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名人录
燕伋
  燕伋(前541年-前476年) ,字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燕伋22岁师从孔子,壮年返乡办起私塾,执教18年。其间,他想念恩师时总要登高望鲁,并用衣襟掬一些黄土堆在脚下,日久便堆成了十余米高的土台,人称“燕伋望鲁台”。现陕西宝鸡千阳县有燕伋望鲁台,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幼年经历据《燕氏家谱》记载,燕伋一家三代同堂,有祖父、祖母、父亲和母亲。是一个家道殷实、知书好礼的耕读传家之旺族。燕伋的祖父名公胜,父亲名公滕。当时,孔子在山东曲阜办学受徒,声名远扬,世人共仰。燕伋的父亲早就想让儿子远去山东求学。但因儿子年幼,路途遥远,
[春秋战国]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前541前476)
段秀实
  段秀实(719年-783年),字成公。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人 。唐代中叶名将。幼读经史,稍长习武,言辞谦恭,朴实稳重。历任安西府别将、陇州大堆府果毅、绥德府折冲都尉。安史之乱后,授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使,总揽西北军政,任内吐蕃不敢犯境,使百姓安居乐业。大历十四年(779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封张掖郡王。不久因杨炎进谗贬司农卿,调回长安。泾原兵变时,段秀实当庭勃然而起,以笏板击朱泚,旋即被杀。被赞叹道:“自古殁身以卫社稷者,无有如秀实之贤”。兴元元年(784年),追赠太尉,谥号“忠烈” 。元和四年(809年),与李晟一同配飨唐德宗庙廷。少以孝闻段秀实本籍姑臧(治今甘
[] (719783)
武振关
  武振关 清嘉庆初千阳“悄悄会”首领之一。千阳县武家半山人。 清乾隆末,千阳有人加入宝鸡“悄悄会”组织,后事泄被处刑。不久,县西农民又秘密组织起“悄悄会”,以武家半山为活动地点,会众扩展至甘肃灵台一带,达数千人。 嘉庆六年(1801)三月初二,白莲教军冉学胜部自甘肃灵台新集入县,与地方武装战于冯坊。次日,南下经西沟、新集转战陇州。教军过境,武振关聚-众2000余人于武家半山,备鸟铳五枝,刀矛镰斧千余件,并用布裙改制旗帜800余面,拟初五攻城起义。知县祝大澄闻知“悄悄会”起事,急报驻陇清军;并于初四亲率乡勇百名、壮丁40,奔剿武家半山。祝大澄伏兵山下,诡称单骑“招抚”。武振关不知
[]
师东征
  师东征(1911—1969) 字靖钦,千阳县双庙原村人。民国19年(1930)县立乡村师范毕业。民国22年(1933)任千阳县政府职员。民国26年(1937)任麟游县县长秘书、麟游县各界抗日后援会秘书。次年回籍,历任科员、财政科长、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县银行董事长等职。民国34年(1945),当选为县参议会副议长。东征痛恶当局腐败统治,任职县长秘书时,与中共党员赵伯经结交甚笃,为赵在县长温亚儒处作伐。民国37年(1948)3月,中共党员刘章天来县开展地下工作,刘系师麟游旧识,即以自己地位和影响,给予方便。千阳县长张克敏纵容部属,劫掠路人,民国38年(1949)春,他商同参议长时自明,赴省为
(19111969)
严子夏
  严子夏(1903—1949) 原名年永享,别号松山,化名严旭,高永义,千阳县城西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民国10年(1921),家遭匪劫,-弃学离乡,先后流落凤翔、留坝、宁陕、略阳、汉中等地。民国20年(1931)被陕西警备第一师师长张蒙藩任为团长,驻白水江练兵。进入军界后,曾入天水军官训练队受训,后升为师部副官,往来川陕边区,收抚-,人称“游击司令”。后以功获胡宗南信任,遣韩城兵站主收军粮。收粮发迹,在西安参府巷置宅一院,被人告发解职,拨军官大队,后委升西安绥靖公署参议,然系虚名空衔,遂居西安,广交好汉,接触进步人士,对蒋介石、胡宗南日愈不满。 民国37年(1948)秋,
(19031949)
陈智新
  陈智新(1912—1972) 字悟生,千阳县城关镇东大街人。民国22年(1933)毕业于西安中学。民国24年(1935)开始学医,并升任千阳县卫生助理员,专司种痘防疫工作。公务之余,在自办诊所坐堂行医,深谙医道,尤长中医内、妇科,名闻遐迩。民国37年(1948)任千阳县卫生院院长,致力于卫生管理和民众卫生工作。 1949年8月至1953年,在开设诊所、坐堂行医时筹办了千阳县医药研究会、千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并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为支前和卫生建设做出了贡献。1954年在陕西省中医学校进修。期满留校任教。后学校改为陕西省中医学院,他主讲《金匮要略》、《中药学》、《方剂学》、《医学史》
(19121972)
王富华
  王富华(1914—1986) 乳名求求,千阳县西关安沟人。幼家寒,启蒙于私塾,12岁学艺,唱“小曲”,后学于凤翔、陇县秦腔戏班,工青衣。民国22年(1933)加入县红顺班演出,名声大噪,人们以“求求娃”为其艺名。 其嗓音高亢宏亮,音域宽厚,吐字清晰,表演细腻,扮相清秀。在传统节目《五典坡》、《卖庙郎》、《八件衣》、《玉凤簪》等青衣表演中,无论唱、念、白和表演程式,都有与人不同之处。又长于司鼓操琴,为“满台转”的“全把手”。民国后期,以破产风险经营剧社,延聘名角,演出于县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变卖衣箱经营农业,农闲搭班演出皮影。
(19141986)
全部千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