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名人录
班昭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寿)妻,早寡。(后汉书·列女传》有她的记载。因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gū)。有《女诫》七篇,集三卷。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班昭的
[]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 (49120)
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于仕宦世家,书香门第。父亲班彪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曾做过望都长。班固幼年时聪慧好学,9岁时就能做文章、诵诗赋。13岁那年,王充见到了他,拍着他的脊背对班彪说:“此儿必记汉事。”【注:见《谢承书》,转引自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注】后来班固入太学学习,博览群书,儒、道、墨、法、九流百家之说无不知晓,加上他“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注:见范晔《后汉书•班固传》】颇为当时学者们推崇。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父亲班彪病殁,班固居丧回到了安陵故乡。在此期
[] 汉赋四大家 (3292)
班超
   班超(33~102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是东汉时西域领地的开拓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是班彪的次子。父亲死后,兄长班固应诏进京担任校书郎,班超就和母亲一起随往洛阳。由于班固薪俸低微,为了帮助兄长养家糊口,他只好为官府抄写文书。这种工作繁忙而又枯燥,他曾感慨地说:“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注:见《后汉书·班超传》】后来,汉明帝从班固那里问到了班超,遂任命他为兰台令史;不久,他又因事被免职。永平十六年(78),汉明帝派窦固、耿秉等率军出塞抗击北匈奴,揭开了东汉政府与西域诸国关系的新篇章。在此以前,西域诸国
[] 十七史百将传 (32102)
薛万彻
  薛万彻(?-652年),唐朝名将,汉族,唐朝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第四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仕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武安郡公。本为隋将,后与兄长薛万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讨梁师都有功,授车骑将军,随罗艺四处转战其他起义军,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赏识。玄武门之变时,率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级,他才放下武器带领数十骑逃入南山。后来唐太宗赏识其武勇,屡次遣使招谕才复出拜将。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征高句丽时屡立大功,尚太宗妹丹阳公主。后因参与谋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被长孙无忌所杀。将门虎子薛万彻出身将门,父亲是隋左御卫大将
[] (?~652)
田蚡
   田蚡(?~前131年),西汉大臣,长陵(今陕西咸阳渭城区东北)人。他系景帝刘启王皇后的同母姐弟(王皇后母臧儿,原为槐里王仲妻,仲早死,她改嫁长陵田氏,遂生田蚡、田胜),他能言善辩,深得景帝和王皇后的赏识,被擢为中大夫。汉武帝刘彻即位,田蚡以舅氏身份封为武安侯。他礼贤下士,广招门客,武帝初年的许多治国政策,多来自田蚡门客的谋划。不久升为太尉,与丞相窦婴、御史大夫赵绾共理朝事,极力提倡儒学治国思想,与崇尚黄老思想的窦太后有分歧,因而免官。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卒,田蚡出任丞相。在位骄横专断,不恤民情,二千石的大吏,也往往由他荐任。以后因扩建住宅事,遭到武帝的训斥,才有所收敛。生活上异常
[] (?~前130)
袁盎
  袁盎(约前200年—前150年),字丝,汉初楚国人,后徙安陵(今韩家湾乡白庙村附近)。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为人敢言直谏,后因此触犯汉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汉景帝即位,吴楚七国叛乱,袁盎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官拜太常,出使吴国。叛乱平定后,封为楚相。后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遭到梁王忌恨,为刺客所杀。为人正直袁盎是楚地人,他的父亲从前是个强盗,后来迁徙到了安陵。吕后时期,袁盎做了吕禄的家臣。汉文帝即位后,其兄袁哙保举他,他便被任为中郎。 绛侯周勃诛灭吕氏有功,被文帝封为丞相,周勃因
田千秋
  田千秋(?~前77年),西汉大臣。其先为战国时齐国田氏大族,后徙居关中长陵(在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东- 家湾乡怡魏村附近)。汉武帝时,田千秋任高祖庙寝卫士,遇“巫蛊之祸”发迹。时弄臣江充见武帝年老,恐武帝死后自己为太子所诛,因诡称宫中有“巫蛊”之患。江充事先指示胡巫做了手脚,再派人“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太子不能自明,逼迫收充斩之,又发兵攻入丞相府,后败逃出城。此时,田千秋上 书武帝,说自己梦见一白头老翁对他说,(太)子弄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武帝认为白头翁即高祖神灵所遣,明白太子无它意,知江充有诈,夷其三族。武帝召见田千秋,见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见而喜爱,因对他
[] (?~前77)
冯唐
  冯唐(生卒年不详),西汉大臣,生活时代约在秦末汉初之际,从政时期主要在文帝、景帝之时。右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渭城区东北)人。曾任文帝刘恒的郎署长,后升迁车骑都尉,景帝时还任过楚相。为人刚正坦率,敢于直言犯上。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入侵,保卫边塞安宁卓有战功,守土有方。但在一次边报中,仅因所报斩敌首级数差了六个,文帝震怒将他坐罪罢官。大臣们均不敢讲话,而冯唐却犯颜直谏,批评文帝“赏太轻、罚太重”,并指出这种错误做法会使天下寒心,将士不肯效命,给朝廷带来巨大损失。文帝采纳冯唐意见,改变旨意,下诏恢复魏尚官职。武帝即位之初,下诏求贤良之士,以冯唐年逾九十高龄,无法从政,遂召其子冯遂为郎,以示表
[]
贾逵
  贾逵(30~101年),字景伯,东汉学者,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父亲贾徽是西汉著名学者刘歆的学生,造诣颇深,著有《左氏条例》一书。贾逵在父亲的教诲下,自幼埋头读书,专注于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之间。20岁左右,他已能背诵五经正文和《左传》一书。后来,他终于继承父业,成为东汉时期古文经学的倡导者。自汉武帝时起,人们对儒家经典的解释逐渐发展成一门学问——经学。西汉末年,经学分为今文、古文两大学派。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废止古文,倡导今文,贾逵却一直从事古文经学的研究。他把多年来研究的成果《左传解诂》、《国语解诂》献给汉明帝,以图步入仕途,但因当时古文经学没有地位,倍受
[] 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 (30101)
田蚶
  田蚶(?一前131)西汉大臣。长陵(今渭城区韩家湾乡怡魏村南)人,汉景帝王皇后同母异父弟(其母原为槐里王仲妻,生王皇后,王仲早死,改嫁长陵田氏),有口辩之才,为景帝赏识,封宫中大夫。武帝(王皇后生)即位后,以舅封武安侯。建元二年(前139),他与丞相窦婴、御史大夫赵绾等推崇儒术,为窦太后所贬斥(窦崇尚黄老思想)。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死,田骰出任丞相。元光三年(前132),黄河改道南流,16郡遭严- 灾,他因封邑俞(今山东平原)在旧河道以北,不受水灾,力阻治理,以致治河工作停止20年之久。田骰处事骄横专断,生活奢侈,屡受朝臣讥议。
[] (?~前131)
薛万均
  薛万均(?-公元641年),唐朝将领。本敦煌人,后徙京兆咸阳,隋朝名将薛世雄第三子,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之兄。大业末年与弟薛万彻客居幽州,后随罗艺归唐,授为上柱国、永安郡公。贞观初年,随柴绍讨梁师都,任行军副总管,击走突厥,围歼其军,升任左屯卫将军。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随李靖讨吐谷浑,任沃沮道行军副总管,在青海遇敌,单骑冲阵,诸将跟随他,斩数千人,升左屯卫大将军。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以交河道行军副大总管的身份与侯君集击高昌,进封潞国公。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坐事下狱,忧愤而死。唐太宗为他举哀,命陪葬昭陵。早年经历薛万均,原籍敦煌,后迁徙京兆咸阳,其父薛世雄在隋大业末年为涿郡太
[] (?~641)
张汉俊
  张汉俊,又名张育顺,化名李大德,1906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黄家寨。1924年张汉俊在西安第一农业职业学校读书时,深受进步老师赵葆华器重,后被选派到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返回陕西。1927年1月,张汉俊被党组织派到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工作。2月初,他与江雄风奉命去户县解决宋村民众与当地驻军的冲突,深受民众支持。中旬,中山学院召开筹备大会,决议成立招生、事务、教育三个委员会,张汉俊被推选为校招生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委员会委员。这时,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又积极协助史可轩、李林、邓希贤(小平)、许权中等筹备中山军事学校。5月开学后,张汉俊任第二大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主要担负军事技术
(19061928)
田延年
   田延年(生卒年不详),字子宾,西汉大臣。其先祖为齐国田氏大族,后徙居关中阳陵(在今陕西咸阳市今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北)。他因颇有才干,被大将军霍光用为府吏,迁为大将军府长史。后出任河东太守,在任有政绩,被擢升为大司农。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即帝位。刘贺不顾新丧,吃喝玩乐,贪图酒色,不理朝政。大将军霍光欲废刘贺,另立新君,曾派田延年征求大臣意见。一天,霍光召众臣商议,人多不敢言。田延年按剑威胁群臣同意霍光主张,当日议定另立新帝,即汉宣帝。宣帝以他辅立之功封为阳成侯。
[] 西汉大臣
殷化行
   殷化行(1643~1710年),字熙如,咸阳五陵原靳里村(今北杜乡靳里村)人,清康熙九年(1670)考中武科进士。十三年,经略莫洛率军讨伐吴三桂,殷化行以守备职随行作战。遇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乱,他被胁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一年后,他寻机逃回,由总督哈占保复原职,补为火器营守备。吴三桂部将王屏藩占据陕西汉中,率领二万人攻宝鸡。大将军图海此时指挥清军与吴军作战,命他随行救援。宝鸡解围后,又南越秦岭,夺取两河关,收复兴安州城(今安康县)。十九年(1680),他被调属振武将军佛尼勒部为前锋,在四川作战,救援永宁、叙州均有战功。图海、哈占二人具疏陈殷化行作战奋勇,康熙帝特命超授他汉中副将。次年,他屡战
[] (16431710)
班彪
  班彪(3~54年),字叔皮,东汉初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成阳东北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附近)人。他是西汉著名才女班婕妤的侄子,父亲班稚在汉哀帝时曾做过广平太守。公元25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推翻,关中大乱;刘秀即帝位于部城,隗嚣却拥兵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其时班彪23岁,为了躲避战祸,他西行至天水投奔隗嚣。隗嚣曾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问他政局会不会也像战国时期那样:先是诸侯并立,通过合纵连横,再由一国统一天下。班彪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说战国纷争是由于中央政府(东周)衰弱,诸侯强盛造成的,而现在是由于王莽篡权,天下才反叛,各路豪杰大都打着复汉的旗帜。他预言汉王朝必然中兴。隗嚣不以为然,班彪
[] (354)
武宏
  武宏是陕西咸阳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游击队长、管理员、中队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了宛平南教、平谷榆子山、宝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营长、副团长、支队长、团长等职,参加了卢台夜袭战、南胡庄狙击战、武清、京津铁路破袭、亮甲店、北孙庄、八达岭、保定、新保安、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副师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兼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武宏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
(19232017)
班勇
   班勇(生卒年不详),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和帝、安帝、顺帝时在世。他是东汉定远侯班超的次子,少年时随其父生活在西域军旅之中。班超返回京都后,任尚继任西域都护之职。任尚不昕班超临行前的劝告,结果仅仅四、五年功夫,西域诸国复叛。永初元年(107),汉安帝任命班勇为军司马,与其兄班雄一起出敦煌要塞,将被困在西域的东汉官吏和军队接回。此后十余年间,东汉政府再没有派官吏管理西域诸国。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派部下索班率领汉军一千多人屯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国王及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国王都归附了索班。几个月后,北匈奴单于挟迫车师后部(今新疆奇台
[]
朱安世
  朱安世,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人称阳陵大侠。侠,是“以武犯禁”即用暴力触犯律例的意思。朱安世犯法被汉武帝下诏通缉,被捕后诬陷追捕他的公孙贺一家以巫术诅咒汉武帝,导致公孙贺等人的死亡,这成了后来巫蛊之祸的开端。史书称:“巫蛊之祸起自朱安世”。朱安世,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史书提到他时,称其“阳陵大侠朱安世”“阳陵朱安世”,其出生地或是居住地应为阳陵县。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娡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景帝四年(前153)改弋阳为阳陵县 ,阳陵县即为阳陵所在地。侠,《世说新语·自新》云:“凶强侠气”(粗暴强悍,以力欺人。侠,这里指“要挟”。侠气,以力欺人,为人霸道)。汉代所谓的侠
[]
李敷仁
  李敷仁(1899~1958)小名蒲咸,学名文会,字敷仁;笔名老百姓、咸贞、劳百星、富韧、护仁、村长等。祖籍陕西蒲城,生于陕西咸阳北杜镇(今属陕西咸阳市渭城区)。1917年考取陕西督军陈树藩办的模范营骑兵科。1918年5月回家侍奉病母,空闲时间读了《聊斋志异》《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大量古典名著,知识大增,文思大进;后又在本村菩萨庙里“坐馆”教小学。1920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25年毕业,到驻军何经纬部教导队任文化教员。期间,受邓宝珊副官崔义的影响,读了不少宣传革命的书籍,思想受到启发,离开了何的军队,到咸阳县立高级小学任教,半年后升任校长。他总结了一套实用的初等教学
(18991958)
全部渭城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