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名人录
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早年经历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事侍奉秦王政(秦始皇)。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
[] 秦代杰出的军事家
习仲勋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习近平之父。人物生平1913年10月15日生于陕西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1926年5月在县立诚中学高小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4月转为
(19132002)
盖吴
  盖吴(417~446年),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他是卢水胡人(匈奴左沮渠部后代),生于北地郡(治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魏太延五年(439)北凉灭亡。北魏王朝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混战局面。但是,拓跋氏统治者主宰中原之后,对北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和压迫。农民四处逃亡,田地荒芜,十室九空,陇东、关中尤甚。-和阶段矛盾十分尖锐。在这种形势下,29岁的青年英雄盖吴,于魏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在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聚众起义。关陇地区的汉、胡、屠各、氐、羌各族人民纷纷响应,很短时间,起义军就发展到十万人,声势浩大。十月,北魏驻守长安镇的副将元纥出兵镇压起义,被义军
[南北朝] 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 (417446)
令狐彰
  令狐彰(?~773年),字伯阳。中唐时镇将。其先辈自敦煌内徙中原,后为京兆富平(今陕西富平县)人。父令狐濞任范阳尉时生彰,少年生长于范阳,以善弓矢从军,在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部下,天宝中为左卫员外郎将。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令狐彰随安禄山大将张通儒部攻入长安,被署为左街使,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后,他撤至河朔,后转隶史思明部下,被署为滑、博二州刺史,守滑台。他欲以所部及州县地归降唐朝廷,暗派人渡黄河向唐军滑州监军杨万定联络。肃宗闻报,下书慰劳,他便将部队移屯杏园渡口(在今河南汲县东南古黄河上)此举立即引起史思明的怀疑,派军队来围攻。令狐彰鼓励将士死战,突破包围,投奔唐军营地。肃宗为
[] 中唐时镇将 (?~773)
胡景翼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陕西富平人。1910年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在耀县组织起义失败后-到日本。1915年护国战争时期奉派回国。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加入于右任在陕西组织的靖国军,任第四路司令。1920年直皖战争后被直系收编为陕军第一师。直奉战争期间所部驻在彰德—顺德一线。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又暗与冯玉祥、孙岳联合倒直,发动北京政变。后与冯、孙组织国民军,任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11月,任河南军务督办。1925年4月病逝于开封。生平经历早年入西安健本学堂,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时,在陕西举兵响应,任第一标统带。民国成立后赴日本留学。1914年
(18921925)
孙丕扬
  孙丕扬(1531~1613年),字叔孝,明代大臣。陕西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历官行人、御史、大理丞、佥都御史、吏部尚书等职。隆庆(1567~1572年)中,孙丕扬为大理丞。因曾劾首辅高拱;高拱的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孙丕扬,因而落职受审查。及至隆庆末高拱罢官,澄清事实,孙丕扬才复职。万历元年(1573),孙丕扬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他以严为治,属吏们都提心吊胆,奉公守法。为了加强关口防御,增设敌楼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经考功,被升为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住京城所辖地区,首辅张居正嘱为冯建牌坊,孙丕杨不答应,他料定冯、张二人必然发怒。万历五年(1577)春,孙丕扬藉
[] 明代大臣 (15311613)
石嘉植
  石嘉植(1918~1943),1918年3月20日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薛镇乡盘石村一户农民家庭。是兄弟姊妹中惟一的一个读书郎,父母双亲对他寄予无限厚望。在县城高小毕业后,石嘉植于1934年秋考入西安省立一中。从县城来到省城,16岁的石嘉植心胸豁然敞亮: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救亡呼声,那如火如荼的-、演讲、-,使石嘉植热血沸腾,他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洪流,成为积极分子。1936年3月,石嘉植作为发起人之一,和同学共捐献38块银元,创办了一种杂志,取名《心声》。在1936年4月1日出版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他的一篇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剖析了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和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区别,指出和平必
(19181943)
杨爵
   杨爵(1493~1549年),字伯修,号斛山,明代学者。陕西富平人。杨爵在幼年时就爱好学习,因家中贫困,躬耕时带着书本诵读。后受其兄牵连,被逮至牢狱中。于是他给县令上 书,辞语激烈。县令为之惊讶说:“此奇士也。”当即将他释放,以礼相待。嘉靖八年(1529)杨爵中进士,授官行人,经改选为御史。二十年(1541),他见到嘉靖帝的昏庸,直言不讳地上 书说:“今日致危乱者五:一则辅臣夏言习为欺罔,翊国公郭勋为国巨蠹,所当即去;二则冻馁之民不忧恤,而为方士修雷坛;三则大小臣工不覩朝政,宜慰其望;四则名器乱及缁黄,出入大小内非制;五则言事诸臣若杨最、罗洪先等非死即斥,所损国体不小。”他的奏章上达后,嘉靖
[] 明代学者 (14931549)
王离
  王离,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朝著名将领。王离受封武城侯,继其父担任将领,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兵败被俘,后去向不明。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因功受封武城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名号,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为了安抚东方百姓,于是东巡到琅邪(今山东胶南),当时王离与其父王贲在随行之中,和丞相王绾、卿士李斯等人在海上参与评议秦始皇的功德。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秦始皇少子胡亥秘不发丧,伪造秦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基称帝,史称
[] 秦朝著名将领 (?~前207)
张紞
   张紞(?~1403年),字昭季,明初大臣。富平(今陕西富平县)人。张紞于洪武年间举明经,为东宫侍读,经多次升迁为左通政。洪武十五年(1382)云南平定后,置云南布政司,令张紞任左参政。临行赴滇时,朱元璋赋两首诗赠送他。洪武二十年(1387)春,张紞回京参见皇帝,受到嘉奖,表扬他“治行为天下第一”。命令吏部对他免考,并赐予玺书,大意说,往日讨平西南,派官吏去安抚、守卫,张紞率先前往,至今已有五年。各部族都听你指挥,深孚众望,你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不必考试,我也知道你的功劳在十二牧之上。故尔嘉奖,特命你仍治理滇南。张紞在云南任官共17年。凡是土地、贡赋、法令条律都由他裁定。民间的婚丧祭扫都另定规
[] 明初大臣 (?~1403)
王安民
  王安民(1913—1933),又名安太,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臧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母亲及继母都是勤劳厚道的农民。他兄妹五个,行二。在父辈的熏陶下,他们兄妹个个勤劳朴实,安民更具有刚正坚毅的性格。安民十岁人流曲通川学校读书。他聪明好学,性格开朗,积极上进。除学好各门功课外,课余还经常同进步的老师同学来往,末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一些活动。1927年后半年,共产党员王克勤到该校任教,对他的成长进步起了重大影响。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他经常与师生一起到齐村、昌宁等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当年底,王克勤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通川党支部在学生中吸收的第一名党员。在学校里,安民爱憎分
(19131933)
刘远生
  刘远生(生卒年不详),初名广胤,字远生,以字行,别号同庵。南明永历政权大臣,陕西富平县人。少时与其弟湘客俱善文章,喜交游,名播关中,为士林所推重。应乡贡入太学,授赣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朝北京中央政权崩溃,张献忠农民军进攻江西,时赣省巡抚林一柱命刘远生组织士卒抵抗。他早习骑射,谙韬略,会用兵,因而进军收复了吉安、郴州所属诸县,有战功。弘光元年(1645),南京福王追叙其功,擢为兵部职方主事,协理南赣军务。后由监军道副使擢为巡抚南赣佥都御史,守赣州。清军攻城,他率士卒坚守三月,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因粮尽无援,城破被俘。清巡抚李秉元对他劝降,他断然拒绝,被囚于狱。他的部下感其德行,
[]
张青云
  张青云(1777~1854)字衢九,号楠亭。陕西富平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武进士,以汉人入直禁卫“乾清门行走”。十八年(1813)奉命随陕西提督杨遇春督率清军开往河南滑县镇压“天理教”(白莲教支派)反清起义。战斗中,他带精锐100余人绕道起义军背后偷袭获胜,以功实授兖州游击,后迁胶州副将。道光十四年(1834)护理曹州(府名,治山东菏泽)镇总兵,以“剿贼”与催督运河北运漕粮有功,实授广东高州镇总兵、署广东陆路提督。十九年(1839)调补四川川北镇总兵。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军侵犯广东沿海。张奉命率部由川北驰援,抵粤后充任总督行营营务翼长。三月,在镇守广州西炮台时,遭到英军密如雨注
[] (17771854)
高培支
  高培支(1881--1960),名树基,字培支,别号悟皆,富平县人。清末拔贡生,后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同盟会员。历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代表、陕西模范讲演所所长、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陕西省公署咨议、参议、陕西省教育厅咨议,曾获中华民国“四等嘉禾章”、“二等金色嘉禾章。五四运动后,先后兼任西安师范、西安师专、西安商专等校国文、国音教员、讲师等职。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西北文联委员、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北文化部剧改处编剧、西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在易俗社曾任、主任、审查员、社教主任、教务主任、评议长、社长、副社长等职。高培支从事翰墨生涯,几十年来写的剧目,据记载的就有54个,其中本戏25个,折子
(18811960)
张鹏一
  张鹏一(1867~1943)字扶万,号在山主人,晚年号一翁、一叟,笔名树叟。祖籍山西曲沃,生于陕西富平,遂以富平为籍。七岁起入塾读书。11岁始由其父每日讲授汉魏以来古诗二三十句,并要求读写。坚持五年,诵诗达千余首。清光绪十八年(1892)考入泾阳味经书院,读书的同时,还协助山长刘古愚校勘《史记》和《尔雅注疏》。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入。次年初赴京会试。到北京后,在“三矫堂”(亦称京师“万木草堂”)谒见康有为,并拜康为师,积极参加康领导的维新运动。三月二十二日(4月12日),康有为等在北京组织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的保国会,张参与筹备;还与林旭、康广仁、梁启超等13人联名发表了在当时
(18671943)
焦子静
   焦子静(1878~1945)原名冰,字子静。陕西富平人。少年时随父到西安读书。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起,即到其父负责的陕西按察使司驿传房学吏事,时年还不满13岁。二十二年(1896)春,秦、晋两省驿站交接公文时发生重大失误,陕西巡抚端方怒而追查此事,驿传房诸人均不敢前往应对。焦子静挺身而出,面见端方,对答如流。端方由惊奇而器重,焦从此名闻省城,被正式任用为驿传房经承,兼管三原驿站。他性情豪爽,关心国事,与张东白、吴宝珊、李异材、井岳秀等人友好,又与张拜云、任尹等进步知识分子组织自治社,以开通思想、提倡自治为名,实则组织力量,策划反清起义。三十一年(1905)冬,井勿幕由日本回国返陕,发展
(18781945)
张义安
  张义安(1888~1918)名养诚,字义安。陕西富平人。少年失学,稍长当过烧炭工人。曾就读于正谊书院,师承张衡山学习程朱理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陕西中等农林学堂读书,经宋向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因参与闹-,被校方开除。1911年10月23日西安光复后,张到省城参加陕西军政府东路招讨使李仲三部,随军驻防韩城、合阳一带。11月初,清军进逼潼关,张自请率革命军300人驰援。清军攻占潼关后,有人主张撤军西走,张说服部众,退入山西永济县凤凰嘴,每日隔河用大炮轰击潼关,牵制清军不敢西进。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3月初,秦陇复汉军与东、西两路清军先后达成停战协议,陕西革命形势渐趋稳定。
(18881918)
王贲
  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俘代王嘉。秦王政二十六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遂灭齐,统一中国。因功被封为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王贲(bì),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同为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举兵击楚,大败楚军。返击魏,魏王降,以魏地为郡县。后又率军与李信攻取燕国
[] 秦朝著名将领
刘允丞
   刘允丞(1881~1941)名守中,字允丞、允臣、允城,自号留运城。陕西富平人。早年就读于泾阳鲁桥(今属三原)正谊书院时,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丧权辱国,乃联络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道,于宣统元年(1909)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刘参与军机,转战东西,后受陕督张凤翙及郭希仁委托,与牛兆濂等前往礼泉,规劝前陕甘总督升允退兵。1915年,袁世凯派心腹陆建章督陕。刘破产聚客,以三原大有公司为掩护,联合胡景翼、岳维峻、张义安等革命党人,共谋反袁讨陆的军事行动。没过多久,反袁计划泄露,举事机关遭到破坏。但刘遇挫不颓,继续奔走呼号,促使郭坚、曹世英、胡景翼、张义安等相继起兵。一时间关中各地义
(18811941)
全部富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