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历史人物介绍16
李印生
  李印生(1918~1948),防虏寨乡沟北村人。1935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秋在瓦窑堡八路军某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部队转战华北抗日前线,任河北省唐县游击队支队长。解放战争中,任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四纵队十一旅三十团参谋长。1948年10月,在河北省唐县西勃子车站执行侦察任务时,中弹牺牲。
(19181948)
吴敬业
  吴敬业(1910~1949),又名新平,伏六乡南伏蒙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冯玉祥部队、国民党九十六军、三十八军任营长等职,以“合法”身份从事中共地下活动十余年。1946年春,在豫北沁阳地区率国民党部队一个营起义。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六三团、安康军分区十四团、商洛军分区独立四团团长、团政委等职。1947年春,在豫北康家原战斗中,率领全团官兵,连续击退敌六次冲锋。在伏牛山黄庄战斗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敌军千余人,活捉敌
(19101949)
刘永成
  刘永成(1917~1949),独店乡秦城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入八路军一二○师,在雁北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48年秋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在解放西安外围战斗中三次发起攻击,全歼守敌,后任副团长。1949年6月,在扶眉战役中追歼胡宗南残部时不幸牺牲,时任团政委。
(19171949)
王允伯
  王允伯(1888—1957),又名怀斌,和家庄乡良石村人,北京大学政经系毕业。民国7年(1918)任合阳县长,兼靖国军第五路参谋。后筹建合阳中学,任校长。民国10年(1921)、16年(1927),两次任澄城县长。民国20年(1931)后,历任河南林县县长、安徽民政厅视察及蒙城县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合阳县财委会委员、主任,县参议员。32年(1943),联络地方士绅及旅省同乡,告倒不法县长李治寰,深得士民赞许。早年曾捐银200两,修
(18881957)
卢守珪
  卢守珪(1908~1952),字慎伯,东王乡夏阳村人。幼时家境贫寒,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水利系。毕业后,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技佐,协同设计陕西境内泾、洛、涝、眉诸渠,负责黑惠渠设计指导。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周至、西宁、天水等地和西北水力勘测设计处任工程师,负责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建国后,任甘肃工业厅计划科科长,负责郑家庄、临夏电站设计工作。后任兰州水电工程勘测筹备处主任兼工程师二十多年,钻研技术,广征博采,踏遍黄河中上游,是西北水电
(19081952)
王均灿
  王均灿(1934~1957),路井镇西王村人,共青团员,1952年参加革命,后任咸阳市茯茶加工厂工会主席。1957年7月中旬,咸阳地区连降暴雨,沣河决堤,市属沣东、沣西和钓台乡71个村的3万多农民被洪水包围。均灿响应市党委“紧急抢险救灾”的号召,以病患之躯带领工人在郭村抢救灾民后,二次下水救人不幸坠入河底,光荣牺牲。当地党政机关为之立碑纪念,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19341957)
白坡平
  白坡平(1907~1994),原名波萍,笔名破瓶、鸽平,知堡乡北知堡村人,高小毕业。从1924年起。在雷家洼、南知堡村初级小学任教。后经陕西省小学教师训练所进修,任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教师。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合阳特别支部宣传委员。次年,被聘入合阳中学任教。1932年前后,与党梦笔在合阳中学创办“垦荒书店”,宣传革命思想。又以“读书会”的名义组织进步学生,三次发动学潮,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1933年夏,韩城、合阳地区-严重,特别
(19071994)
吕丕周
  吕丕周(1924~1989),生于1924年1月,王村镇中王村人。1938年在合阳中学读书时参加抗日部队177师举办的“沿河各县学生集训大队”,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合阳中学支部委员。后,就读于西安高中。1946年3月,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48年合阳解放,吕归心似箭,毅然辞去国民党上海直接税务局税务员职务,兼程返回故里,任教于合阳中学。1950年10月任合阳中学副教导主任。1951年奉调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深造
(19241989)
车顺轨
  车顺轨,字云衢,城关镇官庄人,清道光年间进士,生卒年不详。历任国史馆编修、文渊阁校理、湖南学政、皇室侍读和侍讲等职,多次上疏陈述时事,主张革除弊政。在湖南时,提携后进,嘉惠士林。咸丰初年因病回家,主讲于古莘、泾干、五凤、关中等书院。其道德文章,享誉三秦。
[]
褚峻
  褚峻,字千峰,甘井乡万年村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雕刻,以拓售碑帖为业。乾隆六年(1741)摹成《金石图》四册,为学者所珍视。本县书法家党晴梵在《华云杂记》中说:“褚氏《金石图》共四册,册高一尺二寸,阔七寸。缩丰碑巨制于尺天寸地中,圭跃花纹,无不历历,洵能手也。不惟文字摹刻极小而致,题跋亦整洁可爱,考据尤精赅详明”。著有《金石经眼录》四卷,为乾隆嘉庆时金石名著。
[]
王寀
  王寀,字寮臣,路井镇高原寨人,生卒年无考。生员,精于医理,曾注释《伤寒论》。常用两、三味药治好多年顽疾。对多杂难病,先治其一、再治其他,务求根治。亦精通针灸按摩,手到病除。远近求医者门庭若市,乡人称其“神医”。
[]
康乃心
  康乃心(1643—1707),字孟谋,号太乙,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博学能文,是清初陕西著名诗人。其题留于西安小雁塔僧舍左壁上的《吊秦庄襄王墓》诗(其一):“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备受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赞赏,从此名闻海内。著有《莘野集》、《太乙子》,曾编纂《韩城县志》、《平遥县志》。时有“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颙、李天生),不如合阳一康”之说。
[] (16431707)
雷茂林
  雷茂林,字千章,新池乡坡赵村人,清乾隆时举人,生卒年不详。轻财重教,曾对家里人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吾爱吾同类,即所以爱吾子孙也。”向县署捐地320亩、银1250两,以其租息作合阳书生参加童子试、乡试的试卷费;给陕西省乡试先后捐银一万多两,事迹上报朝廷后,钦赐国子监学正衔,并在乡试年张榜旌表。
[]
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官员和弹劾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
雷简夫
  雷简夫(1001~1067),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简夫在雅州时,识眉山苏洵,读苏洵《洪范
[] (10011067)
党守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贩盐。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至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
[]
雷翀
  雷翀,字翔宇,东王乡城村人,生卒年不详。明神宗万历时中举。历任榆次、清苑、丰润等县教谕和泽州学正。升任绛州知州期间,偶遇荒年,雷捐俸煮粥以赈,又将故乡家中的千余石存粮运往辖区赈饥。后家居二十多年,孜孜读书,为善不倦,助几十家贫民娶妻成家,并捐其家四千余石存粮予乡里。享年86岁。
[]
魏天命
  魏天命(1612~1648),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城内槐里人康姬卫等在梁山发动农民起义,杀死知县张延褆与典史丁同泰。遂与澄城义军首领王执礼、姬宴屋等联结,于顺治三年(1646)率军攻克澄城,杀死知县靳榜,声威大振。后分军两路,康姬卫率北路入车韦城,与清军战于芝川镇,复转战耀县张果老崖,陷入重围,全军壮烈牺牲。魏天命率南路军至朝邑白冢镇(今大荔县安仁镇),被清军所困,兵败被俘。嗣又挣脱缚绑,单
[] (16121648)
车朴
  车朴(1550~1633),字仲甫,号望莘,新池乡新池村人。明神宗万历举人,任国子监学录。曾上疏九条劝皇帝正道治国。后升刑部司务,调至吏部。当时朝廷朋党日盛,百事废弛。他上疏七条:一、表彰小学,以予培养;二、科分大学,以尽材品;三、稍宽资格,以示风厉;四、优礼待,以养廉耻;五、重贪惩,以警官邪;六、重藩门,以惜名爵;七、平纷嚣,以销党祸。全文万言,切中时弊。熹宗天启元年(1621),升任兵部某司员外郎。当时辽东失守,有五百兵士逃回,上司
[] (15501633)
范燧
  范燧(1519~1583),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严嵩专权时,范不依附。管理北京崇文门税收,查办偷税漏税,不避权贵;督办淮仓,废除对商船不合理征收;管理运河,粮船按期到京。升任四川按察副使后,加固城墙,整顿保甲,擒拿妖僧,剪除土豪,昭雪冤狱。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分守洛阳,被他人中伤而引退。回乡后,修学宫,提倡文教;对乡里婚丧困难者,周济甚多。子范垣、范堤、范垠皆文才,均任知县,人称“范氏三
[] (1519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