤的冯金明等人,听到事主指认前面一高一矮的男青年抢劫其金项链的报案后,即冲出岗亭,与事主一起追赶逃至中山医学院第二
革命烈士 (19661989)
谭卓锋
  谭卓锋(1923~1981),原名谭卓芬,广东省番禺县人。谭卓锋出身于工人家庭。15岁在香港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30年(1941)10月起,在番禺县小龙乡做小贩并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民国31年3月,在禺南游击区加人中国共产党,人党后在农村做农民工作,掩护游击队活动,动员群众参加党领导的武装部队。民国34年1月,由党组织派遣,先后在番禺县钟村、土华等地小学任教员、训育主任,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组织武装抗
(19231981)
关楚梅
  关楚梅(1919~1990),原名关德芳,满姓瓜尔佳氏,在广州出生,祖居惠福西路仙邻巷。民国26年(1937)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附设高中师范科。关楚梅从小受到音乐与粤曲的熏陶,十二三岁起,就参加业余性质的“怡社”音乐社,并在广播电台播唱粤曲。她曾拜师于粤剧艺人花古江门下,学习粤剧唱做艺术,为其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关楚梅随父兄到香港,先后参加“大众音乐社”和“小蔷薇艺术社”,经常在香港电台播唱粤曲。太平洋战争
(19191990)
朱钊鸿
  朱钊鸿(1918~1985),原籍广东花县,世居广州。年少聪颖,学习勤奋。民国21年(1932),甫14岁,即考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攻读5年毕业后,民国26年往港学习英语,民国27年返穗于芳村挂牌行医。但因刚毕业,经验少,知名度低,且广州被日军占领,靠行医难以养活妻儿,在行医三年后便停业,考人邮局为分信员。民国34年恢复悬壶行医兼营酒类生意,直至1949年10月广州解放。1950年,朱在靖海路及带河路挂牌行医,劳碌奔波于两地之间,医务
(1918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