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历史人物介绍5
鲁贲
  鲁贲(1912~1940) ,原名学增,字愚如,横山县柴兴梁村人。鲁贲出身豪门,其家在旧城号称“鲁半街”。祖父进贤,清廪生,当地士绅,曾捐银二千两整修怀远县城。舅父曹雨三,亦本县名士。民国十四年(1925),鲁贲就读“一高”,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初步认识到黑暗社会的阶级本质,决心背叛封建家庭,奋起救国救民,参加由王东皋、高岗领导的反对奴化教育学潮运动。民国十六年(1927),鲁贲在“一高”学习马列主义。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校地下党
(19121940)
胡茂祯
  胡茂祯,(~1679)字永盛,晚号双峰,波罗堡人。胡幼年家贫,有大志。面对波罗大路深沟,曾指月为誓,必填此沟。及后填平,建胡公祠,为指月庵。开初,胡为波罗营卒。明末,他参加农民起义军,跟随李自成部下“翻山鹞”高杰,勇敢善战,所向披靡。后随高杰叛变降明,高镇守江北泗淮,任用茂祯为先锋。明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时,大学士史可法督师,任用茂祯为中军(一说史可法阁部命他为南京阁标大厅)。清顺治元年(1644),豫亲王多铎南征,茂祯率领全军投
[] (?~1679)
李来亨
   李来亨(?~1664年),清初农民军抗清将领,陕西人。他初为李自成部将李过的义子,在农民军的战斗生活中成长起来。顺治二年(1645),他随义父李过和高一功统领的农民军渡江入楚境,归于南明政权,被授总兵官、都督同知。永历五年(1651),清军攻克广东,进逼广西浔江。此时,李过已病亡,来亨随高一功、党守素率部向贵州撤退。途中,遭大西军孙可望的偷袭,高、党二人战死,来亨力战得脱,收集残余人马,保护李自成妻高氏,取道黔东,进入湖北兴山县境。当
[] (?~1664)
彭清
   彭清(?~1502年),字源吉,明代武将,陕西榆林人。初袭绥德卫指挥使,因战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孝宗弘治初年(1488)任右参将,分守肃州(今甘肃酒泉)。同年八月,小王子(蒙古贵族)部众扰甘肃山丹、永昌等县,彭清率众追击,缴获马、驼、器仗,并将其所掠人畜追回。弘治四年(1491),彭清随巡抚王继收复哈密有功。彭清职位虽低,作战英勇,又有谋略,名闻朝野,受到兵部尚书马文升的器重。他曾因病要求告退,马文升在朝为他摆功,劝慰拘留。弘治八年(1
[] (?~1502)
宇文贵
  宇文贵(?~567年),字永贵,鲜卑族。北周朝大臣。其祖籍在昌黎大棘(即今辽宁义县境),后迁居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他在少年时代拜师读经史,后来有志于建功立业,便弃文习武。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北方六镇的军民不堪忍受镇将的剥削,终于爆发了大起义,长城内外的六镇地区迅速为起义军所控制。当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起义军攻夏州时,夏州刺史源子雍召宇文贵守城,授统军之职。后宇文贵又在尔朱荣的部下参加镇压葛荣起义军,以作战勇猛闻名,被擢为别将,转为都督
[南北朝] 北周朝大臣 (?~567)
曹开诚
  曹开诚,又名曹动之,1906年生于陕西省横山县塔湾乡清河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9岁时进毛乌素小学读书,14岁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1925年春,横山县高等小学实行旧的教学制度,学生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套做法极为不满,遂在曹开诚等的带领下,举行--,强烈要求校方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反对奴化教育。横山县长刘治堂不但不理睬学生们的合理要求,反而扬言要用武力镇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学生集合100多人前往榆林镇西署-,迫使反动当局不得不撤销刘
革命烈士 (19061950)
韩起祥
  韩起祥(1915~1989) ,横山县党岔乡韩家园子村人。出身贫苦,3岁患天花失明,6岁父殁。母子相依为命,沿门乞讨,上唇被人砍伤,投河自尽获救。8岁起给地主放驴、推磨,手被驴咬伤。起祥9岁自制三弦弹唱,感动了艺人曹瞎子,赠予起祥三弦乐器一把。13岁母卖去瓜田,将120吊钱作为他的学费,拜米脂杜维新为师学艺说书。韩勤学苦练,3个月学会《五星三环记》等书10本和相术300条,满师。开始说书生涯,半年赚钱120吊,接着在延安卖艺。民国十七年
(19151989)
边子正
  边子正 (1923~)陕西横山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军,历任八路军120师野战医院通讯员,兴县游击队、兴岚支队战士、排长、侦察参谋,晋绥六分区侦察参谋,7军20师、华东第七高炮训练基地侦察科副科长。《安徽卫生》、《文化阵地》、《江淮文艺》主编。研究馆员。作协安徽分会第二届常务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长篇小说《敌后小英雄》、《枣林村》、《魔窟脱险记》、《脚印》、《流金岁月》(合作),短篇小说集《
西夏景宗李元昊
  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别名曩霄、赵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李元吴在完成一系列立国准备后,正式在兴庆称帝。李元昊在位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双方进行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此外,李元昊还开凿“李王渠”,创蕃学,创建西夏文。李元昊于1048年为子宁林格所弑,享年46岁,庙号景宗,谥号武烈皇帝,葬于泰陵。人物生平少年时期宋景德元年五月初五(1004年5月26日),
[] 西夏开国皇帝 (10041048)
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1606年-1645年),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1629年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随后南征北战,并于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大肆搜刮钱财,却在1645年被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1645年,李自成被地方民兵杀死,尸首不知何处。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李自成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出生。 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
[] (16061645)
宇文恺
  宇文恺(555~612) ,字安乐,朔方夏州(今横山县西)人。恺出身鲜卑贵族家庭。父宇文贵,北魏大将军,屡著战功。北周晋升上柱国,封为许国公,曾任大司马。兄宇文忻,北周封为杞国公。后跟从杨坚建隋征战,任领军大将军,封为英国公。后因谋变被杀。宇文恺3岁受赐双泉伯,7岁晋封为安平郡公。恺修文偃武,博览群书,有巧思,多技艺,擅长建筑。公元581年,杨坚篡权称帝,大杀宇文氏。恺以聪慧著名,才幸免一死。隋开皇元年(581)恺以营庙副监修建宗庙。二
[南北朝] 隋代著名的建筑工艺家 (55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