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历史人物介绍2
李国良
  李国良(1916~1967)本县电市乡李家河村人。国良于1947年参加工作,后在水利部门任技术员。1951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8年又被评为水利系统省劳动模范。李国良酷爱本职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坚守岗位,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不畏艰险,经常出入于涵洞、桥梁、石崖等地段查看现场,每遇大雨山洪,总是冒雨查看工程地段。由于工作勤恳认真,他承担的施工任务总能保质保量并能节约用工用料而按期完成。1967年春,在杜家沟施工时,李国良去查看,陷入
(19161967)
刘直卿
  刘直卿(1916~1970)原名学正,本县三眼泉乡刘家坪村人。直卿性温持重,谨言慎行。早在绥德师范上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遇事忍让为先,办事不遗余力”的兄长,经常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帮办事宜,且多从不声张。1937年绥师毕业后,在绥德城内一所小学任教,不久提任米脂中学训育主任。1946年调任子洲县教育科长。后调绥德专署任秘书,三年后提任子洲县代理县长,后调任吴堡县县长。直卿酷爱教育事业,从政以来常怀重返教育战线之心,1955年北京教育行政
(19161970)
高腾霞
  高腾霞(1914~1939)本县何家集乡枣林坬村人。早在1931年前,腾霞就秘密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老君殿一带开展宣传活动,他任宣传干事。后参加了筹建秀延县委的工作。秀延县委成立后,腾霞和县委一班人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使全县的革命形势发展很快。1936年夏,国民党队伍攻占秀延县,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腾霞调回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任巡视员。1939年,腾霞在安塞一带开展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5岁。
(19141939)
裴仰山
  裴仰山(1913~1982)本县驼耳巷乡新庄村人,曾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仰山出身贫寒,十二岁便给地主牧羊,饱尝人间之苦。1927年正当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刻,仰山跟堂兄裴仰斗开始了秘密革命活动。1928年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起初只有四五人开展革命活动,后串联群众、宣传革命,配合赤卫队到白区拉豪绅斗地主,杀坏人,出布告,为穷人伸张正义。当时在驼耳巷沟一带群众中流传这么一句话:“穷苦人要出头,投奔仰山和仰斗。”1935年1月他们和郭步岳找到
(19131982)
郭秀春
  郭秀春(1912~1987)本县马岔乡大堡岔村人。40年代,她丈夫参加解放军后,她一边生产,一边操劳家务,饱尝艰辛。1949年丈夫在解放大西北时牺牲,她含悲忍痛,一边精心侍奉老人,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同时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她有多次参加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去,一心一意留在农村建设山区。1958年和1959年曾两次出席全国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转军人代表大会。
(19121987)
牛刚
  牛刚 (1913~1985)原名光远,本县马岔乡牛家沟村人。他九岁时在十垧坪念书,后入冯家渠小学就读,十四岁时母亲病故,回家挑起了家务重担,做饭担水,推磨压碾,甚至还要穿针引线为弟妹们缝补。1927年春,牛刚同另一人到神府寻找革命队伍,不久即被家人寻回,经人说情又入冯家渠小学就读。5月,他和徐登启二人被选为代表参加了米脂三民二中纪念红五月大会。回校后就发动了学生-,校方甚为惊恐,动用民团出面抓人,牛刚和徐登启只好连夜跑到周家躲藏,不久校
(19131985)
马逢瑞
  马逢瑞(1910~1972)字应芝,本县高家坪乡马家坪村人。逢瑞于1925年在周家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绥德师范学校,受革命薰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参加-。1928年4月井岳秀因害怕学生进行革命活动,将绥师解散,逢瑞回家务农,自动-。后又在吴家塔、周家等地任教师,期间加入复兴社和国民党。1940年子洲解放后,他从事商业活动。1943年整风时,他如实交代了自己参加复兴社和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受到宽大处理,被分配到绥德专员公署工作。1946
(19101972)
安子文
  安子文(1909~1980)原名志翰,字浩然,本县双湖峪镇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的组织活动家。安子文的父亲安庆云,字武甫,是清末廪生,民国初年曾任陕西省议员。他为人正派,常常被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邀去排难解纷。安子文小时是由一个姓王的贫农大妈奶养的,七岁进入私塾,1922年春和二弟安志铭一起到米脂城,借住外祖母家中,在县立高等小学读书。一年后考入新成立的绥德师范就读。安子文1924年从绥德四师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北京、保定一面读书,一面积极从
(19091980)
高恩昌
  高恩昌(1909~1973)本县周家圪乡艾家圪村人,著名工匠。他多才多艺,为人耿直,教徒极严,在民间享有盛名。他擅长雕庙碑、坟碑及檐廊斗角、花卉禽兽,信手雕来,尽成妙趣,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恩昌还会木活、砖活、泥水、油漆等手艺,且都是行家里手,领工修建全县闻名。他领修了子洲中学的大礼堂,老君殿中学的教室,马蹄沟、周家的粮站等,曾在建设延安永坪油矿时被评为“技术精湛,质量第一”的先进匠头,获锦旗一面。恩昌对手艺从不保守,乐于传授,他先后培
(19091973)
苏杰儒
  苏杰儒(1909~1985)原名自强,本县西庄乡驼耳巷村人。1927年在榆林中学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到1930年初,杰儒从山西买回一批枪枝,藏在家里,被敌人发现后,搜走枪枝,抢走财产,并抓走其父苏向堂(后放回),杰儒逃走。1930年6月,杰儒在吴旗参加了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革命队伍,先后担任陕甘工农游击队中队长,红二十六军班长、排长、连-表等职。1931年他去甘肃平凉、庆阳等地活动并组织领导了西华池起义。1935年攻打保安县
(19091985)
贺树祥
  贺树祥(1908~1937)本县砖庙乡阳泉山村人,敏而好学,性烈爱斗。周家高等小学毕业,1922年,他14岁,参加了南川农民到清涧县政府的抗税斗争,县官认为他是小孩不屑对话,但被树祥义正辞严的责问,无以应对。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担任秀延县八区薛家渠乡主席兼书记,不久升任区委书记。1935年4月调回县委搞组织、宣传工作,不久转入地下,他活动在子长涧峪岔、南沟岔一带。1937年3月3日晚,贺树祥等12人在涧峪岔脑普则圪召
(19081937)
刘景向
  刘景向(1908~1968)本县周家镇铁房寺人,谨言慎行,敏学好读。1922年考入榆林中学,1925年经焦维炽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接焦的职务担任了榆林地下党支部书记,并受命筹备中共榆林地委。1927年赴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在史可轩、邓希贤(邓小平)部下当职员,深受史、邓两-的器重。“四·一二”政变后,中山军事学校-解散,景向按组织意图返回故乡,到周家高级小学任教员,期间同马文瑞一起发展共青团员多人,1928年到横山第一高等小学任教。是
(19081968)
曹鸿碧
  曹鸿碧(1908~1974)原名崇学,本县双湖峪镇曹家坪村人,九岁入双湖峪小学读书,十五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米脂三民二中,毕业后又到绥德师范就读,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绥师被查封停办后,曹鸿碧等十多人考入北平新办的政治大学。在那里,他除了刻苦学习外,还结识了许多知名人士,并受党组织的安排,积极开展地下工作。西安事变后,曹鸿碧随西北抗日联军开赴东北抗日前线,日本投降后,转入地方工作。全国解放后,调到江西省从事工业建设。1959年调任陕西省机电
(19081974)
栾醒民
  栾醒民(1908~1965)又名迎春,本县马蹄沟镇栾家渠村人。1930年绥德师范毕业后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就读,1932年肄业回乡。1934年开始执教,1940年调绥德师范,先后任教员、主任、副校长、校长和中共党总支书记等职。醒民潜心教育,专心致志,注重实绩,不求虚荣,使绥德师范风纪大整,为陕北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由于教绩卓著,醒民多次受表彰,1960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19081965)
封营书
   封营书(1908~1953)本县何家集乡封家坪村人。1927年革命处于低潮,营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工作。1937年至1939年任子长县-部部长。1943年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室政务秘书科长。1947年任宜川县县长、县委书记。1950年调西北行政委员会工作。1953年因病于中央人民医院逝世,西北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在其家乡立石碑一通,以示纪念。
(19081953)
高步仁
  高步仁(1907—1965)本县槐树岔乡好地坬村人,出身贫寒农家,少小在家务农。1933年参加红军,与共产党员拓嘉祯等人在靖边、横山、安定(今子长)等县交界处从事武装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创建陕北工农红军第十游击支队,步仁任支队长,拓嘉祯为政委。1935年初在陕北苏区反“围剿”斗争中,十支队、一支队合并为一总队,步仁任总队长,刘明山任政委,活动在米西区一带。在肃反中因受极左路线影响被当作“AB团”成员-。中央红军到陕北后
(19071965)
田庆丰
  田庆丰(1906~1937)本县苗家坪乡本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苗庆丰与苗仰实、贺维新一起在苗家坪高小创建了本县第一食党支部,田庆丰任支部书记。1927年7月,苗家坪高小党支部转为区委,田庆丰担任区党委书记。区党委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抗租、抗税和抵抗国民党拉差等革命斗争,并发展了一批党团员。田庆丰任职期间,联系群众,宣传革命理论,为党作了大量工作。1937年,国民党绥德专署逼他当联保主任,田庆丰因未得到组织批准,
(19061937)
高齐旺
  高齐旺(1906~1934)本县何家集乡枣林坬村人,1930年6月参加革命。齐旺在中共秀延县委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发动穷苦农民起来革命,组建了秀延县自卫军,他担任自卫军队长。自卫军纪律严明,力战多捷,威震四方。1934年冬,齐旺率领自卫军在子长县东沟河和国民党政府军交战,不幸壮烈牺牲。
(19061934)
李策铭
  李策铭(1906~1954)字临轩,本县双湖峪镇人。策铭自幼天资聪颖,喜爱读书。1925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师范,与安子文、徐博、刘正平被称为“西川四大名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受李子洲校长的器重。1928年春,因闹-,绥师被井岳秀查封。李策铭同周梦熊、冯启民一起到横山高等小学任教,并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后又在米脂、绥德、榆林等地小学、师范、中学执教,两次被绥德教育局聘为督学。此间,自行-。1948年受聘到宁夏中宁县中学任教,19
(19061954)
冯文江
  冯文江(1905~1974)本县马岔乡冯家渠村人。1924年榆中毕业,考入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加入“共进社”,同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上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的教诲,同年转党。讲习所结业后,调回陕西渭南省东农民办事处任职。1927年调西安中山学院担任农-动班班主任。大革命失败后,陕西省委通知他离开中山学院回陕北任绥德县委书记。1928年春,他出席了在本境苗家坪南丰寨召开的陕北特委会议,不久任特委宣传部长。193
(1905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