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名人录
克幽
  克幽禅师,俗姓李,“克幽”是唐代宗给他的赐号。生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祖籍陇右(今甘肃省临洮),父辈因做官到了四川,居住遂州长江县(今蓬溪县长江坝)。他幼年苦读经史,立志进入仕途。不意体弱多病,常被恶疾缠身,为了解脱痛苦,决意出家修行。病情稍好,即到成都净居寺,拜谒无相大师金和尚,请求皈依佛门。金和尚为禅宗八代高僧,世称“东海大师”,察其意诚,求佛意志坚定,言语相投,乐意收为门徒,取名“无住”,随即为他剃度,受了“具足戒”,并口授释家修行心要促其禅悟。时年25岁。无相为了让他虔心深造,派他到彭县白鹿山结庐居住,使其清心寡欲,凝神静悟。他潜心礼佛,养性修真,十年面壁,禅定大进,终成一代高僧
[] (727787)
席书
  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遂宁县吉祥乡(今属蓬溪县)人。明天顺五年(1461)生。明弘治元年(1488)中举,三年(1490)中进士。弘治五年(1492),任山东郯县知县。郯县地广人稀,旱涝不断,民多困苦。席书到任后,安抚百姓,开发农田,大兴水利,兴教化,办学校,育人才,数年后成效显著。郯地人民以“前有席(书),后有唐”谚语赞扬席书,并为其立祠树碑纪念。弘治十六年(1503),云南发生严重地震,朝廷命侍郎樊莹视察,莹视察后上表请罢免云南监司以下-三百余人。席书此时已移户部,进员外郎,他对樊莹所奏特持异议,-申说弊政当除,责在朝廷,不在云南地方官吏。灾异的警报从云南传来,想以远
[] (14611527)
冯楫
  冯楫。字济川,四川蓬溪县人。由太学登进士第。最初参学于佛眼远禅师,有所省悟。接著又参大慧杲禅师,入山中结夏安居,于是深深有所悟入。后来兼修净土法门,作《弥陀忏仪》。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西元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到云南的泸南帅兵,并在当地领导僧俗二众作系念法会,以西方净土为归。当时因为经过高宗建炎年间(西元一一二七~一一三○年)的兵乱之后,许多寺院和藏经大多残败焚毁。冯楫因此捐出他为官的薪水,造大藏经四十八部,小藏四大部经(禅林中以《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等四部八四一卷为四大部经,相对于大藏经而称为小藏。),也是四十八部。分别收藏在各个寺院。曾经著作《发愿文》云:‘我布施经
[]
邹和尚
  邹和尚,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喜游历,足迹遍及全国。爱科学,尤重制糖技术。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到遂宁城北三十里的伞山(后名通泉山、伞峰山),见那里山清水秀,遍地蔗田,乃在山上结茅而居。当时,遂宁盛产甘蔗,但制糖技术落后,只能靠曝晒取石蜜(质量很差的沙糖)。邹和尚在总结外地制糖经验的基础上,悉心研究,经过多次实验,首创了窨制糖霜(冰糖)的技术,创造了一整套甑蒸、釜熬、煎蒸、灌瓮相接和取霜方法,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糖霜。邹和尚窨制糖霜的技术流传开来后,使遂宁成为全国最早生产糖霜的地方,制糖技术也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所产糖霜,光洁晶莹,鲜美沁心,列为朝廷贡品。由于形似冰块,人们通
[]
张鹏翮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遂宁黑白沟人。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七日。三岁随父读书,授《大学》即能成诵。九岁受业于西充白太庚老师,诗文初露才华。十三岁,受教于遂宁赤崖精舍彭觉山老师。彭为当时名儒,博通经史,长于诗文,对鹏翮影响很大。鹏翮少年有志,鸡鸣即起,孜孜不倦,读书论学,潜道修身,以圣贤自期。康熙八年(1669),鹏翮中举,九年(1670)成进士,时年二十二岁。任翰林院庶吉士,为同僚中年最小者,勤奋好学,谦恭有礼,深受同馆人尊敬。十二年(1673)任刑部福建司主事,不久转山西司员外郎。审理案件,辩冤案疑狱,不避权贵,秉公持正,人甚敬畏。翌年,任礼部祭司郎中,因政绩受到康熙破格召见,
[] 水利专家、天下第一清官 (16491725)
王子度
  王子度,名崇仪,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遂宁县河沙乡。早年丧母,父克明为河沙乡袍哥舵把子,王姓族长。兄子先系川军刘文辉部团长。子度小学结业后,常住成都其兄子先军中。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叙五在子先部作文书,学识过人,被子先延为子度之师。叙五以马列主义潜育子度,子度亦诚心受教,在其影响下,后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为参加抗日战争,子度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的装甲兵团。该部虽开赴江西但无抗日行动,子度大失所望而离开。翌年,考入成都蜀华中学读高中,冬,叙五调任中共川康特委秘书长。子度要求参加革命活动,叙五便常叫他做些掩护人员和保管文件的工作,均未出事故。党组织对子度经过严格考查,发展他入党。蜀华中学疏散
(19211960)
张九宗
  张九宗,生卒年不详,遂宁人。自幼聪颖好学,文思过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刺史乔琳建立学宫,九宗入学读书,成绩优异,深得乔琳赏识。贞元十一年(795)九宗中进士。出任戎州(今四川宜宾)刺史,注意民风,着重教化,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后历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等地)、华州(今陕西华县)、普州(今四川安岳)、遂州(今四川遂宁)、邛州(今四川邛崃)等五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后持节封侯,归典乡郡。在任遂州刺史时,见遂宁学宫废圯,于是致力恢复,亲自主讲,大力提倡教育,为兴建学校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遂宁文风日盛,奠定文化发展的基础。《通志》赞他:“遂宁文学,自九宗倡焉。”后世的遂宁县学,即九宗书院遗址
[]
李泛山
  原后勤学院教育长。李泛山同志是四川省蓬溪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四川南部县特委秘书,县委宣传部长,阆中、南部联合县委宣传部长,川陕省苏区文化委员会主任,第四方面军经理部军需科科长、供给部军需军械修理制造处处长等职,参加了建立当地党的组织、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团合作社主任、供给处长,旅供给部副部长、政治委员等职,出色地保障了部队的供给,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察辽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热辽军区供给部部长、司令部副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兵站部部长,冀热察军区司令部参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01992)
伍先华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
(19271952)
蒲谦益
  蒲谦益(?~?),字号不详。四川蓬溪人。元大德八年(1304)甲辰科进士第三人。对于元科举,人们普遍认为:元仁宗皇庆三年诏定科考及其办法。正式礼部试进士科在元仁宗延皊二年。而蒲谦益,据史料记载,他中探花时是元大德甲辰科,早于元仁宗皇庆、延皊年间都有十来年,而且皇帝更迭,也经过了元武宗、元成宗。特置疑于此处。
[]
苟祥珂
  苟祥珂(1905~1931),男,明月乡人。1921年8月考入遂宁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是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喜读鲁迅和郭沫若著作.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是声援“五卅”惨案和万县“九五”惨案斗争的组织者。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北伐军进入武昌后。遂宁形势发生变化,他被选为代表到重庆国民党(左派)省党部联系,要求在遂宁建立国民党党部,并在省党部加入了国民党(左派)。回校后在全校11个班都建立国民党区分部,同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国民党在遂宁加紧进行清共活动,他转移到成都。是年秋,考入成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导社”,成
(19051931)
蒋明谦
  蒋明谦,清宣统二年(1910)1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三凤镇。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1941年赴美深造。1943年和1944年分别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和伊利诺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44~1947年应美国礼来公司的邀请任研究员,从事药物合成方法的研究。他还被选为美国化学学会荣誉会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并授予美国自然科学会员称号。1947年回国后,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有机化学研究。1950~195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任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后任中国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1995)
王叙五
  王叙五,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蓬溪县高升乡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天资聪敏,读私塾数年,以优异成绩被选送遂宁高小肄业。1925年考入蓬溪县中,三年毕业。1928年进入成都大学预科读书,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阅读进步书刊,把改造旧中国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1931年毕业,时值“九·一八”事变发生,积极组织青年宣传抗日救国,是年考入川大生物系。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进入通、南、巴。叙五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毅然回乡参加革命。1933年初,他在蓬溪石柱坝小学任教,应蒋仁风邀请参加党领导的东乡民团暴-动。同年夏,到集凤小学任教时,经任兴成介绍,于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东乡成立特支,叙五任特
(19061985)
张令问
  生卒年不详。字博夫,唐兴(今四川蓬溪)人。唐末道士。隐居永康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放意林泉,长于诗什。曾作诗寄杜光庭。事迹见《竹庄诗话》卷一三引《蜀梼杌》、《蜀中名胜记》卷六。《全唐诗》存诗1首。
周林志
  周林志,1948年11月出生于蓬溪县。自幼热爱劳动,孝顺父母,肯帮助人,是有名的乖孩子。在他上小学时,去学校的途中要经过一条8米多宽的小河。河上石礅子与石礅子之间,相隔得很远,同学过桥十分危险,每天他都要带着小同学过桥。遇到夏天河里涨水,过桥就更加危险,他就牵着小同学的手,一个一个地送过河,每天不厌其烦。一次,一个同学过桥时掉进河里,河水又急又猛,同学们急得在岸边又哭又喊。林志二话没说跳进河里,救起了这个同学。又有一年夏天,一个小女孩为了躲冰雹,失足掉进了山上的囤沙池。旁边的同学惊慌失措,林志却奋不顾身跳进沙池。那时他身高只有一米多点,囤沙池有二米多深,他让小女孩踩在他的肩上往上爬,终于救起了
革命烈士 (19481999)
蒋仁风
  蒋仁风,又名叶南、仁熏,化名李大兴、坚木、单循、王天有,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蓬溪县集凤(今三凤)乡人。1926年冬,仁风至武汉投考中央军事学校落榜,遂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叶挺部班长,随部参加了纸坊、贺胜桥战役。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在会昌战役中身负重伤,被转移广州医院治伤时与组织失去了联系。1928年5月回蓬溪,加入刘汉民、吴而笃领导的“川民除暴团”,支援南充川民除暴团的战斗,不久,“除暴团”解散,仁风到县立中学读书。1930年秋转入成都公学初中部读书,1931年冬离蓉回乡。翌年春,在集凤的古庙净德院创办蓬溪县集凤实验两级小学,传播新文化、宣传新思想。193
(19041981)
张顾鉴
  张顾鉴(1721—1796),字镜千,号照斋,晚号耐舫。为大学士张鹏翮曾孙。顾鉴幼从北京曹以南学,十三岁学业大进。乾隆三年(1738年)入国子监,又四年应顺天乡试中副榜贡生,又二年考职州同知及教习。十四年(1749年)以委知县赴任河南,旋委遂平知县,协办中牟大营及道路差务。又补安阳县令。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黄州通判,调汉阳同知,次年升云南开化知府。后升北均州知州。均州年余,上官以荆门州狱讼繁杂,于乾隆三十一年(1771),调顾鉴赴任荆门。顾鉴勤政爱民,性格刚直,为官清正。弃官后,家无积累,家中八口常日食一粥,且有断炊之虞。诰授奉直大夫,例授朝仪大夫。顾鉴善诗,与袁枚、许橄亭等为诗友,作品
[] (17211796)
张问安
  张问安(1757—1815),字悦祖,号亥白,清代诗人,祖籍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金桥乡黑柏沟两河口),清初贤相张鹏翮玄孙、大诗人张问陶(船山)之兄。[主要著作],, [小传] 为大学士鹏翮五世孙,顾长子,问陶兄。颖异嗜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淡于荣利,例授教职不就。天性孝友,家居奉母,以读史自娱。诗才超逸。随涪陵周东屏侍郎视学岭南,遍览名山胜水,格律益进,与弟问陶有“二难”之目。主讲华阳、温江书院,诱掖后进,多所成就。嘉庆二十年(1815)病卒。著有《小□□诗集》四卷,《小□□琐记》、《小□□外集》等十种行世。李星根谓:“其诗兄弟竞
[] (17571815)
张勤望
  张勤望,清代四川遂宁人,字孚嘉,号后斋,又号莲洲,张懋诚子、张问陶祖父。天资敏悟,约已嗜学。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恩荫,补顺天粮马通判。后随祖父张鹏翮治黄河,实心办事,京察一等,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命往江南署安徽宁国府知府。会有徽宦与民讼争坟山,案积二十余年,上官以其贤能,专委勘谳。张勤望至徽,按册清查,而界址立分,悉以地归诸民,旁观数千人赞云:“不愧天下清官张相国之孙,二十年尘案,片言决矣!”乾隆十一年(1746),先署山东莱州府篆,旋署登莱青道,题补登州府知府。至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劝课农桑,奖善惩恶,作育英才,政声远播。乾隆十三年(1748),张勤望对登州莲洲书院重修,改名为瀛洲
[] (16941757)
全部蓬溪县名人>>>