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名人录
杨偕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调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县)。他在任数次上 书议论时政,并呈送所写文论,因被召试于学士院,未中,改永兴军(治今西安市)节度推官。又上 书论陕西边防策略,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受人荐为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曾因直言被贬,又转为三司度支判官。郭皇后被废,他与范仲淹等人进谏,被罚金。民女陈氏选入宫,皇
[] (9801048)
牛书申
  牛书申(1913—2007),男,开国少将,陕西省黄陵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核工业战线优秀领导干部、原二机部副部长(正部级)。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因病医治无效,牛书申于2007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牛书申同志1913年11月生于陕西省黄陵县,1934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陕甘边区关中革命委员会秘书、科长,中宜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政委,第三路游击队指挥部中宜独立营政委,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32007)
刘翰章
  刘翰章,(1894—1927)。字含初,陕西省黄陵县备村人,出身地主家庭,7岁进私熟,14岁毕业于省立三秦公学。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刻苦好学,善于思考,并酷爱国文。历史、书法成绩也很好。常与同学探讨救国救民之道,颇得师友赞赏,为李大钊所器重,在陈独秀、李大钊等影响下,认真阅读研究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并得到李大钊的亲自教诲。1919年伟大的“五·四”爱国反帝运动爆发,含初和同学积极参与包围-贼曹汝霖,火烧赵家楼,痛打张宗祥的斗争,被反动政府逮捕,后经校方进步力量营救获释。1920初,刘含初与北大、师大同学刘天章、杨幢建、李子洲,魏野畴等人发起组织陕西省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秦钟》杂
(18941927)
刘含初
  刘含初(1894~1927)名翰章,字含初。陕西中部(今陕西黄陵)人。1917年西安三秦公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科。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下,认真阅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19年五四反帝-爆发,刘积极参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斗争,被北京政府逮捕,经校方与进步力量营救获释。1920年初,与杨钟健、刘天章、李子洲、魏野畴等发起组织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秦钟》杂志。《秦钟》-停刊后,又创办《共进》半月刊,建立进步团体共进社。他经常为《共进》撰稿,提出改革政治、革新教育、改造社会等主张,是当时共进社的核心骨干人物之一。1920年,刘自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通州师范、苏州大学、岭南大学、
(18941927)
刘树信
   刘树信(1920—1968),黄陵县太贤乡备村人,七、八岁时开始在本村私塾念书,10岁上小学,经常读一些进步刊物,时值刘志丹领导游击队路过村子,宣传革命,在树信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1935年刘树信小学毕业,毅然离开家乡,到陕北绥德师范上学,1937年上半年,红军进驻绥德,刘树信对革命有了初步认识,参加绥德地方党组织的抗日下乡宣传队,1938年,刘树信到陕北公学第十五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刘树信去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先后在陕公分校合作社,眉县难童-做秘密工作,1941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7个月,后一直从事红区宣传工作,在富县、中部县(黄陵县)黄龙地委任宣传干事,政治教导员、
(19201968)
李永珍
  李永珍(1922—1958),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幼时聪颖,8岁开始读私塾,13岁入县立高小,后去西北农民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中学时代,永珍上进心强,聪明好学,品学兼优。1943年,入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读书。1944年回黄陵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当时这所学校在陕西宝鸡,后迁开封市,又南迁江苏省苏州市)。李永珍在开封时就积极倾向革命,刻苦攻读俄语,阅读革命书籍,利用学生自治会发展进步力量。为了使自治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组织,摆脱当局的控制,李永珍组织进步同学齐心协力争取能代表学生意愿的人当选,使自治会改选成功。改选后的自治会革命气氛活跃,以“-”为阵地宣传革命活
(19221958)
铁钢
  铁 钢(1913—1987),原名马俊生,黄陵县隆坊西寨子村人。1931年,铁钢开始在黄陵高小读书,在地下党员吴敬西老师的领导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铁钢1937年参加革命,在红军“中、宜、洛办事处”工作,主持隆坊抗日救国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随贺龙领导的120师赴冀中作战,曾在冀中分区独立团,16团等部队任操作班长、连长、政训大队副大队长等职务,参加了多次战斗,曾受到嘉奖,并荣获模范奖章。战场上,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赤尔庄战斗中右腿负伤残废。解放战争时间,铁钢因伤残转业到地方。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税务局工作,后在富县、白水、咸阳专区等
(19131987)
张红萍
  张红萍,女,汉族,1976年5月生,陕西省延安市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专职家属协管员。结婚16年来,张红萍悉心照料瘫痪在床多年的奶奶、患胃癌的婆婆和6级残疾的公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半边天,用孝心让迟暮老人乐享晚年。2001年,结婚不久的张红萍辞去工作,留在老家照料常年瘫痪在床的奶奶、右脚工伤截肢的公公和患胃癌的婆婆,让丈夫王海峰安心上班。琐碎的家务事、照顾三个老人,张红萍每天从早上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多。一次,王海峰休班回家,看到她如此辛苦,便与张红萍商量辞掉矿上工作回家找份活干。“不行!这个家有我呢,你好好工作就行。”张红萍当即打断了他。十几年来,家里的大事小事,她都一个人扛着,
白烨
  白烨 (1952~)笔名文波。陕西黄陵人。中-员。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79年调中国社科出版社,任文学室副主任、主任、总助理,1999年调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观念的新变》、《文学新潮与文学新人》、《批评的风采》、《文学论争20年》、《赏雅鉴俗集》、《观潮手记》、《热读与时评——九十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共七部论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参加国家社科项目《当代文学新潮》、《中华文学通史》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相
苏继堂
  苏继堂(1902—1934),出生于黄陵县隆坊镇苏家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少年时,由于家庭贫穷,继堂勉强读完小学,回家务农。因贫不能自养,借本村地主苏红胜0,继堂无力偿还,多次遭受毒打。1932年4、5月间,刘志丹率红军来到中部,打富济贫,宣传革命道理。苏继堂毅然投奔红军,联络10多名贫苦农民建立起一支游击队,称“苏继堂”游击队,苏自任队长。在穷百姓的支持下,他带领游击队机动灵活,寻找战机,消灭小股反动军队,地方土匪,夺取0弹药,壮大队伍,有时一日数战。苏继堂英勇善战,枪法准确,凡围攻苏继堂的国民党军队、民团,无不死伤惨重。苏继堂游击队威名大震。当时流传“宁打其它部队一营,不打苏继堂一人”。1
(19021934)
李国杰
  李国杰(1921—1977),阿党乡南河人。7岁入私塾,解放前先后两次被国民党抓丁。1947年经人介绍在国民党洛川公署为抄写书记员。解放后,曾在县政府和隆坊区政府任文书,1952年回家务农。向洛川李新要学习园艺。归后不顾父兄反对,在自家10亩好川地植上苹果。黄陵苹果即始于此。3年后收成颇丰。后来他在苏联《果树栽培》一书中看到自根树的理论。在无参考书的条件下,反复作枝条繁殖苹果树试验,获得成功。又从武功农学院、洛川、东北引进苹果17个品种,进行栽植。为推广苹果生产,他利用投亲、赶集之机,四处传授,引起当时黄陵县委书记曹志谦的重视。1958年县创办园艺中学,请李授课,他带领学员播栽果树541株。嫁
(19211977)
鲁宗明
  鲁宗明(1914—1975),祖籍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两岁时迁居陕西省,辗转来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定居。鲁宗明勤于农耕,略识文字,乐于助人,其家小康时,卖自家耕牛为佃户娶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村里成立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因长年务农,积累了土法修坝的经验,同年被聘任县农民水利技术员。1950年至1952年,发动群众修梨园村至张寨村7座石土混压水坝,改旱田为水田,利用浑水灌溉,改良土壤,栽稻300亩。1958年复修灌渠10道,水坝两座。所领导的红旗大队栽稻千亩以上,试验田最高产量达1008斤。鲁宗明为黄陵发展水利,种植水稻做出了一定贡献,多次受
(19141975)
雷建席
  雷建席(1915—1967),又名雷洪,黄陵县店头镇人,出身贫苦家庭。解放前务农,店头解放后,参加民兵,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担任七丰大队民兵连长。他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忠于职守,不辞劳苦,协助-门抓获各类罪犯甚多。1953年带领民兵在深山搜捕-的-匪徒,持续27昼夜,将匪徒全部抓获,荣立一等功,当年被评为省军区二等功臣。他大义灭亲,不徇私情,将表叔王清选,表哥王德卫两名罪犯抓获归案。至1959年,带领民兵协助-门共破获较大案件58起,抓获各类罪犯57人,当地歹人闻名即惧称他“雷神爷”。1959年被评为省二等治安模范,出席全国治安代表大会,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19151967)
杨季秋
  杨季秋(1890—1927),太贤北村人,中部县红枪会首领。民国13年(1924)春,北村驻扎了一排土匪,借社会动荡不安之机,向农民要粮要物,敲榨0,横行乡里,逼得百姓叫苦不迭。杨季秋自发组织群众联络四乡,消灭土匪,抗粮抗捐,因以红缨枪为武器,即取名“红枪会”。组织成立后,先后从河南、湖北等地请来武术气功师,学气功练武艺。同年秋,杨季秋派侄子杨万帮用诱吃洋烟之机,用红缨枪刺死匪首寿娃,余匪逃窜,此事引起县政府和驻军的很大不安,派便衣特务来村监视,同时加紧逼粮搜刮地银。杨季秋率领红枪会,加紧训练,进一步扩大力量,周围几十里参加的青壮年多达数千人,按村大小成立连排建制。民国15年(1926)三月初
(18901927)
杨向荣
  杨向荣(1895—1951),字向之,号智全,乳名保儿,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小时家贫,仅读书数年即缀学务农。1911年在北村加入红帮,1918年投靠军阀榆林镇守使署井岳秀,并任蒙边剿敌总指挥。1922年经冯玉祥介绍加入基督教。杨向荣死心踏地为军阀卖命,1922年至1936年间在陕北佳县、神木、府谷等地追剿红军,镇压革命人民。1935年井岳秀介绍杨向荣加入国民党。同年杨指示部下33人伪装起义,投降红军,诱红军接应,企图全歼。被察觉后,又趁机射击,杀害红军连长高育才、张德超及战士12人。1936年5月在佳县芦家寨活埋红军伤病员6人。杨向荣曾指示残杀群众4人、起义的进步士兵2人受井岳秀赏识。同时,杨
(18951951)
肖连海
  肖连海(1906—1969),原籍山东益都县,1928年前逃荒,流落陕西富平县,1936年迁居黄陵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解放前务农。1948年黄陵解放,先后任王庄科、三河口、肖家川、梨园、张家寨、老虎尾巴等村的行政主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联合本村农民,组建肖连海农业社。后与鲁宗明的红旗社合并为红旗高级合作社,肖连海任社长。在走集体化道路,建立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以及领导农民发展集体生产方面卓有成绩,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56年作为农民代表,随贺龙同志率领的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1960年当选为省人代会代表。“文革”开始后,肖连海被定为“走资派”,家
(19061969)
任仲文
  任仲文:(1963—1984),黄陵县桥山镇南城村人。1976年考入黄陵中学,198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次年加入共青团。仲文自幼敬慕革命英雄的光辉业绩,常以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模范自勉。他待人赤诚,急人之难。同村七旬老人张有发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痴呆,行动艰难。仲文帮他们担水劈柴,坚持两年之久,直至参军。连队的张小峰父病重住院,经济拮据,仲文将仅有的45元存款送给小张。他出身贫农,参军后仍热爱劳动,保持本色,利用旧废材料为连队焊制书柜、脸盆架、防蝇罩等用具,共为连队节约2000余元。连队同志说:“他做的好事如沙漠的红柳,数也数不完”。1984年10月3日晚,某部炮兵团弹药库38号坑道
(19631984)
张学让
   张学让(1913—1964),乳名学堂,黄陵县太贤乡四圣村人。8岁入私塾。先后在延长、延安、西安等地读书。在西安省立师范就读时,于1937年10月加入民先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返乡,任桥山小学校长。11月在黄陵参加国民党,先后在洛川中学、中部师范、泾阳省立铜川师范及眉县高校任教,担任过教务股长、训导主任等职。1941年在洛川加入三青团。1945年5月,进入国民党政界,担任洛川专署视察、商县专署科长、陕西议会参议员、黄陵县临时参议会副会长、三青团筹备主任、西安三青团训练委员会秘书等职。1947年在黄陵拉陇地方势力,通过陕西三青团干事杨尔瑛的活动,竟选为国大代表。同年在
(19131964)
李瑞成
  李瑞成(1910—1937),共产党员,黄陵县隆坊镇尺。1927年春,投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下,任石谦旅护兵十连连长,与谢子长合作出《告父老乡亲》一书。同年9月,中共发动清涧起义后,部队向宜川守敌代旅长康子祥展开激战,得到由延川、清涧赶至的起义部队的配合,康败退,三支起义部队会合于宜川。李象九旅长授任李瑞成为营长,后宜川因敌高双成的围击而失守,李瑞成率部突围至韩城,转入地下斗争。后又转移黄龙山、洛川一带,在洛川县秦关与土匪贾德功相遇,战斗中李瑞成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不满30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为革命烈士。
(19101937)
全部黄陵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