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名人录
窦蒙
  窦蒙唐代书法家,字子全陕西省麟游县西人。著有《画拾遗录》、《述书赋语例字格》等。唐代书法家。字子全,窦臮之兄.扶风郡(今陕西省麟游县西)人。官至试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国子司业。书迹末见。曾经为其四弟窦臮的《述书赋》作注定。《述书赋》曰:吾兄书包杂体,首冠众贤,手倦日瞥,瞬息弥年,比夫得道家之深旨,习阆风而欲仙。《述书赋》凡7640余言,然尚觉得意有未尽。 著有《画拾遗录》。今不传。《全唐诗》录其一首。其《字格》撰于大历十年(七七五年),则其卒年当在此之后。书迹末见。蒙弟臮有《述书赋》二卷,评论历代书家,《字格》(全称《述书赋语例字格》)对《述书赋》所涉之论书概念,均作简明扼要之解释。《字格》
[]
赵伯经
  赵伯经(1903—1959) 麟游地下党游击队及西府总队负责人。原名文鳌,又名幼麟,麟游县人。民国10年(1921)在三原第三师范上学期间参加“渭北青年社”。民国12年(1923)暑假返乡成立了“雪耻救国会”,-宣传反帝反军阀,鼓动工农与腐败政府作斗争。民国14年(1925)参加“陕西援沪后援会”,声援“五卅”运动,同年加入共青团。民国15年(1926)被三原特支派往三原西关筹备成立农民协会,经张仲实、张宗润介绍转入共产党;10月,作为陕西临时党部前敌宣传队队员去乾县、兴平等地讲演,协助组建了乾县支部,任支部委员;11月,被派往甄寿珊军做政治工作。民国16年(1927)8月,参加西安区委
(19031959)
甄仪
  甄仪 字伯礼,麟游人,明洪武举人,为人忠厚守信。建文年间选入中枢任户部主事,以老诚练达,曾历任长沙府、嘉兴府同知。所至除暴安良,注意发展地方经济,人民悦服。永乐四年(1406)改官顺天,在职十二年,政平民息。自动请去,百姓陈情挽留,皇帝应允。永乐十六年(1418)晋升京兆尹,在职八年,贤声懋著,皇帝誉为“忠亮笃实”。 洪熙元年(1425),迁升为户部左侍郎,仁宗特颁旨三道,诰封褒扬其父母并甄仪,任中咸著能声。宣德二年(1427),宣宗重其才能,改任兵部侍郎,任职七载,多次上表请辞归里,获准。宣德九年(1434)离职。豪贤、名士、黎民争以诗文歌颂,望重一时。 甄侍郎弼辅惠帝、成
[]
甄士仁
  甄士仁(1886—1930) 国民军将领。字寿珊,麟游县人。 民国元年(1912),在西安陆军学堂读书时加入同盟会,联络刘尚谦、田振元、李永祥、聂华等人光复麟游。民国初复学,毕业后任教麟游高小,不久往来汉中、凤翔结纳志士图谋反袁。民国5年(1916),与杨荟桢组织铁血团攻凤翔不克。民国6年(1917),参加靖国军,初任支队司令,后任国民二军团长、旅长等职,驻军交口达七、八年之久。民国14年(1925)保卫交口、雨金,使之免受刘镇华祸害。民国15年(1926)破梅发魁于交口,败麻振武于大荔。4月,刘镇华二次祸陕,他与共产党员魏野畴、王泰吉等共谋,坚守三原,配合并支援了杨虎城、李虎臣守
(18861930)
虎臣
  虎臣 明代官吏。字良弼,麟游人,明成化末,贡入太学,为人慷慨尚义,中贡生时,适逢陕西、山西、河南大灾,入京即具表上闻,被皇帝采纳施赈。又陈时政得失,未被采用。成化二十三年(1487)上疏宪宗恳请拆除万寿山棕棚,被太学祭酒费訚以铁链拴锁待罪;宪宗见其疏,惊其才识,拆棕棚,授七品官。为吏部尚书李裕所妒,改任云南鄂嘉县令。到任后,抑土豪,开银矿。后入边陲,安抚少数民族,中瘴气而卒。
[]
陈世业
  陈世业(1905—1964) 麟游县庙湾乡礼典村人。毕业于陕西省立二中。为人寡言有谋,不露锋芒,老实持重,勇于公战。上学时就对当局时政极度不满,把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句作为座右铭。并加入左翼学生集团,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后因故辍学,回家务农。目睹劣绅横行乡里,遂毅然追随赵伯经投身革命。民国20年(1931),在赵伯经部参与军事机要工作,利用老关系,多次冒险前往麟、永、乾边界活动的游散武装中,策动其首领魏含忠投诚赵营,编为一个连。民国21年(1932)8月,他报名入伍参加麟游地下党组织的游击队。时值大旱两年,饥寒交替,盗贼四起,遂参加打土豪分粮食,帮助群众渡荒。翌年游击
(19051964)
刘煊
   刘煊(1906—1973) 字耀庭,麟游县旧县城人。民国10年(1921)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堂,后考入省立三原师范,受“五四”运动的启迪,参加当地农运活动。民国14年(1925)“五卅”惨案后,和其他同学利用假日,回县发动西巷小学师生,组织“雪耻救国会”,反对腐败教育,传播革命思想。民国16年(1927)入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投入甄寿山师教导团军官队当学兵,后经党组织决定,和赵伯经、白庭栋回麟游,建立了共产党小组。翌年2月,中共麟游支部成立后,刘任支部书记。6月,党支部改选后为支部委员。曾以“人民自治会”的名义,印发传单,张贴于县政府大堂和街道墙壁上,揭发
(19061973)
郭春秀
  郭春秀(1915—1982) 麟游县桑树原乡人。1952年参加县上举办的第一批接生员训练班,她起早贪黑,勤问硬记,结业口试获得较好成绩。回乡后除白天参加劳动外,每逢夜晚,把枕头当婴儿,把布条作脐带,继续练习接生技术,并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一次邻村同义沟妇女杜玉琴生第一胎,胎位不正,请来老娘婆束手无策,她主动施以人工助产,得到成功,但婴儿因产程过长,发生窒息,她即用嘴吸出婴儿喉头积痰,母婴双双脱险。此事教育了大家,请她接生的人日益增多。1958年,郭春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经过艰难曲折,在桑树原西村办起了一所“农村产院”,并备有简单接生医疗器械。她在产院推行新法接生,不收
(19151982)
王乐天
  王乐天(1905—1944) 小名永贞,又名郊麟,麟游县河西乡上庄村人。麟游地下党和游击队负责人,革命烈士。曾在三原第三师范和凤翔二中读书。民国16年(1927)受聘为麟游高小教务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4月,任麟游党支部书记。民国19年(1930)春,随赵伯经入“西北民军”警卫团第三营搞兵运,后又进入杨虎城部新编旅赵慧生团。民国20年(1931)12月,与赵伯经率领三营起义。他和魏含忠率部向千陇山区转移时,与邢广先民团遭遇,又得知赵慧生调骑兵追击,为保存实力,他隐藏了武器,疏散了人员,后去西安进入王泰吉骑兵团学习军事知识。 民国22年(1933)8月,负责麟游游击队军需、文牍
(19051944)
张笃恭
  张笃恭(1893-1972),陕西麟游县九成宫镇安舒庄人。著名中医外科医生。清光绪十九年(1893)10月生。幼读私塾,及长立志从师学医,钻研中医外科,尤特长火伤、烫伤、痈、疽、漏等疾患的诊治,屡起沉疴。灵活运用成方和民间土方、验单方,积累中医外科验方400多个。以其医术精湛和医德崇高,誉满麟游、扶风、岐山、凤翔等地。对患者不论贫富贵贱,皆悉心治疗,热情护理。家中设有中药室,不论收入,首先为患者配方治病。远地求医的人,留家治疗,管吃管住,生活费用,分文不取。有请者不管路远路近,白天黑夜,欣然从往。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929-1933),陕西大饥,麟游及毗邻各县土匪蜂起,被绑架烧烤者不计其数
(18931972)
邵登科
  邵登科(1882—1950) 恶霸地主,麟游县崔木乡邵家沟人。嗜鸦片,好嫖、赌,喜结交浪荡不逞之徒。民国3年(1914),同地痞冯华堂在崔木镇啸聚流氓盗匪成军未果,又越边去口外谋官求财亦未果,即返里雇人种田,兼重利盘剥,不久暴富。民国10年(1921)族弟邵登鳌借其银元30个,言明年息12元,不到10年变为238元,以后又讹去木板18丈,诬其为匪诈银元60个。国民党军队过境吃了他家小麦3石,他诬族人邵步禄偷去,逼其每年1.5石出利,8年合本利15石;步禄还不起,无偿给拉长工两年。民国22年(1933)诬武占荣藏枪,非刑吊拷,逼武出逃。遂抢其财产,又将其侄活活打死。向保安团长侯振国诬告7名
(18821950)
岳维
  岳维(1917—1983) 原名张民权,麟游县两亭乡稼禾庙人。民国23年(1934)从凤翔师范毕业,于两亭药王洞小学任教。民国26年(1937),被地下党送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8年(1939)11月加入共产党,在山西太岳军区任决死队指导员、报务员、报务主任、电台队长。民国30年(1941)在大林渠反扫荡突围中负重伤昏迷于战场,苏醒后爬在尸体堆里屏住呼吸,蒙过日寇刺刀的挑验,在血泊中爬行两天,后被八路军报务员发现得救。伤愈后返司令部电台工作,参加了吕梁战役。解放战争中,随陈谢大军东渡黄河,挺进中原。在开辟陕南根据地中被评为模范工作者,授予华中解放二级勋章、解放勋章。新中国成立后从
(19171983)
许晓东
  许晓东(1912—1985) 麟游县常丰乡人。民国21年(1932)在游击队中任文书。民国26年(1937)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5月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返回任县委委员。常以《论持久战》为教材,向士兵、学生宣传。民国28年(1939)为县长温亚儒起草抗战两周年《告全县民众书》。民国32年(1943)10月参加迎王之役,策动永寿县常乐保公所保长石万军等20多人参加革命,命名为常乐游击队,他任指导员。民国37年(1948)任西府总队第五支队三大队政治教员、西北教导队政治委员。解放初任宝鸡军分区组织科长、干部部副部长,后任空军干部任免处处长、空军212厂总军事代表、驻430厂总军事代表。
(19121985)
赵运昌
  赵运昌(1883—1919) 字善卿,麟游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举人。思想趋向民主,经于右任介绍加入同盟会。西安师范学堂毕业后任陇州高等小学堂教习。光绪三十三年(1907),应邀回县办学。在凤仪书院讲学期间,倡议集资办起“麟游县高级小学堂”,内设单级师范班,亲任堂长,即着手改革读经书旧制,增设科学课程。倡导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辅以讨论质疑,允议时政,改变埋头读书之弊端。主张乡塾为初级小学,号召女子入学读书,反对缠足陋习。辛亥革命前夕,与地方有识之士组织“麟游教育促进会”,竭力为地方育才,未久扩展为“凤翔八属教育促进会”,深得府县教育人士赞同。他常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此国家贫弱之根本,今
(18831919)
赵康
  赵康(1901—1988) 麟游县崔木镇南窑庄村人。民国21年(1932),县游击队在其家成立,他即为其募集粮秣,传递消息。民国26年(1937)游击队与土匪激战于崔木,他冒着枪林弹雨,拖着鲜血直流的伤腿,将子弹背到前线,使游击队转危为安,歼敌8名。民国33年(1944)在崔木镇开杂货铺作地下党联络站,接应革命人士百次以上。民国35年(1946),在敌包围搜捕的危急时刻,凿墙出走进入边区,在马栏关中分区教导团学习军事、文化,被评为模范。迎王之役时任武工队员。民国36年(1947)再入边区,任西府总队司令部副官,主管后勤供应。曾发明制造炸弹带辣面袋,敌人叫其“呛死人炸弹”,部队用此攻克了许
(19011988)
蔡生会
  蔡生会(1944—1987) 麟游县人,共产党员。1984年被评为模范教师。曾任两亭乡水磨沟小学校长,十多年来坚持在学校给学生做早饭,给患有地方病的学生按时服药,每逢雨天到河边接送学生。他包教的毕业班语文和数学,及格率连续四年为100%,毕业率和升学率连续四年也是100%。1983年他身患鼻癌,在住院治疗期间给学生编写了四套复习提纲。出院后担负起学校基建任务,资金不够,带头捐款100元,又说服妻子把快成熟的洋芋和两头肥猪卖掉,凑足988元才把急需的材料买回来。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终于建成了,但因病情恶化,不幸逝世。
(19441987)
全部麟游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