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历史人物介绍8
向充
  向充,三国时期襄阳宜城人,向宠之弟,历任射声校尉、尚书 、梓潼太守。诸葛亮初亡,益州各地要求为其立庙,蜀汉朝廷不听,向充和习隆上表,言宜近其墓,立庙沔阳,为尚书。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向充时为中书郎,与步兵校尉习隆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
[三国]
廖化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曾为关羽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入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刘备授任为宜都郡太守。刘备去世后,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郡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思汉西归廖化本名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初任刘备属下前将军关羽的主簿。 公元2
[三国] 三国时蜀汉将领 (?~264)
马秉
  马秉,(?~?),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荆州南郡宜城(湖北襄阳市宜城南三公里)人。著名蜀汉官员马良儿子,参军马谡之侄,官至骑都尉,因其父功绩为蜀帝、诸葛亮所宠信。
[三国]
傅佥
  傅佥(?——263年),义阳(治今湖北枣阳)人,傅肜之子,蜀汉后期大将。佥长于谋略,并颇有胆勇,姜维甚爱之。傅佥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猇亭之战为陆逊击败,傅佥的父亲傅肜战死,蜀汉朝廷任命傅佥为左中郎,后升为关中都督。 景耀元年(258年),姜维提拔擢用傅佥,随姜维北伐。傅佥很有胆勇,很受姜维的器重。长城鏖兵傅佥阵杀魏朝大将李鹏,活捉王真。姜维屯田避祸,司马昭兴兵伐蜀,钟会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武将,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263)
傅肜
  傅肜(róng)(?-222年),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刘备攻伐吴国时,傅肜为别督。后刘备被陆逊击败,傅肜率部断后,战死。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伐吴,先锋从巫县击败吴将李异等,一直推进到秭归。 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刘备亲率诸将自秭归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傅肜、辅匡、赵融、廖化等各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3-4]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被陆逊击败于猇亭,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 (?~222)
刘疆
  刘疆 (东汉光武帝朝东海恭王)建武二年(26年),立其母郭氏做皇后,他做了皇太子。十七年(42年),郭皇后被废,刘疆忧愁不安,多次通过左右及诸王陈述他的心愿,愿意备蕃国。光武帝于心不忍,迟迟回答,几年后才同意。十九年(44年),刘疆被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53年),到了封地。皇帝认为刘疆被废不因为本身有过失,而且去就有礼,所以优待大封,兼食邑鲁郡,共有二十九县。并赐给虎贲旄头,宫殿中设有钟鼓之悬,还有乘舆。刘疆到了封地,几次上 书让还东
[] 东汉光武帝朝东海恭王
刘睦
  [公元?年至74年]刘睦为北海靖王刘兴之子,生年不详,卒约汉明帝永平17年。少好学,博通书传,光武帝爱之,常被延纳。明帝在东宫,尤见幸待,入侍讽诵,出则执。
[]
刘兴
  刘兴,北海靖王,建武二年封为鲁王,继承光武兄刘仲。北海靖王刘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继承光武兄刘仲。起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女间都为妻。女间都性情婉顺,自童女时起,就不整饰容貌衣服不出-,宗族都敬爱她。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子仲,三子光武;长女刘黄,次女刘元,三女伯姬。皇妣女间都在伯升兄弟初起兵时病逝,樊女间都的族人樊巨公将她安葬。建武二年(26),封刘黄为湖阳长公主,伯姬为守平长公主。刘元与刘仲都在小长安去世,追加刘元爵号为新野长公主
[] 东汉北海靖王
刘章
  刘章,齐武王刘縯子。建武二年,立为太原王,十一年,徙为齐王,十五年,追谥縯为齐武王。章少孤,光武感縯功业不就,抚育恩爱甚笃,以其少贵,欲令亲吏事,故使试守平阴令,迁梁郡太守。立二十一年薨,谥曰哀王。子炀王石嗣。建武二十七年,石始就国。
[] 东汉齐哀王
刘外
  刘外,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父亲是舂陵节侯刘买,舂陵侯的爵位由他哥哥刘熊渠继承,他担任实职官郁林(今广西贵港)太守,生子刘回,刘回生子刘钦。刘钦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父亲。
[]
刘歙
  泗水王歙字经孙,光武族父也。歙子终,与光武少相亲爱。汉兵起,始及-,终诱杀湖阳尉。更始立,歙从入关,封为元氏王,终为侍中。更始败,歙、终东奔洛阳。建武二年,立歙为泗水王,终为淄川王。十年,歙薨,封小子燀为堂溪侯,奉歙后。终居丧思慕,哭泣二十八日,亦薨。封长子柱为邔侯,以奉终祀,又封终子凤曲阳侯。
[]
刘良
  刘良(公元前25年-公元41年),字次伯,东汉荆州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叔父,公元22年(地皇三年)十月,随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刘玄称帝后被封为国三老。刘秀称帝之后,先后封为广阳王、赵王、赵公。去世之后追谥赵孝王。早期经历刘良在西汉汉平帝时期被郡县推举为孝廉,曾经担任过萧县的县令。公元3年(元始三年),刘良的兄长刘钦去世,他的儿子刘縯、刘仲、刘秀年龄都很小不能自立,刘良作为叔父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
[] (前2541)
刘回
  刘回,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曾孙,汉光武帝刘秀的祖父。父亲是郁林(今广西贵港)太守刘外,在西汉末年担任巨鹿(今河北巨鹿)都尉,生子刘钦、刘良、刘歙。刘钦就是刘秀的父亲 。
[]
刘仲
  刘仲,西汉末年历史人物,是光武帝刘秀的二哥,追封谥号为鲁哀王。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军大起义爆发,南阳为之骚动,十月,刘縯、刘秀兄弟也在舂陵起兵。由于部队过于弱小,刘縯决定联络绿林军王匡、陈牧所部共同行动。刘嘉联络上王匡、陈牧之后,两军会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但在攻打小长安的时候,被王莽的前队大夫酎阜、属正梁丘赐设伏击败,损失惨重,刘元、刘仲遇害,舂陵刘氏宗族死了几十口人。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追封谥号为鲁哀王。
[] (?~22)
刘钦
  刘钦(?-3年),是汉朝宗室,南阳郡白水乡(今湖北省枣阳市)人。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汉光武帝刘秀的父亲。在西汉末年担任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令,娶樊重之女樊娴都,生刘縯、刘仲、刘秀。公元3年刘钦去世,当时刘秀才九岁,被叔父刘良抚养。
[] (?~3)
刘縯
  刘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南阳蔡阳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新朝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汉信侯。后被更始帝刘玄猜忌,以杀其下属刘稷为诱饵引他前来理论。与他有隙的李轶和朱鲔建议刘玄乘此时机诛杀刘縯,于是刘縯与刘稷同日遇难。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有二子:刘章、刘兴。好侠养士刘縯,汉光武帝刘秀同母兄,生于公元前16年。
[] (前1623)
刘熊渠
  刘熊渠,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父亲是舂陵节侯刘买,他承袭舂陵侯的爵位。他死后,谥号戴,舂陵侯的爵位由长子刘仁继承。他的庶子苍梧太守刘利是更始帝刘玄的祖父。他的弟弟郁林太守刘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
刘利
  刘利(?--?),西汉宗室。汉更始帝刘玄的祖父,舂陵戴侯刘熊渠之子,汉景帝的玄孙。曾任苍梧太守。
[]
刘子张
  刘子张,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舂陵节侯刘买的曾孙,舂陵戴侯刘熊渠的孙子,苍梧太守刘利的儿子。更始帝刘玄的父亲。刘玄的弟弟为人所杀,刘玄结交门客欲报仇。门客犯法,刘玄到平林躲官司。官吏把刘子张逮捕了。刘玄诈死,派人回舂陵报丧,官吏才把刘子张放了,刘玄因此逃匿。
[]
朱瞻墡
  朱瞻墡(1406年4月4日-1478年2月18日),明仁宗第五子。明襄宪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庄警有令誉。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正统元年(1436年)徙襄阳(今湖北襄阳)。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太后命取襄国金符入宫,不果召。瞻墡上 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书至,景帝立数日矣。英宗还京师,居南内,又上 书景帝宜旦夕省膳问安,率群臣朔望见,无忘恭顺。人物生平明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
[] (1406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