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历史人物介绍
张希文
  张希文原名福幸,字寒松。陕西渭南县张贵村(今向阳街道办田家村)人,1911年出生。1926年前在赤水职业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农民协会等革命活动。1928年在渭阳中学转为共产党员,参加渭华起义。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九期,毕业后分配到杨虎城十七路军教导营任职。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8月,日寇再犯永济,张希文率三营从韩阳镇向西姚温逆袭,攻入西姚温村时遭袭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时年27岁。
(19111938)
赵守一
  赵守一(1917.2.16——1988.6.13)乳名汉阳,学名守义,1917年2月生,渭南县渭文乡(今临渭区田市镇)楼赵村人。1935年5月,投奔陕甘边根据地,在苏维埃政府工作,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大学步兵学校教员、中共陇东特委宣传干事、延安《解放日报》、西北局宣传处处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陕西省委书记和第二书记、陕西省政协主席、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中
(19171988)
李藩侯
  李藩侯(1894~1977)原名树屏,字藩侯。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学习,临毕业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即随焦子静、井岳秀等人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任秦陇复汉军游击队第四营营长、秦军第十团十连连长。民国建立,复考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5年毕业,任陕西省测量局制图科科员。曾参加护国运动,随陈树藩等逐陆建章离陕,被委为测量局代局长。后与焦子静等驱逐陈树藩未成,即赴北京考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21年升入保定
(18941977)
高双成
   高双成(1888~1945)字立卿。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清宣统二年(1910)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连长、卫队营营长、骑兵团团长。1925年升任旅长,驻肤施(今延安),一面扩军,一面整顿。1926年春率部入关中,协同友军击败刘镇华的麻振武(老九)部,收编数百人。1927年初,任国民军联军第九路军第二师师长。5月,国民军联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东出潼关参加北伐,高所在的第九路军编入左路军仍回陕北。是
(18881945)
苏士杰
  苏士杰(1903~1936)又名醒民、继善。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幼时先后就读于家乡初小、县立象峰高小和华县咸林中学。在咸林中学受进步教师魏野畴、王复生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社会活动。1924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1926年3日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编入第四期政治大队第二队。同年10月毕业,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先后任干事、宣传科科长等职,随北伐军参加了南昌、南京等
(19031936)
杨晓初
  杨晓初(1894~1977)原名东升,字振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1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反帝-中,积极参加反对北京政府-行径的斗争。1921年至1922年,同陕籍进步青年李子洲、刘天章、杨钟健等创办了以反对封建军阀、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共进》半月刊及共进社。1923年7月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受聘于陕西三原渭北中学、三原中学、渭阳中学。任教期间支持-,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1925年年初,与北大同学刘天章取得联系
(18941977)
王彭
  王彭(1916~1975)曾用名王永廉。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37年2月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军政大学负责接待工作,后任招待所所长,1939年9月转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3月调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政治协理员。抗日战争胜利后曾被派往陕南执行任务。1947年8月北返时,因延安已被国民党军占领,遂入中共关中分区干训班学习。1948年4月奉派到关中分区解放医院任政治协理员,旋又调关中地委宣传部
(19161975)
蔡屏藩
   蔡屏藩(1891~1973)字江澄。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8岁起入私塾读书。废科举后,参加县学考试名列前茅,遂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深造。受宏道学堂中国同盟会会员传播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同学曹世英介绍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陕西辛亥起义中,蔡随张钫参加多次战役,担任过同州十县粮台总办,为东路军筹办粮饷。战争结束后,辞去官职,求得新政权允以公费赴日留学。途经上海时,与于右任、张季鸾等结识,并参加了一
(18911973)
张性初
  张性初(1902~1971)原名张炳仁,化名醒初、秉人,笔名冰人、兵刃、每雨。陕西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人。1920年考入华县私立咸林中学,受魏野畴、王复生影响努力阅读革命书刊。1922年随魏野畴转入西安成德中学。1924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团西安第一支部书记、第二支部干事。与此同时,张在魏野畴的指导下,发起成立团的外围组织--青年文学社(不久改为青年生活社),主编《青年文学》(不久改为《青年生活》)刊物,宣传反帝、反
(19021971)
李茂堂
  李茂堂(1906~1953)原名李自靖,又名李自清、李子静,化名杜清。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因家贫,幼年时只念了几年私塾。1921年经亲友介绍到西安电报传习所学习,毕业后在陕西省电报局当报务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当选为陕西省总工会常务委员。同年6月参加西安人民慰劳宣传团赴河南慰劳北伐军将士。1927年7月,冯玉祥在豫陕地区进行“清党”,西安人民慰劳宣传团被解散。李和慰劳团团长兼中共党团书记黎琴南由郑州到武汉,
(19061953)
李维屏
  李维屏(1900~1945)又名维平,化名党益民。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21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华县私立咸林中学。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魏野畴当时执教于咸林中学,向学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李在魏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5年初任青年团华县支部书记,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6年3月18日,参加了在天安门举行的抗议日、美、英等八国“最后通牒”大会和会后的-,到段祺瑞临时执政府-,被反动-
(19001945)
武止戈
  武止戈(1902~1933)又名武熹祖,化名胡之康。生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后迁居西安。1920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并参加-。1921年12月,同屈武、邹均等十多名陕籍同学组织了南开学校陕西同乡会,创办了《贡献》月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他在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在《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一文中,赞颂俄国十月革命,认为社会主义已“成为世界的问题”,其趋势将“弥漫全世界”。1922年6月,武于南开中学毕业,到北京
(19021933)
张宗适
  张宗适(1906~1928)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年时赴湖北武昌,入董必武、张国恩和陈潭秋等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读书,受董必武和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中学毕业从武昌回到家乡,在王尚德创办的赤水职业学校任教,成为青年团在陕西建立的第一个基本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特别支部的负责人之一。他向学生宣传革命理论,协助建立和指导青年团华县支部、高塘支部,并组织开展了促成国民会议运动、声援
(19061928)
鱼俱罗
  鱼俱罗(?—613年),开隋九老之一,隋朝车骑将军。冯翊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人。身高八尺,臂力过人,声大如雷,百步之外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及成年,为亲卫,累迁大都督,从晋王杨广平陈,拜开府。开皇十年(590),江南吴郡(今苏州)人沈玄忄会、高智慧叛乱反隋,杨素领兵讨伐时,令鱼俱罗同行。鱼俱罗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升上开府,封高唐县公,出任叠州(今甘肃迭部县)总管。后因母丧还乡服孝。开皇十八年(598),杨素领兵出灵州道进击突厥,又邀他同行。
[] (?~613)
王尚德
   王尚德(1891~1946),又名王璋峰,化名汪琴声,1891年9月1日生于陕西省渭南县(今临渭区)程家乡姚李堡。1918年秋,他怀着追求新知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满腔热忱,奔赴辛亥革命发祥地——武昌,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当时,恽代英在武昌学生界建立起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社,定时开会,讨论社会问题,探索革命真理。王尚德被互助社的活动所吸引,加入了恽代英等创办的进步团体互助社。1920年春,王尚德参加了恽代英、林育南创办的
(18911946)
张宗逊
  张宗逊(1908—1998)渭南县赤水镇堰头村(今临渭区向阳办)人,1927年4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他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洗礼。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舍生忘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军事训练和军队院校管理建树颇多,被公认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081998)
王守一
  驸马王守一 (?-725),唐玄宗王皇后胞兄,唐玄宗之妹靖阳公主驸马。玄宗即位后,王皇后遭武惠妃陷害被废,亦牵连到王守一,后被赐死。王守一 ,王仁皎子,玄宗王庶人兄也。守一与后双生。守一与玄宗有旧,及上登极,以清阳公主妻之。从讨萧至忠、岑羲等有功,自尚乘奉御迁殿中少监,特封晋国公,累转太子少保。父卒,袭爵祁国公。十一年,坐与庶人潜通左道,左迁柳州司马,行至蓝田驿,赐死。守一性贪鄙,积财巨万,及籍没其家,财帛不可胜计。
[] (?~725)
王仁皎
  王仁皎,玄宗王庶人父也。景龙中,官至长上果毅。玄宗即位,以后父,历将作大匠、太仆卿,迁开府仪同三司,封祁国公。仁皎不预朝政,但厚自奉养,积子女财货而已。开元七年卒,赠太尉,官供葬事。柩车既发,上于望春亭遥望之,令张说为其碑文,玄宗亲书石焉。
[]
唐玄宗王皇后
  唐玄宗王皇后,王皇后(7世纪?-725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其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兄王守一。当玄宗还在临淄王时期时,聘娶王氏为妃。在讨伐韦后时,王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 由于皇后无子,又因后来“符厌事件”的发生(武惠妃陷害她)。 唐玄宗将她废为庶人,在被废的三个月后,王皇后便过世了,玄宗诏令以一品礼将她葬于无相寺。后宫的人们对她相当思慕,玄宗自己也对此
[] (?~725)
郭向荣
  郭向荣(1892-1963),又名向娃,渭南市临渭区阎村乡申郭村人。碗碗腔签手艺人。在他十三四岁时,舅家村有个皮影戏班子,由于他酷爱皮影艺术,常跟随戏班外出打杂帮忙。一次,他随戏班F曲北杨村演戏,因“挑签”的把式误事未到,他就毛遂自荐“挑签,效果甚好,赢得赞誉。从此他钻研“挑技巧,练基本功时,曾用豌豆粗的钢丝数根,在两手}指和食指的末梢捏紧捻磨,每天不等天亮就光着两三紧钢丝,两手端平悬于空中捻磨,一直捻到全身出汗。15岁时,他在临潼新丰
(189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