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历史人物介绍
张光迪
  张光迪,1906年12月25日出生,陕西淳化县人,生于河北省广宗县。别名张凤山,报字“忠义侠”。1933年12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张光迪任分队长、秘书、执法处长、团长。1935年9月,张光迪率部参加北上汤原等地开展抗日游击作战。1936年7月,张光迪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6师师长兼73团团长。12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向海伦等地远征,参加了著名的冰趟子战斗,取得了第3军抗战史上的最大胜利
开国大校 (19061986)
于山成
  于山成,陕西省淳化县人,1913年9月出生,1937年1月参加革命,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局离休干部(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2011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19132011)
钱述亮
  钱述亮,男,汉族,1913年9月出生,陕西省淳化县人。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西省红军铁路铁道工人,120师359旅717团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东北侦察队副队长、队长,蛟河县第一草袋工厂经理,新华水果店经理,天岗造林站站长,黄松甸采种站主任,森林经营站主任,林业科护林大队指导员,吉林省护林大队工会主席,珲春县护林大队指导员,兰家趟子森林经营所所长,农工部部长,林业科科长,珲春县首任林业局局
(19132013)
王伟章
  王伟章,1919年生,陕西淳化县人,1937年2月参加工作,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咸阳地委政法办负责人。1984年12月离休。(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2月17日在咸阳逝世,享年94岁。
(19192013)
张晓中
  张晓中,陕西淳化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第一野战军后勤学校副校长、总后营房部政治部主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政委、北疆军区副政委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2010年4月30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4岁。
刘晓峰
  刘晓峰,原名刘述修。1918年3月生,陕西省淳化县北庄坳村人。1936年8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入伍。1936年任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参加“一·二九”西安-。1937年春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参加云阳青训班学习。1938年2月任西安二中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长。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9月起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后改为晋绥军区抗大七分校)学员队副指导员、指导员,一大队组织
(19182016)
李德馨
   李德馨 (1922~1998),又名李如馨,润镇街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党三原县工委宣传部长,陕甘宁关中分区马栏小学校长,分区一科科员,淳耀县政府一科科员,关中专署一科科员。建国后,历任三原县民政科科长、西北局纪检委科长、中共中央监委监察员、三原南郊中学校长、支部书记,三原、泾阳县委-书记兼县长,旬邑县委书记,咸阳地区革委会政法组副组长,淳化县委副书记、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周至县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咸阳行署
(19221998)
任成玉
  任成玉 (1915~1998),中嘴村人。1933年春参加革命,组织起贫农团,任团长,后任中嘴、何家山等村赤卫军大队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赤水县委宣传部长、区委书记、游击队指导员、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1943年在西北局-会议上,赤水县被评为陕甘宁边区模范县,毛泽东主席亲笔给他题词“为群众谋福利”。 1945年当选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出席了党的“七大”。后任关中地委社会部部长,保安处长,参加了和平接管北京城工作,担任北
(19151998)
任志恒
   任志恒 (1919年~1998),沟里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赤水县三区四乡政府文书、青年主任,赤水县四区政府保安科科员、关中分区治安科员,淳耀县保安科副科长,渭南专区公安处管理科科长,石油部甘肃玉门油矿-科长,玉门石油管理局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长,消防大队长,局党委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副书记、书记,玉门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局长,国家煤炭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纪检组组长等职。
(19191998)
郭文学
  郭文学 (1914~1998),北城堡村人。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沟畔党支部宣传委员,马家山区委宣传委员,赤水县第十二游击队经济员,赤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丰泉、马家山区委书记,赤水县政府民教科长,赤水县委副书记、书记,关中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校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建国后,历任三原地委副书记、代理书记,郑州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兼政委,西安铁路局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候补委员,昆明铁路局党委书
(19141998)
王云
   王云 (1905~1998),又名王之鼎润镇街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本县在外地入党最早的党员。1927年任中共三原特别支部宣传干事,中共三原地委宣传委员。1928年任共青团华县县委书记,参加渭华起义。后在西安做党的地下工作,任共青团长安县委宣传委员。1937年任“三边公学”校长、三边专署政务秘书。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理论教育处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干部教育局副局长,中央第二中级党校、陕西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副校长
(19051998)
杨子和
  杨子和 (1900-1971),原名杨清雅,润镇乡王家沟村人。1939年迁居大店乡马家坡。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创建马家坡农业互助组,同年创建红星初级农业合作社。历任互助组长、社主任、大队长、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科学种田、植树造林,实现了村“前山米粮山,后山花果山,”粮食连年增产丰收,每年超额完成粮油征购任务,并用余粮支援冶峪河水库工程建设。1962年秦河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他率领全村180余名劳力连夜人担畜驮,代秦
(19001971)
卜乾生
  卜乾生 (1904-1956),又名卜元,卜家村人。1926年在三原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受淳化县长邀请,回县做农-动工作,与仙登伦、刘宗章等人在润镇创建西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团,并任自卫团团长兼农协负责人。7月,因国民党军队破坏,农民协会和自卫团解散。1928年初,在方里第二高小任教时,与中共淳化区委负责人姜建平联系,开展革命活动。后因故失掉与中共组织关系。建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19041956)
王振显
  王振显 (1890~1948),铁王村人。虽为农民,但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每次革命队伍进驻该村,他不顾年老体衰,总是抢先做有地方特色的“臊子面”,慰劳人民子弟兵。1935年10月,国民党在残杀其时任桃渠塬一区组织委员的长子王登才(王社)时,将他绑赴刑场陪斩。他目睹儿子被敌活活戳死的悲壮场面,化悲痛为力量,革命意志弥坚,毅然送次子王登玉、三子王登新参加革命,被边区政府评为“支前模范”。他将家建成共产党的秘密交通站,经常为组
(18901948)
杨显
  杨显 (1900~1975),字耀亭,夕阳村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将军衔。曾任蒋介石侍卫官,国民党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第一团上校团长,国民党军二十七师师长,后调入甘肃任第九十一军副军长。1947年9月,当选“国大”代表,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大会议”。1948年任国民党陕西保安司令,陕西省政府代主席。1949年,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代主席,兼保安司令,五十六军(汉中特务军)军长。是年7月,带残军南逃,在秦岭山黄牛铺与华北野战军作战,兵败,在汉
(19001975)
于鹤九
  于鹤九 (1884~1920),字鸣皋,善花村人,后居方里镇。辛亥革命前夕,他与于右任、井勿幕等革命党人开展陕西工作,曾任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议、第三路参谋,主办靖国军《战事日刊》。1919年为故乡教育奔走,设立师范传习所,慷慨捐银500两创立方里模范高小。主持召开全县小学联合运动会,并引进《国文》等新式教材,使本县教育有长足之进。编有秦腔《新闹学堂》、《三回头》剧目,在方里演出,深受欢迎。善写爱画,家藏有“八骏图”、“麻姑献寿”等珍贵之作
(18841920)
武启庠
   武启庠 ,道光末年~民国初年,字维周,号陵都,别号“镐胆先生”。润镇北村人。同治廪生。品学兼优,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关心民疾,兴利除弊,兴学育才,热衷地方公益事业。以一介书生,挺身而出,具状弹劾贪赃枉法之酷吏、民贼之劣绅数十人之多。光绪二十五年(1899)8月,武向陕西总督端方控告淳化县令徐锡贪赃枉法,0,00穷苦百姓的10余条罪行,至光绪二十六年春结案,县令徐锡被撤职查办,民冤大伸。光绪二十六年(1900),淳化旱灾,夏秋颗粒未收,
[]
王隆
  王隆 字文山,东汉冯翊云阳(今本县)人。王莽执政,曾于宫廷为郎。后避难河西(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为窦融左护军。东汉建武中,为新汲县令(今河南扶沟县西南)。通诗赋,能文章,著诗赋铭书26篇。著有启蒙书《小学汉官篇》,记述汉代公卿内外的官职,社会影响广泛。此书已佚,今从东汉胡广的《汉官解诂》知其梗概。《后汉书·列传·文苑》有《王隆传》。
[]
吴鹏
   吴鹏(1880~1916)字鲲化。陕西淳化人。任侠好义,思想激进,语多慷慨,时人以荆轲、高渐离比之。1911年西安起义时从军,任敢死队队长,随曹印侯驰骋东西战场。民国成立后,因不满时局,道服云游,后与党人在西安密议,参加“反袁(世凯)逐陆(建章)”的护法运动,曾参与四路义军相机举义计划的商定,后事泄与王绍文等一起在西安遇害。
(18801916)
宣秉
  宣秉(?~30年),字巨公,冯翊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青年时期即以品行高洁而名扬关中。西汉哀、平帝时,他见王莽-,皇权渐弱,遂隐迹于深山之中,州郡官吏接连征召,皆推病不往。王莽做宰衡,征召天下通经典有奇才之士,他依旧不应召;王莽称帝,特派使者召之,宣秉称病坚辞;至更始帝建政,才应征为侍中。建武元年(25),刘秀对宣秉的才干十分赏识,任命他为御史中丞,特诏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商议国事,京师士人称为“三独坐”。第二年迁任司隶校尉。他为官奉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