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名人录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展露头角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
[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前257)
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张载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返家途中病逝于临潼,年58岁。人物生平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
[]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 (10201077)
鲁芝
   鲁芝(190~273年),字世英,西晋初大臣。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他的祖辈原为本地豪绅。汉末,董卓被杀后,其部将李傕、郭汜率兵攻长安,在关中西部纵兵烧杀,三辅百姓蒙受劫难。鲁芝的父亲在这次战乱中丧生,他与母亲四处飘流,17岁时移居于雍城(今陕西凤翔县)。他在艰苦生活环境中发奋读书,颇有才学,受到州郡地方官的赏识。魏文帝曹丕时,车骑将军郭淮任雍州刺史,发现鲁芝有才学,命举孝廉,除郎中。明帝曹睿太和二年(228)春到次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先后三次兵出陇右和大散关,与曹魏争夺关中。郭淮出兵抗蜀,任用鲁芝为别驾。战后郭淮将鲁芝推荐于朝,被辟为大司马曹真府掾,后历任骑都尉、参军事、尚书郎等职。为防
[] (190273)
鲁爽
  鲁爽(?~454年),小名女生,南朝宋大臣。雍州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年间,他的祖父鲁宗之携家南流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在东晋朝担任南郡太守。父亲鲁轨,于415年随鲁宗之兵败逃入关中,投归于后秦,后以宁南将军镇守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鲁爽生长于长社。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鲁轨转仕北魏,任荆州刺史,镇长社。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年(449)鲁轨死后,由子鲁爽继任其职。次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发兵攻南朝宋。鲁爽与弟鲁秀商议南投刘宋,便假称要去长社迁移祖坟,遂脱离开大军,率全家及部众千余家逃奔投宋。宋文帝刘义隆得报甚喜,下诏授鲁爽为征虏将军、司州刺史,都督司州、豫州五郡诸军事
[南北朝] (?~454)
鲁宗之
  鲁宗之(?~416年),字彦仁,东晋大臣。雍州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他由关中南下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仕东晋,官南郡太守。义熙元年(405),刘裕、刘毅等人联合起兵,进攻占据长江中上游的桓玄。鲁宗之时随刘毅军进攻桓玄委任的雍州(东晋太元年间侨置于襄阳)刺史桓蔚,继而西进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这时,桓玄从江陵东进,两军在峥嵘洲相遇。双方交战,桓玄败退。鲁宗之以战功被授雍州刺史,封霄城县侯,食邑1500户。桓玄失败被杀,其子桓振起而代之,又占据江陵。桓谦等率部向江陵援助桓振。鲁宗之随刘毅军西攻江陵,打败桓谦、桓振军队,保护安帝从江陵东归。鲁宗之因参战有功,被晋升为平北将军。义
[] (?~416)
丘行恭
  丘行恭(585~665年),唐初将领。原籍河南洛阳,其父丘和徙家于郿(今陕西眉县)。行恭自幼勇而善骑射。隋大业末年,各地反隋起义武装蜂起,行恭与兄师利聚集乡兵万人保守眉城。时原州(今宁夏固原)奴数万人围攻扶风郡,太守窦琎坚守抵抗。原州众人离散,有千余骑投归行恭,行恭命其酋渠劝说诸部归降,共同迎接李渊父子大军入关中。众人听从,行恭遂与兄师利率部众往渭北投李渊,被拜光禄大夫。从此,他成为李世民的部属,随攻长安城,两征薛举父子,东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每战皆有功,迁为左一府骠骑。在东征王世充时,唐军与敌占于邙山(即今河南洛阳北邙山)。李世民率数十骑深入侦察敌军虚实,冲出后阵,遇敌接战,众随骑被冲
[] 唐初的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 (585665)
马仙琕
  马仙琕(?-516),字灵馥,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南北朝时南梁著名将领,以勇武闻名。年轻时,马仙琕应募从军,因每战争先,勇冠三军,被任命为郢州主簿,累以战功迁至豫州刺史,北魏著名将领王肃进攻寿阳,马仙琕奋勇力战,以少胜多,击败北魏军。萧衍起兵时,曾派苟仲宾邀其一同举事,但马仙琕斩了使节,同时派兵抄截萧衍军的粮道。直到建康陷落,才解兵归降。天监四年(505),南梁大军北伐,马仙琕所向有功,为诸军之冠,被授予辅国将军之职,迁南义阳太守,封浛洭县伯。后,北魏豫州人白早生聚众降南梁,萧衍命马仙琕与直阁将军武会超、马广等人率兵救援,但部众仅有数千人,北魏中山王元英以大军十万包围,马仙琕力战不能取胜
[南北朝] 南朝梁将领 (?~516)
法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谋士。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诸葛亮对法正善出奇谋十分欣赏,陈寿也将他比作魏国的程昱和郭嘉。但陈寿同时也认为法正品德不佳,这一点也与程昱和郭嘉相似:程昱性格急躁,喜欢与人结怨;郭嘉不喜拘束,行为不检点。两人虽对魏国功不可没,但性格及操守上皆有缺陷,这也与法正得意后肆意报复相似,故陈寿以此二人比拟之。人物生平法正(176—220),字孝直,右扶风郡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东汉末年刘备部下重要的谋士。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
[三国] 东汉末年谋士 (176220)
李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郿县(今眉县)横渠区崖下村。11岁时,家里借债供他读了5年私塾。1922年初考入西安私立东道中学,后转入省立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1924年毕业返乡,在横渠区当小学教员。1926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1927年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任排长、连长、旅部参谋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所部被编入第26路军。1931年随部到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2月追随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参加宁都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任连长。1932年到湘赣苏区,任红军独立第1师参谋长兼3团代理团长。同年9月加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051993)
王焘
   王焘(670~755年)唐代著名医学家。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贞观名臣王珪之孙。他少时体弱多病,为治病接触了许多名医,及至成年,发奋学医,阅读了大量医书和文献资料,历30年的努力,撰成医学巨著《外台秘要》一书,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武则天称帝时,王焘以祖父的官荫入仕,初任徐州司马,迁邺郡太守、给事中,晋阶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当他到弘文馆供职后,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国家珍藏的一批古典医书和大量文献资料,立志编撰《外台秘要》。他在此职辛勤工作20余年,埋头钻研浩繁的文献资料,探索诸家医方旨要。弃众典籍中之粗芜,采其精华,逐条摘录编纂。正如他在《外台秘要·原序》中说:“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
[] (670755)
李柏
  李柏(公元1630年-公元1700年),字雪木,号太白山人,陕西眉县人,生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生而赤面伟躯,器宇异常儿。”家贫,9岁丧父,俑于酒家。后入私塾读书,一入小学,就常吐奇语,令师生惊叹。17岁时,偶读朱子小学,见古人嘉行嘉言,便焚去案头科举时文,受塾师怒斥而不顾,发誓要学古人。后来又屡次避乡试,漫游山野。24岁依母命应试,“补博士弟子员”。母逝后,他守墓三年,旋弃冠服而隐,后避兵移家入太白山,率家人力耕,生计颇为艰难,衣食居室简陋。但他安贫乐道,拒绝入仕做官,发愤读书,终成关中大儒。与李顒、李因笃并称“关中三李”。48岁时曾举贡太学,但旋即谢去。51岁时曾至周至访晤李顒
[] 关中三李 (16301700)
李柏
   李柏(1624~1694 年),字雪木,陕西郿县(今眉县)人。清康熙年间关中著名学者,与李颙、李因笃以文交友,世称他们为“关中三李”。他9岁时丧父,与母清贫度日,喜欢读《小学》,一心学古人,终日手不释卷。他后来移居洋县,在秦岭太白山中筑茅屋居住,专心读书数十年,一日两餐粥饭,挖野菜,食野果,或于水溪钓鱼,生活极为艰苦,而研究学问从不间断。他以古人自勉曰:古人有七日不吃饭者,有一月九餐者,或食树籽橡栗榆树皮者,有一日长坐静养者,有啮雪19年的苏武,是因为这些古人心怀志向,坚定不移,坚忍不拔。他一面撰文,一面教授门生。康熙十年(1671),他已48岁,有人劝他应试,他仍不愿出山。康熙三十三年(1
[] (16241694)
郭万林
  郭万林,力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60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眉县,陕西眉县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安全和智能化方面的力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三维应力约束下的弹塑性和蠕变断裂理论;建立起利用材料标准试验数据预测三维飞机结构抗疲劳断裂性能的方法,形成较完整的飞机结构三维疲劳断裂理论体系,得到系统的应用。提出了低维体系局域场和外场耦合的概念,构建了低维材料结构力-电-磁-热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体系,发现了流-电耦合新效应和流体传感新方法,提出了自上而下制造亚纳米结构的新途径。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力学家
王步瀛
  王步瀛(1852—1927) 字仙洲,号白麓,晚号遁斋。先祖为-县人,明洪武初年移民时迁入陕西眉县金渠镇河底村。 他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父系道光时举人,曾出仕紫阳训导。步瀛自小天资聪颖,入读之后酷喜《四书》、《五经》,常以先哲为楷模,严律己身。应童试而连中附生、增生、廪生。同治十二年(1873)科拔贡,一举由廪生到国子监读书。光绪元年(1875)科举人,次年考中二甲进士。历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员外郎、郎中、京察一等补御史和常州府(今常州市)、凉州府(今甘肃武威)知府。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七日,以李鸿章、奕劻代表的清廷,与美、英、法、德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他
(18521927)
张新奎
  张新奎(1957—1986) 眉县营头乡李关村人。1971年加入共青团,1972年高庙中学毕业,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队团支部书记、生产队会计等。入伍后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连指导员、团直政股股长。 1970年他在小学上学时,就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给本村五保户冯国安担水、劈柴等,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模范班长。1976年参军后,被分配到“好作风八连”当战士。1983年任八连连长不久,便开展了特种训练。他带领战士摸爬滚打,风餐露宿,跋涉沙漠,出没边境,在戈壁滩上摔打了两年多,使干部战士练就了侦察、捕俘、驾驶、攀登等各项硬功夫。在此期间,为使战士安心训练,他暗地里为
(19571986)
张圆泰
  张圆泰(1855-1914),号一清,陕西省眉县丁家沟(今属小法仪镇二郎沟村)人。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19代传人,人称大师。清咸丰五年(1855)农历十二月十九日生。幼失双亲,幸蒙兄嫂善待,生活有靠,想读书却无力就学;性善,心慕道人,欲了却俗心,但不得其师。同治十三年(1874),20岁后,欣闻太白山大爷海赵真人修行有德,即登山拜师虚心识字,学道习医。后为盗所扰,随师移居四嘴山巅,师自参禅,圆泰一面学习,一面樵理生计。一日负薪归,见师盘膝安详而逝,后益信行为善。继之,在王母宫太白山大爷海下院,开路立会,有赢余即建改山上庙宇斋房,迄三宫殿、神鬼二洼、上下板寺一带,共增建房屋100余间。光绪二十六年
(18551914)
法雄
   法雄(生卒年不详),字文强。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北)人,战国齐襄王田法章的后代。秦灭齐,子孙以法为姓。西汉宣帝(前73~前49)时迁居关中。法雄初为郡功曹,太傅张禹召入府中做从僚,后推举他担任平氏(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县长。他在任善于治理,办案除奸,颇具章法。上任不久,境内安定,深得百姓爱戴,南阳太守鲍得上 书奏明他的政绩,法雄转任宛陵(今安徽宣城)县令。永初三年(109),张伯路自称将军,率领三千多人,头裹红巾,身穿绛衣,攻打海滨九郡,杀郡守县令。侍御史宠雄督领州郡兵马将其击败。第二年,张伯路又与刘文河等三百余人,自称使者,攻下厌次城(今山东惠民东),杀死县令等官吏,转入高塘(今山东禹城西
杨德清
   杨德清(1902~1973)陕西眉县人。旧社会家贫如洗,父亲被债、饿折磨而死,弟妹早夭于大年馑。母亲对他说:“家,完了!咱娘儿俩各自逃命吧!”全家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的家在秦岭北麓,全是秃岭荒坡、十料庄稼九不收的瘠薄山地。他想:坡地,栽树总可以吧!树大能挡风,又能保住水土,靠山,养山,吃山,唯有以此度日。于是,他就在庄前屋后,地边场塄边栽上些白杨、柳树及果木。树眼看成材了,保长、乡丁送来独条子,说是要交“官柴钱”,否则就要伐树。杨经常栽树不见树,憋着气又在人不常去的山旮旯湾里栽。1949年春,湾里栽的128棵白杨树长到碗口粗时,被驻军保安十团的士兵发现了。他们不问情由,抡起斧头就砍。杨苦苦哀
(19021971)
彭普贵
  彭普贵(?-1379)明初四川农民起义首领。陕西眉县(今陕西省眉县,位宝鸡市东)人。他以宗教名义,组织农民起义,转战于十四州县,其势颇胜。并杀知县顾师,败都司普亮等。1379年(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经右御史大夫丁玉镇压,失败遇难。
[] (?~1379)
全部眉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